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答案)

100个初中语文高频易错成语(附练习)1.空穴来风释义: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误用: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释义: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含贬义。
误用: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释义: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误用:用来形容自然风景或其他美好事物,错。
4.炙手可热释义: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指人的权势等。
误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其他流行的事物。
5.侃侃而谈释义:“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误用:多误用来形容聊天。
6.首当其冲释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遇到灾难;一般作谓语。
误用: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释义: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恰到好处。
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误用:常被人误用来形容商品销售不够火爆。
8.鼎力相助释义:大力支持帮助。
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误用:不可用于自己,否则显得不谦虚。
9.集思广益释义: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误用: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10.首鼠两端释义: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释义:表示过分吹嘘的话语;多为贬义。
误用: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释义:才华像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误用:常误用于“脱颖而出,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
13.蓬荜生辉释义:谦敬之辞,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
误用:广告语误用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
14.不可收拾释义: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
误用: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
(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15.出奇制胜释义:出奇兵战胜敌人。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

常见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1)Aai洪水冲走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鸿雁。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其他人并未受灾,只是李老汉受灾了,故不合语境。
)ai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事业。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
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此语境中只有“爱屋”之意,而没有“及乌”之意。
)an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
与“抢险救灾的紧急”不相符。
)an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劳动。
陈述对象应为“人”而不是“生活”。
)an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
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an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使用正确。
安之若素: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往往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像平常一样。
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Bbai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bai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bai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成语病句专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①风尘仆仆:形容奔波,忙碌劳累。
②对象错误,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
不能用来形容“平顶山特大矿难给自己造成的悲痛”。
③冷眼旁观:【多义】①①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边观看:②多指可以参与而不愿意参与。
此处用前者义。
④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此处用来指“城市大雨倾盆的景象”用词不当。
:⑤语义重复,不虞之誉,意想不到的赞扬。
“不虞”本身就是“意想不到”的意思,属语义重复。
”⑥确,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符合语境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饮鸩止渴:暍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符合语境。
②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非常多。
后用以形容赶时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风之意。
含贬义。
此处用来形容“姚明致力于公益事业”是褒贬失当。
④不合语境,席不暇暖:指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
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这里不能形容楼市冷淡。
⑤例行公事:【多义】①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②按照惯例处理公事。
此处用前者义。
⑥不合语境,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本句语境意是人们们对此难以理解,所以用在此处不合理。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本句中用来指文章,使用对象错误。
②过门不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
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本句用于邮轮途经香港,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③“独具只眼”: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形容眼光敏锐,能看到别人不易发现的事物,见解高超。
常用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3 )

常用成语误用解析(答案版3 )Jji无疑,老祖宗留下的许多民族美德积重难返,不是几个“款爷”、“富婆”的游戏人间所能改变得了的。
(重:程度深;返:回转。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多用于形容不好的事物。
)ji刘师傅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也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来不客气,深受大家的敬重。
(比喻过于苛刻,贬义。
褒贬误用。
)ji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
几十年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循循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我心中。
(说话急躁,神色严厉。
形容发怒时的神情。
不能用来形容“恳切的态度”。
)ji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目标已经确定,如何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呢?两代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
主语应该是领导者。
)ji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褒义词。
这里形容“错误”, 误用为贬义了。
)ji如果在选举候选人之前,有一个考核机制将无参政议政能力者甄别出来,当然就可以避免急功近利之辈混入代表委员队伍。
(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改为“滥竽充数”。
)ji我家近旁新开设了一间连锁店,货架上各种日用品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很受顾客欢迎。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jia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一进客厅家徒四壁,明亮宽敞。
(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jian①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应为“刻不容缓”。
)②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新选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例析

