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哦香雪-高中语文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教案:《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理解并分析两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百合花》:了解文章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题思想。

2. 《哦,香雪》:分析文章结构,解读人物心理,评价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百合花》和《哦,香雪》的背景和作者。

2. 提问:为什么将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群文阅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二、《百合花》(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百合花》。

2. 教师提问:《百合花》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主题思想是什么?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三、《哦,香雪》(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哦,香雪》。

2. 教师提问:《哦,香雪》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主题思想是什么?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四、对比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写作技巧。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提出拓展话题:如何看待文章中的主人公面临的困境?2. 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汇报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资源:1. 《百合花》和《哦,香雪》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PPT。

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提高阅读效率。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案:《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给予肯定。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1.1.2 分析两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

1.1.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2.1 《百合花》: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关系、主题思想。

1.2.2 《哦,香雪》: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关系、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1.2 两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

2.2 教学难点2.2.1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2.2.2 理解小说中的时代背景对社会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

3.1.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3.1.3 比较阅读法:对比两篇小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3.2 教学手段3.2.1 投影仪:展示小说文本和相关图片。

3.2.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论文和评论,供学生参考。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4.1.1 导入:介绍《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作者和背景。

4.1.2 阅读:学生自读两篇小说,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1.3 分析:讲解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

4.1.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4.1.5 总结:总结两篇小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4.2 时间安排4.2.1 导入:5分钟4.2.2 阅读:20分钟4.2.3 分析:15分钟4.2.4 讨论:15分钟4.2.5 总结:10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5.1.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5.1.2 学生作业和作文:评估学生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百合花》和《哦香雪》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并欣赏两篇课文中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百合花》:通过阅读理解,掌握课文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课文《哦香雪》:通过阅读理解,掌握课文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作者及背景。

2. 阅读课文《百合花》,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3. 阅读课文《哦香雪》,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4. 对比分析两篇课文,探讨其异同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2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馈3.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作业和测验,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2 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观点,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2. 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3. 写作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感悟或评论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百合花》和《哦香雪》的文本材料。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

3. 阅读感悟和评论的范例。

4.2 教学材料1. 课文《百合花》和《哦香雪》的打印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的打印资料。

3. 阅读感悟和评论的范例的打印资料。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1. 课文《百合花》的阅读和讨论:2课时。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联读两篇文章,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百合花》:了解作品背景,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人物关系,品味语言风格。

1.2.2 《哦香雪》: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分析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评价作者的创作技巧。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百合花》: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2.1.2 《哦香雪》:分析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评价作者的创作技巧。

2.2 教学难点2.2.1 《百合花》: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2.2 《哦香雪》: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作者、背景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章,做好笔记,对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进行初步感受。

3.3 课堂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

3.4 深入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

3.5 课堂小结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积极性。

4.2 理解与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对比分析、探讨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表现。

4.3 审美鉴赏能力:评价学生对作品中的自然与人情美的感受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5.1.1 教材:《百合花》《哦香雪》相关内容。

5.1.2 参考书籍:有关《百合花》《哦香雪》的评论和研究文章。

5.1.3 网络资源:有关《百合花》《哦香雪》的作者访谈、作品解读等。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3.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百合花》和《哦香雪》的作者、时代背景和文学地位。

2. 作品情节概括:简要介绍两篇作品的情节梗概。

3. 主题思想分析: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第二章:作品背景与情节梳理2.1 《百合花》背景与情节2.1.1 背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2.1.2 情节梳理:详细介绍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事件。

2.2 《哦香雪》背景与情节2.2.1 背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2.2.2 情节梳理:详细介绍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事件。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百合花》人物形象3.1.1 主要人物: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和作用。

3.1.2 配角人物:分析配角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3.2 《哦香雪》人物形象3.2.1 主要人物: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和作用。

3.2.2 配角人物:分析配角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第四章:主题思想探讨4.1 《百合花》主题思想4.1.1 爱情与婚姻:探讨作品中对爱情和婚姻的描绘和思考。

4.1.2 人性与道德:分析作品中对人性、道德和伦理的探讨。

4.2 《哦香雪》主题思想4.2.1 传统与现代:探讨作品中对传统和现代冲突的描绘和思考。

4.2.2 女性命运:分析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讨。

第五章: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5.1 教学方法5.1.1 讲授法:介绍作品背景、情节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

5.1.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1.3 鉴赏法: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

5.2 活动设计5.2.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作品,了解作品背景。

5.2.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作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百合花》《哦,香雪》两篇课文,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与写作技巧。

1.2 学生自主阅读:请同学们预习两篇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第二章:《百合花》课文讲解2.1 课文概述:教师简要介绍《百合花》的故事背景、情节及主题。

2.2 字词解析: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2.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5 主题探讨:讨论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

