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找多重复句的层次(教师中心稿)

合集下载

多重复句的划分

多重复句的划分

如何分析多重复句分析多重复句层次的方法步骤是:第一,确定由几个分句构成(运用教材中《复句》里的区分单句、复句的知识确定);第二,找出关联词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如果缺少可以补上;第三,根据关联词语的管辖范围,找出统管全局的一组关联词语,确定第一层次……例句1:月亮个儿不如太阳,但是离我们近,所以地球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于月亮的吸引。

第一,确定由几个分句构成。

此句由3个分句构成,“地球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于月亮的吸引”是一个分句。

①月亮个儿不如太阳,②但是离我们近,③所以地球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于月亮的吸引。

第二,找出关联词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如果缺少可以补上。

关联词语有“但是”、“所以”;与“但是”相配的“虽然”可补在“个儿不如太阳”的前面,与“所以”相配的“因为”可补在“离我们近”的前面。

①月亮(虽然)个儿不如太阳,②但是(因为)离我们近,③所以地球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于月亮的吸引。

第三,根据关联词语的管辖范围,找出统管全局的一组关联词语,确定第一层次。

“虽然……但是”统管全句。

①月亮(虽然)个儿不如太阳,│(转折)②但是(因为)离我们近,‖(因果)③所以地球潮水的涨落,主要是由于月亮的吸引。

例句2:我们不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全面地去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①我们不论认识什么事物,②都必须全面地去看,③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④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①我们不论认识什么事物,│(条件)②都必须全面地去看,││(并列)③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递进)④也要看到它的反面。

练习:分析下列多重复句1.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并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因果)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条件)才能达到成功的高峰。

2.北京是美丽的,我知道,|(因果)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递进)而且到过欧美,|||(承接)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3.困难是欺软怕硬的,|(解说)你的思想是硬的,|||(假设)它就变成豆腐;||(并列)你要软,|||(假设)它就硬。

多重复句分析

多重复句分析

多重复句分析
一、多重复句指分句间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

二、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即用“︱”划出第一层,用“‖”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到,余此类推。

三、分析多重复句的关键: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句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再找出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余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四、分析多重复句: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后划第一层(此法十之八九有效),。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但是过去的永远不会回来,︱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
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渺茫,‖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因果关系【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多重复句的划分方法

多重复句的划分方法

多重复句的划分方法
多重复句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了多个重复的结构或成分。

划分多重复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句子意义划分:观察句子中的重复成分是否具有独立的意义,如果它们在句子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起到不同的作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句子。

2.根据句子结构划分:观察句子中的重复结构,如果这些结构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句子或一个短语,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句子。

3.根据重读成分划分:观察句子中的重复成分是否在语音或语调上有所突出,如果是的话,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句子。

4.根据语法关系划分:观察句子中的重复成分的语法关系,如果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不同的语法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句子。

需要注意的是,划分多重复句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划分结果。

因此,在划分多重复句时,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意义、结构、重读成分和语法关系等方面的因素。

多重复句类型及例子

多重复句类型及例子

多重复句类型及例子
以下是 6 条关于多重复句类型及例子:
1. 递进关系的多重复句呀,就像爬楼梯一样,一层比一层深入!比如说:他不仅学习好,而且还特别乐于助人,这就是递进呀,一层比一层厉害呢!
2. 选择关系的多重复句呢,就好像是在岔路口做选择。

好比说:要么你现在跟我去玩,要么你就自己在家呆着,这是不是很形象地体现了选择呀!
3. 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啊,就如同原本走在一条路上,突然转了个弯。

例如:他虽然很努力,可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是有了转折呀!
4. 因果关系的多重复句哟,就像是因为有了这个因,所以才有那个果。

像:因为他经常锻炼,所以身体一直很健康,这因果关系多明显!
5. 假设关系的多重复句,简直就像是在脑子里进行一场想象的游戏。

好比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这就是在假设呀!
6. 条件关系的多重复句,就像开门需要钥匙一样,有这个条件才能怎样。

例如:只要你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就是条件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多重复句的类型真的好多呀,每一种都特别有意思呢,大家可得好好理解和运用呀!。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位置就比较自由;分句主语不同,只能出现在主语前。

又如“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不但”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放在主语前。

4.复句的类型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同一层次上。

联合复句往往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几种关系。

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

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意味。

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关系。

学习本节,要求能识别各种类型的复句。

5.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由单句充当)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应该界限分明。

(1)从构成材料上看,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的,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一种表述关系。

