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能光伏发电技术知识总结
光伏发电知识点汇总

光伏发电知识点汇总
一、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的电力,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来转换太阳能为
电能,从而获取可用的电能的一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光伏发电的
基本原理主要是通过光伏效应原理来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太阳光能照射
到晶体硅片上,太阳光的能量就会在片上被转换成电能,而随着太阳能的
能量不断地被晶体硅片接受,就会形成一个电势差,当电池片的电势太高时,就会产生电流,从而使电池片的电压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这种产生
的电流就是光伏效应产生的电流,以此获取可用的电能。
二、光伏发电的优点
1、环保无污染: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电过程中不消耗任何
有害物质,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废气和废水。
2、具有可再生性:光伏发电的可再生性是其他发电方式无法比拟的。
太阳能是持久而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太阳光是无限的,就可以持续地
利用太阳能发电,不受地区性制约。
3、成本低廉:太阳能的开采成本极低,只要把太阳能转换设备购买、安装、维护等成本包括在内,光伏发电的总体成本远低于其他发电,尤其
是燃烧煤炭发电的成本。
4、技术先进:光伏发电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不
仅可以满足家庭生活用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知识

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知识1、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太阳能光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太阳电池组件;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测试仪表和计算机监控等电力电子设备和蓄电池或其它蓄能和辅助发电设备。
太阳能光伏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 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音;- 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 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 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 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 作为关键部件的太阳电池使用寿命长,晶体硅太阳电池寿命可达到25年以上;根据需要很容易扩大发电规模。
光伏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光伏系统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
应用主要领域主要在太空航空器、通信系统、微波中继站、电视差转台、光伏水泵和无电缺电地区户用供电。
随着技术发展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有计划地推广城市光伏并网发电,主要是建设户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 MW级集中型大型并网发电系统等,同时在交通工具和城市照明等方面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
光伏系统的规模和应用形式各异,如系统规模跨度很大,小到0.3~2W的太阳能庭院灯,大到MW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如3.75kWp家用型屋顶发电设备、敦煌10MW 项目。
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家用、交通、通信、空间应用等诸多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尽管光伏系统规模大小不一,但其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图4-1是一个典型的供应直流负载的光伏系统示意图。
其中包含了光伏系统中的几个主要部件:光伏组件方阵:由太阳电池组件(也称光伏电池组件)按照系统需求串、并联而成,在太阳光照射下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输出,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
蓄电池:将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当光照不足或晚上、或者负载需求大于太阳电池组件所发的电量时,将储存的电能释放以满足负载的能量需求,它是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储能部件。
