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康复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医院2019年专科护理常规)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血脂增高致使冠状动脉壁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逐步发展为血管狭窄乃至闭塞为特征的疾病。

一、护理问题1.舒适的改变: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利用能力减退,全身运动耐力下降有关。

3.焦虑:与患者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二、护理评估1.心电运动试验:制定运动处方,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分级。

2.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检查者一般采用卧位踏车的方式,超声探头固定于胸壁显示患者运动时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心脏内血流变化情况。

3.行为类型评定:A类型:工作主动、有进取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但易激动往往缺乏耐心。

B类型:平易近人、有耐心、不受时间驱使,无过度竞争性。

A类型人发生冠心病概率相对较高。

三、护理措施1.一期康复护理措施:指导床上肢体活动、徒手体操、吃饭、洗脸、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可早期进行。

进行呼吸训练(指导腹式呼吸)、坐位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做好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保持大便通畅,强调规律生活、个性修养等。

2.二期康复护理措施:室内外散步、医疗体操、气功、家庭卫生、厨艺活动、园艺活动、邻近区域购物、作业治疗等。

每周门诊随访一次,有任何不适均应暂停运动,及时就诊。

3.三期康复护理措施:运动方式包括:步行、登山、游泳、骑车、拳操等。

运动形式分间断性运动和连续性运动。

运动量:合理的每周运动量为700-2000cal,相当于步行10-32km,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时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早晨起床时感舒适,四、健康教育1.正确认知各种危险因素,积极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控制体重,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酒。

3.合理安排生活、学习、工作,适当运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4.定期体检,对已患病者,要严密监测病情的发展,积极进行康复治疗。

五、康复治疗1.一期康复:指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期,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适当活动,减少或消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冠心病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的护理常规冠心病的护理常规1、简介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塞,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常规,以帮助护士和医生更好地照顾患者。

2、冠心病的病因a: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主要由于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盐沉积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b:冠状动脉痉挛:血管平滑肌痉挛引起的暂时性血管收缩,导致冠脉供血不足。

c: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使心肌缺血甚至梗死。

3、冠心病的临床表现a:胸痛:剧烈的持续性或间断性胸痛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

b: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或梗死引起心电图异常,如ST段改变、T波倒置等。

c: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d:心肌损伤指标升高:心肌梗塞时,心肌损伤指标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等会升高。

4、冠心病的护理措施a:休息与活动:平衡休息和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休息。

b: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血小板药物、硝酸酯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c:饮食调理:控制脂肪、胆固醇和钠的摄入量,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

d:心理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冠心病的心理压力。

e:定期复查: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肌损伤指标和心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附件本文档附带如下附件,供参考:a:冠心病患者护理记录表b: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报告示例c:冠心病饮食宣教手册6、法律名词及注释a: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质在血管内膜中沉积所引起,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b:心力衰竭: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导致心脏对虚血、缺氧的耐受性降低,以及全身各个器官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综合征。

c:心肌梗塞: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引起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有哪些优势?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有哪些优势?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有哪些优势?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

由于脂质代谢异常,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逐渐积聚成白色斑块,阻碍血液流动。

高质量的生活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血脂,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为心肌细胞供血供氧的血管,如果发生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或血管发生痉挛等,管腔会狭窄甚至堵塞,血液通过受阻,进而使下游的心肌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由此导致出现心肌缺血的表现。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一、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要以亲切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举止和朴实的作风,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接触。

二、要经常关心体贴病人。

很多病人患病后性格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加之生理功能上的衰退,导致出现许多不良习惯及行为,例如失眠,易燥,多疑,厌恶等,还有一些病人意志消沉,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向病人交代疾病治疗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危险性,但不要造成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和害怕,应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动员病人家属在病房内营造祥和温暖的人际范围,让病人在疾病面前有—种心理寄托。

四、控制好饮食。

饮食以蔬菜为主,应选用有利于冠心病的蔬菜,选择能降脂的蔬菜,如芹菜,胡萝卜,白萝卜,西红柿,黄瓜,香菇,海带等,在炒菜方面应当选择的油类,如血脂偏高者,可用植物油,菜油,花生油等。

