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PPT
合集下载
血管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基础知识ppt课件

;.
63
介入治疗并发症
;.
64
AVF
Pseudoaneurysm
;.
Mycotic Aneurysm
66
手术治疗基础知识
;.
68
;.
69
血管外科器械
;.
70
血管外科特殊器械
;.
71
无创血管镊、阻断钳
;.
72
血管缝合
;.
73
缝线粗细 7-0美制单位 0.5 Ph.欧制单位
聚丙烯 蓝色单丝
导引子(Introducer)
Y阀
;.
Torquer
25
;.
26
导丝操作的原则
;.
27
导管的分类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例:SIM导管的使用
;.
34
第三步: 在体外与病变部位之间建立“生命线”
• 交换导丝、导引导管 • 交换导丝头端位置要跨越病变,到达病变的远端正常动脉
• 自膨支架
• 螺旋型支架
;.
9
• 覆膜支架
血管介入治疗的组成
;.
10
第一步: 建立和维持血管通路
• 穿刺针、导管鞘、导引导管、Y阀
;.
11
动脉穿刺
;.
12
髂前上棘 股骨头 小转子
股深、浅动脉
股动脉穿刺部位
腹壁下动脉 旋髂浅动脉
耻骨结节
;.
13
Seldinger穿刺法
;.
14
穿刺针
;.
15
造影术,并获得1956年诺贝尔奖。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做腹主动脉造影。
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 防和处理措施探讨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课件PPT

畏寒 皮肤苍白 凉感 皮温降低 麻木 脉搏减弱
第Ⅰ期 (局部缺血期)Buerger病
临
床
表
现
游走性浅静脉炎
临床 表现
Buerger病
第一期 局部缺血期
间歇性跛行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
Buerger病
第Ⅱ期(营养障碍期)
麻木 凉感 疼痛加重
临床 脉搏消失 营养性变 表现
静脉怒张: 静脉直行,高出皮
支架置入术 stenting
Thromboangiitis 青壮年 中老年
Buerger’s Disease ★静脉倒流病: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可见
无
Obliterans (TAO) 第Ⅰ期(局部缺血期)
一般治疗:抬高患肢,弹力支持
一.概述
1908年 Buerger
发于足趾名曰脱疽。 其中赤黑,死不治,不 赤黑不死。不衰,急斩 之,不则死矣。 —《内经 ·灵枢痈疽篇》
血管外科常见疾病
血管外科的诞生和发展
诞 生 经济发展
于 生活富裕
普 外
饮食结构
科 工作压力
与 生活节奏
胸 外
环境污染
科 运动减少
高血压 动脉硬化
糖尿病
疾病谱转变
血管外科发展
血管外科的范畴
血管疾患分类
静脉病
★静脉倒流病: 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静脉阻塞病: 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病
★动脉扩张病: 动脉瘤 夹层、假性动脉瘤 ★动脉闭塞病: Buerger病 大动脉炎
多普勒、彩超、静脉造影
布-加综合征
三大因素(Virchow 理论)
(arterial bypass)
血管外科ppt课件

LOGO
A型
不论起源,所有累及升 主动脉的夹层为A型
B型
未累及升主动脉的夹 层为B型
14
临床表现
胸背部呈刀割或撕裂样 休克外貌,血压常不低,外膜破裂则血压降低 主动脉关闭不全;脉搏改变等
疼痛
高血压 心血管症状
脑和脊髓缺血,引起偏瘫、昏迷等 下压迫肠系膜动脉,上至喉返神经
神经症状
压迫症状
LOGO
15
35
LOGO
36
LOGO
37
病因
LOGO
• (二)静脉壁的损伤 :
•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
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
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
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
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股骨颈骨折损伤
25
术前准备
LOGO
• 做好术前准备 皮肤准备,禁食水。
术前下尿管
右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
更换手术衣,准备好术中造影剂、外用 盐水、肝素钠等药物及手术器械、手术器 材。
制动、运送过程中注意轻柔,避免剧烈 咳嗽,全程陪护。
26
术后护理
LOGO
• 一般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
2、全麻术后病人清醒,呕吐反应消失后可进食水。局麻术后病人即 可进食水。
7
LOGO Aortic dissection
主动脉
胸主动脉
假腔
腹主动脉
真腔
8
发病率
LOGO
主动脉夹层,是较常见也是最复杂、最 危险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每年 50-100人/10万人群,呈上升趋势。
《血管外科》PPT课件(2024)

抗凝药物的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的副 作用
扩血管药物的副作 用
降脂药物的副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 ,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 能并调整药物剂量。
2024/1/28
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出血等,需注意观察患 者症状并及时处理。
可能导致头痛、心悸等 ,需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药物剂量或种类。
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肌痛等,需定期监测相 关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机械性治疗
通过机械装置对血管病变进行挤压、扩张或切割,如血管 成形术、斑块切除术等,适用于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37
08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2024/1/28
38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2024/1/28
血管疾病复杂性和多样性
血管外科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需要不 断提高诊疗水平。
2024/1/28
静脉疾病
包括静脉曲张、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炎等。
淋巴管疾病
包括淋巴水肿、淋巴管炎 等。
5
诊疗方法及技术手段
诊断方法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和心电图等 辅助检查。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 治疗手段,包括血管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疼痛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等症状。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 CT等影像学检查。
8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 、降糖等,以及手术治 疗如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搭桥术等。
动脉瘤
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动脉瘤腔内修 复术等,以及介入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术等 。
血管外科ppt课件