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常用的是铅酸蓄电池,对于较高要求的系统,通常采用深放电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深放电吸液式铅酸蓄电池等。
光伏发电重要知识点总结

光伏发电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光伏发电原理光伏发电主要依靠光电效应来实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光电效应是指在半导体材料中,当光线照射到材料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电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荷载流,最终形成电流。
光伏电池是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晶体管效应,一种是PN结效应。
1. 晶体管效应晶体管效应是指利用多晶硅、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电池表面时,光子与电池中的原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正电荷和负电荷)。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形成电压差,最终产生电流。
2. PN结效应PN结效应是指利用硅、镓、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其结构类似于二极管。
当阳光照射到PN结表面时,光子与材料中的原子发生作用,使得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在PN结处存在电场,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形成电压差,最终产生电流。
二、光伏组件种类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类型。
1. 多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伏电池,其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效率较高。
多晶硅电池的外观呈蓝色,表面呈现出晶粒的纹理。
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5%~20%之间。
2. 单晶硅电池单晶硅电池是采用单晶硅片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黑色,表面光滑均匀。
单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通常在20%~25%之间。
由于制备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3. 非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是采用非晶硅材料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黑色,表面光滑均匀。
非晶硅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通常在10%~15%之间。
4. 薄膜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非晶硅、铜铟镓硒、氧化铟锡等薄膜材料制成的光伏电池,其外观呈灰色或棕色。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极其简单,成本较低,但光电转换效率较低,通常在5%~10%之间。
光伏发电太阳能基础知识

光伏发电太阳能基础知识1.太阳辐射能量单位时间内,太阳以辐射形式发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功率或辐射能量,单位为瓦(W)或千瓦(KW)。
2.太阳辐照度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辐照度或太阳辐射度,单位是W/ m²或KW/ m²。
地球表面最高值约为1.2~1.37 KW/ m²。
3.太阳辐照总量在一段时间内(小时、日、月、年)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辐照度或辐射度),称为太阳辐照量,单位是KWh/ m²•日(或月、年),或MJ/ m²•日(或月、年),1KWh=3.6MJ。
4.日照时间太阳从日出到日落的全部时间。
5.日照时数太阳辐照度大于120 W/ m²的全部时间。
6.峰值日照时数把大于120W/ m²及以上的辐照度折算到1000W/ m²的日照时数,称为峰值日照时数。
7.日照时间、日照时数、峰值日照时数三者关系为方便理解日照时间、日照时数、峰值日照时数三者关系,采用图一所示可一目了然,由于太阳辐照度随着云彩的遮挡不是非常圆滑的曲线,为说明问题,本图太阳辐照度曲线为全天晴空万里时的状态。
从图中可以看出,日照时间从早4:00至晚8:00,共16小时;日照时数约从早6:20至下午5:00,共10小时40分钟;峰值日照时数采取等效法,A面积相等,B面积相等,折算成矩形面积约为4200Wh/ m²,除以1000 W/m²,即可得到峰值日照时数4.2小时。
图一:日照时间、日照时数、峰值日照时数三者关系图8.我国太阳能资源情况我国太阳能资源可分为五类地区:一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889~2333 KWh/ m²,峰值日照时数5.17~6.39 h。
如: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
