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奥林匹克知识竞赛试题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模拟题及答案

图2图3高中物理奥赛模拟试题一1. (10分)1961年有人从高度H=22.5m 的大楼上向地面发射频率为υ0的光子,并在地面上测量接收到的频率为υ,测得υ与υ0不同,与理论预计一致,试从理论上求出0υυυ-的值。
2. (15分)底边为a ,高度为b 的匀质长方体物块置于斜面上,斜面和物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θ,当θ较小时,物块静止于斜面上(图1),如果逐渐增大θ,当θ达到某个临界值θ0时,物块将开始滑动或翻倒。
试分别求出发生滑动和翻倒时的θ,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滑动情况,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是翻倒情况。
3. (15分)一个灯泡的电阻R 0=2Ω,正常工作电压U 0=4.5V ,由电动势U =6V 、内阻可忽略的电池供电。
利用一滑线变阻器将灯泡与电池相连,使系统的效率不低于η=0.6。
试计算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及它应承受的最大电流。
求出效率最大的条件并计算最大效率。
4. (20分)如图2,用手握着一绳端在水平桌面上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圆心为O ,角速度为ω。
绳长为l ,方向与圆相切,质量可以忽略。
绳的另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恰好也沿着一个以O 点为圆心的大圆在桌面上运动,小球和桌面之间有摩擦,试求: ⑴ 手对细绳做功的功率P ;⑵ 小球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5. (20分)如图3所示,长为L 的光滑平台固定在地面上,平台中间放有小物体A 和B ,两者彼此接触。
A 的上表面是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轨道顶端距台面的高度为h 处,有一个小物体C ,A 、B 、C 的质量均为m 。
在系统静止时释放C ,已知在运动过程中,A 、C 始终接触,试求:⑴ 物体A 和B 刚分离时,B 的速度; ⑵ 物体A 和B 分离后,C 所能达到的距台面的最大高度;⑶ 试判断A 从平台的哪边落地,并估算A 从与B 分离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
6. (20分)如图4所示,PR 是一块长L 的绝缘平板,整个空间有一平行于PR 的匀强电场E ,图1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
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比赛设立了由参赛成员国组成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委员会。
竞赛章程规定,目的是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国际交流,通过竞赛促进物理课外活动,加强不同国家青少年之间的友好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同时,它有助于参赛者开发他们在物理方面的创造力,并将他们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每年举行一次。
它由会员国轮流主办,由各代表团团长和东道国指定的一名主席组成。
国际委员会的任务是公正合理地评价论文,监督章程的实施,决定竞赛结果。
每个成员国可派出五名高中生或技校学生参加比赛。
参赛者在比赛当天之前不得超过20岁。
参赛队伍要有两个团长,两个团长都是国际委员会成员,前提是能胜任解决竞赛问题,能参与竞赛试卷的讨论和评分,熟悉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的工作语言。
国际体育奥林匹克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
当代表团到达东道国时,代表团团长应向东道国的组织者说明学生和团长的情况。
竞赛于每年6月底举行。
竞赛分两天进行。
第一天进行3道理论计算题竞赛,另一天的竞赛内容是1—2道实验题。
中间有一天的休息。
参赛者可使用计算尺、不带程序编制的计算器和对数表、物理常数表和制图工具,但不能使用数学和物理公式一览表。
比赛题目由参赛国提供,主办国命题。
比赛前,问题要保密。
竞赛内容包括中学物理四个部分(力学、热力学与分子物理、光学与原子核物理、电磁学),要求使用标准的中学数学而不是高等数学解题。
东道国提出评估标准并指定审查人员。
每道题满分10分。
同时,各代表团团长将对其成员的竞赛论文复印件进行评审,并最终协商决定结果。
评奖标准是以参赛者前三名的平均分数计为100%,参赛者达90% 以上者为一等奖,78—90%者为二等奖,65—78%者为三等奖,同时发给证书。
50—65%者给予表扬,不满50%者发给参赛证明。
竞赛只计个人名次,不计团体总分。
最后竞赛结果由国际委员会决定宣布。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流程赛期一般为9天。
物理奥林匹亚竞赛试题与解答

物理奧林匹亞競賽 試題與解答文/林明瑞本刊徵得物理奧林匹亞國家代表隊選訓小組的同意,每期精選若干試題和解答,以饗讀者。
本期刊登二道試題。
【本期試題評註】:一般人認為物理的思維很複雜,但是實際上它的基礎很簡單,只是少數幾條基本的定律而已!表面上看似複雜的實際問題,若選對適當的思考切入點,應用數學和邏輯推演,則問題的內貌層層展開,一覽無遺,物理學的美妙就是如此!一、古典二維都卜勒效應(a) 如圖一所示,有一訊號源S 以等速度v 向+x 方向運動,訊號在空中的傳播速率為u,訊號源本身所發出的頻率為f ,在地面上的靜止觀察者P 所接收到的訊號頻率為f 。
在訊號源的飛行軌跡上,O 點為最靠近P 點的位置,取為x 軸的原點,兩者之間的距離為h。
設訊號源S 的時空坐標為),(t x ,訊號源離觀察者的距離r >>x,試證uv ff cos 10。
(b) 1957年10月4日俄國人首先成功發射史波尼克號人造衛星(Sputnik I ),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並對地面傳送無線電頻率的訊號。
當年10月7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林肯實驗室接收到該人造衛星所傳送的訊號,如圖二所示。
圖中x 軸上的數字代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例如「334」代表3時34分,「335」代表3時35分。
利用上題所得的古典二維都卜勒公式,計算史波尼克號人造衛星飛經該地的速率和距該實驗室的最近距離。
