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秦淮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秦淮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走上小康之路的“乡土中国”如何丰富自身的价值内涵?回溯并展望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需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进程与文化建设为坐标解读。
自197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三家亲》拉开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帷幕以来,大量讲述改革开放的乡村故事涌现出来。
20世纪80年代的《今夜有暴风雪》等激情讲述农村建设初期的风云变幻与山乡巨变,《外来妹》等捕捉新旧文化冲突以及人物内心的激荡,《篱笆女人和狗》等“农村三部曲”系列用心灵史般的笔触透视农村文化的跃迁……不少优秀之作既延续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又注入了改革开放的现代视角,形成了兼具乡土气息和内省意识的乡村叙事风格。
20世纪90年代,农村剧在社会转型和娱乐大潮的冲击下一度被边缘化,但仍然有《庄稼汉》等作品继续审视改革大潮中农民意识和精神结构的变化。
进入2l世纪,《插树岭》等记录并表现多业态开发下新农村的新气象。
同时期还有悲情式的《民工》,轻喜剧式的《刘老根》《乡村爱情》等,这些作品一度成为农村剧的新标识,使乡村叙事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元。
近年来,一些优秀作品对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农村治理经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总结,特别是对农村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和讨论,这些成为新时代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主题。
其中,《山海情》聚焦城乡互助、东西部协作;《经山历海》反映基层党员干部的成长;《江山如此多娇》更触碰到乡村建设的深广层面,提出“敬畏土地、永续农耕”是农民的根与魂……这些影视创作对农村发展理念的全新阐释,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验的独特性。
不识真农村,何以识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逻辑下,新型乡村治理的良性结构应该什么样?我们从历史经验中应该获得哪些启示?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影视创作需要在新的艺术转化中,呈现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发现。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有删减
【注释】①犄角:角落。②缩袖:指把文稿放到袖中。③冗:繁杂,多余。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奉诸君三日期:
②吾二人者当匿之:
③大抵文字所忌者:
④诸君文辞诚高:
10.下列句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师鲁止用三百八十馀字而成语/简事备复/典重有法
B.独师鲁止用三百八十馀字而成/语简事备/复典重有法
【8题详解】
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本诗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 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本诗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下语文部编版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九年级下语文月考试卷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I(非选择题)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形象揭示作者内心苦闷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共赏明月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友爱中得到补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雪》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⑤但是在猫看来,老鼠是自己捕捉的,和人类没有关系,所以获得食物是自己独自的功劳,它只是和人类建立了一种共存的互利关系而已,没有必要对人类那么忠诚,更没有必要过分讨好人类。
⑥在2005年12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人类基因图谱表明,人类基因比犬类多300余个,狗有360多种遗传疾病与人类相同。
由于长期选择性繁殖,许多狗种也很容易患有与人类同样的基因疾病,如癌症、心脏病、聋哑、失明等。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六校联合体第一次联合调研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
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
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
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
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
”(《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九年级中考语文3月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一、基础运用(共14分)立春之后,雨水、惊蛰、春分等节气会接踵而至,初三年级的同学开展了研究二十四节气的活动。
1.下面是一组同学收集的一部分资料,请回答问题。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经历cāng( )海桑田,斗转星移,它们合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立春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
此时①春寒料峭,风力仍劲。
虽然立春名字带“春”,可实际上并不像春。
按照气温标准计算,此时我国960万平方公里中有大约67万平方公里是春,只占总面积的7%左右,可见立春是徒有虚名。