心肺功能监测及调整建议
术前心肺功能评估
了解患者心肺功能状况,为手术提供参考。
术后定期随访
评估心肺功能恢复情况,给予个性化康复建 议。
术中实时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常见心肺并发症处理
针对心律失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采取相 应治疗措施。
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指导
01
02
03
04
症状和体征
患者可能出现疼痛、局部搏动性肿块、压迫症状等。夹层动脉瘤可导致剧烈胸痛、背痛等急性症状,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诊断和治疗
通过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如动脉瘤切除术 、覆膜支架植入术和腔内隔绝术等。
其他罕见血管疾病
03
血管畸形
血管炎
雷诺综合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血管外科从普通外科中逐渐分离出来,成 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影像技术和材料科学的 飞速发展,血管外科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血管外科疾病分类
动脉系统疾病
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动脉栓塞等。
静脉系统疾病
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静 脉瓣膜功能不全等。
症状和体征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和溃疡等症状。血栓形成可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和浅静脉炎等表现。
诊断和治疗
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压力治疗和手术治疗,如静 脉剥脱术、激光闭合术和硬化剂注射等。
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
定义和流行病学
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局部薄弱而形成的瘤样扩张,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壁内膜撕裂 导致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这两种疾病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人群中较为常见。
《血管外科》课件

溶栓药物
新型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抗炎药物
新型抗炎药物如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微创手术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 越多的微创手术方法被应用于血 管疾病的治疗,如血管腔内支架 植入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 病,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风险因素,定期 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及
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采取干预措施。
选择合适的运动与锻炼方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与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 护血管健康。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
总结词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和高效治疗的保障,包括诊断、 手术和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描述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了解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手术治疗
搭桥手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绕过阻塞或狭窄的血管段 ,恢复血液流通。
血栓取出术
通过手术取出阻塞血管的 血栓,恢复血流。
血管成形术
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血管 ,恢复血流。
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
01 介入治疗
新型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急性心肌梗死 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低的出血风险。
抗炎药物
新型抗炎药物如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和非甾体抗炎药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 成的风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的新技术
微创手术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进步,越来 越多的微创手术方法被应用于血 管疾病的治疗,如血管腔内支架 植入术、血管内球囊扩张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 病,提高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根据年龄、性别、家族史等风险因素,定期 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检测,以及
血管超声、CT血管成像等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采取干预措施。
选择合适的运动与锻炼方式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与锻炼方式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 护血管健康。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
总结词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和高效治疗的保障,包括诊断、 手术和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详细描述
血管外科的诊疗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了解诊疗流程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患者 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手术治疗
搭桥手术
通过建立新的血流通道, 绕过阻塞或狭窄的血管段 ,恢复血液流通。
血栓取出术
通过手术取出阻塞血管的 血栓,恢复血流。
血管成形术
使用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血管 ,恢复血流。
其他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等)
01 介入治疗
【医学课件】血管外科

