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二次仪表计量标准技术
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操作规范

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操作维护规程1 设备简介Fluke 741B过程仪表认证校准仪(以下简称校准仪)是由电池供电,测量和输出电参数和物理参数的一种手持便携式仪器。
该仪器可使你对过程仪表进行故障诊断,校准,鉴定以及文件档案记录。
详见本手册后面的技术指标。
ZX54直流电阻箱是通过改变电阻值,然后将改变的电阻值信号输送给二次仪表,二次仪表检测到收到的电阻值变化信号,换算成温度。
2 主要技术参数ZX54直流电阻箱(0.01-111111.11)Ω3 操作规程3.1输入和输出插孔表2 输入/输出插孔和连接器3.2 按键校准仪按键如图所示,表3解释它们的功能,有4个未带标记的兰色按键,紧挨在显示屏幕下面称之为功能键。
其功能由操作过程中菜单中出现的定义所确定。
功能键和其显示内部在本手册中用黑体字标明,表3 键的功能序号性能说明1 MEAS SOURCE键测量、输出、测量/输出同时显示方式的循环转换键2 mA键选择mA(电流)测量或输出功能,其回路电源通/断由SETUP 键确定3 SETUP键进入和退出设置方式以调整操作参数4 功能键执行显示于屏幕最下一行菜单所定义的功能5 键背景灯开关6 键选择压力测量或输出功能7 TC RTD键选择TC(热电偶)或RTD(铂电阻)测量或输出功能8 RANGE键在自动量程,固定量程和量程改变之间进行选择,每当按下3.3.1测量范围正常情况下校准仪会自动改变至测量的量程。
显示屏幕右下角“Range”或“Auto Range”取决于量程状态。
自动量程开关要按RANGE键,量程被锁定,再按一次转换到下一个较高量程。
按住此键2秒钟可以换至Auto Range自动量程。
如果量程被锁定,超过量程的输入显示为……,有自动量程,超过量程的输入显示为!!!!!!。
3.3.2测量温度1)使用热电偶校准仪支持11种标准热电偶,每一种都标有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确定的第一个字母表示:E,N,J,K,T,B,R,L,U或S,或工业标志C。
二次仪表分类及计量方法

二次仪表分类及计量方法
当前二次仪表被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冶金等各行业领域,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业。
基于其使用量较大现状,如果进行拆卸送检的容易发生拆卸损坏,耗时耗力,增加运行成本等情况。
因而多数采取现场计量温控仪表、现场整体计量温度测控系统这两种方式,但后者在实践中运行成本高,最常用的还是现场计量温控仪。
现场计量检定时,环境的复杂使计量工作常面临不同挑战,计量数据时有发生误差较大的情况。
1、二次仪表分类
二次仪表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从控制方式角度分类,主要分为动圈式温控仪表和数显式温控仪表,其中动圈式温控仪表按其功能分为指示型、指示调节型、记录型。
数显温控仪表粗略分为指示型和指示调节型;从测温方式角度分类,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温控仪表。
2、二次仪表计量方法
温控仪的计量方法主要是以下四种,现场计量温控仪、现场整体计量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实验室计量温控仪、实验室计量温控仪表探头。
计量温控仪的检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寻找转换点法;二是输入被检点标称电量值法。
对于分辨力值小于其允许基本误差1/5的仪表,其量化误差对仪表基本误差影响很小,故可采用输入被检点标称电量值法进行检定。
除此以外,都应采用寻找转化点法进行检定。
温度二次仪表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温度二次仪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冯世伟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句容市计量所
填写日期2009年9月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9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0 ) 十一、结论………………………………………………………………( 11 ) 十二、附加说明…………………………………………………………( 11 )。
GB 17167—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计量器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GB 17167—2006配备和管理通则代替GB/T 17167一1997General principle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energy in organization energy using2006-06-发布2007-01-01 实施前言本标准的4.3.2、4.3.3、4.3.4、4.3.5、4.3.8是强制性条款,其余是推荐性条款本标准代替GB/T 17167一1997《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本标准与GB/T 17167一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标准变为强制性标准;——增加了非工业企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对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进行了调整;——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要求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量司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交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节能监测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湖南省节能监测中心、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万路,王顺安,何相助,贾力,李爱仙,辛定国,叶元乔,康治清。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二等标准温度计

二等标准温度计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它是非常重要的温度测量工具之一。
二等标准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许多领域的实验和生产过程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等标准温度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的仪器。