但人们仍然把立春当做节日来庆祝,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
然后,②春天就好像听见了人们的召唤,在某一个夜晚,声势浩大的春风忽然从苍苍草原,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突然某一天,河冰开裂了,麦苗返青了,山桃鼓苞了,春天来了。
(二)立夏《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③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看看下面丰子恺描绘立夏情景的画作,红红的樱桃,满满的豌豆,闻香飞来的蜻蜓,鲜活多姿,④兴趣盎然,引人xiá( )想。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风力仍劲”中,“劲”的意思是“坚强有力”,应读为“jìn”。
B. “cānɡ海”在此处表示阔大深远的海,应写作“苍”。
C.“引人xiá想”意为勾起人们的想象,xiá应写作“暇”。
D.“聒噪”在此处的意思是“声音杂乱”,读为“ɡuō”。
(2)下面对材料中词语使用的理解或修辞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处使用“春寒料峭”,意思是在立春这个节气,春寒已去,春意渐浓。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下册语文3月月考模拟题(AB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下册语文3月月考模拟题(A卷)一(27分)1.古诗文默写。
(8分)⑴,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⑵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⑶,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⑷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⑸,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⑹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 ”。
⑺李白《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奋发进取、高昂情绪、一往无前的诗句是,。
2.下列加点字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绯红沸腾获益匪浅废寝忘食B. 寒颤玷污沾沾自喜破绽百出C. 即使慰藉销声匿迹自给自足D. 埋怨阴霾蛮不讲理漫不经心中考来临之际,学校将举办“信仰的力量”主题活动为九年级同学加油鼓劲,请你和同学们参与。
3.学生会将邀请上面两位人物来校演讲,请你为欣颜同学撰写颁奖词。
要求:至少用到一个修辞,60字左右。
(4分)4.学生会将为此次活动设计一幅海报,现就右侧海报的图片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创意,请你为他们出谋划策,要求:应说明清楚整体画面,并力求突出其中的一个细节。
(6分)5.进入复习以来,你的同桌小棠一直处于迷茫焦虑的状态,在参与了此次活动后,请你用上面其中一个人物的事例开导他。
(4分)6.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将制作一个纪念册,需要一个封面题字。
请从下面的两幅字仲任选一幅临写。
(3分)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5分)【古诗阅读】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7.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
(2分)8.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3.选择题除标注“多选”的题目外,均是单选题。
一(26分)1.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10分)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下沉,大地渐暗,暮色已起。
金晖映照中的黄河,波光粼粼,晶莹碧透,奔赴大海。
如果想要遍1ǎn千里风光,感受天地的广袤浩渺,那就请再登上一层楼吧!(1)给加点字注音:()(1分)(2)看拼音写汉字:1ǎn()(1分)(3)这段文字改写自王之涣《登鹳雀楼》,默写这首诗。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另写两句含有“楼”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画线句所呈现的内容与原诗不太相符,请你修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学校文学社拟出版一期毕业纪念专刊,身为编辑的你精心策划并积极参与。
2.以下四个专刊封面,你觉得()好。
(3分)A.B.C.D.3.“纪念画册”栏目选取了下图,并配了解说。
你觉得比赛过程描述得不够细致,进行了扩写。
(4分)时间:2020年11月项目:年级拔河比赛过程:选手们拼尽全力,啦啦队员们呐喊欢呼。
扩写:选手们(1)____________,啦啦队员们(2)_______________。
4.同学小梅打算向“纪念文章”栏目投稿,请你帮她推敲一下写作提纲。
你看完后,编了一则短信回复她。
(4分)征稿要求“纪念文章”栏目以“写给曾经”为主题,诚邀你抒写对初中生活的感怀。
文章字数千字左右,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稿件请发送至电子邮箱xxwxs@xx,com,截稿日期为2023年5月30日XX文学社社刊编辑部2023年4月18日提纲:短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学社拟随刊赠送一枚精美书签,你觉得样稿缺乏创意,而且“毕业纪念”的元素不足,于是重新做了设计,(5分)样稿:(1)形状:长方形寓意:方方正正做人。
2023年江苏省南京中考三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年江苏省南京中考三模语文试题一、(28分)1.初三即将毕业,你将要结识新的朋友,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你和朋友小树参加。
(28分)【搜集资料】(1)利用网络搜集与这次活动相关的资料,可以键入哪两个关键词?(2分)(2)小树从网上查找到向雪怀作词、谭咏麟演唱的《朋友》歌词,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繁星流动,和你同路从不相识,开始心接近默默以真zhì( )待人人生如梦,朋友如雾难得知心,几经风暴为着我不退半步正是你遥遥晚空,,息息相关你我哪怕荆( )棘铺满路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①小树不太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请帮他写出。