第三章:《哦,香雪》课文讲解3.1 课文概述:教师简要介绍《哦,香雪》的故事背景、情节及主题。

3.2 字词解析: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字词进行讲解。

3.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的精彩句子,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3.4 人物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5 主题探讨:讨论课文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

第四章:群文阅读比较4.1 比较两篇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分析两篇课文的主题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2 比较两篇课文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观察两篇课文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4.3 比较两篇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分析两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人物描写能力。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5.2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课文《百合花》深层分析6.1 情感线索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6.2 艺术手法探讨: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暗示等艺术手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6.3 课文插叙手法分析:讲解课文中的插叙手法,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和效果。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当“小说"遇上“诗”【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化小说,并归纳诗化小说。

2.借助两篇小说的比较学习,体会诗化小说的特征。

3.领悟小说深刻的主旨,体会诗化小说背后的苦难和伤痛。

【重点难点】1.借助两篇小说的比较阅读,体会并归纳诗化小说的特点。

2.领悟小说深刻的主旨,体会诗化小说背后的苦难和伤痛。

【教学过程】【导入设计】作家茅盾评论《百合花》:“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作家孙犁评论《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静的境界。

”那么,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再读这两篇小说,一起来细细品味它们的诗意。

【知识链接】1.什么是小说: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故事形式,通常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呈现。

小说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主要角色,情节发展,对话和描述,以及背景设置。

它们可以是现实的,历史的,科幻的,奇幻的,浪漫的,恐怖的或其他类型的故事。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故事来传达情感,思想,观点和人类经验。

通常认为,小说的三要素分别是:小说一般的情节发展阶段是:2.什么是诗化小说: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美效果的小说。

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

美国弗里德曼认为,“随着意识流的出现,诗与小说结合起来了"。

作家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常在小说中像诗那样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

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撑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整的情节密度。

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有着诗意美的小说,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

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百合花》《哦,香雪》联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百合花》《哦,香雪》联读教学设计:由诗性叙事到诗性议论【教学设计意图】1、通过比较,具体感知“诗化小说"的特点。

2、通过研读,深入品味“物象”“环境"作用下的诗意美。

3、通过联想,由诗性叙事到诗性议论,体味议论文的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具体感知“诗化小说”的特点。

2、通过研读,深入品味“物象"环境”作用下的诗意美。

3、通过联想,由诗性叙事到诗性议论,体味议论文的诗意美。

【教学过程】活动一:通过比较,感知“诗化小说"的特点《百合花》所讲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属战争题材小说,却和一般的战争题材小说在选材、情节结构、人物刻画、表达方式等不一样。

同样,《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之初火车的开通给边远山村带来的新鲜事儿,也和一般的改革开放题材的小说不一样。

结合学习提示,说说有哪些不同。

学习提示:1、小说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战争题材作品:叙事宏大,基调悲壮;情节紧张、曲折;场面宏阔,硝烟弥漫;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

3、改革开放题材的作品:艰难拼搏,成长蜕变;展现时代的波澜壮阔之势。

(学生回答略)“诗化小说”的特点:“诗化小说"是小说与诗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诗意美的小说。

1、注重抒情,注重细节描写,淡化叙事,情节延缓,结构松散。

作者不追求紧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2、环境意境化,着重展示的是一种纯净的审美世界。

3、人物虚化,甚至没有主要人物,大多是普通人,化入小说的情境氛围里。

4、主题上,往往隐去或淡化生活苦难,展现人情美、人性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

讲究语言的音乐美,视觉的画面美,注重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

阅读资料: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一个产物,“五四”时期传入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花》《哦香雪》教学设计单元主题:花样青春别样美
【单元教学设计原则】
1.新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单元小说篇目】《百合花》《哦香雪》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不同叙述角度及作用
2.学会概述小说内容
3.理解小说主题
4.感受人物形象
5..明确什么是诗化小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批注点评阅读方法
2.合作讨论
3.品评鉴赏
【预习任务】
1.小说文体知识,及小说阅读方法。

2.阅读两篇小说,进行批注点评式阅读,圈画关于环境描写,场景描写,人物描写的句段,并点评,诸如环境特点,人物性情,物象作用,手法等方面的点评。

3.关注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

情景任务
1.《青年文学》杂志社近期举行“最美青年”评选活动,请你为《百合花》和《哦香雪》中的某一人写一段推荐词参加最美青年评选。

2.根据两篇小说拍的电影《百合花》和《哦香雪》马上要上映了,你的朋友想了解电影内容,请你为两部电影写剧情介绍让你的朋友知晓电影内容,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你会选取哪一部为其写剧情介绍,你会选取哪些内容,删去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选取或删改?
3.假如你是电影《百合花》剧组的导演,根据《百合花》小说,你会选取小说中的那些环境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行拍摄,为什么?
4.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教学目标】
1.了解茹志鹃,铁凝两位作家和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
2.理清两篇小说的故事内容,走近小说中的人物。