v),(t x PuS rh xO vt圖一解:(a) 參看圖三,訊號源S 以等速度v 向+x 方向運動,訊號的傳播速率為u,訊號源本身所發出的訊號週期為0,觀察者P 所測得的訊號週期為。
設S 1的時空坐標為),(11t x ,經一個週期後,其時空坐標變為),(22t x ,由圖上的幾何關係可得2121()x x v t t v2121r r t t u u21211()()t t r r u由於r x ,故1221()cos r r x x ,以之代入上式,得211()cosx x u00cos v u 0cos 1v u0cos 1ff v u(b) 人造衛星的軌道雖然是橢圓形,但從地面上觀察,所見者僅為其軌跡的一小段,近乎為一直線,因此衛星訊號的都卜勒效應符合上題所描述的情況。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 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C. 力既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力既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C2.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给小球施加一个恒力F,使其在时间t内速度变为2v。
则该恒力F 的大小为:A. m(3v)/tB. m(2v)/tC. m(4v)/tD. m(5v)/t答案:C3. 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 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C.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 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变速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答案:C4. 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大C.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D.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速度不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5.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若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的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h = _________。
答案:gt^2 / 26. 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其所受向心力的大小为:F = _________。
答案:mv^2 / R7. 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外电阻为R。
当外电阻R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减小8.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入射角为θ,折射角为γ。
若逐渐增大入射角θ,则折射角γ将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专题重点习题(有答案)

8-6 长=15.0cm 的直导线AB 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5.0x10-9C ·m -1的正电荷.试求:(1)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B 端相距=5.0cm 处点的场强;(2)在导线的垂直平分线上与导线中点相距=5.0cm 处点的场强.解: 如题8-6图所示(1)在带电直线上取线元,其上电量在点产生场强为用,, 代入得 方向水平向右(2)同理方向如题8-6图所示由于对称性,即只有分量,以, ,代入得,方向沿轴正向8-7 一个半径为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求环心处点的场强.解: 如8-7图在圆上取题8-7图,它在点产生场强大小为方向沿半径向外则积分∴,方向沿轴正向.8-9 (1)点电荷位于一边长为a 的立方体中心,试求在该点电荷电场中穿过立方体的一个面的电通量;(2)如果该场源点电荷移动到该立方体的一个顶点上,这时穿过立方体各面的电通量是多少?*(3)如题8-9(3)图所示,在点电荷的电场中取半径为R 的圆平面.在该平面轴线上的点处,求:通过圆平面的电通量.() l λ1a P 2d Q x d q d P 15=l cm 9100.5-⨯=λ1m C -⋅5.12=a cm 21074.6⨯=P E 1C N -⋅2220d d π41d +=x x E Q λε⎰=lQx E 0d QE ϖy 9100.5-⨯=λ1cm C -⋅15=l cm 5d 2=cm 21096.14⨯==Qy Q E E 1C N -⋅y R λO ϕRd dl =ϕλλd d d R l q ==O 20π4d d R R E εϕλ=ϕϕελϕd sin π4sin d d 0RE E x ==RR E x 000π2d sin π4ελϕϕελπ==⎰R E E x 0π2ελ==x q q q A x Rarctan=α解: (1)由高斯定理立方体六个面,当在立方体中心时,每个面上电通量相等∴ 各面电通量.(2)电荷在顶点时,将立方体延伸为边长的立方体,使处于边长的立方体中心,则边长的正方形上电通量对于边长的正方形,如果它不包含所在的顶点,则,如果它包含所在顶点则.如题8-9(a)图所示.题8-9(3)图题8-9(a)图 题8-9(b)图 题8-9(c)图 (3)∵通过半径为的圆平面的电通量等于通过半径为的球冠面的电通量,球冠面积**关于球冠面积的计算:见题8-9(c)图8-10 均匀带电球壳内半径6cm ,外半径10cm ,电荷体密度为2×C ·m -3求距球心5cm ,8cm ,12cm各点的场强.