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心和表述关系。

(3)从关联词语上看,关联词语上是复句的标志,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只有个别的使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但有许多语言现象还是值得注意。

第一,两可现象。

并列结构作谓语的单句与并列关系的复句就很难区分,例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可以分析为单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并列结构“爱祖国,爱人民”;也可分析为并列关系复句,即把“爱人民”看作是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

2019中考语文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

2019中考语文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

2019中考语文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
挥洒汗水,对学会微笑。

小编整理了2019 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内容,以供大家参考复习。

2019中考语文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
多重复句(复句的扩充):
1、一般复句是由两个分句组成的,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表示一种关系。

如果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以上的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两个以上的层次,这种结构上有多个层次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

例如:
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结构上只有一个层次,表示转折关系。

)
班长张林不但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还热情地帮助别人,因为他把别人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

(因果复句,但前两个分句又是递进关系,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层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是二重复句。

)
2、多重复句是由一般复句扩展而成的,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句加复句:复句中的前一个分句是一个单句,后一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复句。

例如:
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动力,提高效率的方法。

(2)复句加单句: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扩展成一个复句,后一个分句是一个单句。

例如:
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3)复句加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分句又扩展成复句。

例如: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

以上是2019中考语文三轮基础复习多重复句内容,希望帮助大家复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教育网。

分析多重复句层次和关系

分析多重复句层次和关系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

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位置就比较自由;分句主语不同,只能出现在主语前。

又如“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语,如果分句主语相同,“不但”放在主语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放在主语前。

4.复句的类型按照分句间的关系,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各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在结构上,有两个以上分句在同一层次上。

联合复句往往通过语序或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并列、连贯、递进、选择等几种关系。

偏正复句的特点是,在语义上,两个组成部分有主从,正句是全句的意义中心;结构上,即使全句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也总是可以先分成偏正两个部分。

偏正复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有时偏句在后,则带有一种追述、补充、强调的意味。

偏正复句一般要用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之间的因果、假设、条件、转折、让步等几种关系。

学习本节,要求能识别各种类型的复句。

5.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由单句充当)构成的句子,单句与复句应该界限分明。

(1)从构成材料上看,单句是由句子成分构成的,复句是由分句构成的。

(2)从表述关系上看,单句只有一个表述中心,一种表述关系。

再简单的复句也至少有两个以上的表述中心和表述关系。

(3)从关联词语上看,关联词语上是复句的标志,单句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只有个别的使用。

(使用关联词语的只在主语和谓语的前面出现)但有许多语言现象还是值得注意。

第一,两可现象。

并列结构作谓语的单句与并列关系的复句就很难区分,例如“我们爱祖国,爱人民”,可以分析为单句:主语是“我们”,谓语是并列结构“爱祖国,爱人民”;也可分析为并列关系复句,即把“爱人民”看作是一个分句,主语承前省略了。

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

分析多重复句的方法

多重复句是一种内部结构严密而又较为复杂的语言单位。

它是考察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较好的语言材料,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多重复句分句多,层次关系复杂,这就给多重复句的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条多重复句如何分析,分析得是否正确是有一些方法的,不过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尽管如此,仍有参考价值,本文介绍几种。

(一)两分法第一重关系是全句要叙述.说明的中心意思,揭示全句的主要矛盾。

因此,第一层的划分,须将全句分做相对完整的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可以是因果、条件、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切割时,要密切注视将全句整分为二(有两个以上第一层是并列、选择关系的除外),或切分后有剩余,就要考虑第一重关系的分析是否恰当。

①虽然如此,│②党的领导在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四年却因为陷入了新转折的严重的左倾错误,||③以致不但没有在红军胜利,人民抗日反蒋的有利形因果势下,将革命推向前进,|||④反而使革命受到新的挫折。

递进①②之间转折关系,②③之间因果关系,③④之间递进关系。

那么,哪个是统辖全句的主要关系呢?倘在②③之间划分第一层,全句看做因果两部分,则①是赘余的.游离的;倘在③④之间划分第一层,把全句看成递进关系的两部分,①②两句是赘余的,包括不进去。

所以必须在①与②③④之间划第--层,全句是一个转析关系的复句。

这种分析或检验的方法,不只适用于第一层次,也适用于其它各层次。

但是这种检验方法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的两部分各自或其中之一在结构上不具有相对完整性,固然说明切分有问题,但不能反过来说,只要划出来的两部分在结构上各自具有完整性就证明切分是正确的。

⑵①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是必要的,│②没有知识分子||③“四化”因果假设就不能实现。