(2分)真zhì 荆 棘②小树不能理解歌词中的“朋友如雾”,你解释给他: (2分)③你觉得填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点点星光B.星光点点C.月儿弯弯D.弯弯月儿(3)下面表格中是你根据查找整理的相关古诗,请完成。
(6分)诗句内容(情感)作者标题劝君更尽一杯酒, 送别朋友的不舍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海内存知己, 。
送别朋友时的安慰激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我寄愁心与明月, 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 ,往来无白丁。
交往高雅之友的自得刘禹锡《陋室铭》(4)小树查找到“朋”“友”的字形资料,请仿照示例完善下面的表格。
(2分)甲骨文“朋”示例:这是甲骨文的“朋”字,字形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表达了“朋”字平等的内涵。
小篆“友”(5)小树收集到关于友情价值的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B.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C.夜雨剪新韭,新炊间黄粱。
友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D.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设计活动】在资料收集完成后,为了更好地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树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一:展示自我——“自我介绍”(6)小树准备了自我介绍的提纲,请你帮他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六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1.学校开展“颜色中的文化”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梅红、鞠衣、麹尘、缃叶、菡()萏、纁黄、伽罗、月白、天缥、青骊、岱赭、凝夜紫、远山黛……舞为语,曲为韵,优雅演yì()一众中国传统颜色的东方意趣,连日来,亮相兔年央视春晚的创意类节目《满庭芳·国色》凭借A()之美霸榜热搜、刷屏网络。
“中华颜色一眼万年,惊艳岁月”“老祖宗的配色,绝了”“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大众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钟爱,从网友们的真情留言中可窥()一二。
气韵雅zhì()的中国古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
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B()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
也因而,随《满庭芳·国色》而“出圈”的大美中国色,点燃的不仅仅是由悠远、深厚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有力支撑的文化自信,更有时下的“色彩新潮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菡( )萏演yì( ) 可窥( )一二雅zhì( )(2)从下列四个词语中,为文中A、B处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承载承担A._______ B.________(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仿照示例,给下面的颜色取一个三字短语形式的好听称谓。
示例:从“欲把西湖比西子”中取得“西子色”,像西湖水一样的绿色,这抹天赋的清新,用来修饰过酒色,也用以修饰服饰色彩。
①诗人站在夕阳的山前,因为烟雾笼罩,山透出薄紫色的光,因此他把它叫作“__”。
②据说有一回宫女的丝帛还没染完,不小心在外边晾着过了一夜。
第二天却发现,被露水打湿的丝帛,泛出了一种非常好看的碧绿色。
李煜觉得,既然是天上的水染的,就叫“__”。
二、句子默写2.古诗文常借助表示颜色的词语表现人、事,物的特点。
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俱备。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
(4)除了上面含有颜色的诗句外,请你另写出连续两句都含有颜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3.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写标题。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付奇)2月13日,由南京市政府主办,南京市文旅局、中山陵园管理局承办的“梅开盛世,魅力南京”第二十八届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正式启动。
本届梅花节为期一个月,共推出三大主题版块、九个系列共36项主题特色活动。
明孝陵博物馆推出“半盏香梅影”绒花挂件手作活动。
孙权纪念馆举办春日非遗一日市集展演。
孙中山纪念馆、暗香阁等展馆分别推出《世纪伟人——孙中山生平史迹展》《金陵谣书法艺术展》等6个专题文化展览。
梅花谷大草坪将举办“‘盘’出未来动感梅花山”飞盘比赛。
钟山云几开展“梅开盛世”非遗木刻水印体验活动。
四、选择题4.春天的梅花山五彩斑斓,为了给游客一个很好的旅游体验,园区每天只允许2万人预约报名。
外地网友意见很大,认为南京不够友好。
作为一名南京初中生,下列回帖最得体的一项是()A.对不起,我们南京的景点就这样,你不来没有问题,会有其他外地游客来的。
B.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我们南京景点这样做,也是为了给您最好的旅游体验。
C.对不起,我们南京周边也有许多旅游城市,不要预约,您可以去那里旅游。
D.对不起,这样做确实不妥,我们马上采取措施,立即改正,让您游玩得更快乐。
5.今年3月,梅花山面向市民征集对联。
小语拟写了上联:六朝春梦残,名山冷月来天外;请你从下面的选项里选取一则恰当的下联()A.万树影横斜,香涌六朝清绝梦B.花带六朝香,群山吐纳为清气C.客来千劫后,百感苍茫咽笛声D.一缕清魂在,故国梅花认劫余五、诗歌鉴赏阅读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青门柳白居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注释】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俗称青门,青门外有桥名霸桥,汉人送行至此,折柳赠别。
后因以“青门柳”为赠别送行的典故。
6.小语对诗中“青青一树伤心色”中的“伤心色”提出了疑问,你能帮他解释一下吗?7.小语记得在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80名舞者走出一幅‘垂柳图’,365位普通人手捧柳枝向场地中央汇聚”。