解: 高斯定理,当时,,时, ∴, 方向沿半径向外. cm 时,∴ 沿半径向外.8-11 半径为和(>)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和-,试求:(1)<;(2) <<;(3) >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d εq S E s⎰=⋅ϖϖq 06εq e =Φa 2q a 2a 206εq e =Φa q 024εqe =Φq0=Φe R 22x R +510-0d ε∑⎰=⋅q S E sϖϖ02π4ε∑=qr E 5=r cm 0=∑q 0=E ϖ8=r cm ∑q 3π4p =3(r )3内r -()2023π43π4r r r E ερ内-=41048.3⨯≈1C N -⋅12=r 3π4∑=ρq -3(外r )内3r ()420331010.4π43π4⨯≈-=r r r E ερ内外1C N -⋅1R 2R 2R 1R λλr1R 1R r 2R r 2R 0d ε∑⎰=⋅q S E s ϖϖrl S π2=则对(1)(2)∴沿径向向外(3)8-16 如题8-16图所示,在,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的点电荷,间距离为2,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从点经过半圆弧移到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解: 如题8-16图示8-17 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试求环中心点处的场强和电势.解: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和段电荷在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则产生点如图,由于对称性,点场强沿轴负方向题8-17图(2)电荷在点产生电势,以同理产生半圆环产生8-24 半径为的金属球离地面很远,并用导线与地相联,在与球心相距为处有一点电荷+,试求: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的电量. 解: 如题8-24图所示,设金属球感应电荷为,则球接地时电势8-24图由电势叠加原理有:得9-6 已知磁感应强度Wb ·m -2的均匀磁场,方向沿轴正方向,如题9-6图所示.试求:(1)通过图中面的磁通量;(2)通过图中面的磁通量;(3)通过图中面的磁通量.解: 如题9-6图所示题9-6图(1)通过面积的磁通是(2)通过面积的磁通量 (3)通过面积的磁通量(或曰)rlE S E Sπ2d =⋅⎰ϖϖ1R r <0,0==∑E q 21R r R <<λl q =∑rE 0π2ελ=2R r >0=∑q A B q q AB R 0q O C λR O AB CD O θd d R l =θλd d R q =O E ϖd O y AB O 0=∞U CD 2ln π402ελ=U 0034π4πελελ==R R U R R d 3=q q '0=O U -='q 3q0.2=B x abcd befc aefd abcd 1S befc 2S aefd 3S 24.0545.03.02cos 5.03.0233=⨯⨯⨯=θ⨯⨯⨯=⋅=S B ϖϖΦWb 24.0-Wb题9-7图9-7 如题9-7图所示,、为长直导线,为圆心在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径为.若通以电流,求点的磁感应强度.解:如题9-7图所示,点磁场由、、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产生产生,方向垂直向里 段产生 ,方向向里∴,方向向里. 9图9-9 如题9-9图所示,两根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向铁环上的,两点,并在很远处与电源相连.已知圆环的粗细均匀,求环中心的磁感应强度. 解: 如题9-9图所示,圆心点磁场由直电流和及两段圆弧上电流与所产生,但和在点产生的磁场为零。
物理奥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物理奥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是:A. F = maB. F = ma^2C. F = m/aD. F = a/m答案:A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B. 能量可以被消灭C.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D.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答案:C4.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关系是:A. 与距离成正比B. 与距离成反比C. 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D. 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5.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开始滑行,摩擦系数为μ,滑行距离为s,则物体滑行时间t为______。
答案:t = v0 / (μg)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忽略空气阻力,其落地时的速度v为______。
答案:v = √(2gh)7. 一个电路中,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V = IR8.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电流I和电压V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答案:I = V / R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9. 一辆汽车以恒定加速度a从静止开始加速,经过时间t后,汽车的速度v和位移s分别为多少?答案:v = ats = 1/2 * a * t^2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答案:动能 = 1/2 * m * v^2 = 1/2 * m * (2gh) = mgh11. 一个电阻R与一个电容C串联后接在电压为V的直流电源上,求电路达到稳态时的电流I。
答案:I = V / (R + 1/(C * ω))1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做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物体的最大速度。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部分题目及答案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部分题目及答案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一、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第l,13题每题2分,第14,20题每题3分,共47分) 1(“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A(6.7×104米B(6.7×105米C(6.7×106米D(6.7×107米2(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A(0.52毫米 B(0.53毫米C(0.518毫米 D(0.052厘米3(自行车尾灯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都朝着相反方向反射回去,这是因为尾灯上安装了( )A(平面镜 B(多组直角棱镜C(多组凹面镜 D(多组凸面镜。