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护理PPT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护理PPT

护理要点
药物治疗:使用特定的药物来降低肺动 脉压力。
体温调节:维持适宜的体温,避免过热 或过冷。
护理要点
输液与营养:根据需要提供足 够的液体和营养支持。 心电监测:密切监测心电图,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护理要点
家庭支持:提供家属教育和支持,帮助 应对困难和压力。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注意呼吸道清洁和气道管理。 定期检查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 率。
注意事项
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肢体远端的灌 注情况。
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效果。 定期测量体温并确保保暖措施 得当。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正确给予输液和营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新生儿持续性 肺动脉高压护
理PPT
目录 引言 护理要点 注意事项
引言
引言
什么是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 压? 为什么需要特殊的护理?
引言
本PPT将介绍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护理要点
护理要点
早期干预:确保新生儿尽早得 到适当的护理。 有效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提供充足的氧气。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医学PPT课件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医学PPT课件
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肺动脉压力增高、 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壁增厚等特征性 表现,有助于确诊。
鉴别诊断
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
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出生后1小时内,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等症 状,但动脉导管前后血氧差异不大,且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自行缓解。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也可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但肺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表 现,有助于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相鉴别。
定义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宫内慢性缺氧或围生期窒息。
肺实质性疾病如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综合征等。
定义和发病机制
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
心功能不全病因包括围生期窒息、代谢紊乱、宫内动脉导管关闭等;肺炎或败血 症时由于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毒素作用,引起心肌细胞损害及收缩 功能下降。
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和护 理技能的培训,提供心理支持 ,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和生活
质量。
07 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和挑战
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病理机制、诊断和治疗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 许多争议和未知领域。
挑战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和通路,目前对其 认识仍不深入;此外,由于缺乏有效 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数据,使得相 关研究的进展缓慢。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
01
深入研究发病机制
进一步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特别是遗传、环境和生
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02
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针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如基因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the newborn, 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

PPHN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1],并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

经典的PPHN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但近年来由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 r o n c h o p u l m o n ar y dy s p l a s i a,B P 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开始受到重视;这种慢性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在新生儿后期,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院后在儿科病房被诊断。

2013年法国Nice第5次世界肺高压论坛(WSPH)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分类强调新生儿期不同肺疾病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分为:(1)根据新生儿期特殊解剖和生理特性所形成的肺动脉高压,患儿在生后肺血管阻力不能有效地下降,即新生儿PPHN;(2)肺动脉高压基于肺部疾病和(或)低氧,属于发育性肺疾病范畴,如产前、产后影响肺发育的肺泡、肺血管和结缔组织损伤,常见有BP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

自2002年发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 [3]以来,该病的诊治已有较大的进展;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4,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一、新生儿PPHN(一) 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1.围产期窒息或肺实质性疾病:PPHN继发于肺实质性疾病,伴或不伴有窒息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或败血症等。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管理PPT课件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管理PPT课件
详细描述
氧疗可以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氧,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 氧浓度。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调整给氧方式及 浓度,以维持正常的血氧水平,缓解肺动脉高压的症状。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
总结词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直接向肺动脉内注入药物或放置肺动脉内支架的方法,以 降低肺动脉压力。
详细描述
定期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 呼吸、血压等,以及观察有无发绀、气喘 等症状。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因呼吸道阻塞导致缺氧。
合理喂养
预防感染
根据新生儿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选择 合适的喂养方式,如母乳或配方奶,并注 意控制喂养量和速度。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避免新生 儿接触感染源,预防感染。
肺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股静脉或颈静脉将导管送至肺动脉。根据病情需要 ,可以注入药物或放置支架。通过介入治疗,可以迅速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 ,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04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与康复
护理要点
密切监测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发生肺动脉高压的风险。
A 定期产前检查
通过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可能导致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母
体疾病和并发症。
B
C
D
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 感染风险,从而预防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预防感染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新生儿发生感染,因为 感染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控制策略
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等, 能够增加细胞内环磷酸鸟 苷的浓度,松弛平滑肌, 扩张肺血管。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与副作用