请结合本诗对柳的含义的诠释,说说闭幕式上这一设计创意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初,丹阳朱治尝为孙坚校尉,见袁术政德不立,劝孙策归取江东。
时吴景攻樊能、张英等,岁余不克。
策说术曰:“家有旧恩在东,愿助舅讨横江;横江拔①,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定天下。
”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乃许之,表②策为折冲校尉。
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进攻横江、当利,皆拔之,樊能、张英败走。
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者。
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长吏委城郭,窜伏山草。
及策至,军士奉令,不敢虏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民乃大悦,竞以牛酒劳军。
策为人,美姿颜,能笑语,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繇与策战,兵败,走丹徒。
策入曲阿,劳赐将士,发恩布令,告谕诸县:“其刘繇、笮融等故乡部曲③来降首者,一无所问;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④,不乐者不强。
”旬日之间,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拔:攻取。
②表:上表推荐某人。
③部曲:部属。
④除门户:免除全家赋税劳役。
8.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时周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将兵迎之仍助以资粮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乃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B.长吏委城郭相委而去C.竞以牛酒劳军沉鳞竞跃D.四面云集沙鸥翔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将兵千余人、骑数十匹,行收兵,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1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策具有军事才能,在吴景面临困境时,为了报恩,主动帮助其进攻横江。
B.孙策富有人格魅力,豁达亲民,能听从别人的意见,善用人才,百姓愿为他效力。
C.周瑜为孙策提供了军费和粮草上的援助,孙策得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又打了胜仗。
D.刘繇与孙策作战,兵败逃跑,孙策进入了曲阿,号召全城的人都来当兵,前来应募的人数众多。
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葵花地廖静仁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而一双被旧时代裹得变了形的小脚,蹭啊蹭的,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
祖母是在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
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
A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
“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
”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曾听大人们讲,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
B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
她28岁那年,我祖父便撒手人寰,留下娇妻幼子,在人世的凄风苦雨中煎熬。
也是从那以后,我祖母便再无闲情去绣那些精美之至的花卉禽类。
拖儿带子,养家糊口,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
祖母从不对我们讲述自己的身世,至于她怎样拉扯着我的父辈走过那一段漫漫人生路,也不是幼小的我能够猜想得出来的。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
那是被祖母的心血和汗水浸润得十分肥沃的土地。
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
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
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
倏忽就想,倘若我那早逝的父母还在人世,年迈的祖母该不用亲自下地了吧。
然而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
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
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
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茂密的葵花丛中,阳光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站在阶沿的麻石条上,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意味深长地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
”祖母说这番话时,哥哥和姐姐也在旁边,我见他们一脸沉思地点着头,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彩。
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
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
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光明日报》2023年2月10日)12.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葵花的生长祖母的表现、做法开春② 垦地,满脸笑容① 发芽生长③几番风雨日月后④ 置身花丛,喜悦13.小语认为第③段可以删去,你觉得呢?14.从文中AB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选( )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中说“莫非他们已经领悟到了祖母话语中的含义”,你知道祖母话语中的含义吗?16.小语觉得这篇文章和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