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秦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秦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秦汉时期的作家?A.李斯B.司马迁C.董仲舒D.司马相如正确答案:A.李斯。
李斯是秦朝的作家,而司马迁、董仲舒和司马相如都是汉朝的作家。
2、下列哪一部作品不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A. 《史记》B. 《战国策》C. 《汉书》D. 《庄子》正确答案:D. 《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而《史记》、《战国策》和《汉书》都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
3、下列哪一项不是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D.纸质书籍成为主要阅读材料正确答案: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以及纸质书籍成为主要阅读材料。
而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作品是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A. 《道德经》B. 《楚辞》C. 《淮南子》D. 《春秋繁露》正确答案:BCD。
《楚辞》是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但也是秦汉时期流行的文学作品之一。
《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的哲学著作,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
《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也是秦汉时期的重要文学作品之一。
而《道德经》是战国的作品,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
2、下列哪些作家是秦汉时期的作家?A.屈原B.贾谊C.班固D.张衡正确答案:BCD。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作家,不属于秦汉时期的作家。
而贾谊、班固和张衡都是秦汉时期的作家。
3、下列哪些是对秦汉时期文化特点的正确描述?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B.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人才辈出C.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影响深远D.佛教传入中国,影响深远正确答案:AB。
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影响深远以及文学和艺术得到发展,人才辈出。
而神仙传说和道教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但影响深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因此,选项C和D都不是对秦汉时期文化特点的正确描述。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

《古代文学》(秦汉——魏晋南北朝)考试样题A一、填空(25分) (一)文学史常识1、秦汉唯一著名作家是 ,其代表作品是《 》。
2、汉代最兴盛的文体是 ,但真正代表汉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是的《 》中的传纪文学作品及诗歌中的 、民间歌辞、文人五言诗《 》。
3、我国文学史上现存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 《 》。
4、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么三篇,其中只有《 》 最可信为蔡琰所作。
5、东汉班固有《两都赋》,张衡有《二京赋》,西晋左思则以十年时间构思写成《 》。
“洛阳纸贵”指的即是 的佳作被富贵人家竟相传抄之事。
6、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是由谢灵适开创的 。
7、集南北朝诗歌之大成的作家是 ,其代表作为《拟咏怀》廿七首。
8、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最杰出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是刘勰的《 》。
(二)诗句填空1、兔从狗窦入,。
《十五从军征》2、,游子不顾返。
《古诗·行行重行行》3、白骨露于野,。
(曹操《蒿里行》)4、丈夫志四海,。
(曹植《赠白马王彪》)5、,澄江静如练。
(谢月兆《晚登三山还想京邑》)6、池塘生春草,。
(谢灵运《登池上楼》)7、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8、,白骨蔽平原。
(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9、,翔鸟鸣北林。
(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10、援琴鸣弦发清高,。
(曹丕《燕歌行》)10分)1、被王国维推为“一代之文学”的汉代文体是()。
A.汉乐府民歌B.汉赋C.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散文D.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文人2、乌有先生,亡是公是出自()。
A.枚乘的《七发》B.司马相如《子虚》《上林》C.贾谊《鹏鸟赋》D.杨雄《羽猎》赋中虚构的人物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薄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之句出自汉乐府民歌中的()。
A.《有所思》B.《陌上桑》C.《妇病行》D.《孔雀东南飞》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之句出自()一诗。
A.司马迁《报任安书》B.李斯《谏逐客书》C.班固《苏武传》D.晁错《论贵粟疏》5、汉代四大赋家指的是()。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题自学考试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为许多想要自我提升和实现职业发展的人提供了机会。
在自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一门必选的科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有关如何准备自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的简答题的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自学考试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一门涵盖内容广泛的科目。
它涉及到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等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文学知识。
因此,为了准备这门科目,我们需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
其次,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这门科目的简答题部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仔细阅读题目。
在阅读题目时,需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理解题目的考查要点,明确答题方向。
同时,还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另外,需要注意一些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例如,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先列出重要的观点和理论,然后结合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和解释。
此外,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尽量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以免影响得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准备自学考试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练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自学考试中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想要提升自己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建议,能够帮助大家顺利地通过这门科目的简答题部分。
复习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一、文章类型与关键词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旨在梳理和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历程、重要作家和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演变。
关键词包括文学史、古代、中国、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发展历程等。
二、文章结构1、引言:简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背景和意义,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2、文学史分期: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阶段。
古代文学史精品试题

9、马致选《汉宫秋》的现实意义和艺术特色。
10、马致远神仙道化剧所表现的思想倾向,以及盛行的原因和影响。
11、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悲剧意义。
12、元杂剧衰微的原因。
13、郑光祖《倩女离魂》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
14、《陈州粜米》的思想意义和包公形象的塑造。
12、徐谓的南杂剧《四声猿》的主要内容。
13、何谓“吴江派”、“临川派”?各自主要主张如何?