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基于热膨胀原理的温度测量仪器。
它通常由温度敏感元件和显示装置组成。
温度敏感元件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它们会产生相应的热膨胀或收缩,从而引起显示装置的指针或数字发生变化,以反映当前的温度值。
二等标准温度计的结构精密,使用了高精度的材料和工艺,因此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使用二等标准温度计时,首先需要将其放置在待测温度环境中,使其与环境温度达到热平衡。
然后可以通过观察指针或数字来读取当前的温度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测量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温度计的干扰,比如阳光直射、风吹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等标准温度计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机构等各个领域。
在化工生产中,二等标准温度计常用于监测反应釜、反应槽等设备的温度,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医疗领域,二等标准温度计被用于测量体温,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科研实验中,二等标准温度计则是不可或缺的温度测量工具,用于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温度测量仪器,它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其原理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二等标准温度计,为各个领域的温度测量工作提供帮助。
二次仪表检定系统

温度二次仪表检定系统
概述:
系统由微机、打印机、标准信号源等组成,检定方法与数据处理符合JJG74-2005、 JJG186-1997 、JJG 617-1996等国家现行相关计量检定规程。
系统特点:
✧ 系统组态灵活,兼容多种不同的硬件配置。
✧ 能够检定配以下信号的二次仪表:K 、N 、E 、J 、T 、S 、R 、B 、EA-2热电偶,Pt100、Pt10、
Cu100、Cu50型热电阻,0-10V 、1-5V 、0-10mA 、4-20mA 、0-2mV 、0-5mV 、0-10mV 等标准信号。
✧ 自动保存检定记录,并将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
用户可按型号、统一编号、分度号、检
定日期等信息查询历史记录。
✧ 具有检定过程中误差不合格提示功能。
✧ 配带有通讯功能的信号源时,系统会自动控制信号源,辅以微机键盘简单操作即可完成
需要的信号输出。
满足条件后,按回车键即可完成此点的检定
✧ 系统兼容自动检定与手动检定,手动检定数据可录入微机进行数据处理与报表输出。
✧ 规范的报表输出功能,且可将记录表和证书导出至EXCEL 中。
硬件配置方案:
打印机
笔记本电脑
热工仪表校验仪PR230
温度显示仪表。
温度计二等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温度计二等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温度计作为一种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在科研、工业生产、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各国和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温度计的制造和使用。
二等标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标准,它要求温度计在测量精度、标定和校准等方面符合一定的要求。
本文将着重探讨温度计二等标准的定义、历史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温度计二等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以清晰地介绍温度计二等标准的相关内容。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本文的目的和结构进行概述,引出温度计二等标准的重要性。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温度计的历史、二等标准的定义以及温度计二等标准的重要性,阐述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结论部分,将对温度计二等标准的意义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简洁地结束全文,强调该标准在未来的应用和推广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系统地了解温度计二等标准的相关知识,并对其重要性有更清晰的把握。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温度计二等标准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现代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温度计的历史和二等标准的定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分析温度计二等标准的重要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其在科学实验、工业生产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二等标准的必要性和准确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温度计二等标准,进一步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提高温度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作出贡献。
2.正文2.1 温度计的历史温度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人就开始使用简单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变化。
然而,真正的温度计是在17世纪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明的。
他利用水和空气伸缩的性质设计出了第一只温度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不断改进和发展温度计的设计。
在18世纪,德国物理学家亨利克·华士发明了现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他提出了华氏温标。
2024年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目的规范热工技术监督管理行为,理顺热工技术监督工作关系,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2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芜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工技术监督管理。
