中国通史 第一章 原始社会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一、从原始群到氏族制度的出现(一)、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有(1)一元说:人猿同族,人类来自于同一个猿类(2)多元说:人类来自于不同的猿类祖先(二)、中国猿人及其生活状态1、中国猿人文化遗存1)巫山人(距今200万年)2)元谋人(距今170万年)3)蓝田人(距今60——80万年)4)北京人(距今20——70万年)2、中国猿人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婚姻形态1)杂交群团与杂交群婚2)血缘群婚与血缘家族(先内部群婚制,逐渐转为同辈婚,即排除了上辈与下辈之间的结婚,但是同辈之间仍然实行群婚制)3、中国猿人的生活状态1)大量使用石器,从事生产2)开始使用火(一般是自然的火,不是人工火),火的作用有:熟食,御寒,驱兽3)穴居或巢居4)经济生产方式以采集和狩猎为主(三)、中国早期智人生活状态:1)开始对石器进行二次加工,石器开始定型2)经济生产方式除采猎,还出现了捕捞3)婚姻状态仍然处于血缘群婚4)智人体质特征介于猿与现代人之间5)熟练地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文化遗存:1)大荔人2)丁村人3)马坝人4)许家窑人5)长阳人二、母系氏族公社(一)、母系氏族制度及其文化遗存1、母系氏族制度的产生在外婚制的基础上形成2、特征1)世系按照母系血缘计算2)妇女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因为当时采集比狩猎更有食物来源3)氏族财产共有4)具有共同的居住区域和墓地5)妇女为氏族管理者,氏族首领由妇女担任3、中国早期母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特征:开始出现磨制石器、骨器、缝制的兽皮1)河套人2)山顶洞人3)柳江人4)资阳人4、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征: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渔猎采集为主要获食方式;以锄为主的原始农业出现,原始农民也出现;陶器制作普及;文字萌芽;由族外群婚过渡到对偶婚(为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奠定基础)1)仰韶文化(彩陶文化)距今7000——5000年,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陕西,河南,山东,以半坡遗址为代表,类似的还有庙底沟、西王村等遗址房屋地穴式,陶器以红、褐为底,再用其他颜料彩绘。
中国史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地主要特征:1,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生产资料公有2,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3,没有剥削压迫,也就没有阶级,国家关于原始社会地分期:1,根据社会组织[血缘家族氏族社会(母系父系)]2,根据考古学(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3,根据人类学【猿人(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新人(晚期智人)】4,根据婚姻发展状况(血族群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5,摩尔根《古代社会》根据人类文明程度人类起源蒙昧时期制陶术发明野蛮时期文字地使用与标音字幕发明文明时期第一节中国历史地开端一,人类社会地起源(《圣经创世纪》,女娲)达尔文理论地提出: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引起人们极大重视,英国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恩格斯崭新论断:年,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地作用》,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提出崭新论断劳动创造了人二,猿人血缘家族地早期(元谋,蓝田,北京)人类学分期:猿人(直立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地初期,其工具制作非常粗糙婚姻状况:血族群婚,即年龄相近地男女之间地群婚(蓝田人: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牙齿较大,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头骨上窄下宽,外形轮廓呈楔形脑壳较厚,脑量较小(约)北京人:无明显下额,鼻子宽而扁同,,脑量(个别达到)原始人与现代人地区别:原始人:同,,,以上特征随年代推移而发生变化)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经济生活:采集和狩猎为主,其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等,能使用天然火三,古人血缘家族地解体(主要代表:大荔人(万年)许家窑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万年).大荔人头部楔形减少,嘴部不突出,脑量,原始特征依然存在,但又明显进步)人类学分期:古人(早期智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中期(仍是打制石器,但制作更为精细)婚姻状况:族外婚(排除旁系亲属间地婚姻关系,形成不同族群间地群婚关系)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但族外婚导致其趋于解体.经济生活: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学会了人工取火.第二节原始社会地发展什么是氏族?氏族是由有亲属关系地人组成地大家庭,有共同地宗教仪式,共同地墓地,而且一般实行共同地土地占有,氏族成员之间禁止通婚.氏族地内涵:氏族是血缘为纽带,以族外婚为前提地社会生产,生活单位氏族是一个有机地整体同一氏族有共同地特定名号和共同信仰,表现为图腾崇拜.(图腾制度地特点:一个氏族一个图腾,认为本氏族为该图腾所生对于图腾有一整套神圣地崇拜仪式或禁忌起到限制婚姻作用随氏族地分裂而分裂)什么是氏族公社?以氏族为基本单位,由众多氏族而构成地社会组织人们聚族而居,生产资料公有,共同享受氏族财产私人没有财产继承权(发展趋势: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妇女在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实行母方居住制,男子是配偶,每一个人都属于母亲所在地氏族妇女是氏族地管理者男女地位不平等,女尊男卑为什么是母系氏族公社?