二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625~1889 KWh/ m²,峰值日照时数4.45~5.17h。
光伏发电技术课程总结 -回复

光伏发电技术课程总结
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门涉及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它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对光伏发电技术课程的总结:
1.原理与组成:光伏发电技术课程首先介绍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包括光电效应、半导体材料特性以及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课程还涵盖光伏电池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单晶硅、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2.光伏发电系统:课程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
光伏组件、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等。
学生将了解光伏组件的安装、连接方式以及光伏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3.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课程深入探讨光伏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
包括系统容量的确定、光伏组件的布置和倾角调整、阵列连接方式的选择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系统布线和安装,并了解系统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
4.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管理,包括光伏组件的清洁和维护、逆变器的运行监测和故障处理、系统性能的监控和评估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故障排除。
5.光伏发电市场和政策:课程探讨光伏发电市场和政策的相关内容,
包括全球和国内的光伏市场趋势、政策支持和补贴政策等。
学生将了解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通过光伏发电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以及光伏发电市场和政策的相关知识。
这将为他们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及大功率节能技术

0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电池板
光伏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
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光伏电池板通常由多个光伏电 池组件串联或并联组成,其转 换效率取决于材料、工艺和光
照条件等因素。
目前常见的光伏电池板有晶体 硅电池板和薄膜电池板等,其 中晶体硅电池板在市场上占据 主导地位。
制动的应用场景。
节能照明
LED照明
LED照明具有高效、环保、长寿命等优点,能够显 著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智能照明
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照明的自动调节和 优化,提高照明质量和能效。
高效荧光灯
采用新型荧光粉和电子镇流器技术,提高荧光灯 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余热回收利用
01
02
03
余热回收技术
通过回收工业和生活中产 生的余热,进行再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光伏电池板的成本随着技术的 进步不断降低,已成为一种经 济可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
逆变器
逆变器的转换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能效, 因此逆变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充分考虑效率、
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得 到了显著提高,进一步降低了光伏发电的成本。
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作用是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 为交流电。
智能微电网能够整合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提供稳 定的电力供应,同时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和需求侧管理。
智能微电网还可以与储能系统相结合,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家庭、企业、 城市等不同规模的能源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分布式能源系统
