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

合集下载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燃烧条件:燃烧发生所需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燃料、氧气和点火源。

1.燃料:燃烧物质称为燃料。

燃料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例如木材、油类、煤炭、天然气等都是常见的燃料。

对于燃烧来说,燃料是产生火焰的物质基础。

2.氧气:氧气是燃烧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燃烧中,氧气会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并释放能量。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足够支持燃烧反应。

氧气的供应是燃烧的重要条件。

3.点火源:点火源是将燃料和氧气反应所需的能量。

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火花、高温等。

燃料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热解,产生可燃气体,然后与氧气反应,进而引发燃烧过程。

二、灭火原理:灭火是停止燃烧过程或扑灭火源的一种措施。

燃烧的主要灭火原理包括以下几种:1.抑制燃料:燃料是燃烧的基础,没有燃料就没有燃烧。

因此,燃料的抑制是灭火的最基本手段之一、抑制燃料有以下几种方法:隔离燃料与氧气的接触(如封闭容器,燃料供应切断等);降低燃料温度(如水冷,液化剂等);对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分解或释放出无害物质(如含硼和氮的灭火剂等)。

2.隔离氧气: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所以隔离氧气也是一种有效的灭火原理。

通过遮蔽或封闭燃烧区域,断绝氧气供应,可以使燃烧停止或扑灭。

例如,用湿毛巾或灭火器覆盖住火源,阻止氧气进入,可以有效灭火。

3.降低温度:温度是燃烧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降低燃烧区域的温度,可以使火势减弱或停止燃烧。

常见的降温手段有使用水、二氧化碳等灭火剂,局部喷洒、冷却燃烧区域,达到灭火效果。

4.抑制链式反应:燃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链式反应,这是燃烧继续进行的原动力之一、通过添加一些物质,可以抑制或中断链式反应,从而阻止或减轻燃烧的进程。

这种方法被称为化学阻燃。

5.移除燃料:将燃烧过程中的燃料移除,也是一种有效的灭火原理。

消防员在扑灭火势较大的火灾时,常常使用水炮或者喷射水雾来冲击火源,将燃料带走,从而使火势得以控制。

总结: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是密切相关的。

关于燃烧的化学知识

关于燃烧的化学知识

关于燃烧的化学知识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而燃烧是必需三种东西并存才能发生,分别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气及温度要达到燃点——热量,称为燃烧三要素——火三角。

一.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空气)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通常讲的燃烧一般是要有氧气参加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燃烧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等.二.燃烧的定义燃烧标准化学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比如金属镁(Mg)和二氧化碳(CO2)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和碳(C),该反应没有氧气参加,但是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同样属于燃烧范畴。

三.燃烧的种类(1)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挥发出来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发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点称为闪点。

在消防管理分类上,把闪点小于28℃的液体划为甲类液体也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28℃小于60℃的称为乙类液体,闪点大于60℃的称为丙类液体,乙、丙两类液体又统称可燃液体。

(2)着火着火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受到外界火源直接作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现象。

这个物质开始起火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点称为燃点。

(3)自燃自燃指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来明火源的作用,靠热量的积聚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而发生的燃烧现象。

自燃的热能来源:a.外部热能的逐步积累,多是物理性的。

b.物质自身产生热量,多是化学性和生物性的。

(4)爆炸爆炸指物质在瞬间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巨大压力急剧向四周扩散和冲击而发生巨大响声的现象。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末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称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低于下限的遇明火既不爆炸也不燃烧,高于上限的,虽不爆炸,但可燃烧。

当燃烧发生时只要将三个必要条件

当燃烧发生时只要将三个必要条件

当燃烧发生时只要将三个必要条件
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要有可燃物;如木材、天然气、石油等;
(2)要有助燃物质,如氧气、氯酸钾等氧化剂;
(3)要有一定温度,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点火源)。

扩展资料: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进行的快速放热和发光的氧化反应,并以火焰的形式出现。

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是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主要热能动力的来源。

能源需求的激增和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流体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传热传质学的结合,使燃烧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消灭燃烧为目的的防火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燃烧理论的研究。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氧气和燃烧产物三者之间进行着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形成火焰这种有多组分浓度梯度和不等温两相流动的复杂结构。

火焰内部的这些传递借层流分子转移或湍流微团转移来实现,工业燃烧装置屮则以湍流微团转移为主。

探索燃烧室内的速度、浓度、温度分布的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从流体力学角度研究燃烧过程的重要内容。