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6(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7(大小分别为5牛和10牛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的大小( ) A(只能是15牛 B(只能是5牛C(大于5牛,小于15牛 D(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8(春秋战国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高水平著作的学者是( )A(孔子 B(墨子C(孟子 D(老子9(最先用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科学家是( )A(杨振宁 B(吴健雄C(丁肇中 D(李政道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B(运动物体在阻力作用下会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消除惯性C(物体静止时惯性最大,运动时惯性减小D(在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中,物体仍然具有惯性13(对能源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2024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选择题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形成一个氘核时,会释放能量。
这一过程中,以下哪个物理量守恒?A. 质量B. 电荷量C. 质量与电荷量均守恒(正确答案)D. 仅有能量守恒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光屏上某点到两缝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时,该点将出现:A. 明条纹B. 暗条纹(正确答案)C. 无法确定条纹明暗D. 既非明条纹也非暗条纹关于黑洞的视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视界是黑洞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物质和光可以穿越B. 视界是黑洞的“表面”,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表面C. 视界内部的事件对外部观察者而言是不可见的(正确答案)D. 视界的大小与黑洞的质量无关在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平方代表什么?A. 粒子的动量B. 粒子的位置C. 粒子在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正确答案)D. 粒子的能量以下哪个现象不能用经典力学解释?A.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B. 电磁波的传播(正确答案)C. 炮弹的弹道D. 地球的自转在相对论中,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以下哪个物理量将显著增加?A. 物体的质量(正确答案)B. 物体的体积C. 物体的密度D. 物体的电荷关于原子核的裂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总质量增加B. 裂变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能量(正确答案)C. 裂变只能发生在重元素中,如铅D. 裂变是原子核自发分裂的过程,无需外部粒子轰击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由什么定律决定?A. 欧姆定律B. 库仑定律C. 楞次定律(正确答案)D.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关于量子纠缠,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量子纠缠是经典物理中的常见现象B. 量子纠缠意味着两个粒子在任何时刻的状态都是完全相同的C. 量子纠缠的两个粒子之间,对其中一个粒子的测量会瞬间影响到另一个粒子的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远(正确答案)D. 量子纠缠可以通过经典通信来复制和传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奥林匹克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59分)(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括号中,第l~13题每题2分,第14~20题每题3分,共47分)1.“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6.7×104米 B.6.7×105米 C.6.7×106米 D.6.7×107米2.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 ]A.0.52毫米 B.0.53毫米 C.0.518毫米 D.0.052厘米3.自行车尾灯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都朝着相反方向反射回去,这是因为尾灯上安装了 [ ] A.平面镜 B.多组直角棱镜 C.多组凹面镜 D.多组凸面镜。