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分散式的能源供 应方式,通过在用户端安装小型化的能 源设施,实现能源的本地化生产和消费。
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澶槼鑳藉厜浼忓彂鐢靛繀椤绘帉鎻$殑鍩虹鐭ヨ瘑銆€銆€1銆佸お闃宠兘鍏変紡绯荤粺鐨勭粍鎴愬拰鍘熺悊銆€銆€澶槼鑳藉厜浼忕郴缁熺敱浠ヤ笅涓夐儴鍒嗙粍鎴愶細澶槼鐢垫睜缁勪欢锛涘厖銆佹斁鐢垫帶鍒跺櫒銆侀€嗗彉鍣ㄣ€佹祴璇曚华琛ㄥ拰璁$畻鏈虹洃鎺х瓑鐢靛姏鐢靛瓙璁惧鍜岃搫鐢垫睜鎴栧叾瀹冭搫鑳藉拰杈呭姪鍙戠數璁惧銆?銆€銆€澶槼鑳藉厜浼忕郴缁熷叿鏈変互涓嬬殑鐗圭偣锛?銆€銆€- 娌℃湁杞姩閮ㄤ欢锛屼笉浜х敓鍣煶锛?銆€銆€- 娌℃湁绌烘皵姹℃煋銆佷笉鎺掓斁搴熸按锛?銆€銆€- 娌℃湁鐕冪儳杩囩▼锛屼笉闇€瑕佺噧鏂欙紱銆€銆€- 缁翠慨淇濆吇绠€鍗曪紝缁存姢璐圭敤浣庯紱銆€銆€- 杩愯鍙潬鎬с€佺ǔ瀹氭€уソ锛?銆€銆€- 浣滀负鍏抽敭閮ㄤ欢鐨勫お闃崇數姹犱娇鐢ㄥ鍛介暱锛屾櫠浣撶澶槼鐢垫睜瀵垮懡鍙揪鍒?5骞翠互涓婏紱銆€銆€鏍规嵁闇€瑕佸緢瀹规槗鎵╁ぇ鍙戠數瑙勬ā銆?銆€銆€鍏変紡绯荤粺搴旂敤闈炲父骞挎硾锛屽厜浼忕郴缁熷簲鐢ㄧ殑鍩烘湰褰㈠紡鍙垎涓轰袱澶х被锛氱嫭绔嬪彂鐢电郴缁熷拰骞剁綉鍙戠數绯荤粺銆傚簲鐢ㄤ富瑕侀鍩熶富瑕佸湪澶┖鑸┖鍣ㄣ€侀€氫俊绯荤粺銆佸井娉腑缁х珯銆佺數瑙嗗樊杞彴銆佸厜浼忔按娉靛拰鏃犵數缂虹數鍦板尯鎴风敤渚涚數銆傞殢鐫€鎶€鏈彂灞曞拰涓栫晫缁忔祹鍙寔缁彂灞曠殑闇€瑕侊紝鍙戣揪鍥藉宸茬粡寮€濮嬫湁璁″垝鍦版帹骞垮煄甯傚厜浼忓苟缃戝彂鐢碉紝涓昏鏄缓璁炬埛鐢ㄥ眿椤跺厜浼忓彂鐢电郴缁熷拰MW绾ч泦涓瀷澶у瀷骞剁綉鍙戠數绯荤粺绛夛紝鍚屾椂鍦ㄤ氦閫氬伐鍏峰拰鍩庡競鐓ф槑绛夋柟闈㈠ぇ鍔涙帹骞垮お闃宠兘鍏変紡绯荤粺鐨勫簲鐢ㄣ€?銆€銆€鍏変紡绯荤粺鐨勮妯″拰搴旂敤褰㈠紡鍚勫紓锛屽绯荤粺瑙勬ā璺ㄥ害寰堝ぇ锛屽皬鍒?.3锝?W鐨勫お闃宠兘搴櫌鐏紝澶у埌MW绾х殑澶槼鑳藉厜浼忕數绔欙紝濡?.75kWp瀹剁敤鍨嬪眿椤跺彂鐢佃澶囥€佹暒鐓?0MW 椤圭洰銆傚叾搴旂敤褰㈠紡涔熷绉嶅鏍凤紝鍦ㄥ鐢ㄣ€佷氦閫氥€侀€氫俊銆佺┖闂村簲鐢ㄧ瓑璇稿棰嗗煙閮借兘寰楀埌骞挎硾鐨勫簲鐢ㄣ€傚敖绠″厜浼忕郴缁熻妯″ぇ灏忎笉涓€锛屼絾鍏剁粍鎴愮粨鏋勫拰宸ヤ綔鍘熺悊鍩烘湰鐩稿悓銆傚浘4-1鏄竴涓吀鍨嬬殑渚涘簲鐩存祦璐熻浇鐨勫厜浼忕郴缁熺ず鎰忓浘銆傚叾涓寘鍚簡鍏変紡绯荤粺涓殑鍑犱釜涓昏閮ㄤ欢锛? 銆€銆€鍏変紡缁勪欢鏂归樀锛氱敱澶槼鐢垫睜缁勪欢锛堜篃绉板厜浼忕數姹犵粍浠讹級鎸夌収绯荤粺闇€姹備覆銆佸苟鑱旇€屾垚锛屽湪澶槼鍏夌収灏勪笅灏嗗お闃宠兘杞崲鎴愮數鑳借緭鍑猴紝瀹冩槸澶槼鑳藉厜浼忕郴缁熺殑鏍稿績閮ㄤ欢銆?銆€銆€钃勭數姹狅細灏嗗お闃崇數姹犵粍浠朵骇鐢熺殑鐢佃兘鍌ㄥ瓨璧锋潵锛屽綋鍏夌収涓嶈冻鎴栨櫄涓娿€佹垨鑰呰礋杞介渶姹傚ぇ浜庡お闃崇數姹犵粍浠舵墍鍙戠殑鐢甸噺鏃讹紝灏嗗偍瀛樼殑鐢佃兘閲婃斁浠ユ弧瓒宠礋杞界殑鑳介噺闇€姹傦紝瀹冩槸澶槼鑳藉厜浼忕郴缁熺殑鍌ㄨ兘閮ㄤ欢銆傜洰鍓嶅お闃宠兘鍏変紡绯荤粺甯哥敤鐨勬槸閾呴吀钃勭數姹狅紝瀵逛簬杈冮珮瑕佹眰鐨勭郴缁燂紝閫氬父閲囩敤娣辨斁鐢甸榾鎺у紡瀵嗗皝閾呴吀钃勭數姹犮€佹繁鏀剧數鍚告恫寮忛搮閰歌搫鐢垫睜绛夈€?銆€銆€鎺у埗鍣細瀹冨钃勭數姹犵殑鍏呫€佹斁鐢垫潯浠跺姞浠ヨ瀹氬拰鎺у埗锛屽苟鎸夌収璐熻浇鐨勭數婧愰渶姹傛帶鍒跺お闃崇數姹犵粍浠跺拰钃勭數姹犲璐熻浇鐨勭數鑳借緭鍑猴紝鏄暣涓郴缁熺殑鏍稿績鎺у埗閮ㄥ垎銆傞殢鐫€澶槼鑳藉厜浼忎骇涓氱殑鍙戝睍锛屾帶鍒跺櫒鐨勫姛鑳借秺鏉ヨ秺寮哄ぇ锛屾湁灏嗕紶缁熺殑鎺у埗閮ㄥ垎銆侀€嗗彉鍣ㄤ互鍙婄洃娴嬬郴缁熼泦鎴愮殑瓒嬪娍锛屽AES鍏徃鐨凷PP鍜孲MD绯诲垪鐨勬帶鍒跺櫒灏遍泦鎴愪簡涓婅堪涓夌鍔熻兘銆?銆€銆€閫嗗彉鍣細鍦ㄥお闃宠兘鍏変紡渚涚數绯荤粺涓紝濡傛灉鍚湁浜ゆ祦璐熻浇锛岄偅涔堝氨瑕佷娇鐢ㄩ€嗗彉鍣ㄨ澶囷紝灏嗗お闃崇數姹犵粍浠朵骇鐢熺殑鐩存祦鐢垫垨鑰呰搫鐢垫睜閲婃斁鐨勭洿娴佺數杞寲涓鸿礋杞介渶瑕佺殑浜ゆ祦鐢点€?銆€銆€澶槼鑳藉厜浼忎緵鐢电郴缁熺殑鍩烘湰宸ヤ綔鍘熺悊灏辨槸鍦ㄥお闃冲厜鐨勭収灏勪笅锛屽皢澶槼鐢垫睜缁勪欢浜х敓鐨勭數鑳介€氳繃鎺у埗鍣ㄧ殑鎺у埗缁欒搫鐢垫睜鍏呯數鎴栬€呭湪婊¤冻璐熻浇闇€姹傜殑鎯呭喌涓嬬洿鎺ョ粰璐熻浇渚涚數锛屽鏋滄棩鐓т笉瓒虫垨鑰呭湪澶滈棿鍒欑敱钃勭數姹犲湪鎺у埗鍣ㄧ殑鎺у埗涓嬬粰鐩存祦璐熻浇渚涚數锛屽浜庡惈鏈変氦娴佽礋杞界殑鍏変紡绯荤粺鑰岃█锛岃繕闇€瑕佸鍔犻€嗗彉鍣ㄥ皢鐩存祦鐢佃浆鎹㈡垚浜ゆ祦鐢点€傚厜浼忕郴缁熺殑搴旂敤鍏锋湁澶氱褰㈠紡锛屼絾鏄叾鍩烘湰鍘熺悊澶у悓灏忓紓銆傚浜庡叾浠栫被鍨嬬殑鍏変紡绯荤粺鍙槸鍦ㄦ帶鍒舵満鐞嗗拰绯荤粺閮ㄤ欢涓婃牴鎹疄闄呯殑闇€瑕佹湁鎵€涓嶅悓锛屼笅闈㈠皢瀵逛笉鍚岀被鍨嬬殑鍏変紡绯荤粺杩涜璇︾粏鍦版弿杩般€?鐩存祦璐熻浇鐨勫厜浼忕郴缁?銆€銆€2銆佸厜浼忕郴缁熺殑鍒嗙被涓庝粙缁?銆€銆€缃戠珯缂栬緫杩樼湡涓嶆槸涓€鑸殑缁欏姏锛屼笉浠呭啓鍑轰簡澶槼鑳藉厜浼忕殑鍘熺悊锛岃繕鎶婂厜浼忕郴缁熺殑鍒嗙被涓庝粙缁嶄篃缁欐暣鐞嗕簡鍑轰簡锛屼竴鑸皢鍏変紡绯荤粺鍒嗕负鐙珛绯荤粺銆佸苟缃戠郴缁熷拰娣峰悎绯荤粺銆傚鏋滄牴鎹厜浼忕郴缁熺殑搴旂敤褰㈠紡銆佸簲鐢ㄨ妯″拰璐熻浇鐨勭被鍨嬶紝瀵瑰厜浼忎緵鐢电郴缁熻繘琛屾瘮杈冪粏鑷寸殑鍒掑垎锛屽彲灏嗗厜浼忕郴缁熷垎涓哄涓嬪叚绉嶇被鍨嬶細灏忓瀷澶槼鑳戒緵鐢电郴缁燂紙Small DC锛夛紱绠€鍗曠洿娴佺郴缁燂紙Simple DC锛夛紱澶у瀷澶槼鑳戒緵鐢电郴缁燂紙Large DC锛夛紱浜ゆ祦銆佺洿娴佷緵鐢电郴缁燂紙AC/DC 锛夛紱骞剁綉绯荤粺锛圲tility Grid Connect锛夛紱娣峰悎渚涚數绯荤粺锛圚ybrid锛夛紱骞剁綉娣峰悎绯荤粺銆?銆€銆€鍏変紡鍙戠數鏄埄鐢ㄥ崐瀵间綋鐣岄潰鐨勫厜鐢熶紡鐗规晥搴旇€屽皢鍏夎兘鐩存帴杞彉涓虹數鑳界殑涓€绉嶇數瀛愬厓浠舵妧鏈紝杩欑鎶€鏈殑鍏抽敭鍏冧欢鏄お闃宠兘鐢垫睜銆傚お闃宠兘鐢垫睜缁忚繃涓茶仈鍚庤繘琛屽皝瑁呬繚鎶ゅ彲褰㈡垚澶ч潰绉殑澶槼鐢垫睜缁勪欢锛屽啀閰嶅悎涓婂姛鐜囨帶鍒跺櫒绛夐儴浠跺氨褰㈡垚浜嗗厜浼忓彂鐢佃缃€傚厜浼忓彂鐢电殑浼樼偣鏄緝灏戝彈鍦板煙闄?