社会分工所致:男子渔猎,女子采集,决定了女子居社会生活地主导婚姻所致:群婚造成“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地状况,无法以父系血缘为纽带一,新人氏族社会地形成人类学分期:新人(晚期智人)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类型增多,符合工具地使用,出现骨角器婚姻状况:族外婚(“普那路亚”婚)(普那路亚(夏威夷):亲密地伙伴)社会组织:逐渐过渡为氏族公社经济生活:仍以采集,狩猎(代表武器石球,弓箭)为主,出现了装饰品,说明人们有了审美观念,原始艺术开始萌芽二,母系氏族地繁荣考古学分期:新石器时期(数量,种类多,磨光石器普遍使用,农具陡增,更精细,锐利,形状更端正)婚姻状况:对偶婚,一对男女在长或短时间内较固定地偶居,是可以轻易离异地个体婚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本单位,通常包括几个女儿氏族组成一个母系大家族(胞族)经济生活:突出表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出现.第三节原始社会解体约距今五千年左右,母系氏族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他标志社会地解体为什么出现这种过度?生产力地发展导致男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力地发展导致社会社会财富增多,私有制家庭地地出现成为可能综上,占主导地位地男子有了私有财产,需要继承,因此传宗接代按父系血缘计算成为必然一,父系氏族主要特点:主要代表: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婚姻状况:一夫一妻制(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上地.比较稳固,持久.女嫁男方,子随父性)社会组织:基本单位依然是氏族,但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一个父系氏族包含若干父系大家庭,而父系大家庭地成员由同一男性繁衍地若干家庭(此时经济上没有完全独立)】经济生活:农业:工具地改进,农作物品种增多畜牧业:六畜俱全(马牛羊鸡犬猪)手工业:突出成就制陶术进一步发展,制铜业出现二,原始社会地解体原因:生产力发展财富增多私有制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两次社会大分工起到促进作用,导致原始交换日益频繁,加剧贫富分化)贫富分化出现阶级产生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末期实行于部落联盟地特有行政制度,各部落首领推举出某一部落地首领为联盟首领,即军事首领特点:民主性:军事首领选举产生,死后禅让,重大事件由他召集各部落首领共同决策,故没有太大权力.军事性:负责率军作战,担任主祭,故有一定权力结论:反映了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地特征四,原始社会末期地传说(黄帝与炎帝地故事)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居陕西黄河流域炎帝,姓姜,号神农氏,居陕西渭水流域蚩尤,九黎,居淮河流域黄帝和炎帝通过涿鹿之战战胜蚩尤,黄帝通过坂泉之战战胜炎帝结论:黄帝是华夏族(汉族)地前身黄帝在发展中融合了炎帝和九黎地部落尧舜禹地传说:尧谘四岳,解决水灾鲧寿命治水禹寿命治水通过禅位站在阶级社会门槛上地人物舜通过禅位禹通过世袭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王启。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山顶洞犬牙
山顶洞遗址
宗教观念的出现
山顶洞遗址可分为四部分,洞口、上室、 下室和窨(yìn)。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地方, 发现有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
下室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 人骨周围散布着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 明人骨架是有意埋藏。
婚姻形态
从老年妇女尸体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 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成的装饰品来 看,老年妇女受到 特别尊重,山顶洞人处在 氏族公社阶段。
2、家畜饲养业的发展
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的箭头,不 仅样式精美,而且多为骨制,这反映了当 时的人们狩猎有了剩余,为家畜饲养业创 造了条件。
早期以江西万年仙人 洞遗址为代表。其稻 谷的发现可以使中国 的原始农业起源提早 到公元前8000年左右。 原始陶器的出现,是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 陶器。
中期和晚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为代表
(一)几处新石器时代前期的文化概况
黄河流域:
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前3400— 前2000年)
距今180万年前。 该遗址出土有石器、烧骨、动物化石;石
器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三棱 大尖状器,已具备了人类制造石器的成份。 西侯度石片文化的出现,说明人类石片技 术的应用,当以中国为最早。
遗址中带切痕的鹿角和动物烧骨的发现, 昭示出他们已将“火神”征服在脚下。
4、陕西兰田人
新人又叫晚期智人,从4、5万年前到一万年 前之间。典型遗址为广西柳江人、北京山 顶洞人、内蒙古河套人、山西峙峪人,台 湾的左镇人。
现代人开始形成。
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节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社会又叫母权制,是继原始群居 之后原始公社制度下的又一个发展阶段。 大体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 早期。
第一章__中国的原始社会

北京人化石
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头像复原 北京人牙齿化石
北京人生活示意图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①前额低平;②眉骨粗大;③嘴巴前伸; ④颧骨较高;⑤脑容量小;⑥下肢弯曲。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北京猿人的社会生活 猿人阶段处于杂婚与血缘婚时期。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原始人类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情况,知道我国是人类的
重要发祥地;掌握猿人、古人、新人、智人、化石、旧石器等名词 概念;认识北京人的体质特点和智人对人类的贡献。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北京人的体质特点;原始人类的繁衍。难 点是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北京人的体质特征说明了 什么问题?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社会 (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二、原始社会的发展