血脂不高者,可选用猪油或者猪肉等来炒菜,以利疾病早日康复。

五日常护理保持大便通畅,以免因使劲用力屏气而阻碍血液回流到心脏,防止性生活过频,以减少心脏负担。

戒烟酒。

作息规律,不熬夜。

六、饮食调理控制膳食总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膳食,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

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尽量以植物油为食用油。

七、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的情绪,避免各种诱因,加强生活护理。

八、其他注意遵医嘱按时按量给患者服药,以控制疾病发展。

适当进行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但要防止患者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尽量减轻心脏负担。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一、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常规1.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保持心情舒畅,限制食盐和摄入高脂高糖食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定期复查血压指标。

2.冠心病: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控制血脂和血压指标,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1.支气管哮喘: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通风,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定期参加锻炼,按时服用药物,如吸入器使用等。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落实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定时清洁口腔、鼻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控制感染源,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三、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1.胃溃疡:饮食要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经常进食,防止空腹,避免劳累和紧张、精神刺激等,定期复查胃镜,按时服药。

2.腹泻: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定期检查大便性状和颜色,注意清洁卫生,特别是饮食、饮水的卫生,定期缓解便秘,保持肛周清洁。

四、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1.尿路感染: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阴道和外阴干燥清洁,避免肥皂、洗涤液等对阴道和外阴粘膜的刺激,保持规律排尿,大量饮水,避免尿滞留。

2.肾炎: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保持尿液通畅,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避免接触感染源,限制蛋白质摄入,注意饮食搭配。

五、免疫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1.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当锻炼关节,通过物理疗法缓解疼痛和消肿,定期复查血沉、CRP等指标,遵医嘱服用药物,控制病情,调整饮食,注意保暖。

2.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当休息,避免日晒,保持良好心情,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炎症指标等。

综上所述,对于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规范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饮食搭配,避免刺激性物质的接触等。

护士需要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一、患者基本信息1.1 姓名:1.2 性别:1.3 年龄:1.4 住院号:1.5 病情诊断:1.6 入院日期:1.7 出院日期:二、护理目的2.1 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2 减缓冠心病病情发展。

2.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4 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

2.5 促进患者康复。

三、护理措施3.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3.1.1 测量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3.1.2 监测体温,并定期记录。

3.1.3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瞳孔反应。

3.2 疼痛评估和缓解3.2.1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3.2.2 配合医生制定适当的疼痛缓解方案。

3.2.3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疼痛。

3.3 安全护理3.3.1 确保患者的床栏处于上升状态,避免跌落事件发生。

3.3.2 检查患者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危险物品。

3.3.3 协助患者进行安全转移和行走。

3.4 药物管理3.4.1 根据医嘱准确给予患者药物。

3.4.2 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及时报告医生。

3.4.3 教育患者关于药物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

3.5 饮食护理3.5.1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要提供合理饮食方案。

3.5.2 控制患者饮食中的盐和脂肪摄入。

3.5.3 监测患者的体重和水肿情况。

3.6 体育锻炼与康复3.6.1 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适当的体育锻炼。

3.6.2 监测患者锻炼的心率和血压反应。

3.6.3 提供康复指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3.7 心理护理3.7.1 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3.7.2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加强社交支持。

四、护理记录4.1 患者的入院情况、生命体征和疼痛评估记录。

4.2 护理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记录。

4.3 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体重记录。

4.4 患者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记录。

4.5 心理护理的实施和效果记录。

附件:1:病历资料2:患者监测表格3:护理记录单4:药物管理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一种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常规护理

冠心病的常规护理

冠心病的常规护理冠心病的常规护理1、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特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需要进行常规护理以控制疾病进展,减少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2、动态观察2.1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2.2 心率监测:记录心率情况,过快或过慢的心率会增加冠脉供血不足的风险。

2.3 呼吸观察:注意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肺部问题。

3、生活方式管理3.1 饮食控制: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减少冠脉供血不足的风险。

3.2 合理运动: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

3.3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酗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4、药物治疗4.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4.2 抗血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4.3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改善心肌供血。

4.4 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5、心理支持5.1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对病情的认知和情绪变化。

5.2 提供心理咨询: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5.3 家属的支持:让患者的家属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6、病情观察6.1 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