【情景设置】《青年文学》杂志社近期举行“最美青年”评选活动,请你为《百合花》和《哦香雪》中的某一人写一段推荐词参加最美青年评选
【教学内容】
【活动1】师生共忆小说的相关知识
【活动2】指导学生进行批注点评式阅读。

【活动3】阅读两篇小说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资料。

【活动4】完成推荐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不同叙述角度及作用
2.理解小说主题
【教学内容】
【情境1】在国庆特别节目中邀请小通讯员的战友讲述1946年中秋部队总攻的故事
【情境2】
今年中秋的晚上阖家团圆之际,已经儿孙满堂的当年的新媳妇给儿孙辈讲述1946年中秋那天的故事。

【情境3】你是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国庆旅游,你给游客讲述关于“百合花”被子的故事。

【活动1】在《百合花》的故事中,以不同人物身份讲小说中的故事。

【活动2】试比较不同身份,不同角度叙述故事有什么不同?以“我”叙述又有怎样的效果。

第三课时(《百合花》《哦香雪》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百合花》和《哦香雪》概述小说主要内容。

2.领略小说中人物所展现的人性美、人情美。

3.从两篇小说中选取感人的片段,赏析其中的描写,明确诗化小说的特点。

教学内容:
【情境1】导入:名家对《百合花》和《哦香雪》的评价矛盾的评价在《评价最近的短篇小说》中《百合花》:“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孙犁《谈铁凝的哦香雪》: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

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
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绐终一致的。

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

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对这两篇小说两位大家给与一致的评价——学生回答——诗
【活动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文本感知梳理情节,感知小说内容,走近人物
【情境2】感知内容走近人物《青年文学》杂志社近期举行“最美青年”评选活动,请你为《百合花》和《哦香雪》中的某一人写一段推荐词参加最美青年评选。

【活动1】学生对预习课布置的推荐任务推荐,交流。

【情境3】理情节明确概述情节的方法根据两篇小说拍的电影《百合花》和《哦香雪》马上要上映了,你的朋友想了解电影内容,请你为两部电影写剧情介绍让你的朋友知晓电影内容,根据两篇小说的内容你会选取哪一部为其写剧情介绍,你会选取哪些内容,删去哪些内容,为什么要这样选取或删改?
【活动1】学生思考、交流。

【活动2】学生总结剧情介绍就相当于介绍故事梗概,故事梗概最主要的是突出小说中与主题紧密相连的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以及主要人物。

而对于与小说主题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次要情节、次要人物以及相关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都可以从略。

这背后的原则是留主干去枝叶。

只有去掉了辅助作用和修饰作用的内容,才能让读者明确小说的重点。

文本品读,深究细研
【情境4】品鉴手法深层感知人情美人性美
【活动1】压缩后的故事梗概与原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梗概的好处就是情节更集中,矛盾更激烈,主线而不宜被打断,读者读起来更过瘾,这就是为什么类似故事梗概的电影电视剧或者名著的缩减版依
然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而但就这两篇小说而言,原文儿比梗概要更感人的多。

它们的情节简单、平淡。

没有离奇、跌宕的情节,反转的结尾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感人的部分恰恰就在于被我们删去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等
【情境5】品读,交流——板书假如你是电影《百合花》剧组的导演,根据《百合花》小说,你会选取小说中的那些环境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进行拍摄,为什么?
【活动1】学生交流(板书:环境——风景美场景——风俗、风情美细节——人情美、人性美)
【活动3】总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无不体现作者小说笔下的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和人性美。

展示了不管是残酷的战争还是封闭的大山都没有泯灭、阻止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主题。

小说主题的营造,绝不仅仅依靠故事情节,而更依赖的是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

所以说这些场景描写,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无一不对小说的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

--板书
板书:环境——风景美场景——风俗、风情美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主题营造细节——人情美、人性美
【情境6】探究诗化小说特点
【活动1】在《百合花》中,有一个关于物件的细节一直都参与在小说的主干情节当中,就是那条洒满百合花的被子。

从开始通讯员借被子到后来的新媳妇儿献被子,最后新媳妇儿为牺牲的通讯员盖被子,都是以这条被子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道具的,但是为什么小说的题目不叫“百合花被”,却是“百合花”呢?(百合花的象征作用)百合花更像是诗歌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

而这篇小说的特点就在于重意象,重象征,不太依赖于情节的峰回路转,跌宕起伏,更注
重的是用环境,场景,细节等手段去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进而凸现人情美与人性美的主题,所以这一类小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诗化小说。

作业:请认真阅读《哦香雪》,就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品评小说在诗情画意中展现的人物美,人情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