对这个句子的第一层次划分在②③分句之间或①②分句之间,划出的两部分在结构上都是相对完整的。

但第一种划分是不正确的。

对这类例子,这种检验方法是无能为力的。

(二)换位法所谓换位法,就是看分出来的两部分能不能交换位置,换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不变,句子通顺,只不过分句次序由"顺装"变成了"倒装",或反之,说明划分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找多重复句的层次(教师中心稿)
(苍南县) 吴笔建
****************
对多重复句层次的分析,关键在于找准第一层次,第一层次找准了,就能把握整个复句的结构,顺利地逐层分析。

如果第一层次划错了,就一错再错,整个句子就切分得支离破碎。

找准第一层次,又正是学生的难点所在。

为此,我尝试着用“三找法”,来确定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供大家参考。

一、找句子意思。

在统读全句的基础上,弄清整个复句的意思,并找出各分句之间的关系,使切分出来的各分句在意思上有相对的完整性,并且把各分句切分到单句为止。

例如:
①讲故事时,A如果恰当地运用眼神和手势,|B即能引起听众的注意,C又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②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A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B并且坚持真理,C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D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在例①中,“讲故事时”是个短语,句中只能作状语,A处显然不能作切分点;如分在C处,前面二个分句的意思又没有讲清楚,缺乏完整性,行不通,因此分在B处较合适。

例②总共有4个分句,“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是介词短语,不能作分句,A处自然不可切分;第一层切分在B、D处缺乏意思的相对完整性,所以只能切分在C 处较为恰当。

二、找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复句内部关系的语法标志,它的运用情况也较为复杂,这里我就关联词的三种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一种是关联词的配对使用。

如果这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贯穿着整个复句时,那么这种情况也就较为简单,可以直接在配对使用的第二个关联词前切分第一层次。

如果这配对使用的关联词没有贯穿整个复
句,而只管住复句中的几个分句时,就只能采用“找句子意思”来确定意思相对完整性的方法了。

例如:
③只有抓好普通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早日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④只有树立革命的理想,才能有所作为,|因为它是人们前进
(因果)
的动力。

很显然,例③中的关联词语,“只有……才能……”贯穿着整个复句,第一层切分在“才能”前面即可。

例④的关联词“只有”、“才能”、“因为”,要看哪个能统帅全局。

“只有”当然不是切分点;“才能”只管到“有所作为”,而没有贯穿整个复句,唯有“因为”才可统帅全局。

因此,从整个句子的意思关系来切分第一层,应切分在第二个分句后面。

第二种是单个关联词的使用。

这单个使用的关联词,在意义上起到贯穿整个复句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在适当的位置补出恰当的关联词,分析时同第一种情况相似。

例如:
⑤漫天风雪,封住山,阻住路,却摇撼不了人们的意志,扑灭不了人们心头的熊熊烈火。

我们可以在“漫天风雪”后面补上关联词“虽然”,然后结合第一种情况进行切分,也可以直接在“却”前切分第一层次。

第三种情况是没有关联词,而我们在分析复句时,可以结合整个复句的意思,在适当的地方补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句子的层次关系更为明晰,然后再运用第一种情况的方法进行切分。

例如:
⑥天黑了,路滑,|这盏灯照你上山吧!
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句子的意思补上关联词,使之成为:
因为天黑了,而且路滑,|所以这盏灯照你上山吧!
接着,根据第一种情况的分析法,便可切分出第一层次。

三、找标点符号。

在多重复句,冒号和分号往往能起到作为第一层次划分的标志。

当冒号在多重复句中,表示总说或总括时,冒号就可做为第一层
次的标志。

例如:
⑦我想,是不是有这么两条路可走:|一是脱党,一心一意搞
总说
公司;一是把钱交给组织做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员。

例⑦的冒号是表总说下文。

有时冒号用来表总括前文,不管是总说或总括,冒号的位置皆可确定为第一层次。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清比较长的、层次比较多的复句内部层次,因此在多重复句中,分号也可作为确定第一层次的标志。

例如:
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并列
例⑧的分号表示并列关系的各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作为第一层次划分的依据。

当冒号和分号一起在复句中出现时,如例⑦,应优先照顾表示总说或总括作用的冒号,而分号只能屈居第二层次了。

当然,根据以上方法切分出第一层次后,还得注明各分句间的关系,这可以结合整个复句的意思或关联词来确定是何种类型关系。

至于其余几个层次的划分,也可用以上的“三找”方法,一直分到各个分句都是单句为止,这里就不再例举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