练习与思考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我们的远古祖先是谁? 为什么说我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历史的开端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新石器
经磨制而制成的具一定形状和功用的石器。使用新
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新石器,对于过去 所用的打制的旧石器而言是一个进步。新石器可一直使 用到铜石并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古代传说中两个著名人物——神农氏和伏羲氏,就是原始农 业和原始畜牧业初创时代的代表。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分工是
中国通史概论

中国通史第一编,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开端第一节,猿人时代(约200万年前—20,30万年前)郧县人:距今80—90万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
第二节,古人时代(或早期智人)(20,30万年前—4,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期。
大荔人(陕西)。
许家窑人,丁村人(山西),马坝人(广东)。
由猿人向古人过渡的代表。
体质进步,劳动能力提高,族外婚。
第二章,母系氏族社会(4、5万年前—今)第一节,新人(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晚期。
山顶洞人(北京),河套人(内蒙),峙峪人(山西),资阳人(四川),柳江人(广西),左镇人(台湾),麒麟山人(广西),泰安人(山东),建平人(辽宁),丽江人(云南),榆树人(吉林),下草湾人(江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弓箭的国家之一。
峙峪人—石簇。
山顶洞人—骨针,缝纫,艺术,原始宗教。
第二节,母系氏族公社氏族—鲍族—氏族公社河姆渡文化三大发明:卯榫结构房屋、二经二纬的编席法、夹炭黑陶。
1.姓氏的产生和发展:姬,姜,赢。
姓—>氏。
2.母系氏族的繁荣。
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7000多处。
“缘水而居”。
仰韶文化:黄河.......流域的典型文化.......。
红山文化—石砌祭坛遗址,女神庙,积石冢,石砌围墙,陶塑人象,50平方公里。
原始农业,北粟南稻。
彩陶。
3.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
4.图腾崇拜。
严复—中国最早介绍和研究图腾的学者。
(Toten:图腾的英文原名,中文名为音译)。
摩尔根《古代社会》:“图腾是一个氏族的标志或族徽。
”较容易成为图腾:哺乳动物,,最常见的东西。
马家窑文化—鸟纹,蛙纹。
蚌做的龙,虎形象:仰韶文化发现,可能是死者的图腾,有争议,有人认为与青龙白虎之象有关。
红山文化—猪,龙型玉器。
龙—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
5.原始宗教红山文化:女神庙为中心,庙北18米处—200m*200m平台,有石墙,由图腾崇拜进入祖先崇拜。
牛河梁(辽宁):神庙:18.4mX2.5m,有壁画,泥塑,石椁—由玉器随葬,彩陶,分大、小石椁,证明已有等级。
第一章原始社会

地域: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一带
年代:约公元前4000年到前3000年上下
命名:1935年内蒙古赤峰红山后遗址,1954年定名
研究:20世纪70年代始,逐渐展开
材料:多属透闪石软玉,当产在辽宁岫岩
器形:龙、鹰、鸟、龟、蝉、鱼、猪头等动物,马蹄形器、玦形器、丫形器、勾形器、勾云形器、环、璧、双连璧、三联璧等
风格:行笔流畅,装饰繁满
3、其他文化的彩陶与彩绘陶
大汶口文化
彩绘陶
定义:先焙烧,后画图案(易磨损)
起源:公元前5000年左右(河姆渡)
分布:
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黄河中下游:甘肃秦安大地湾四期、大汶口文化、山西襄汾陶寺中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晚期
四、黑陶及白陶
形式法则的创造:
对称、均衡、对比:陶器、新石器、玉器
反复、间隔、双关:彩陶
立体设计:彩陶
构图方式:单独、散点、适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经济原则的发明:
彩陶装饰部位:
易于观赏处装饰,难以观赏处无纹
二、影响
承袭:造型(琮、璧)、纹样(兽面纹)
发明:丝绸、陶瓷,泽被后世,意义巨大
外销的文明意义:
传布中华文明
粘土制坯,800℃~1000℃以上高温烧成
分布
发现七八千处:黄河、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东北
分类
按坯体呈色:红(彩陶多为泥质红陶)、灰、黑、白
重点:彩陶(装饰)、黑陶(造型)
二、材料与制作
材料特性:
粘土的可塑性、收缩性
制作:
制坯:捏塑、泥条盘筑、轮制(陶车、慢轮、快轮)
修整:打磨,令坯致密,吸水率低,器表平整光亮
原始社会

五、原始文化
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动植物初步知识 原始宗教 文字的萌芽 原始艺术
第二章 夏 、商
第一节 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 夏朝
一、夏朝的兴亡及其国家机构
1.夏朝的建立与巩固 2.太康失国 3.少康中兴 4.社会经济的发展 5.夏朝的国家机构 6.夏朝的衰亡
二、夏文化的探索
1.夏文化的典型遗址
夏代的文字至今尚未被发现,目前不能完全确认哪一处考古学文化 即夏代的遗存,学界普遍认为从龙山文化晚期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夏文 化的存在与发展时期,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大量出土的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就应当是夏文化遗址。据文献记载,豫西、 晋南正是所谓“有夏之居”、“夏虚”——即夏人的活动中心所在,而 在二里头遗址所发现的带有明显权力中心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刚好与这一 点相印证,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由宫殿、房屋、手工业作坊以及有 玉器和朱砂随葬的贵族墓葬等组成的城市丛体,出土了青铜礼器和兵器, 还有附加陶文的陶片。社会分层在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体现,社会下层所 使用的房屋、窖穴以及石、骨、角、陶器与贵族的奢华形成鲜明对照。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1.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文化遗存
龙山文化 齐家文化 良渚文化
2.婚姻形态的变化 3.居住与墓葬的变化
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经济发展