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5.用t1代表太阳表面的温度,t2代表火箭燃烧室内燃气的温度,t3代表液态氮的沸点,t4代表南极洲的最低温度,它们温度高低的正确顺序是 [ ]A.t4<t3<t2<t1 B.t4<t3<t1<t2 C.t3<t4<t1<t2 D.t3<t4<t2<t16.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7.大小分别为5牛和10牛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其合力的大小 [ ] A.只能是15牛 B.只能是5牛 C.大于5牛,小于15牛 D.可能是5牛,也可能是15牛8.春秋战国时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高水平著作的学者是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9.最先用实验验证了宇称不守恒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吴健雄 C.丁肇中 D.李政道10.右图所示的各图中能代表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 ]11.物块P和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2所示,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B.Q对P的支持力和P对Q的压力C.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D.P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小的物体惯性大,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小B.运动物体在阻力作用下会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消除惯性C.物体静止时惯性最大,运动时惯性减小D.在太空航行的宇宙飞船中,物体仍然具有惯性13.对能源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将能源分为三类:第一类能源来自地球以外,第二类能源来自地球内部,第三类能源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
人们已经利用的太阳能和核燃料分别属于[ ]A.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二类能源 B.大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C.太阳能是第二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一类能源 D.太阳能是第一类能源,核燃料是第三类能源14.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千米/时,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千米/时 B.40千米/时 C.45千米/时 D.50千米/时15.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各装了半杯水,把相同质量的把相同质量的小铜块、小铁块和小铝块分别放入这三个杯子中,结果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加最大的是 [ ] A.放入铜块的杯子 B.放入铁块的杯子 C.放入铝块的杯子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6.一定质量的水体积为a,全部结成冰后体积变为b;一定质量的冰体积为c,全部化成水后体积变为d,则 [ ]A.b比a大1/10,d比c小1/9B.b比a小1/10,d比c大1/10C.b比a大1/9,d比c小l/10D.b比a小1/9,d比c大1/917.小球沿图3所示的光滑斜面由a滑到b,接着又在光滑水平面bc上滑动,比较小球在a、b、c三点时速度的大小 [ ]A.V a<v b>v c B.v a<v b<v cC.v a<v b=v c D.v a<v b,v c=018.匀速上升的气球下面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石块,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将是(不计空气阻力)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19.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4所示),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20.有一个上细下粗的筒,下端用一薄片盖住后浸入水中(不计薄片重),薄片因受水的压力而不下落,如图5所示。
这时向筒内轻轻注入150克水后,恰能使薄片下落,那么下列做法中同样可使薄片下落的是[ ]A.往筒内轻轻注入150克水银B.往筒内轻轻注入150克酒精C.往筒内轻轻放入150克砝码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二)多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来,并把它们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选对一个者给l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每题3分,共12分)21.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正确的是 [ ]A.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雾是冰升华形成的 D.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22.要使一束平行光通过某光学器件后仍为平行光束,则可选用的单个光学器件是 [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两面平行的玻璃体2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挂在两根强度相同的细线下,但在乙的上方接一段橡皮筋,两球在同一高度时平衡,如图6所示,然后托起两个小球到另一相同高度,突然放手,结果 [ ]A.有可能挂甲球的细线断了,而乙球的细线未断B.有可能挂乙球的细线断了,而甲球的细线未断C.只要挂乙球的细线断了,则挂甲球的细线一定断D.只要挂甲球的细线断了,则挂乙球的细线一定断24.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贴着墙保持静止,如图7所示,这时 [ ]A.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f=GB.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f=FC.若增大F,则摩擦力f也随之增大D.若增大F,则摩擦力f保持不变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25~31题,每空1分;32~38题,每空2分。
共32分)2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6、音乐会上,男中音歌手正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一位女高音歌手,______歌手的音调高,______歌手的响度大。
27.影子是由光的______性质形成的,倒影是按光的______规律形成的。