如何预防和处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如何预防和处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如何预防和处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处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孕期保健和健康管理孕期的母亲要注意充足的休息和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大力度的锻炼或剧烈的身体活动。

母亲应该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宫内生长受限和胎儿窘迫等问题,减少新生儿出生时存在的风险因素。

2. 新生儿护理和喂养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正确的护理和喂养,确保宝宝的身体健康。

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母乳中的免疫物质和营养素能提供宝宝所需的养分,并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的发育。

同时,要遵循正确的喂养姿势和频率,避免喂养过度或过少,以防止宝宝出现窒息等问题。

3. 疫苗接种及时的疫苗接种可以增强宝宝的免疫力,预防各种传染病。

宝宝在规定的时间接种预防针,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可有效降低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风险,减少肺动脉高压的患病几率。

4. 避免孕产期的危险因素孕期和产后,要避免暴露在二手烟、化学毒物和有害物质等环境中,以免对宝宝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同时,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用生肉、海鲜和不洁食品,以防止感染引起的疾病。

当宝宝已经被确诊患有肺动脉高压时,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 药物治疗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医生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来降低肺动脉的压力,增加心脏的血液流量。

常用的药物包括硝苯地平和前列腺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肺动脉,减轻血管的收缩,从而改善宝宝的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

2. 机械通气如果宝宝的呼吸困难非常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可能会采用机械通气来帮助宝宝维持呼吸功能。

机械通气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给予宝宝氧气和人工通气,以减轻宝宝的呼吸负担,提供足够的氧气供给。

3.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的病例中,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可以包括修补心脏缺陷、扩张狭窄的血管或移除阻塞的血管等。

手术治疗的效果通常是显著的,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复杂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与护理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与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姜新 献 ,陈荣 华 ,王 言琳 .关 于小 儿 肾小球 疾 病 临 床 分 类和 治疗
建议 的 修 订 意见 [J】_临床 儿 科 杂 志 ,1981,19(2):241. 2 尹广 ,黎 磊 石 .大剂 量 环 磷 酰 胺 注 射 治 疗 狼 疮 性 肾炎 [J].中华 肾
本组病例采用双 冲击疗法 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取得 了满 意疗效 ,与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作用于免疫细胞发育 的不 同阶段 有 关 。环 磷 酰 胺 作 用 于免 疫 系 统 的 定 向干 细 胞 ,阻 止 抑 制 细胞 分 化 、增 殖 ,从 而影 响效 应 细 胞 ,但 对 效应 细 胞 无 直 接 作 用 ,干 细胞 分 化 至 效 应 细胞 需 一 定 时 间 ,故 作 用缓 慢 、持 久 日,而激 素可 直 接 影 响 效 应 细 胞 ,效 应 快 速 、短 暂 ,两 药 合 用 产 生 协 同 及 互 补 作 用 , 既 可 发 挥 激素 快 速 抑 制 作 用 ,又 可 行 使 环磷 酰胺 免 疫 调 节 作 用 。 同时 ,由于 在 护 理 上 着 重 皮 肤 护 理 、心 理 护 理 及 卫 生 宣 教 ,无 1例 患 儿 自行停 药 、用药 及 因护 理 不 当发 生皮 肤 损 伤 及 感染 ,也 无 1例 患儿因饮食不 当而致病情 反复。重视 出院指导 ,使 患儿 出院后仍 能 坚 持用 药 ,门诊 随访 ,避免 不 利 因素 ,因此 ,能 取 得 较 好 疗 效 。由 此 ,笔 者认 为难 治 性 肾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综 合 征 在 严 格 遵 照 药 物 治疗 同 时 ,必 须 注重护理 。尤其是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强调必须坚持用药 ,注重 休 息 及 饮 食 。护 理 不 当 可 致 病 情 反 复 ,而 有 效 的护 理 措 施 能 促 进 患儿 康 复 ,有 利 于疾 病 的预后 。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作者:郭洁婷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和护理。