鍒讹紝鍥犱负闃冲厜鏅収澶у湴;鍏変紡绯荤粺杩樺叿鏈夊畨鍏ㄥ彲闈犮€佹棤鍣0銆佷綆姹℃煋銆佹棤闇€娑堣€楃噧鏂欏拰鏋惰杈撶數绾胯矾鍗冲彲灏卞湴鍙戠數渚涚數鍙婂缓璁惧悓鏈熺煭鐨勪紭鐐广€?銆€銆€鍏変紡鍙戠數鏄牴鎹厜鐢熶紡鐗规晥搴斿師鐞?鍒╃敤澶槼鑳界數姹犲皢澶槼鍏夎兘鐩存帴杞寲涓虹數鑳姐€備笉璁烘槸鐙珛浣跨敤杩樻槸骞?缃戝彂鐢?鍏変紡鍙戠數绯荤粺涓昏鐢卞お闃宠兘鐢垫睜鏉匡紙缁勪欢锛夈€佹帶鍒跺櫒鍜岄€嗗彉鍣ㄤ笁澶ч儴鍒嗙粍鎴愶紝瀹冧滑涓昏鐢辩數瀛愬厓鍣ㄤ欢鏋勬垚锛屼笉娑夊強鏈烘閮ㄤ欢,鎵€浠?鍏変紡鍙戠數璁惧鏋佷负绮?鐐?鍙潬绋冲畾瀵垮懡闀裤€佸畨瑁呯淮鎶ょ畝渚裤€傜悊璁轰笂璁?鍏変紡鍙戠數鎶€鏈彲浠ョ敤浜庝换浣曢渶瑕佺數婧愮殑鍦哄悎,涓婅嚦鑸ぉ鍣?涓嬭嚦瀹剁敤鐢垫簮,澶у埌鍏嗙摝绾х數绔?灏忓埌鐜╁叿,鍏変紡鐢垫簮鏃犲涓嶅湪銆傚お闃宠兘鍏変紡鍙戠數鐨勬渶鍩烘湰鍏冧欢鏄お闃宠兘鐢垫睜锛堢墖锛夛紝鏈夊崟鏅剁銆佸鏅剁銆侀潪鏅剁鍜岃杽鑶滅數姹犵瓑銆傜洰鍓嶏紝鍗曟櫠鍜屽鏅剁數姹犵敤閲忔渶澶э紝闈炴櫠鐢垫睜鐢ㄤ簬涓€浜涘皬绯荤粺鍜岃绠楀櫒杈呭姪鐢垫簮绛夈€?銆€銆€澶槼鑳藉厜浼忕浉鍏虫湳璇?銆€銆€澶ф皵璐ㄩ噺AM(Air Mass) 澶槼鍏夐€氳繃澶ф皵灞傜殑璺緞闀垮害锛岀畝绉癆M锛屽灞傜┖闂翠负AM 0锛岄槼鍏夊瀭鐩寸収灏勫湴鐞冩椂涓篈M1(鐩稿綋鏄?绉嬪垎鍒嗛槼鍏夊瀭鐩寸収灏勪簬璧ら亾涓婁箣鍏夎氨)锛屽お闃崇數姹犳爣鍑嗘祴璇曟潯浠朵负AM 1.5(鐩稿綋鏄?绉嬪垎闃冲厜鐓у皠浜庡崡/鍖楃含绾?8.2搴︿笂涔嬪厜璋?銆?銆€銆€鏃ョ収寮哄害(Irradiance) 锛氬崟浣嶉潰绉唴鏃ュ皠鍔熺巼锛屼竴鑸互W/銕℃垨mW/c銕′负鍗曚綅锛孉M 0涔嬫棩鐓у己搴﹁秴杩?300W/銕★紝澶槼鐢垫睜鏍囧噯娴嬭瘯鏉′欢涓?000W/銕?鐩稿綋浜?00mW/c銕?銆?銆€銆€鏃ュ皠閲?Radiation) 锛氬崟浣嶉潰绉簬鍗曚綅鏃堕棿鍐呮棩灏勬€昏兘閲忥紝涓€鑸互鐧句竾鐒﹀皵/骞?骞虫柟绫?MJ/Y.銕?鎴栫櫨涓囩劍灏?鏈?骞虫柟绫?MJ/M.銕?锛?鐒﹀皵涓?鐡︾壒鍔熺巼浜?绉掗挓绱Н鑳介噺(1J=1W.s)銆?銆€銆€澶槼鑳界數姹?Solar Cell) 锛氬叿鏈夊厜浼忔晥搴?Photovoltaic Effect)灏嗗厜(Photo)杞崲鎴愮數(Voltaic)鐨勭粍浠讹紝鍙堢О涓哄厜浼忕數姹?PV Cell)锛屽お闃宠兘鐢垫睜浜х敓鐨勭數鐨嗕负鐩存祦鐢点€?銆€銆€澶槼鍏夌數锛圥hotovoltaic锛夛細绠€绉?PV锛坧hoto=light鍏夌嚎锛寁oltaics=electricity鐢靛姏锛夛紝鐢变簬杩欑鐢靛姏鏂瑰紡涓嶄細浜?鐢熸爱姘у寲鐗╋紝浠ュ強瀵逛汉浣撴湁瀹崇殑姘斾綋涓庤緪灏勬€у簾寮冪墿锛岃绉颁负銆屾竻鍑€鍙戠數鎶€鏈€嶃€侾V System锛屽垯鏄皢澶槼鍏夎兘杞崲鎴愮數鑳芥暣濂楃郴缁燂紝绉颁负澶槼鍏夌數绯荤粺鎴栧厜浼忕郴缁燂紝渚濆垎绫绘湁鐙珛鍨嬨€佸苟鑱斿瀷涓庢贩鍚堝瀷銆?銆€銆€PV妯℃澘(PV Module)锛? 灏嗗鍙お闃崇數姹犱覆鑱旀彁鍗囩數鍘嬶紝骞朵互鍧氬浐澶栨潗灏佽浠ュ埄搴旂敤锛屽張绉颁负妯″潡(PV Pannel鎴朠V Module)銆?銆€銆€PV缁勫垪(PV String) 锛氬皢妯℃澘澶氱墖涓茶仈鎴愪竴鍒楋紝缁勫垪鐨勭洰鐨勫湪鎻愰珮鐢靛帇锛屽皢10鐗囨ā鏉跨數鍘?0浼忕壒5瀹夊煿涓茶仈鎴愮粍鍒楋紝缁勫垪鐢靛帇鍗虫湁200浼忕壒銆佺數娴佷负5瀹夊煿銆?銆€銆€PV鏁扮粍(PV Array) 锛氬皢澶氫釜缁勫垪骞惰仈鍗充负鏁扮粍銆傛暟缁勭洰鐨勫湪鎻愰珮鐢垫祦锛屽皢5涓茬粍鍒楃數鍘?00浼忕壒5瀹夊煿骞惰仈鎴愭暟缁勶紝鏁扮粍鐢靛帇涓?00浼忕壒銆佺數娴佷负25瀹夊煿銆傜敱1涓粍鍒楁瀯鎴愮殑鏁扮粍锛屾暟缁勫氨鐩稿綋浜庣粍鍒椼€?銆€銆€鐙珛鍨嬬郴缁?Stand Along System) 锛氬皢澶氬彧澶槼鐢垫睜涓茶仈鎻愬崌鐢靛帇锛屽苟浠ュ潥鍥哄鏉愬皝瑁呬互鍒╁簲鐢紝鍙堢О涓烘ā鍧?PV Pannel鎴朠V Module)銆?銆€銆€骞惰仈鍨嬬郴缁?Grided System) 锛?PV鏁扮粍杈撳嚭缁忔崲娴佸櫒杞崲鎴愪氦娴佷笌甯傜數鎴栬嚜澶囧彂鐢垫満骞惰仈锛岀郴缁熸棤闇€閰嶇疆钃勭數瑁呯疆銆?銆€銆€娣峰悎鍨嬬郴缁?Hybrid System) 锛氱嫭绔嬪瀷涓庡苟鑱斿瀷娣峰悎浣擄紝鍦ㄥぉ鐏惧競鐢靛仠姝緵鐢垫椂锛屽苟鑱斿瀷绯荤粺浼氬仠姝㈣繍浣滐紝娣峰悎鍨嬪彲鍒囨崲浜庣嫭绔嬪瀷缁х画渚涚數锛屽洜姝ゅ張绉颁负闃茬伨鍨嬨€?銆€銆€鐡╋紙kW锛夛細鍗冪摝锛屽彂鐢佃澶囧閲忕殑璁$畻鍗曚綅锛?鐡?1000鐡︼紙Watt锛夈€?銆€銆€宄扮摡锛坘Wp锛夛細P 琛╬eak锛屼唬琛ㄥ嘲鍊笺€傛寚瑁呰鐨勫お闃崇數姹犳ā鏉垮湪鏍囧噯鐘跺喌涓嬶紝锛堝嵆妯℃澘娓╁害25鈩冦€佽浆鎹㈣浆鎹㈡晥鐜?5%锛夛細鏈€澶у彂鐢甸噺鎬诲拰銆傞€氬父1宄扮摡鍙彂3-5搴︾數銆?銆€銆€鐡╂椂(kWh) 锛?涓鸿閲忓彂鐢电敤閲忕殑鍗曚綅锛屾寚浣跨敤1000鐡︾殑鐢靛櫒璁惧1灏忔椂鎵€娑堣€楃殑鐢靛姏锛屼織绉般€屽害銆嶃€?。
太能光伏发电技术知识总结

第一章1.地球的自转、季节、气候条件、大气层成分、海拔等因素,都对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地上不同地区受到的光照是不同的,我国的西藏自治区是地球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 太阳是由炽热气体构成的球体,中心温度约107k,表面温度接近5800k,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占80%,氦占19%,太阳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
3.巨大的能量不断从太阳向宇宙辐射,达到3. 6×1820 mv/s,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辐射到地球上,经过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约有70%的能量辐射到地面上。