1.早期铜器的出现 2.农业生产的发展 3.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4.建筑技术的进步
三、原始社会的解体
1.商品交换的出现 2.私有制与阶级的出现
四、传说时代
目前所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已有上百处,主要有河南偃师二里头、 登封王城岗、山西夏县东下冯等地。在登封王城岗和夏县东下冯两个遗 址的周围都有夯土城墙,王城岗的约一百公尺见方,东下冯的约一百四 十公尺见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标本经过碳-14的测定,年代基本上在 公元前20-17世纪之间,与传说中的夏王朝的存在时间也大体吻合。河 南地区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早商文化基本上是依次迭压、前后 相继的地层关系,更能说明与这一文化相对应的王朝只能是夏。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约800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史前史(人类进入文明之前的历史):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原始群、氏族公社;血缘家族、氏族公社)。
考古学: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
第一节原始群(约800万年-约170万年)原始群: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
它是以血缘为纽带,以血亲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一、中国早期人科化石及其意义原上猿(埃及猿)→古猿:猿科(森林古猿)→类人猿(大猩猩等);人科(腊玛古猿、南方古猿:人类的直系祖先)→直立人(猿人)→智人→现代人。
第二节血缘家族(约170万年-约1万年)一、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北京人直立行走,头骨有较多原始性。
使用打制石器。
同辈男女互为夫妻。
二、古人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多边砍砸器、石球。
三、新人柳江人、左镇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代表了原始黄种人。
石镞。
初步掌握磨光技术。
骨针。
第三节氏族公社(约1万年-约公元前2070年)一、母系氏族公社氏族产生原因:为保证生产的持续发展,需要有保持经济联系的比较稳定的生产集团;实行族外婚(不同家族间的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婚姻制度,成年男子到其他家族寻找配偶,双方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所生子女按女系的血统计算)。
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
距今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区。
著名的文化遗址有西安半坡遗址等。
马家窑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使用磨光石器,手工制陶。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磨制石器技术;制陶技术;农业种植(家畜饲养)技术;房屋建造技术(南方干栏式、北方半地穴式与地面起建式)。
对偶婚:一对男女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配偶关系,所生子女仍归女方,双方没有形成独立的家庭经济,它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环节。
二、父系氏族公社产生原因:繁重的农业和家畜饲养由男子承担,生产所得也归男子;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子女归父亲的氏族。
龙山文化: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猿人 • (距今二三百万年左右 距今二三百万年左右——二三十万年左 二三十万年左 右) • 1. 中国境内的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 中国境内的猿人:元谋人、蓝田人、 京人 • 2.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早期、天然火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早期、 • 3. 婚姻形态:杂乱婚 婚姻形态:杂乱婚——血缘群婚 血缘群婚 • 延申阅读:血缘群婚 延申阅读: • 人类的早期婚姻形态。 婚姻形态 人类的早期婚姻形态。是按照辈份划 分婚姻集团, 分婚姻集团,同一辈份的男女之间互为夫 他们的子女也互为夫妻。 妻,他们的子女也互为夫妻。这种婚姻是 家庭内部 内部, 在家庭内部,一群直系与旁系的兄弟姐妹 互相通婚。 互相通婚。
以女子为中心, 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 姻形式。 姻形式。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 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 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产生于原 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 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 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对偶婚制的典型表现形式是成对配偶在一 定时间内保持较稳定的两性同居生活, 定时间内保持较稳定的两性同居生活,即 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 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 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丈夫, 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丈夫,主夫妻 之间一定程度地脱离群体过着相对稳定的 同居生活