由于燃烧过程的复杂性,实验技术是探讨燃烧工程的主要手段。

计算燃烧学,通过建立燃烧过程的物理模型对动量、能量、化学反应等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求解,从而使对燃烧设备内的流场、燃料的着火和燃烧传热过程、火焰的稳定等工程问题的研充取得明显的进展。

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剂)和火源。

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详细解释:
(1)可燃物:不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凡能与空气中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一般都是可燃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等。

(2)助燃物:凡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

一般指氧和氧化剂,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

这种氧称为空气氧,在空气中约占21%。

可燃物质没有氧参加化合是不会燃烧的。

如燃烧1公斤石油就需要10-12立方米空气。

燃烧1公斤木材就需要4-5立方米空气。

当空气供应不足时,燃烧会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当空气的含氧量低于14-18%时,就不会发生燃烧。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火源,如明火,摩擦,冲击,电火花等等。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物质才能燃烧。

例如生火炉,只有具备了木材(可燃物),空气(助燃物),火柴(火源)三个条件,才能使火炉点燃。

燃烧的条件有三要素

燃烧的条件有三要素

燃烧的条件有三要素燃烧的三要素,同时具备助燃物、可燃物、着火源(亦称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和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

1、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或与其它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能够燃烧的物质称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等。

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

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对于这三种状态的可燃物来说,其燃烧难易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后是固体。

有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特定条件下也能燃烧。

例如,铝本身不燃烧,把铝碎成粉末,不但会燃烧,甚至飞扬在空气中时遇火还能发生爆炸。

在这种条件下,完全可以说铝也是可燃物。

可燃物是燃烧不可缺少的一个首要条件,是燃烧的内因,没有可燃物燃烧根本不能发生。

2、助燃物(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通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是指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此外,还有能够提供氧气的含氧化合物和氯气等。

3、温度(着火源)着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反应的能量来源。

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森林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森林可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

三者构成燃烧三象。

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边,燃烧就会停止。

1、森林可燃物森林中所有的有机物都属于可燃物,包括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苔藓、蕨类、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

2、氧气氧气是森林可燃物燃烧时的助燃物,没有氧气任何可燃物都不能燃烧。

在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

通常燃烧1kg木材约需3.2-4m2的空气,需要纯氧0.6-0.8m3。

3、一定温度森林燃烧除了可燃物和氧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

一定的温度可使氧活化并促使可燃物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

当外界对可燃物进行加温时,大量水蒸气蒸发,温度上升绥慢,出现大量可燃性气体,达到开始着火温度时,称为燃点。

各种森林可燃物的点差异很大,一般干枯杂草的燃眯为150~300℃,要达到这样高的温度,需要有外界火源,一旦可燃物达到燃点就不需要外界火源,依造自身释放的热能就能继续燃烧。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安全知识

(三)电气线路和设备起火的安全处置 1、电气火灾特点 (1)电气线路和设备起火后,引燃周围可燃物; (2)电气线路和设备本身燃烧;线路起火往往形成 一条“火龙”。 2、处置措施 处置关键是既要防止人员触电,又要尽快扑灭火势。 (1)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着火现场; (2)迅速切断电源; (3)正确选用灭火剂;如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等; (4)采取安全措施,带电灭火。
二、报警、联络 (一)向“119”报火警 火灾发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立即向“119”报警。 1、报火警的要点 (1)讲话要清楚(讲普通话),内容要全面,回答提问要耐心; (2)报警的主要内容 ①报警人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②发生火灾的详细地址; ③火灾现场的基本情况。 (3)报警完毕,派人到路口(特别是十字路口)接引消防车。2、电话报警 的方法 (1)“119”专用报警电话——直通公安消防指挥中心; (2)设有总机的分机报警——加号或另有报警电话; (3)移动电话报警——直拔“119”; (4)普通住宅、公用电话报警——直拔“119”。 3、谎报火警的处罚 谎报火警属妨害公共安全行为,视情节受警告、罚款或拘留的处罚。
几类常见灭火器的灭火 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是什么? 原理:干粉灭火器内具有灭火效能的无机盐和 少量的添加剂经干燥、粉碎、混合而成微细固体 粉末组成。一是靠干粉中的无机盐的挥发性分解 物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断而灭火;二是靠干粉的粉 末隔绝氧,进而窒息灭火。另外,还有部分稀释 氧和冷却作用。 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最常用的开启方法为压把 法,将灭火器提到距火源3到5米后,上下摇晃, 拨去保险销,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反复压下压把, 灭火剂便会喷出灭火。我厂在各楼层配置的手提 灭火器基本是ABC干粉灭火器,其中使用方法均 为压把法,对于扑灭A类、B类、C类火灾具有良 好的效果。

