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很多养猪户朋友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猪场里面只要操心好母猪和仔猪就行了,其实不管是育肥猪还是仔猪、母猪等都需要养猪户朋友们的精心管理,下面一起学习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很多养猪户朋友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猪场里面只要操心好母猪和仔猪就行了,其实不管是育肥猪还是仔猪、母猪等都需要养猪户朋友们的精心管理,下面一起学习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有哪些?1、卫生和饮水要保持猪舍的清洁,每天定时打扫2-3次,定期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定时通风透气,以免有害气体的产生。

保持充足的饮水,并保证水源的清洁,以免引起腹泻。

2、免疫接种对一些季节性发病的传染病,应提前一个月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

对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的传染病,应提前15天进行药物预防。

3、定期驱虫寄生虫病对育肥猪危害十分严重,除了肠道寄生虫外,猪囊虫病、弓形体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其中弓形体病还可造成季节性、地区性流行。

大多数寄生虫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必须定期通过药物进行驱虫和预防。

对养猪场的粪便应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来杀灭虫卵。

4、猪舍温度无论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临界温度,都会使猪的日增重减慢,饲料利用率下降。

处于适合温度的猪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育肥前期猪的临界温度为-2〜32.5℃,适宜温度范围16-2ΓC,育肥后期猪的临界温度为-17〜32.5C,适宜温度范围13〜21℃。

5、分群管理合理对育肥猪进行分群,能够保证育肥猪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中。

6、适时出栏出栏体重太小,屠宰率低,肉质欠佳。

出栏体重太大,饲料消耗多,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一般90-110斤出栏最佳,当然也需要根据当时的市场和行情做参考,选择最佳的出栏时间。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以外,育肥猪的饲养选择和投喂也很重要,养猪户朋友应该合理安排喂食,及时补充营养。

育肥猪的饲养注意事项

育肥猪的饲养注意事项

育肥猪的饲养注意事项很多养殖户朋友都会咨询如果育肥猪?育肥猪时间如何缩短效率高?要知道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与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有很大关系,育肥猪的饲养注意事项,我们来看看。

一、育肥前的准备工作育肥猪舍要求清洁干燥、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

进猪前一周要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

消毒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经济适用的是石灰乳加烧碱法。

猪舍地面、运动场和墙角用20%石灰乳100kg加2〜3kg 烧碱进行喷洒消毒。

夏季还要注意防暑降温,可多用水冲猪圈、淋浴猪体;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堵塞猪舍墙壁的缝隙,防止贼风,最好使用垫草保暖。

保持猪体清洁,防止皮肤病的发生。

另外,还要根据猪只来源、性别、年龄、食欲、体重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群,尤其是体重方面,差异不能过大,一般小猪阶段体重差异大小应该保持5kg以内,中猪阶段在10kg以内,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相对稳定,除猪只发病等特殊情况需要加以调整外,不能随意变动。

同时,要加强管理和调教工作,避免猪只咬架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二、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适口性好、营养平衡、价格便宜又利于猪只生长的饲料就是好饲料。

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成本占猪场总饲料成本的70%左右,育肥阶段猪只的生长速度快,所以其营养需求较高。

赖氨酸为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对猪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酮体瘦肉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当赖氨酸占粗蛋白6%〜8%时,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另外,日粮中不可缺少粗粮,粗粮使用得当,能调节营养平衡,减低饲料成本,刺激胃肠蠕动,控制脂肪沉积,促进健康,此期营养要求:蛋白质13.00%〜15.00%,能量12.97〜13.97MJ/kg,钙0.50%〜0.55%,磷0.41%〜0.46%,赖氨酸0.56%〜0.64%,蛋氨酸、胱氨酸0.37%〜0.42%。

如果这时期营养不够充分,猪只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的问题。

尤其是猪只在转群或长途运输过程中采食量会相对下降,如这时不增加育肥猪的营养就会造成相应的营养缺乏。

仔猪育肥前期管理制度

仔猪育肥前期管理制度

仔猪育肥前期管理制度一、前期准备1. 确定育肥仔猪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健康活泼、生长良好的仔猪作为育肥对象。

2. 选购优质的仔猪饲料和饮水设备,确保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3. 做好场地清洁消毒工作,准备好育肥仔猪的生活环境。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选择:根据育肥仔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2. 饲料投喂:确保每天按时投喂足够的饲料,避免过多或过少,同时留意仔猪的食欲和摄食量的变化。

3. 饲料质量检查: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三、饮水管理1. 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确保育肥仔猪随时有充足的饮水,保持其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2. 定期更换饮水:定期更换水槽中的饮水,避免水质变质影响仔猪的健康。

四、环境管理1.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育肥仔猪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