方法10例PPHN患儿在机械通气下将NO气源加入呼吸机环路中,NO浓度为(15~20)×10﹣6,疗程为24h~7d.。

治疗前后动态观察患儿心率血压,动态血气,氧合指数变化,重点加强一氧化氮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及气道护理,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

结论机械通气配合一氧化氮治疗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一氧化氮;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可由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所致[1],病死率高达40%,特点是持续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

近来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 INO)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获得良好效果,使病死率大为下降。

现对我科NICU 2012年1月~2013年9月起10例由各种原因引起的PPHN应用机械通气配合使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0例(男7例,女3例),胎龄33~40w,出生体重2200~3700g,均为生后1d入院。

原发病分别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症5例,肺炎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青紫,与低氧血症的程度不相平行。

入院后经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或进行性恶化,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动脉导管或卵园孔水平的右向左分流。

1.2方法确诊病例采用机械通气配合NO吸入通气方式为SIMV或HFO模式,PaCO2目标值为30~35cmH2O(IcmH2O=0.098KPa)。

NO气源由上海诺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0PMa)提供。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科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遵医嘱给予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注意观察神志、瞳孔及肌张力变化等。

2.呼吸道管理:
1)调整患儿体位,抬高床头15°~30°,颈部用毛巾垫高1~2cm. 头部稍后仰,以保持气道平直,减轻气管内导管对咽、喉部的压迫。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口鼻腔的分泌物,避免分泌物逆流引起呼吸道感染。

按需吸痰,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3min。

吸痰时间要短,一般5~10s,动作轻柔,并将深部痰吸干净,并观察患儿离氧耐受情况,必要时延长纯氧吸入时间。

3)随时检查气管内导管插入深度,以防导管过深或脱出。

4)气管插管患儿口腔分泌物较多,应加强口腔护理。

5)及时发现和纠正呼吸机故障。

每小时记录1次呼吸机参数、一旦呼吸机出现故障,应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调整一氧化氮参数时及时记录。

3.合理喂养,给予足够的能量及水分,抬高床头15°~30°,以防窒息。

重者给予鼻饲饮食或由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及液体等。

4.体温的调节:置患儿于暖箱中,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及环境温度调节箱温每4h监测体温1次,各种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以减少对新生儿的刺激及降低耗氧量。

【健康教育】
1.保持室温适宜,防止受凉与发热,以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

2.指导家属维持患儿健康的必要方法:饮食、休息、活动、预防感染、定期检查。

3.告知患儿家长有关的疾病常识,如病因、疾病表现、并发症的判断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摘要】目的: 加强对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呼吸道护理,减少肺炎、肺不张、呼
吸衰竭的发生,促性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康复。

方法:固定好输气管,保持呼
吸道的通畅,在进行面罩吸氧的时候要进行定期的翻身,同时鼓励患儿咳嗽排痰,必要时可使用鼻导管吸痰。

结果:35名患儿在良好的理疗护理过程中顺利的得到
了康复。

结论: 对呼吸道进行良好的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能够改善症状使得最终得到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重度肺动脉高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
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44-01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尤其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一
种诊断比较棘手,并且后期的预防也比较困难的一种肺病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
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疾病。

肺动脉高压指的是
在处于休息状态的情况下肺部的主动脉压大于25mmHg,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肺主
动脉压超过30mmHg。

组织病理学对肺动脉高压的定义是血管收缩、血管增生、
体内血栓形成,以及血管壁重构。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 ic obstruct ive pu lmonary disease,COPD)中, 导致肺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低氧、炎症和严
重肺气肿毛细血管损伤引发的肺血管重塑。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共
收治3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先对对他们的
护理情况进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35名,其中20名男性患儿,15名女性患儿。

在所有的患儿中,15名为室间隔缺损,10名为完全型大动脉转位,4名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
名为主动脉缩窄,1名为动脉导管未闭,1名为右室双出口,1名为主动脉弓离断,1名为房间隔缺损。