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答: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3、2、什么是可燃物?4、答: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汽油、氢气、煤炭、纸张、硫等。

5、3、什么是氧化剂(助燃物)?6、答: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助燃物)。

能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指的是氧气。

7、4、什么是温度(引火源)?8、答: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直接火源有:9、(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灯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筒火星。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

10、(3)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

11、间接火源主要有:12、(1)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炽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等。

13、(2)自燃起火。

14、5、燃烧的类型有哪些?15、答:燃烧的类型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等。

16、6、什么叫闪点?燃点和自燃点?常见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是多少?17、答: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18、燃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

19、自燃点是指油品受热至一定温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20、表1-1 常见油品的闪点、燃点及自燃点21、名称闪点(℃)燃点(℃)自燃点(℃)22、汽油-46 易燃油品的燃点比42623、煤油28~60 闪点一般高1~5℃380~42524、轻柴油45~90 可燃油品燃点350~38025、重柴油65~120 比其闪点高30℃300~33026、润滑油120~340 以上300~35027、7、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划分的?28、答: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是以闪点来划分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越大。

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燃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答: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温度(引火源),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

3、2、什么是可燃物?4、答: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如木材、汽油、氢气、煤炭、纸张、硫等。

5、3、什么是氧化剂(助燃物)?6、答: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助燃物)。

能常我们所讲的氧化剂(助燃物)指的是氧气。

7、4、什么是温度(引火源)?8、答: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直接火源有:9、(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灯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筒火星。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

10、(3)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

11、间接火源主要有:12、(1)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炽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等。

13、(2)自燃起火。

14、5、燃烧的类型有哪些?15、答:燃烧的类型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等。

16、6、什么叫闪点?燃点和自燃点?常见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是多少?17、答: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气体接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18、燃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能被接触的火焰引燃并燃烧不少于5s时的最低温度。

19、自燃点是指油品受热至一定温度时,没有与火源接触能自行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20、表1-1 常见油品的闪点、燃点及自燃点21、名称闪点(℃)燃点(℃)自燃点(℃)22、汽油-46 易燃油品的燃点比42623、煤油28~60 闪点一般高1~5℃380~42524、轻柴油45~90 可燃油品燃点350~38025、重柴油65~120 比其闪点高30℃300~33026、润滑油120~340 以上300~35027、7、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是如何划分的?28、答:油品的火灾危险性是以闪点来划分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使用火来加工食物、保暖和光明。

而火则是通过物质燃烧而产生,燃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的。

下面就让我来详细阐述一下物质燃烧的条件吧。

物质燃烧是指一种以氧化为基本特征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指发热反应、火焰反应和自燃反应。

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燃料、氧气和可燃物质的自热发热点。

第一,一定要有可燃的燃料。

燃料是物质燃烧的动力来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煤、油、气、木材都是常见的燃料。

但燃料不同,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不同,同时,燃烧过程中它们的化学特性也有所不同。

例如,不同类型的燃料中所含的碳、氢和氧的不同比例决定了它们的热值。

第二,燃烧必须要有氧气。

氧气在燃料燃烧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氧气才能让燃料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产生高温高能的氧化物,并在反应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因此,只有在有足够的氧气环境下才能实现燃料燃烧。

如果氧气不够的话,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的现象,热能的释放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第三,需要有足够的自热发热点。

自热发热点是指物质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使材料能成燃料表面体积的一小部分自行燃烧。

比如,木材的自燃点大约在250摄氏度左右,但是要点燃木材就需要高温点火器或其他火源来创造更高的温度。

火源的温度必须高于燃料的自燃点,才能让燃料达到自热发热点从而进一
步燃烧起来。

当燃料达到自热发热点时,它会持续燃烧直至燃料完全燃烧。

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来保证物质燃烧的进行。

其中,温度和压强是影响燃烧效率和热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燃料的温度越高,即使没有点火源,燃料也有继续燃烧的可能性。

同时,压强也是一种影响燃烧的因素,氧气会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反应更加剧烈,燃料也就会更快燃烧。

此外,还需要注意燃料的相对湿度和存储环境的氧气含量等因素。

湿度和氧气含量都会影响燃料充分燃烧,因此存储燃料时需要注意其湿度和可燃物中氧气的含量。

总之,物质燃烧具备的条件非常复杂,燃料、氧气和自热发热点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等外部变量。

只有在这样一个完美的条件下,燃料才能燃烧出更加高效的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