• 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 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 的祖先等 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 姬姓, 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都继承了姬姓,他 的后代周武王 姬发)建立了周朝; 周武王( 的后代周武王(姬发)建立了周朝;在西 诸侯时, 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 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 姬姓国就有53个 姬姓国就有 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 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 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 姬姓反而不多了。 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 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 这样一来, 周姓。 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这样一来, 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 虽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却已经不 多见了。 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 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 多见了。.姬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 家姓前一百位 前一百位。 家姓前一百位。
• 五、母系氏族时代: 母系氏族时代: • 1. 时间跨度:(距今 万年左右 时间跨度:(距今5万年左右 :(距今 万年左右——5千年 千年 左右) 左右) • 2. 典型遗址: 典型遗址: • 南庄头遗址:(距今约 南庄头遗址:(距今约10000年左右;新石 :(距今约 年左右; 年左右 器时代早期) 器时代早期) • 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约 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约10000--8000年 :(距今约 年 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 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 : •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左右;新石 :(距今约 年左右; 年左右 器时代中期) 器时代中期) • 仰韶文化:(距今约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左右; :(距今约 年左右; 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晚期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期)
• 四、晚期智人 • (距今 万年左右 距今5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1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 1. 中国境内的晚期智人:河套人、广西柳 中国境内的晚期智人 河套人、 晚期智人: 江人、来宾麒麟山人、 江人、来宾麒麟山人、山顶洞人 • 2.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晚期、弓箭、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晚期、弓箭、 骨针、 骨针、有审美观念和原始宗教观念 • 3. 社会组织:母系氏族社会 社会组织: • 4. 婚姻形态:族外群婚 婚姻形态:族外群婚——对偶婚 对偶婚 • 延申阅读:对偶婚 延申阅读: • 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 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 族的成年男女双方, 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 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 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
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 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 传说中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共主,五帝之 首。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阪泉一战 战胜炎帝统一了华夏民族。 战胜炎帝统一了华夏民族。涿鹿一战战胜 东夷的蚩尤, 东夷的蚩尤,夺取了中原引领古代华夏族 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黄帝治五气( 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黄帝治五气(五 脏之气)艺五种( 脏之气)艺五种(稻、黍、稷、麦、菽) 淳化野兽, 淳化野兽,等等成为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 先祖。死后葬于桥山。 先祖。死后葬于桥山。 河北涿鹿黄帝战蚩尤遗址→ 河北涿鹿黄帝战蚩尤遗址
• (4)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 南方: 南方:干栏式建筑 北方: 北方:半穴居和圆形建筑 • 4. 婚姻形态: 婚姻形态: 族外群婚——对偶婚 族外群婚 对偶婚 • 5.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 三皇时代: 燧人、伏羲、神农( 三皇时代: 燧人、伏羲、神农(《尚书 大传》 大传》) 父系氏族社会——文明的前夜;原始社 文明的前夜; 六、父系氏族社会 文明的前夜 会解体 • 1. 时间跨度:(距今 时间跨度:(距今5000年左右 :(距今 年左右——4000 年左右 年左右) 年左右)
• 1. 中国境内的早期智人:陕西大荔人、广 中国境内的早期智人:陕西大荔人、 东马坝人、 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 • 2.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中期、人工取 生产力水平:旧石器时代中期、 火 • 3. 婚姻形态:血缘群婚 婚姻形态:血缘群婚——族外群婚 族外群婚 • 延申阅读:族外群婚 延申阅读: • 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在两个血缘集团的 是指在原始社会时期, 之间, 之间,一个血缘集团里的男子只能以外集 团的女子为妻,女子也只能以外集团的男 团的女子为妻, 子为夫,并且,一个男子可以有一群妻子, 子为夫,并且,一个男子可以有一群妻子, 一个女子也可以有一群丈夫, 一个女子也可以有一群丈夫,即一群男子 共妻,一群女子共夫。 共妻,一群女子共夫。