3规定和程序3.1总则3.1.1热工技术监督工作遵循的原则3.1.1.1热工技术监督工作应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实行技术责任制。
要从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试生产到运行、停用、检修和技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3.1.1.2热工技术监督工作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计量为手段,建立质量、标准、计量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3.1.1.3热工技术监督工作要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3.1.1.4热工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进行正确的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维护、检修、检定、调整、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等工作,保证热控设备完好与正确可靠工作。
3.2监督的范围和内容3.2.1监督范围3.2.1.1热工参数检测、显示、记录系统;3.2.1.2模拟量控制系统;3.2.1.3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系统;3.2.1.4顺序控制系统;3.2.1.5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3.2.1.6汽轮机控制系统;3.2.1.7电气控制系统;3.2.1.8电厂辅助控制系统(如脱硫、除灰、化水、输煤等);3.2.1.9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
3.2.2监督内容3.2.2.1检测元件(温度、压力、流量、转速、振动、物位、火焰等物理量的一次传感器);3.2.2.2脉冲管(一次阀门后的管路及阀门等);3.2.2.3二次线路(补偿导线、补偿盒、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电缆、电缆槽架、支架、二次接线盒及端子排等);3.2.2.4二次仪表(指示、记录仪表、累计仪表、数据采集装置、操作开关或按钮等);3.2.2.5保护联锁及工艺信号设备(保护或联锁设备、信号灯及音响装置等);3.2.2.6控制系统电源、仪表气源,控制系统接地的监测;3.2.2.7控制系统驱动装置(电磁阀、气动、电动、液压执行机构等);3.____分散控制系统硬件(控制器、I/O、通讯、电源模件、SOE、操作员站、打印机等);3.____分散控制系统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3.2.2.10计量标准器具及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td1和td2相互独立,因此,U(td)= Veff=u4(td)/[u4(td1)/V1+u4(td2)/V1]
a.分辨力为0。1℃的仪表:U(td2)=0.030℃ V=57;b。分辨力为1℃的仪表:U(td2)=0。29℃。V=50.
输入量td的标准不确定度U(ts)的评定
RTD类型
测量(输出)信号
范围t(℃)
U(ts)(℃)
Cu50
—50≤t<0
0.01
0≤t<100
0.02
100≤t<150
0.02
Pt100
—200≤t<—50
0。01
—50≤t<0
0。01
0≤t<200
0。02
200≤t<400
0.03
400≤t<600
0.05
600≤t<800
0.07
本例仪表各测量点的U(ts):
0。005
2。5E—5101源自0.02—0。0150.000225
x-
100。035
实际标准差s(x)=0.011℃
即:s(x)﹤0.04
0.011℃﹤0.04℃
结论:s(x)小于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b)对一块性能稳定的测量范围0—100℃,分辨力为1℃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在100℃测试点作10次等精度重复性测量
4
100。05
2011.08.17
5
100.02
2011.10。16
6
100。03
2011.12.21
Pmax﹣Pmin﹤U
100.05﹣100.02=0.03℃﹤U
0。03℃﹤0.08℃
结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扩展不确定度。
b)对一块性能稳定的测量范围0—100℃,分辨力为1℃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在100℃测试点作10次等精度重复性测量,取其平均值,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测量,共测6次.
校验仪示值误差
按测量点查{U(ts)}
-1
b=0。1
0。02
0。02
0。02
0.02
0。03
b=1
0。02
0.02
0.03
0.05
0。07
100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输入量td和ts相互彼此独立,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计算:
Uc(△t)=
1.分辨力为0。1℃的仪表Uc(△t)=
Uc(△0)=Uc(△50)=Uc(△100)=Uc(△150)=Uc(△200)=0。04
2.2。分辨力为1℃的仪表Uc(△t)=
Uc(△0)=Uc(△100)=Uc(△200)=Uc(△400)=Uc(△600)=0。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有效自由度
Veff=u4c(△t)/{[c1u(td)4]/V1+[c2u(ts)4]/V2}
1.分辨力为0。1℃的仪表Veff=105—143,取整100
直接比较法
下级计量器具
工作计量器具:温度二次仪表
测量范围:—50~1600℃
准确度等级:0。5级,1。0级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a)对一块性能稳定的测量范围0-100℃,分辨力为0.1℃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在100℃测试点作10次等精度重复性测量
序号
实测结果(℃)xi
xi—x—
(xi-x—)2
1
100。02
数字模型:△t=td—ts
式中:△t指仪表的示值误差;td指仪表的显示值;ts指标准器电阻示值对应的温度值。
输入量td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输入量td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有两部分:测定重复性和仪表的分辨力。
测量重复性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u(td1),u(td1)可以用(示值基准法)在同一个转换点上通过连续测量得到的测量列,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不同分辨力的仪表具有不同的测量重复性.
