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现代化大都市
初中地理常见城市的考察

初中地理常见城市的考察初中地理教育很重要,其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城市考察。
通过亲身参观和了解不同城市的地理特点,学生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地理考察城市和推荐景点的介绍。
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
学生可以参观故宫,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和宫廷建筑。
同时,他们还可以登上长城,体验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
上海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学生可以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欣赏整个城市的美景。
此外,他们还可以去外滩观赏黄浦江的壮丽景色。
上海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现代发展。
成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美食和熊猫基地而闻名。
学生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川菜,了解四川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观熊猫基地,亲眼目睹可爱的熊猫,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西安西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学生可以参观古城墙和钟楼,感受古代城池防御工程的壮丽。
此外,他们还可以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了解中国古代的陶俑文化。
广州广州是中国南方的繁华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学生可以参观陈家祠和岭南博物馆,了解广东的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
同时,他们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广东美食,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初中地理考察城市的介绍。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文化魅力,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通过城市考察,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对地球的关注和热爱。
《现代化大都市》学案1(商务星球八年级下)

现代化大都市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国际交往的情况。
2、举例说明北京城市建设的成学习主题一国际交往的窗口1、阅读课本25页阅读和图6.5思考北京是国际交往的中心表现在:a.政治外交方面、b.经济方面c.新闻传媒方面d. 交通运输方面2、北京是国际交往的中心,尤其是中国加入以来,北京与世界各地的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
学习主题二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1、北京现代城市建设成就:交通运输建设,北京的交通网络主要由组成;街区建设,新修了;不断扩大的和建设,为北京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2、北京城市发展中的问题3、北京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包括:第一,;第二,;第三,。
北京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城市环境。
4、到2010年北京环境建设的目标:复习反馈:1、北京中关村能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有利条件是:A.有众多的人口和资源B.有便利的交通和市场C.有众多的科技人才D.有重点的旅游资源2、四合院是北京名居建筑的代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四合院不仅仅是保护旧房子而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B.四合院为平房建筑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北京市建设的发展C.随着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拆除四合院势在必行D.不少四合院经历了历史的风雨已经破烂不堪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容3、下列大学都是我国著名的大学:①北京大学;②华中科技大学;③清华大学;④复旦大学;⑤南开大学,都是同学们向往的的地方,其中位于北京的个数有:A.1B.2C.3D. 44、关于北京市位置准确的说法是 ( )A、华北平原北部B、华北地区的东北部C、濒临渤海D、华北平原西南端5、与北京市接壤的省、市是 ( )A、河北省、辽宁省B、河北省、天津市C、天津市、河南省D、河北省、山东省6、北京市总面积约有 ( )A、1、68万平方千米B、16、8万玉米千米C、0、168万平方千米D、168万平方千米。
现代化大都市

A.电子工业 B.炼铝工业 C.钢铁工业 D.化学工业
8.中关村是北京著名的 ( )
A.中央商业区 B.金融街 C.科技园区 D.商业街
9.北京传统的民居是 ( )
A.பைடு நூலகம்洞 B.竹楼 C.四合院 D.碉楼
学习心得:
做课人
李振勇
年级
八年级
日期
学案编号
5
课题
现代化大都市
( )
A.首都国际机场 B.成都双流机场 C.上海虹桥机场 D.广东白云机场
6.时首都的内外交通联系更为便捷的原因是 ( )
①由地铁、轻轨铁路、各个环路和放射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②北京西客站的兴建③北京站的改建④首都机场的扩建⑤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课型
新授
审核人
学习目标:1.知道北京城市功能概况;了解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景。
2.运用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对话等方式,共同探究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向,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
3.形成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
学习重点: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学习难点:北京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1)路网建设:地铁、、各条环路、、高速公路、立交桥等。
(2)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等。
2.街区建设:新修的平安大街。3.城市绿地建设。4.城市水网建设。
3.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4.北京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向:加大规划力度;完善交通;环境改造。
滋镇中学“自主合作 当堂达标”导学案
初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影响

初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影响引言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城市生活很方便,但摸不着头脑地感受到某种压力?这其实都与城市化进程有关。
城市化指的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
在这篇初中地理教案中,我们将探讨城市化的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的定义与历史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
城市化的历史城市化的过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在农业革命时期,人们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定居在一起,并建立起第一个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化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徙到城市。
城市化的原因经济原因经济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工资待遇。
人们迁往城市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社会原因社会因素也是城市化的一大原因。
城市拥有更多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例如艺术展览、音乐会和剧院。
人们希望接触到更多的文化体验和社交机会,这也是他们迁往城市的原因之一。
教育原因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
许多人选择迁往城市是为了给自己和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在城市,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学校选择和更好的教育质量。
基础设施原因城市通常拥有更发达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和通信网络。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使得城市生活更加便利。
人们希望迁往城市享受这些便利条件。
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伴随着人口迁移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开始于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迁移。
当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生活条件较差时,人们会选择离开农村迁移到城市地区。
这种人口迁移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城市建设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需要扩大和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公共交通、住房、医疗设施等。
初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问题