•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左右; 年左右; :(距今约 年左右 新石器时代期期) 新石器时代期期) • 3.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水平: • (1)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 )生产工具: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 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 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 器时代晚期;陶器、 器时代晚期;陶器、骨器 • (2)作物栽培: )作物栽培: 水稻:( :(约 年前起) 水稻:(约10000年前起) 年前起 :(约 年前起) 粟:(约8000-7000年前起) 年前起 • (3)家畜饲养: )家畜饲养: 狗:旧石器时代晚期 鸡、猪、羊、牛、马:新石器时代晚期
(2)五帝传说: )五帝传说: 黄帝死后其孙高阳立即颛顼帝。 黄帝死后其孙高阳立即颛顼帝。颛顼死后 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 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放勋立即 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 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黄帝, 颛顼, 舜即是五帝。 颛顼,喾,尧,舜即是五帝。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 陈锋氏女庆都所生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 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 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 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传说尧曾设官掌 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 历法, 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 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 苗民, 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 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实行上述措施, 推行公平的刑法。尧实行上述措施,使得 万邦和睦共处 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 和睦共处, 万邦和睦共处,友好交往,共同组成了中 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 原部落大联盟,出现了国家雏形。
(1)炎黄传说: )炎黄传说: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 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英文 英文: 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 英文: 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前 )(前 ; )( 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 前 年 少典之子,本姓公孙, 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 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 在今河南 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 新郑西北 ,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 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 今河南新郑), 都于有熊 今河南新郑 ,故亦称有熊氏,因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 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 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 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
中国通史 Chinese History
• • • • • • •
• 第一章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远古历史 远古历史 一、远古人类进化历程 古猿——猿人 猿人——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古猿 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一、古猿 距今3000万左右 万左右——1000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距今 万左右 万年左右 原上猿与埃及古猿(距今3000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原上猿与埃及古猿(距今 万年左右 腊玛古猿(距今1000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腊玛古猿(距今 万年左右 古猿向猿人转变:(距今1000万年左右 :(距今 万年左右— 古猿向猿人转变:(距今 万年左右 —200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万年左右
• 父亲:少典(名为祁昆)(据《史记》的 父亲:少典(名为祁昆)(据 史记》 )( 五帝本纪》 秦本纪》 《五帝本纪》和《秦本纪》记载都涉及 少典” 提及时期相差几代, 史记》 “少典”,提及时期相差几代,《史记》 的少典是指部族。) 的少典是指部族。) • 母亲:附宝 母亲: • 妻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 妻子: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 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 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 丝绸 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 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方雷氏 名女节,次妃彤鱼氏 彤鱼氏女 次妃名嫫母 嫫母, 女,名女节,次妃彤鱼氏女,次妃名嫫母, 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 班在三人之下,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 深受黄帝敬重。 深受黄帝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