2. 控制温度和湿度:根据季节变化和仔猪的生长状态,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确保仔猪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3. 保持通风良好:确保育肥仔猪的圈舍内通风良好,避免霉变和细菌滋生。

五、疫病防控1. 实施定期疫病防控:定期对育肥仔猪进行疫苗接种和健康检查,确保其免疫系统健康。

2. 加强环境消毒:定期对育肥仔猪的圈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灭病菌和寄生虫。

六、定期检查1. 定期体检:定期对育肥仔猪进行体重测量和生长监测,确保其生长状态良好。

2. 定期复查:定期对饲料、饮水和环境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七、技术培训1. 培训饲养员工:确保饲养员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对育肥仔猪的管理水平。

2. 掌握科学饲养知识:鼓励饲养员工学习养猪的科学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高饲养水平。

结语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饲养技术,可以有效保障育肥仔猪的生长健康和产品质量,提高养猪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能够减少因疾病和环境因素带来的损失,为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育肥猪的养殖管理制度

育肥猪的养殖管理制度

育肥猪的养殖管理制度一、前期准备工作1. 确定养殖规模和投资计划在养殖育肥猪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养殖规模和投资计划。

根据养殖场的规模确定投资规模和养殖数量,合理规划资金和资源的使用。

2. 土地和场地选址选择距离城市、交通方便、周围环境好的地方进行场地选址,保证有良好的水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场地必须具备水源、排水、通风、采光等基本条件,以便后期养殖管理和扩展。

3. 建立健全的管理团队需要招募养殖技术人员、饲养员、兽医及管理人员组成完善的管理团队,保证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

4. 设备和供应物资准备为了顺利开展养殖工作,需要采购养殖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包括饲料、饮用水、消毒液、防虫用品等,保证养殖场能够正常运作。

二、养殖环境的准备1. 场地清理和平整在正式养殖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养殖场的通风、采光等条件良好。

2. 猪圈搭建搭建猪舍和圈舍,确保猪圈的合理布局、通风透光、排水顺畅等基本条件,以保障育肥猪的生活环境。

3. 饮水系统和疏散通道建立完善的饮水系统和疏散通道,确保猪只的饮水供应和紧急疏散通道畅通。

4. 疾病防控措施进行场地消毒和杀虫,保障猪只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预防瘟疫和传染病的发生。

三、育肥猪饲养管理1. 饲料配方合理制定饲料配方,保证育肥猪在生长发育阶段获得充分的营养,同时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饲养计划根据育肥猪的品种和体重,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饲料的投喂量、饲喂频次和饲养时间等。

3. 疾病防控加强育肥猪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疾病检测和防治,加强对猪只的健康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4.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场的饮用水质量良好,定期清洁水槽和更换饮水管道,确保猪只获得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5. 定期体重监测定期对育肥猪进行体重监测,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育肥猪正常生长发育。

6. 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圈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保持猪圈的干燥、通风和清洁,预防疫病的发生。

四、销售计划1. 建立销售渠道建立和拓展育肥猪的销售渠道,与批发商和超市等客户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养殖场商品猪的销售。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育肥猪饲养管理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需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饲料管理1. 合理配制饲料: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充足和平衡。

2. 定时定量喂养:每天定时定量喂养,保证育肥猪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提高饲料利用率。

3. 保证饲料品质:确保饲料新鲜、无霉变、无杂质,避免因饲料问题引起育肥猪生长障碍。

二、饲养密度1. 控制饲养密度:合理控制育肥猪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引起猪群争斗、过密引起空气质量下降等问题。

2. 调整饲养密度:根据育肥猪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养密度,保证猪群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三、饮水1. 提供充足饮水:保证育肥猪随时饮用到充足、清洁的水,避免因缺水影响生长。

2. 定期检查水质:定期检查饮水质量,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防止饮水引起的疾病。

四、温度控制1. 控制室内温度:保持育肥猪舍内温度适宜,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

2. 调整温度: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适时调整猪舍内的温度,为育肥猪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定期检查1. 检查生长情况:定期检查育肥猪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数据,评估养殖效果。

2. 检查健康状况:定期检查育肥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等问题,保证猪群的健康水平。

六、疫病防治1.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保证育肥猪的免疫接种率达到规定标准。

2. 疫病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消毒、减少人员和动物的流动等,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3. 疫情处理: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疫病的扩散和传播。

七、饲养员管理1. 培训饲养员:定期对饲养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提高饲养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如何养好生长育肥猪

如何养好生长育肥猪

如何养好生长育肥猪养猪是我国常见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一,而养肥猪则是猪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获得优质的肥猪肉,需要做好生长育肥猪的养殖管理工作。