初中地理教案:城市化进程与问题城市化进程与问题一、介绍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田逐渐转化为建设用地、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然而,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城市化进程及其原因1. 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
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城市化原因:(1)就业机会:相对于农村地区有限的工作岗位,城市提供了更多且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2)教育资源: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在学校质量和教育条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医疗服务:医疗设施和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综合医疗水平较高。
(4)生活条件:城市提供了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和文化娱乐设施。
三、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进程虽然有诸多益处,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1. 城市扩张和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城市不断拓展,大量农田和自然生态受到破坏。
同时,城市规模的膨胀导致大量土地被大规模占用,引发土地资源浪费。
2. 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特别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
这种不平衡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局势的出现,并加剧贫富分化。
3. 城市交通拥堵:随着人口增长和车辆数量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导致时间浪费、能源消耗增加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
4. 环境污染:工业企业、机动车尾气和生活废弃物等因素导致城市环境污染。
空气、水质和土壤受到严重影响,对人民健康构成威胁。
5. 社会问题的增加: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流动和聚集,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犯罪率上升、社保问题等都是城市化背后的挑战。
四、应对措施1.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1)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城市建设,避免过度扩张。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城市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优化

城市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优化要点精讲一、多数城市水域受到污染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不断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我国城市不仅水污染严重,而且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缺水。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于改善我市水环境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的废水排放量正在不断地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厂却没有相应地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水环境质量的下降。
因此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
二、大气污染的状况南北有别城市大气污染是一个难以逃避的问题。
因为人类必须呼吸。
我国11个最大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颗粒物每年使5万人死亡,40万人感染慢性支气管炎。
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三、垃圾数量不断增加1.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440公斤,2010年估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量达到了3、52亿吨,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
垃圾的历年堆存量达到60多亿吨,全国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
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75万亩。
2.我国垃圾收集、回收、利用的情况比较粗放、原始3.我国城市垃圾简单堆放、填埋处理造成的危害性三、城市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城市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城市河段的水质有所改善;贵阳、青岛、大连、郑州、沈阳、重庆、兰州、济南、广州、秦皇岛、成都、西宁、长春、烟台、南京等15个污染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北京市的空气质量改善尤为明显,日空气质量为三级及好于三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由1998年的55.7%上升到2000年的84%。
初中地理备课参考 上海市

第二章第七节“东方明珠”——上海市一、地理位置: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向东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南临杭州湾,西与富庶的江苏、浙江两省毗邻,北界黄金水道长江人海口,正处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部。
(1)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交通:1、我国大陆南北沿海线的中点。
2、地形几乎是平原。
3、便利的水陆交通(长江和海洋)(2)上海市地形特点:上海位于长江下游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海拔较低,腹地广氛。
二、功能齐全的大都市:1、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2、我国科技、教育、商业、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3、我国最大的海港和世界著名海港。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科技、教育、商业和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上海港是世界著名大港之一,城市职能齐全,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旅游:中国有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有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一大会址”,有革命先驱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的故居,有一代伟人周恩来的寓所,有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故居。
四、上海市交通发达的原因:由于其处于长江三角洲前沿,长江黄金水道人海口,又位于平坦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因而使上海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上海港也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港。
五、浦东和浦西:两桥:(1)南浦大桥于1991年底通车,是一座大跨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全长8 346 m,桥面有6个车道,两端有“H”形主塔。
人夜,大桥被556盏新型桥面路灯和刀盏泛面投光照明灯所点缀,大桥周围地区成为一个集绿化、商业、服务和旅游为一体的新型观光区。
(2)杨浦大桥于1993年9月建成,全长7 658 m,主跨径602 m,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斜拉索桥,主塔高54 m,为倒“Y’’钻石型。
桥塔两侧设有全透明式观光电梯。
两桥上均镶嵌着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桥名,每个字的面积均大于10 平方千米。
六、环境:上海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环境的保护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日益改善。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学习任务单]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学习任务单]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https://img.taocdn.com/s3/m/756cff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9.png)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1.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要求学生运用资料说出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建设成就。
课前学习任务预习教材第32—42页“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古都”“现代化的大都市”部分的内容。
课堂学习任务【任务一】政治文化中心1.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召开。
这反映了北京的哪项城市职能?【任务二】历史悠久的古都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压力。
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任务三】现代化的大都市1.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涉及许多方面。
下面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些中学生对城市现代化的体会。
结合你的认识和感受,说说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2.北京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有效保护古城风貌的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针对“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这一议题,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请你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提出合理建议。
本课小结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1.将下列名词归类并补充更多资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2.上网查阅有关雾霾对北京城市生活的影响。
说说遇到雾霾天气你会采取的措施保护。
3.查阅有关北京的图文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辑一份以“北京的明天更美好”为主题的地理小报,并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2课现代化大都市
1、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首都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
2、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放射路、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北京西客站、北京站、首都机场。
3、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如新建的平安大街。
4、城市绿地建设。
5、城市水网建设:新开挖的转河。
6、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
7、规划与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建设重点功能区:包括中央商务区(CBD)、国际传媒中心、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关村科技园区。
8、城市建设目标: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环境。
1.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和交通中心
B.西北郊的八达岭长城是沿着太行山等山脉修筑的
C.铁路四通八达,有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等铁路线通往各地
D.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故宫、颐和园、北戴河久负盛名
【答案】C
【解析】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但不是工业中心;八达岭长城沿燕山修筑;交通发达.以北京为起点的铁路线四通八达;旅游资源丰富,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名胜古迹。
北戴河是河北省的。
2.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如图所示景观为( )
A.避暑山庄 B.周口店遗址C.天坛祈年殿D.故宫
【答案】C
【解析】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
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彩绘金碧辉煌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
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