28.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______因发现一种长寿命、重质量的介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9.漏水运转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是我国的______发明的。
30.奠定经典物理学基础并被誉为“力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______,他的名著《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
31.1942年,中国物理学家______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半年之后,美国科学家根据这一方案进行实验,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32.一列车正以18千米/时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滴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一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______风,风速是______米/秒。
33.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来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温度,它的示数是110℃;放在冰水混合液中时,它的示数为-2℃。
若用这支温度计测教室里的温度,示数为26℃,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______℃;如果用它测量冰箱内的温度,示数为-16℃,则冰箱内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34.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图8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段和______段,表示物体静止状态的是______段。
35.长颈鹿是世界上个子最高的动物。
个子高了,血压也要高,所以长颈鹿又是世界上血压最高的动物,雌长颈鹿平均高约4.3米,血液密度约1.05×103千克/米3,当长颈鹿的心脏收缩把血液压到比心脏高3.4米的脑子里去时,压强至少是______。
36.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设光速为c,声速为v,闪电处离人的距离为s则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37.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3,乙的体积是甲的1/2,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
38.一条小河与一条公路平行,甲沿河坐小船往返于A、B两地,乙沿公路步行往返于A、B两地。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乙在公路上行走的速度相同,其大小均为v,现河水的流速为v水,则甲、乙在这两地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
三、作图题与实验题(共21分)39.(4分)一物体A受到重力5牛,放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的斜面上,受到支持力4牛,A在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请用力的图示法将这两个力画出来。
40.(3分)如图9所示,光线AB是点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SC的反射光线。
清画出平面镜M和像S′的位置。
41.(3分)图10中S′为S的像点。
请画出凸透镜的焦点及光线SA的折射光线。
42.(6分)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一台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如图11(a)所示,在称量之前必须将游码______处,然后调节______,使______。
称量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11(b)所示时,天平平衡;用量筒量出纯水,如图11(c)所示。
然后将盐完全溶解在水中,水位升高后的位置如图11(d)所示。
请把数据填入表中。
根据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ρ=______千克/米3。
43.(5分)你外出旅游时坐在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里,想测出汽车的速度,手中只有一块手表,该怎么测量?试写出测量方法及计算公式。
(设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路旁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l米)。
四、计算题(本题8分)44.如图12所示,一个足够大,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在A管中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往B管中注入密度为ρB的液体,当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l/2时(l为B液体的液柱长度),管内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再往A管中注入液体C,已知ρC=l/2ρB,欲使液体平衡时两管的液面恰好相平,应该注入液体C的液柱长度为多少?一、1.C;2.C;3.B;4.B;5.D;6.A;7.D;8.B;9.B;10.C;11.D;12.D;13.A;14.B;15.C;16.C;17.C;18.D;19.D;20.B;21.A,D;22.A,D;23.A,C;24.A,D二、25.3×108米/秒26.女;男27.直线传播;反射28.丁肇中29.张衡30.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1.王淦昌32.北;533.25;-12.534.AB;EF;BC35.3.57×104帕(或3.50×104帕)36.(c-v)s/cv37.1/338.v2/(v2-v2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