所有的患儿都是在低温的体外循环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并
且都产生了重度肺动脉高压。

2.结果
通过本院的治疗,使得25名患者得到痊愈,3名死亡,还有7名因为其他原因而放弃治疗出院。

他们住院的平均时间为22d,使用呼吸机的评价时间为4d。

3.术后护理
3.1气管插管期间的呼吸道管理
3.1.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由于新生儿的气管比较短,所以在使用气管的时候,留在体内的就会更短,
所以要注意导管是否固定,用测量导管露出部分长度和床边X线检查,然后确定
导管的位置。

在插管的过程中,要对患儿定时的翻身和吸痰,翻身的时候由两名
护士配合操作,以防导管松动或扭曲。

3.1.2有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时,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指导动作进行,以免造成气管黏膜
损伤、诱发哮喘、气道痉挛,患儿在安静的情况下可以使痰量减少。

在对本次治
疗的35名患儿中,每个都需要定时的听诊肺病,观察气道压力的变化和血氧饱
和度,如果出现痰鸣声或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吸痰。

本组无1 例
患儿因吸痰不及时造成气道阻塞加重缺氧和肺部感染。

吸痰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润
滑吸痰管,15例患儿因使用吸痰管细、软,我们采用石蜡油润滑取得了比较好的效
果,并且为了防止损伤黏膜,必须要检测吸痰管的吸力是否合适,是否通畅,吸
痰管的负压力是否合适。

新生儿的迷走神经张力比较大,如果吸痰的时间太长,
或者习惯插入过深,就可能导致心跳减小,甚至停止呼吸,并且深部的吸痰可能
会导致组织损伤而发生感染,所以吸痰的时间、深度应严格掌握,每次吸痰时间
不超过15s,吸痰深度掌握在不超过气管导管总长度1cm为宜,在插管的时候,如果遇到阻碍或者患儿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后,将管倒退1厘米进行吸引。

在这些就
诊的患儿中有15名吸痰的时间在10s内完成。

3.2 气道湿化和温化护理
会导致上呼吸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分泌物难以排出,所以需要对气
道进行相应的措施,保持吸入的气体温度在30-35℃,在拔管之后要进行相应的
预防措施,防止喉咙出现气管痉挛,并且使用喘定、氨茶碱、沐舒坦等进行静脉
输液,有利于排痰。

3.3 肺部体疗护理
对病情比较稳定的患儿,没两个小时进行一次肺部体疗,同时用机械松动分
泌物,拔管之后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排痰,对于咳嗽能力较弱的患儿应该按压胸骨
上凹,以便排痰。

但是一定要注意,动作必须要小心,并且要观察心跳、呼吸、
面色、血压等。

对缺氧明显患儿肺部体疗,促进排痰的护理要集中操作,短时间
内有效排痰,操作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气促明显者应尽快使用无创通气。

3.4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的监测
肺动脉高压患儿在手术后为了避免出现低心排综合症,一定要使用血管活性
药物配合康复,以改善微循环,调整前负荷,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由于患儿在手
术后使用药物的时间会比较长,同时药物的浓度与剂量都会比较大,所以一定通
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的监护:(1)按剂量和浓度配好所需的各种药物,并
且做好明显的标志,需要通过两位护士进行核对;(2)静脉输液的时候要单独
的使用药物,并且要均匀的输入,以防止血压的不稳定。

(3)确保药物的疗效。

血管活性药大多为长期持续静脉滴注,因此班班交接,24h 及时更换药物,保证
药物的有效性。

4.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对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是一件相当难度的工作,必
须要严格的对呼吸道进行护理,在保持呼吸通畅的同时正确的进行用药,以维持
肺部的正常功能,同时对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防止出现危机病况,这些所有的措施都是保证患儿病情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玉祥,韩良荣,武荣等.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重度肺动脉
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1):918-920.
[2]林莉,赵旭东.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85例的围生结局[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58-3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