本文将就如何养好生长育肥猪进行详细阐述。

一、猪舍设计与环境控制1.1猪舍的设计应符合猪的生长特点,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设施要完备。

猪舍的地面应平整、干燥,保持干净。

合理规划猪舍结构,确保猪只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1.2猪舍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并及时排除猪舍内的氨气。

猪舍内的温湿度要适宜,不要过高或过低。

1.3猪舍内的采光要充足,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每天要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猪舍内的卫生环境。

二、配饲管理2.1合理配方饲料:合理饲喂是生长育肥猪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饲料,并严格按照饲养标准喂养。

2.2定时定量喂养:定时给猪喂食,保证每日喂食次数和饲料量的稳定。

不要让猪饥饿或过饱,以免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

2.3添加添加剂: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营养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

2.4喂水管理:保持饮水器清洁,保证猪随时有干净的饮水,保持猪只的健康。

三、疾病防控3.1定期体检:定期对育肥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保证猪只的健康和生长。

3.2预防接种:定期对育肥猪进行疫苗接种,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的疾病。

3.3疫病防控:注意生物安全,严格控制猪只的进出,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猪舍内的卫生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四、合理饲养管理4.1分龄饲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对猪只进行合理的分龄饲养管理,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

4.2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保证猪只的空间和活动空间,减少猪只之间的争斗,降低压力。

4.3合理运动管理:为了促进猪只的健康发展,可以定期为猪只开展适当的运动活动,提高猪只的食欲和免疫力。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养好生长育肥猪,获得优质的肥猪肉。

当然,养猪还需要农户有充足的经验、技术和耐心,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养猪的技巧和经验,提高养猪技术水平,获得更好的养猪效果。

育肥猪生长发育特性 育肥猪饲养管理 - 养猪技术

育肥猪生长发育特性 育肥猪饲养管理 - 养猪技术

育肥猪生长发育特性育肥猪饲养管理-养猪技术育肥猪是猪生长过程中的最后阶段,此时猪的生长速度加快,应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饲料,提高猪每天的最大增重,从而缩短育肥期,最大程度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业户的经济效益。

本文从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研究,阐述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方法与技术要点。

1、生长发育特性养猪业户要想获得最大的收益,首先要充分了解育肥猪生长特征。

按猪自身体重增长规律可分成生长期和育肥期两个重要时期。

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来的发育情况也不同,只有充分掌握猪的发育规律才能不断地进行饲养调整,使猪体重稳定增长。

生长期。

从猪只体重上来看,生长期体重一般为20~60kg。

此时期的猪各项生长机能和组织都尚未发育完全,消化系统比较薄弱,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差,其中消化液里一些促进吸收的成分还不能满足猪本身的生长需要。

生长期的猪骨骼发育比脂肪的增长速度快。

育肥期。

从猪体重上看,育肥期体重一般为60kg直至出栏。

此时期的猪各项器官组织都发育完全,消化系统功能强大,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强。

虽然此时期的猪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速度都比较缓慢,但此阶段的猪脂肪组织快速生长。

对各种饲料吸收能力加强,自身抵抗力也增强,神经系统也非常健全,最主要表现为可以快速应对气候和温度等变化。

2、饲养管理注重日粮搭配比例。

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为了猪体重快速增长,要充分提高蛋白质的比例,通过猪生长期强大的消化功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如在饲喂时可以用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这种专业混合饲喂方法有效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对猪体重增加有促进的作用。

在搭配过程中不可以将饲料进行煮熟处理,避免高温使饲料中蛋白质发生变质,尽量用生饲料喂猪。

饲喂时要定时定量。

在饲喂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时间进行饲喂,在饲喂次数上也要明确,通过科学的饲喂,使猪的进食有规律,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机能,使猪在育肥期内有食欲,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