. 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能量约为31.8×1018KW.h,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KW.h,太阳的寿命约为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5. 太阳能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答:优点,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6.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基本为一个常数。
这个辐射强度称为太阳常数,或称此辐射为大气质量为零的辐射,取值1.367±0.007KW/m2或1367±7 kw/m2。
7. 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至少衰减了30%造成衰减的原因是:(1)瑞利散射或大气中的分子散射。
(2)悬浮微粒和灰尘引起的散射。
(3)大气,特别是其组成气体——氧气、臭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8. 晴天,决定总入射功率的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线通过大气层的路程。
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时,路程最短。
实际路程和此最短路程之比称为光学大气质量。
用AM表示,定义为AM=b/b0=secZ=,常用于太阳电池和组件效率测试时的标准。
当Z=0时,AM=1,称大气质量为1,用AM1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地球的自转、季节、气候条件、大气层成分、海拔等因素,都对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能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地上不同地区受到的光照是不同的,我国的西藏自治区是地球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 太阳是由炽热气体构成的球体,中心温度约107k,表面温度接近5800k,主要由氢和氦组成,其中氢占80%,氦占19%,太阳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
3.巨大的能量不断从太阳向宇宙辐射,达到3. 6×1820 mv/s,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辐射到地球上,经过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约有70%的能量辐射到地面上。
. 每年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能量约为31.8×1018KW.h,太阳每年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能高达1.05×1018KW.h,太阳的寿命约为6×1010年,所以可以说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5. 太阳能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答:优点,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缺点,一是能流密度低;二是其强度受各种因素(季节,地点,气候等)的影响不能维持常量。
6. 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层外,地球与太阳平均距离处,垂直于太阳光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基本为一个常数。
这个辐射强度称为太阳常数,或称此辐射为大气质量为零的辐射,取值1.367±0.007KW/m2或1367±7 kw/m2。
7. 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至少衰减了30%造成衰减的原因是:(1)瑞利散射或大气中的分子散射。
(2)悬浮微粒和灰尘引起的散射。
(3)大气,特别是其组成气体——氧气、臭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吸收。
8. 晴天,决定总入射功率的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线通过大气层的路程。
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时,路程最短。
实际路程和此最短路程之比称为光学大气质量。
用AM表示,定义为AM=b/b0=secZ=,常用于太阳电池和组件效率测试时的标准。
当Z=0时,AM=1,称大气质量为1,用AM1表示。
当Z=48.2º,AM=1.5;Z=60º,AM=2;分别用AM1.5和AM2表示大气质量为1.5和2.9.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公转和自转、②地理位置、③天气气候、④季节变换。
太阳能的利用10. 太阳能利用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1)光热利用(2)太阳能发电(3)光化学利用(4)光生物利用11. 技术进步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光伏产业和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12. 世界光伏发电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鼓励政策。
13. 光伏产业的发展特点可简要概括为规模化,规范化,高技术化。