14、汤显祖“临川四梦”主要内容?《牡丹亭》的艺术特色?分析杜丽娘的形象。
15、明初诗文的代表作家有哪些?有什么代表作品?
16、前后七子指的是哪些人?有何文学主张?
17、“唐宋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什么文学主张?
18、杨万里的诚斋体风格怎样?
19、陆游诗歌的主要题材有哪些?艺术特色如何?
20、辛弃疾词在艺术上有哪些特色?
21、辛派词人主要有哪些作家,都有什么代表作品?
22、何谓“江湖诗派”、“四灵诗派”,诗风如何?
23、姜夔、吴文英词的主要风格有何不同?
5
※<习题七>
11、《昭明文选》是一部怎样的书?
12、范晔《后汉书》有什么特色?
13、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什么原因造成了南朝乐府民歌内容单一化?其艺术上有何特点?
14、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怎样?其艺术上有何特色?它在风格上和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
15、简述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16、简述南北朝文人诗文创作概况。
第二编 秦汉文学
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
2、简述乐府是怎样由一个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名称的。
3、举例说明汉代乐府民歌是如何广泛、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现实的。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doc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填充:1,《诗经》现存诗--------篇,大抵是--------至----------------约----百年的作品。
2,写出《诗经》古代和现代著名的注本或选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3,写出2部《楚辞》著名的注本或者选注本(包括作者和书名):----------------------------、--------------------------------。
4,写出《论语》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5,写出《孟子》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
6,写出3种先秦诸子散文代表性的著作:-------------、-------------、------------。
7,写出3篇神话作品的名称:------------------、------------------、-----------------。
8,写出4篇屈原作品的名称:----------------、----------------、----------------、----------------。
9,汉代所传《尚书》有二种,一为﹍﹍﹍﹍﹍﹍﹍,有﹍﹍﹍篇;一为﹍﹍﹍﹍﹍﹍﹍,有﹍﹍﹍篇。
10,所谓“《春秋》三传”是指------------------、------------------、-----------------。
11,《左传》记叙了自鲁---------------年起到---------------止共-------年的史实。
12,《左传》是一部以----------------的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秦汉)古代文学简答题(最新整理)

的赞美中和对人生的哲理的领悟中,达到客观之景和主观之意的完全融合,亦即在超尘脱俗的境界中达到了“净化”程度的思想。
20、贾谊的政论散文的特点:善于通过鲜明的对比,造成巨大的感情落差,构思精巧,说理透辟,富于文采,善于铺陈,感情充沛,气势浩荡,有战国纵横家散文之遗风。
21.《过秦论》的创作特点:
(1)主题鲜明,结构谨严,紧密围绕中心选材;
(2)陈述史实与议论分析相结合;
(3)比喻、对偶、排比、铺陈、对比手法的运用。
贾谊是汉初辞赋大家,此文在语言运用上具有明显的赋化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1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 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婚姻爱情;战争徭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3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委婉细腻;以情为核心展开动态描写;多用顶真手法和双关语。
4《诗品》评曹植诗歌的特点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请结合作品加以阐释。
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5《史记》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
《史记》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刻画人物,成为传记文学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人文精神的弘扬;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重要影响。
6曹操《短歌行》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短歌行》的特点:情调低昂回旋;化用《诗经》成句;多用比喻。
7“大小谢”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
大谢对山水景物作客观的描摹,小谢通过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小谢在语言上避免了大谢的晦涩、平板之弊,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8陶渊明诗歌有哪些风格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平易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情景事理的浑融。
另外,陶诗还有金刚怒目式的风格。
9、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七件事启发太子,大肆铺陈、讲究文采,标志着汉大赋的成熟。
对后来的辞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七林”。
10、《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结构;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对白;环境渲染。