/
/
/
绝缘电阻表
ZC11—3
0-250MΩ
10级
5—0155
/
/
四、计量标准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RTD类型
测量(输出)信号
范围t(℃)
最大允许示值
误差(℃)
Cu50
—50≤t<0
±0。02
0≤t<100
±0.02
100≤t<150
±0。02
Pt100
-200≤t<—50
±0.02
-50≤t<0
±0.02
序号
实测结果(℃)xi
xi—x-
(xi-x-)2
1
100.15
-0.002
4E—6
2
100。16
0.008
6.4E—5
3
100.16
0。008
6。4E—5
4
100。13
-0。022
0.000484
5
100。14
-0.012
0。000144
6
100.17
0。018
0。000324
7
100。14
—0.012
0≤t<200
±0.02
200≤t<400
±0.03
400≤t<600
±0.03
600≤t<800
±0.03
TWX-II特稳式检验仪主要技术指标
五、环境条件
序号
项目
要求
实际情况
结论
1
温 度
(20±5)℃
(20±5)℃
合格
2
湿 度
(45~75)%
(45~75)%
合格
3
电源电压
220(1±1%)V
220(1±1%)V
合格
4
电源频率
50(1±1%)Hz
50(1±1%)Hz
合格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上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标准名称:数字多用表
多功能标准源
准确度等级:8位1/2
溯源单位:宜昌计量检测所
直接比较法
本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计量标准名称:特稳携式检验仪
测量范围:0—80.000mv
0—500.0Ω
准确度等级:±0。02%FS
0。21℃﹤0。6℃
结论: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小于计量标准扩展不确定度。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见附件 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配热电阻)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依据:JJG617-1996《数字温度指示调节仪检定规程》,按其中“输入基准法”进行测量.测量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45%-75%RH。
测量点
10%FS
50%FS
90%FS
Sj(℃)
0。011
0.011
0.010
0.009
0.010
0。011
0。012
0.012
0。011
合并样本标准偏差=0。011℃
由于λ(s)≤sp/4,因此可以用Sp代替所有的同类仪表的实验标准偏差。实际测试情况是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4次,以4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可以得到
分辨力为0。1℃的仪表:U(0)=U(50)=U(150)=0。02,U(200)=0.03(℃);分辨力为1℃的仪表:U(0)=U(100)=0。02,U(200)=0.03,U(400)=0。05,,U(600)=0.07(℃).
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数字模型 △t=td-ts
灵敏系数C1=λ△1/λtd=1 C1=λ△1/λts=-1
本次评定对象为:
a.分辨力为0。1℃的仪表:规格为pt100分度、测量范围为0—200℃,最大允许误差△d=±(0.3%FS+0。1)=±0.7℃
b.分辨力为0.1℃的仪表:规格为pt100分度、测量范围为0—600℃,最大允许误差△d=±(0.5%FS+1)=±4℃
测量过程
a. 按JJG617-1996中“输入基准法"进行检定。在测量范围内选择五个测试点,包括上限 值和下限值在内基本均等。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Xj)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
Cj
|Cj|U(Xj)(℃)
Vj
U(td)
1
b=0。1
0.030
b=1
0。29
57
50
U(td1)
测量重复性
0。006(b=0。1)
0。010(b=1)
U(td2)
仪表分辨力
0.029(b=0。1)
0.29(b=1)
U(ts)
结果如下:
序号
测量结果(℃)
测量日期
1
100。12
2011。02.14
2
100.13
2011.04。13
3
100.24
2011.06。15
4
100.15
2011。08。17
5
100.22
2011。10.16
6
100。33
2011.12。21
Pmax﹣Pmin﹤U
100.33﹣100.12=0。21℃﹤U
0.000144
8
100。18
0.028
0.000784
9
100。17
0。018
0。000324
10
100.12
-0。032
0。001024
x—
100。152
实际标准差s(x)=0。019℃
即:s(x)﹤0。3
0。019℃﹤0。3℃
结论:s(x)小于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测量标准:用特稳携式校验仪作为测量标准,选用JY821特稳用特稳携式校验仪。它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