目前,全球主要光伏企业均在向GW甚至TW级产能迈进,1GW=1000MW=109W,全球光伏产业的总产能要超过1个TW(1000GW)。
14. 面对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也面临着一些艰巨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急需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2)急需工艺技术设备的科技进步作为支撑。
(3)需要完善的产业链作为支撑。
(4)缺乏先进,合理的标准体系。
(5)缺乏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5. 光伏在农村电气化和并网发电上的市场潜力有哪些?答:(1)农村电气化。
(2)城市建筑并网光伏系统的应用。
(3)大规模光伏荒漠电站。
(4)其他光伏商业应用的发展潜力。
本章思考题1. 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度角的高度,其相应的大气质量是多少?答:因为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度角的高度,所以太阳天顶角Z为60度,所以AM为2。
3. 简述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高速兴起的光伏产业,主要问题是我国光伏产业鱼龙混杂;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急需工艺技术设备的科技进步作为支撑;需要完善的产业链;缺乏先进,合理的标准体系;缺乏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 简述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开始腾飞,2005年,我国的光伏电池总产量仅150MW,而到2006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450MW左右,增长率达到200%,2007年总产量突破1000MW,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我国仅仅用了两三年时间,中国光伏产业便由默默无闻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基地,涌现出了一批国际性的大型生产企业。
第2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系统组成及原理1;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特点:没有转动部件;不产生噪声;没有空气污染;不排放废水;没有燃烧过程;不需要燃料;维修保养简单;维护费用低;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好。
晶体硅太阳电池寿命25~30年。
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再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过来的电能贮存起来。
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流,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切换作用进行供电。
蓄电池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正常使用。
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1).没有与公用电网相连接的太阳能光伏系统称为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2).与公用电网连接,共同承担供电任务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联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4: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越性:1)可以对电网调峰,提高电网末端的电压稳定性,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有效地消除电网杂波。
2)所发电能回馈电网,以电网为储能装置,省掉蓄电池,与独立太阳能光伏系统相比可减少建设投资35%~45%,发电成本大大降低。
3)光伏电池与建设完美结合,既可发作为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资源充分利用,发挥多种功能。
4)出入电网灵活,既有利于改善电力系统的负荷平衡,又可降低线路损耗。
5:太阳能电池与建筑相结合的并网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6: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根据用电负载的特点:直流系统,交流系统,交直混合系统。
其主要区别是系统中是否带有逆变器7: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太阳电池方阵、储能装置、直流--交流逆变装置、控制设备与连接装置等组成。
8:太阳能光伏发电最核心的器件是太阳电池。
9:太阳电池单体是用于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一般不能单独作为电源使用。
10:太阳电池的单体工作电压为400mV~500mV,工作电流为20~25mA/cm2远低于实际应用所需要的电压值。