6.2 血脂检测:定期检查血脂水平,控制血脂异常。

6.3 心肌酶谱检测:监测心肌损伤情况,及时发现心肌梗死。

7、注意事项7.1 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以免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7.2 遇到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并按医生建议服用硝酸甘油。

7.3 定期复诊,按医生嘱咐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附件:本文档中提到的附件包括患者管理表格、饮食记录表格、运动记录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冠心病: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的疾病。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

医院冠心病的康复护理常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

一、主要功能障碍及评估(一)主要功能障碍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功能障碍是心脏功能障碍,直接原因为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此外,还有一系列继发性躯体和心理障碍,包括:1.心血管功能障碍冠心病患者因长期体力活动的减少,使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降低,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能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2.呼吸功能障碍冠心病直接的全身表现是缺氧的症状,即胸闷、气短,与循环功能不良有关。

而长期心血管功能障碍可导致肺循环功能障碍,使肺血管和肺泡气体交换的效率降低,吸氧能力下降诱发或加重缺氧症状。

3.全身运动耐力减退冠心病和缺乏运动均导致机体吸氧能力减退、肌肉萎缩和氧化代谢能力降低,从而限制了全身运动耐力。

4.代谢功能障碍缺乏运动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及糖代谢的障碍。

表现为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5.行为障碍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不良生活习惯、心理障碍等;也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治疗的重要因素。

(二)评估1.健康状态评估(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工作环境、家庭情况等(2)是否有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

(3)是否吸烟,包括吸烟的量及持续的时间。

(4)评估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情况:如心绞痛的诱因、部位、性质、强度、持续时间、缓解方式、近期服用的药物等。

(5)评估以前治疗心绞痛的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6)运动状况。

2.心电运动试验心电运动试验(ECG)是指通过逐步增加运动负荷,以心电图为主要检测手段,并通过试验前、中、后心电和症状以及体征的反应来判断心肺功能的试验方式。

制订运动处方一般采用分级症状限制型心电运动试验。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

《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主要内容一、概述冠心病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帮助冠心病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回归社会。

本指南旨在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一套规范、实用的冠心病心脏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二、指南内容1、康复目标:通过本指南的实践,使冠心病患者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提高生活质量;(2)减少并发症;(3)改善心功能;(4)回归社会。

2、康复流程:(1)评估: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2)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3)实施康复计划:按照康复计划,逐步实施各项康复措施;(4)定期评估与调整:定期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计划;(5)随访: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3、康复措施:(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2)运动康复: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康复方案,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3)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营养指导: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改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5)戒烟限酒:对患者进行戒烟限酒指导,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

4、随访管理:(1)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2)监测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等指标;(3)及时处理: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指南实施建议1、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

在实施本指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机构实际的实施方案。

2、本指南的实施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包括心血管科、康复科、心理科、营养师等。

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确保本指南的实施质量。

3、在实施本指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

同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稳定性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症,它指的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康复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家庭史、既往史、吸烟史等。

2.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等。

3.评估患者用药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康复医学科一般护理常规。

2.Ⅰ、Ⅱ期康复
(1)从床上肢体活动开始,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和长时间活动。

(2)呼吸训练,主要是指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让膈肌尽量下降;呼气时腹部收缩,尽量排出肺内气体)。

(3)坐位训练,逐步让患者过渡到无依托独立坐。

(4)步行训练,从床边站立开始,然后开始床边步行,避免高强度运动。

(5)切忌蹲位大便或在大便时过度用力。

(6)缓慢上下楼,自己洗澡,外出购物,做一些家务劳动。

(7)进行有轻微体力活动的娱乐(室内外散步、园艺活动、医疗体操等)。

3. Ⅲ期康复
(1)遵循个体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兴趣性、全面性的原则。

(2)进行有氧运动:步行、登山、游泳、骑车等。

(3)掌握运动康复处方。

4.了解患者心理障碍程度,如抑郁、焦虑、孤独等,教会患者处理应激的技巧和放松方法等。

5.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服用时间及方法。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本病的相关知识。

2.宜进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避免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

测定体重指数,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

3.合理休息与锻炼,勿劳累,保持大便通畅。

4.调节好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四、出院回访
1.了解患者目前体力情况、自理能力。

2.了解患者遵医嘱用药情况,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3.定期复查心电图、血糖、血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