具体方法是,以精饲料为主时每天控制饲喂次数为2~3次。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高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 平16%-18%,后期13%-15%。 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14%-16%,后期12%-14% 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 收支平衡。
蛋白质品质也很重要,氨基酸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 比例
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 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 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 低生产性能。
猪的生长曲线-直线育肥
“吊架子”育肥法 也叫“阶段育肥法” 是在较低营养水平和不良的饲料条件 下所采用的一种肉猪肥育方法。将整个过程分为小猪、架 子猪和催肥三阶段进行饲养。目前使用较少。方法:小猪 阶段饲喂较多的精料,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对较高。 架子猪阶段利用猪骨骼发育较快的特点,让其长成骨架, 采用低能量和低蛋白质的饲粮进行限制饲养(吊架子),一般 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4~5个月。而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 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增大饲粮中精料比例,提高能量和 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可通过“吊 架子”来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生长肥 猪饲养成本,但它拖长了饲养期,生长效率低,已不适应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
大白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变化
品种及营养水平对体组织生长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瘦肉型 猪种肌肉的生长期延长,脂肪沉积延后,骨骼生长、肌肉 生长、脂肪沉积的三个高峰之间的间隔拉大。营养水平低 时生长强度小,而营养水平高时生长强度大。育肥猪体脂 肪主要贮存在腹腔、皮下和肌肉间。从沉积迟早看,一般 以腹腔中沉积脂肪最早,皮下次之,肌肉间最晚;从沉积 数量看,腹腔脂肪最多,皮下次之,肌肉间最少;从沉积 速度看,腹腔内脂肪沉积最快,肌肉间次之,皮下脂肪最 慢。腹腔脂肪分为花油(肠道周围和大网膜周围)和板油 (肾脏周围和腹壁)。其中花油先沉积,板油后沉积。肌 肉间沉积脂肪的顺序为先外后内。 应当根据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应的营养条件,促进 某些组织的生长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是指在猪的生长过程中,为了达到适宜的市场出售体重
和品质,而对猪进行特定的饲养方式和管理。

因此,猪育肥过程中
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以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发展,同时也保证
了农场主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详细介绍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
育肥猪的饲养计划应当以饲料供应、饲养量、饲料类型、饮水
等为基础,结合猪只的生长情况和周期,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饲
养计划。

具体计划如下:
1.营养配方饲料
育肥猪的饲料以能够满足猪只生长需要的营养配方为主,同时
要根据不同成长期的猪只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比如,在猪只快速
生长期,应适当增加蛋白类饲料的比例,使得猪只能够更快地增重。

此外,要注意饲料的热值和蛋白质含量,适当加入必要的微量元素。

2.合理的饲养量
育肥猪的饲养量应当定量定时,根据猪只在生长过程中每个阶
段的食量,和营养需求量来合理分配饲料的供应量。

保持饲料的连
续供应不仅可以促进猪只的健康成长,也为生产效益提供了保障。

3.定期营养检测
饲养期间要对饲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及时调整,保证饲料的质量达到标准,并符合猪只生长的需求。

二、保持良好清洁环境
猪只无论是在饲料及生活环境中,都十分注意卫生条件的维护。

好的卫生环境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蔓延,确保猪只的健康。

因此,饲养场地要保持良好、清洁,并有必要的消毒措施,营造适宜的生
长环境。

具体做法如下:
1.定期清理猪舍的床上皮屑、粪便和食物残渣,保持猪场卫生。

2.制定科学的消毒计划,使用科学有效的消毒药剂进行,以有
效去除各种病原体。

3.定期检查猪舍设施是否损坏,及时修补猪舍设备,以保持其
正常使用。

三、合理防病治疗
在育肥猪饲养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预防和治疗,以防止疾病
发生和蔓延。

具体方法如下:
1.严格的疫苗接种方案的实施。

在猪只生长的过程中,根据猪只的年龄和疫苗接种计划,进行
定期的疫苗接种,以预防种种传染病的发生。

2.定期做疾病检查和预防工作。

每月对猪群进行一次疾病检查,检查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肉猪疾病,如猪瘟、猪肺疫、猪鼻疽、猪蓝耳病等。

根据情况,适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3.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饲养猪只的过程中,必须非常重视抗生素的使用。

根据疾病类型及病情的严重程度,适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但应严格按照药物使用的规范,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耐药现象。

四、定期的体重和生长监测
每个不同生长阶段的育肥猪,都可以通过测量其体重和生长速度,以了解猪只的生长情况,并评估其健康状态。

具体方法如下:
1.进行持续的体重监测。

对于每个育肥的猪只,记录好它每次称重的数据,分析不同时间段内的体重变化趋势,确定猪的生长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监控生长速度。

通过计算每个阶段的平均生长速度,了解猪群生长情况。

同时也可通过计算肉猪生长过程中的饲料转化率,更好地了解饲料和养殖成本以及经济效益。

如果发现猪的生长速度较慢,应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饲养计划。

三、养殖人员具有专业技能
拥有专业技能的养殖人员,能够对育肥猪生长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准确把握猪只生长情况,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调整。

具体方法如下:
1.培养专业养殖技能。

要求养殖人员要拥有专业的技能及经验,具有养殖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对育肥猪的基本生理知识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及掌握育肥猪饲养管理的相关技能。

2.建立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养殖人员应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的品种特点,建立相应的养殖管理制度,确保养殖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3.及时解决问题。

发现育肥猪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予以解决。

如猪的饮水量和食量发生改变、出现疾病、生长速度降低等情况,都应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总之,育肥猪的饲养管理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在每一个阶段内重视细节,并严格遵循规定和标准。

同时不断地调整、改进和提高猪养殖管理的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