熟语使用考点透视:“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包括:正确理解成语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成语熟语。
其中不仅有成语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能力层级为D。
典型例题: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4年广东)A.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解析】答案是A。
B项中“慷慨解囊”是毫不吝惜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不是花很多钱买东西的意思。
C项中“弹冠相庆”是贬义词。
D 项中“磨洋工”是惯用语,指干活时磨磨蹭蹭、消极怠工、故意拖延时间,与语境不合。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005年浙江)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我们的某些规章制度还不很健全,有的“聪明人”便打起了擦边球...,以此谋取私利。
C.时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痞子蔡就是屈指可数....的网络写手之一。
D.周末,我和同桌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解析】答案是B。
“擦边球”比喻做在规定的界限边缘而不违反规定的事。
A项中“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该成语使用范围不当。
C项中“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与“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矛盾。
D项中“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
解答这道题可以从分析这些成语内部的词或语素开始,还要看在句中的具体语言环境。
策略技巧:一.明确“熟语”概念,扩大知识积累关于熟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固定的词语,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如慢条斯理、不尴不尬、乱七八糟、八九不离十等”。
成语误用类型练习及答案

成语误用类型练习[训练说明]本训练卷涉及的成语错误用法,分别为:A.重复赘余;B.轻重不分;C.功能紊乱;D.多义误用;E.前后矛盾。
请判断下列成语用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在括号内填入上述错误类型代码。
1.请判断下列成语使用的正误,并根据上面要求作答。
①游人熟视无睹....“禁止通行”的指示牌,据记者现场观察,仅1分钟内就有8人骑自行车从此处进入公园。
( )②他致力于推动区域和平,获得年度最高荣誉“艾森豪国际和平奖”,对于这份意料之外的不虞之誉....,他倍感荣幸。
( )③入春的大观园,春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吐蕊,流水浅浅,游人置身于这秀色可餐....的春景中,恍如回到了红楼之中。
( )④他信手拈来....一根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件精致小巧的自行车、威武霸气的变形金刚就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 )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共同维护南海地区海、空域航行及飞越自由与安全”的主张,与美国“航行自由”的论调不约而同....。
( )⑥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
( )答案:①C 功能紊乱。
“熟视无睹”指对应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
后面不能带宾语。
②A 重复赘余。
“不虞之誉”指没有意料到或意想不到的赞扬。
和前面的“意料之外”重复。
③√“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使用正确。
④C 功能紊乱。
“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不能带宾语,此处也不合语境。
⑤C 功能紊乱。
“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用作状语,这里用作了谓语,语法错误。
⑥√“平易近人”指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使用正确。
2.请判断下列成语使用的正误,并根据上面要求作答。
①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进,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成语误用

(二)用错对象: 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也
叫不明范围,语境不合等。
1.【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误用分析: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2.【楚楚动人】 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 态娇柔,能打动人。 误用分析: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3.【洗心革面】 比喻彻底悔改。 误用分析:该词只能用于人,不能用于物。 4.【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 遇。 误用分析:萍水相逢不能用于相识的人。
14【琳琅满目】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 指书籍或工艺品。 误用分析:不能用于景观。 15【暴露无遗】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 问题等显露出来。 误用分析:不能用于“长处”。 16【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误用分析:“马革裹尸”应是军人战死于战 场。
(三) 谦敬错位:
成语误用
(一)望文生义: 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仅按成
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而造成错误。
1.【万人空巷】 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 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 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误用分析:本句从语意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 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因此“万人空巷” 用在此处错误。 2.【三人成虎】 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 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 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误用分析: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 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11.【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 言紊乱或空洞。 误用分析:此句指听话人听不懂,而不是陈 寅恪先生讲课内容紊乱或空洞,显然用词不 正确。 12.【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形 容房屋高大华丽。 误用分析: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 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13.【豆蔻年华】 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误用分析:不能用于男子,年龄范围也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成语误用练习答案
一、改正使用错误的成语
1、“耿耿于怀”就是“一直” “未能忘记”的意思
2、“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
3、“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
5、“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6、“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7、“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8、“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
9、“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10、“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11、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12、“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13、“孑然一身”就是“独自”14、“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15、“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16、“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17、“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18、“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19、“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20、前后语意矛盾21、“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22、“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23、“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24、“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25、“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26、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27、“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28、“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29、“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30、“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31、“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程度太重32、“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33、“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34、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35、“遍体”与“全身”重复3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37、“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38、“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39、“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40、“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41、“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42、“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
二、选择题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