11、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南朝民歌多为情歌,北朝内容广泛;南朝委婉含蓄,多用双关语,形式短小;北朝粗犷豪放,直率,形式多样。
12、王粲《登楼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借登楼抒发思乡之情、怀才不遇之情。
13、简述汉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意义
汉乐府民歌在《诗经》以后继承并发展了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影响。
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代天宝时期杜甫又进一步因事立题,创作了《三吏》、《三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诗篇。
中唐时期,白居易又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了新题乐府诗。
所有这些,都是对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2)在形式上,汉乐府民歌为后代诗歌创作确立了五言、杂言这两种主要诗体。
在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东汉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创作的兴起,此后建安文人又掀起了创作五言诗的高潮。
鲍照的五言诗与杂言,又是在继承汉乐府民歌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乐府歌行体,更是在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可以说后代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接受汉乐府的影响很大。
14、简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就诗歌语言来说,陶诗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
钟嵘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诗品》卷中),指出陶诗语言简洁纯净。
他不用夸张的铺排,不用刻意的雕琢的对仗和生僻的典故,他诗句的魅力,在于全是以他性情中的自然流露,在于内在的感情力量。
他向往的是闲适淡泊的人生,而非矫饰的感情世界,所以他选择的只能是这种纯净的去尽华饰的语言。
但是,陶诗的语言又不是未经加工的粗糙平俗的民间口头语言,而是语言巨匠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炼所能达到的更高境界。
试看他的《闲情赋》:写的多么绮丽多姿,说明他不是不会使用华美的辞藻和细腻的绘声绘色;但他的审美趋向并不在于此,所以他在诗文创作中洗尽铅华,以质素自然的语言创造出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
15、《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答:①善于抒情,融情入景,寓景于情。
如《迢迢牵牛星》,通篇描绘牛女形象,而男女离别之情,已隐含其中。
②善于以事传情,通过某些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使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
如《西北有高楼》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情的描述,抒写了一个怀才不遇、失路徘徊的下层文士的苦闷。
③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以衬映烘托,能达到一种虽着墨不多却语短情长的艺术效果。
④语言上具有浅近自然、意蕴丰厚的特点。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不仅是汉末抒情文学兴起的产物,也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16、简述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答:志怪小说的兴盛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原因。
第一是中国的原始宗教和巫术以及方士的活动和神仙信仰;第二是当时道教和佛教的流行;第三是社会的混乱与黑暗使人们只能用志怪一
类的小说来曲折的表达自己的反抗和理想
17.汉赋演化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汉赋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这三个时期:
㈠骚体赋
骚体赋形成于西汉初期,代表作家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与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大体而言,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
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㈡汉大赋(新体赋、散体大赋)
汉大赋始兴于景、武之世并成为汉赋的主要样式。
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奠基之作,代表作家作品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㈢抒情小赋
抒情小赋产生于东汉中后期。
东汉中后期的赋,重在抒情述怀,篇制短小,故称之为抒情小赋。
代表作家、作品为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18、晋宋之际为什么山水文学发达起来?
答:南朝晋宋之际,文学发展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转折,这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当时的玄学很兴盛,庄老是玄学的主要思想。
而庄老哲学本来就具有修真出世和消极隐遁的思想,所以两晋有很多游仙诗和招隐诗,无论是修炼还是隐遁,都要在山林中进行,神仙不容易修炼成功,所以隐遁就成为逃避现实的一种途径,这种生活方式又是文人的通病,于是当时的一部分文人就隐遁山林,寄情山水,以显示自己的高洁。
这些人中有的是真正的归隐,如陶渊明,有的却把归隐当作一种手段,以求显贵。
而南方秀丽的山水,使这些文人在隐居欣赏之余,不免发于吟咏,有的高门士族在政治上失势,也常常回到自己风景佳胜的庄园,以游山玩水为消遣,并在诗歌和文章中加以表现。
因此在文学中就出现了描绘山水的内容。
在这一时期,山水成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如谢灵运的诗歌等,这标志着山水文学产生和发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