THANKS
感谢观看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医疗技能,并对患 者进行全面的医学管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02
血管外科基础知识
血管系统的基本构造与功能
血管系统由多种不同直径和类型的血管组成,包括动脉、静 脉和毛细血管。
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以 及调节血压和维持身体各部位的正常温度。
2
血管外科在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血管疾 病可能导致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器官缺血 、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 包括手术、介入、药物治疗等,以治疗各种复 杂的血管疾病。
血管外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血管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消除病因、改善血流和保护 重要脏器。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了解血管生理和病理机制,并根据患 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血管病变, 避免病情恶化。
03
康复治疗
针对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专业的康复 治疗手段,如物理疗法、运动疗法和 心理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06
血管外科的科研与教学
血管外科的科研方向与热点
血管外科科研方向
涉及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 。
血管外科科研热点
涉及新型血管替代材料、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同时血管外科也在研究如何 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等方面。
血管外科的教学与培训
血管外科教学
主要包括针对医学生的教学和进修培训,以及针对专业医生 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血管外科培训
涉及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手术技能、介入治疗 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也会开展团队合作和危机处理等方面的 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
• Duplex • DSA • CTA • MRA
腹主动脉瘤
DSA
腹主动脉瘤
CTA
腹主动脉瘤
MRA
治疗
•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 择期手术死亡率低于5%
腹主动脉瘤
• 掌握手术适应证(D≥5cm;快速 增大;有症状)
• 充分术前准备
• 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主要术式
• 开腹手术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肾动脉夹层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血管腔内操作 发育异常 主动脉夹层延续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自体肾移植等
内脏动脉瘤
一例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瘤形成
腹主动脉瘤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
腹主动脉瘤是 一种常见的动 脉扩张性疾病。
治疗
• 除了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外,都应手术 治疗
• 手术基本原则是切除动脉瘤和动脉重建术 主要术式
• 动脉裂口修补 • 补片修补 • 瘤体切除后作端-端吻合术 • 瘤体切除后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术 • 腔内修复术
周围动脉瘤
一例左锁下动脉瘤的CTA、反书本形切口及术中所见
周围动脉瘤
右锁骨下动脉瘤伴颈总动脉迂曲 采用锁骨上切口完成手术
•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 其他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因素共同或分别
起作用,引起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最 终导致AAA形成。
临床表现
腹主动脉瘤
重视AAA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搏动性肿物 疼痛 压迫症状 栓塞症状 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
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腹主动脉瘤
我国AAA的发病率呈 不断上升趋势
发生于肾动脉以下者 称腹主动脉瘤(AAA)
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 腹主动脉瘤称为胸腹 主动脉瘤(TAAA)
腹主动脉瘤
AAA的病因学
• 动脉粥样硬化
腹主动脉瘤
• 腹主动脉自身结构的缺陷
• 导致AAA形成的酶化学的作用
肝动脉瘤
内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脉瘤
右侧肝外型多见 • 病因:
创伤 感染 动脉硬化 发育异常
• 临床表现:压迫、腹痛、消化道出血、休克 •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肝叶切除等
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肾动脉非夹层动脉瘤
• 病因:
创伤
发育异常
动脉硬化(主要原因)
肾移植术后
• 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肾绞痛、休克
• 术式:动脉瘤切除、血管重建、肾切除等
无名动脉瘤腔内修复 周围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脾动脉瘤
• 病因: 妊娠 门脉高压 胰腺炎 损伤
内脏动脉瘤
脾动脉瘤
• 临床表现:
压迫症状
腹痛
失血及消化道出血
内脏动脉瘤
• 诊断:
– 腹部X线 – CTA – MRA – Duplex – DSA
脾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内脏动脉瘤
一例脾动脉瘤术中所见
病理 分型
• 真性动脉瘤:瘤壁保留动脉的内膜、中膜、
外膜三层结构
巨大腹主动脉瘤
病理 分型
•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瘤壁由血肿
机化斑块或纤维组织构成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病理 分型
• 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所见
病理 分型
• 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neurysm):血流经
临床表现
• 局部搏动性肿块 • 压迫症状 • 肢体远端缺血
周围动脉瘤
颈动脉瘤
临床表现
• 瘤体破裂
周围动脉瘤
• 疼痛
• 感染
• 其他
锁骨下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诊断
• 临床表现
周围动脉瘤
• 体格检查
• 影像学检查: Duplex DSA CT/CTA/3D-CTA MRA
CTA Duplex
MRA
腔内隔绝修复术 (EVAR)
属于微创外科技术
腹主动脉瘤
使高危患者获得救治机会
远期疗效尚待确证(内漏、支架移位、 支架扭结、需要终生随访)
• 介入是在影像医学的基础上,在影像的 (X线、超声、CT、MRI)监视引导下, 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 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 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采集组织,进行细 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
内膜破口进入内膜下,使大动脉沿着中轴方向 形成两层夹层状态,形成真假两腔,瘤壁由中 膜和外膜构成
主动脉夹层及分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周围动脉瘤
peripheral arterial aneurysm
病因
• 创伤 • 动脉粥样硬化 • 感染 • 先天性动脉中层缺陷 • 医源性 • 动脉炎性疾病
周围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消化道瘘 腹主动脉瘤
消化道出血
先兆出血:一次或数次“先兆性出血”后, 病人常死于突发性致命性大出血。
腹部搏动性肿物
感染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肠瘘的CT所见
造影剂经腹主动脉瘤进入十二指肠第三段
腹主动脉外伤,人工血管移植术后五年, 血管吻合口-十二指肠瘘,消化道大出血
腹主动脉瘤 急诊全麻下行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 介入放射学技术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 和特有的诊断、治疗价值,而受到医学 界的普遍重视,因而发展迅速。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前后的DSA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
动脉缺血性疾病
• 急性缺血
急性动脉栓塞
• 慢性缺血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CT显示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周围炎 性组织明显强化
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瘘
腹背部疼痛 下腔静脉高压
肝肺瘀血 心力衰竭 水冲脉 瘘口部杂音
腹部搏动性肿块
ACF的CT影像 腹主动脉瘤
CT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增强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血管外科 Vascular Surgery
动脉瘤
1学时
周围血管和淋巴管 疾病
2学时
动脉瘤 aneurysm
定义
• 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 形成动脉局限性膨出 直径超过正常动脉2倍以上
• 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 • 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
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 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
瘤壁结构——动脉瘤的分型依据
腹主动脉瘤
肾动脉领域的感染性动脉瘤伴限制性破裂
炎性腹主动脉瘤(IAAA)
有症状性腹主动脉瘤 体重下降 血沉增快 泌尿系与消化道梗阻症状
腹主动脉瘤
IAAA的CT所见 腹主动脉瘤
炎性腹主动脉瘤的“灯罩征”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多为细菌感染所致
腹主动脉瘤
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
持续性腹部或腰部剧痛
腹部搏动性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