:11:防反充二极管:又称阻塞二极管,作用是避免由于太阳电池方阵在阴雨天和夜晚不发电或出现短路故障时,蓄电池通过太阳电池放电。
12:蓄电池组:作用是储存太阳电池方阵受光照时所发出的电能并能随时向负载供电。
13:控制设备的功能:(1)信号检测:(检测光伏发电系统各种装置和各个单元的状况和参数,可以对系统进行判断、控制、保护等提供依据。
)(2)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一般蓄电池组经过过充和过放后会严重影响其性能和寿命,所以充放电系统是必不可少的)(3)其他设备保护:系统所连接的用电设备,在有些情况下需要由控制设备来提供保护,如系统中因逆变电路故障而出现的过压和负载短路而出现的过电流等,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导致系统或用电设备损坏)(4)故障诊断定位: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可自动检测故障类型,指示故障位置,对系统进行维护提供便利。
(5)运行状态指示:通过指示灯显示器等方式指示光伏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14:逆变器:是将直流转变成交流的一种设备。
15:测量设备:如测量太阳辐射能,环境温度,充放电,数据传输、数据打印和遥控功能。
16: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17: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集中大型并网光伏系统(大型集中并网光伏发电站)和分散式小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屋顶光伏系统或住宅并网光伏系统)两大类型。
18:根据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允许通过供电区变压器向主电网馈电,分为逆潮流和非逆潮流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种.逆潮流系统是在光伏系统中产生剩余电力时将该电能送入电网。
由于是同电网的供电方向相反,所以称为逆潮流。
非逆潮流系统在区域内的电力需求通常比光伏系统的输出电力大,因此在不可能产生逆潮流电力的情况下被产用,即光伏系统与电网形成并联向负载供电。
19:住宅并网光伏系统又有用户系统和区域系统之分。
户用系统,装机容量小,一般为1kWp ~5kWp,区域系统装机容量大,一般为50kWp ~300kWp,为一个小区或一栋建筑供电。
20:根据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否配有储能装置,分为有储能装置和无储能装置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配有少量蓄电池的系统,称为有储能系统。
不配置蓄电池的系统称为无储能系统。
21:据相关国际标准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的并网电流波形总谐波畸变率应小于5%,各次谐波畸变频率小于3% 。
22:并网逆变器主要性能参数有:额定输出、容量输出、电压稳定度、整机效率、保护功能、启动功能。
23:并网和离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及异同点?二者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于独网光伏发电系统具有防反充二极管、储能装置—蓄电池,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储能装置为并联电网,可不需要蓄电池。
独网系统的逆变器只完成直流-交流变换,而并网系统的逆变器除完成直流-交流变换外,还要有保护功能。
并网系统还需要变压器进行升压,将电能送入电网,同时需要电压、电流检测装置进行并网控制,从而实现并网净化。
独网系统的控制器控制的是蓄电池的充放电,而并网系统的控制器是控制逆变的电能和并网的电能,保持其一致,从而顺利、安全并网。
24:孤岛效应: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弧立电源对负载供电这一现象。
其危害一是当检修人员停止电网的供电,并对电力线路和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若电网光伏电站的逆变器仍继续供电,会伤亡事故;二是当因电网故障造成停电时,若并网逆变器仍继续供电,一旦电网恢复供电,电网电压和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在相位上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会在这一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导致设备损坏。
25:孤岛效应检测方式:被动方式(检测时间0.5秒以内,保持时间5~10秒)电压相位跳变检测方式:1:检测向孤岛运行过度时的功率调节器从功率因数1运行向负载的功率因数变化的瞬间的电压相位跳变。
2:向孤岛运行过度时若没有相位变化就不能检测。
3:误动作少且实用。
三次谐波电压突增检测方式:1:检测向孤岛运行过度时的伴随变压器励磁电流的电压失真的激增。
2:因与负荷变压器组合,所以误动作概率比较高。
频率变化率检测:主要检测因向孤岛运行过度时发电功率和负载不平等导致的频率突变。
主动方式:(检测时间0.5~1秒)频率偏移方式:使功率调节器内部振荡器产生频偏,然后检测孤岛运行时出现的频率变化。
有功功率变化方式:1:使功率调节器的输出产生周期性有功功率变化,然后检测孤岛运行时出现的电压、电流或者频率的变化:2:平时输出也可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