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短裂纹、熔痕、气泡等,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注塑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1.短裂纹短裂纹是注塑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通常出现在产品的边缘或表面,呈现出细小的裂纹。

它的主要原因有:(1)材料问题:注塑中使用的塑料或橡胶材料的熔融指数较低,流动性差,容易造成流动不畅而引起短裂纹。

(2)模具问题:模具的出水口或喷嘴设计不合理,导致材料流动不畅,产生过高的注射压力,从而引起短裂纹。

(3)注塑参数问题:注塑机的注射速度过快,冷却时间不足,也会在产品中产生短裂纹。

2.熔痕熔痕是注塑过程中另一种常见的缺陷,表现为产品表面的沟槽或凹痕。

造成熔痕的原因主要有:(1)注塑温度问题:注塑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熔化过度,流动性增强,从而产生熔痕。

(2)注塑压力问题:注塑压力过大时,材料在模具中流动不畅,产生摩擦力增加,也会导致熔痕的产生。

(3)模具设计问题:如果模具中的出水口或喷嘴设计不合理,也会在产品表面形成熔痕。

3.气泡气泡是注塑中常见的缺陷,表现为产品内部或表面的空腔。

气泡的形成原因有:(1)材料问题:注塑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或挥发性物质,注塑过程中被加热蒸发,生成气泡。

(2)注塑温度过高:高温会导致材料熔化过度,容易产生气泡。

(3)注塑压力问题:过高的注塑压力会使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引起气泡。

(4)模具问题:模具中存在堵塞或不良的冷却系统,也会导致气泡的产生。

4.缩短问题缩短是指产品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尺寸缩小的现象。

产生缩短的主要原因有:(1)注塑温度过低:低温会使注塑材料的熔融程度不足,流动性降低,产生缩短。

(2)冷却时间不足:注塑材料冷却时间不足会导致产品未完全固化,容易产生缩短。

(3)注塑压力问题:过大的注塑压力会使产品产生内部的应力,引起尺寸缩小。

(4)模具问题:模具中存在过多的冷却系统,会导致材料过度冷却而使产品缩短。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如气泡、翘曲、短射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行缺陷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缺陷原因分析1. 气泡缺陷气泡是注塑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

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材料中含有挥发性物质,如水分、溶剂等,这些物质在高温下蒸发产生气泡。

- 注塑机温度设置不当,过高的温度会使塑料材料中的气体膨胀形成气泡。

- 注塑模具设计不合理,存在气孔或死角,导致塑料充填不均匀,形成气泡。

2. 翘曲缺陷翘曲是注塑产品常见的缺陷之一,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塑机温度不均匀,导致塑料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引起产品翘曲。

- 注塑模具设计不合理,存在过于薄弱的部位,无法承受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导致产品变形。

- 注塑过程中冷却时间不足,使得产品在脱模后还未完全固化,导致变形。

3. 短射缺陷短射是指注塑产品未能充填满模具而产生的缺陷,其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注塑机温度设置不当,导致塑料材料粘度过高,无法充填满模具。

- 注塑模具设计不合理,存在过于狭窄的充填道或浇口,导致塑料流动受阻,无法充填满模具。

- 注塑过程中注射速度过快,导致塑料材料无法充填满模具。

二、解决方案1. 气泡缺陷的解决方案- 检查塑料材料的质量,确保其含水量和挥发性物质含量符合要求。

- 调整注塑机的温度,确保塑料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不会过热。

- 优化注塑模具的设计,避免气孔和死角的存在,确保塑料充填均匀。

2. 翘曲缺陷的解决方案- 调整注塑机的温度分布,确保塑料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收缩均匀。

- 优化注塑模具的设计,增加产品的结构强度,避免过于薄弱的部位。

- 增加注塑过程中的冷却时间,确保产品完全固化后再进行脱模。

3. 短射缺陷的解决方案- 调整注塑机的温度,降低塑料材料的粘度,促进充填。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注塑件常见缺陷包括飞边、欠注、翘曲、黑点、气泡、起皮、焦痕、龟裂、色差、脆化、喷流纹等。

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1.飞边:模具分型面或成型区域的设计尺寸不当,注塑压力过高,注射时间过早,注射位置离口模过远,注射位置离型腔面过远或浇口过大。

2.欠注:注塑机压力过低,注射时间过短,模具温度过低,熔体温度过高,模具浇注系统有堵塞现象。

3.翘曲:模具设计不当,冷却时间过短或过长,注塑温度或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塑料材料的收缩率过大。

4.黑点:塑料材料中含有杂质,螺杆转速过高,螺杆温度过高,塑料受热时间过长。

5.气泡:塑料材料中含有水分或挥发物,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流道和浇口的尺寸过大。

6.起皮: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

7.焦痕: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大或过小,模具排气不良。

8.龟裂: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模具温度过低。

9.色差: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

10.脆化: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

11.喷流纹: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

此外,注塑件缺陷的形成原因还可能包括设备原因、模具设计问题、原料问题等。

解决注塑件缺陷的方法包括调整操作条件、检查设备及模具设计、更换原料等。

如何避免注塑件常见的缺陷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材料准备:设定适当的干燥条件,避免过长的干燥时间和过高的干燥温度,以免塑料内挥发物被驱离。

同时,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当的塑料材料,如高强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塑料。

模具设计:改善模具排气系统,特别是在流动路径的末端和盲孔位置。

确保排气孔大小合适,结晶性塑料和非结晶性塑料的排气孔大小应有所区别。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注塑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成型工艺,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翘曲、气泡等。

本文将分析注塑缺陷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材料选择不当1.1. 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是影响注塑成型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如杂质含量过高、熔体流动性不佳等,就容易导致注塑缺陷。

解决方案: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1.2. 材料配比不当:材料的配比不合理也会导致注塑缺陷。

例如,过多的填充剂可能会导致产品强度不足,而过多的添加剂可能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

解决方案:进行材料配比的试验和优化,确保配比合理。

1.3. 材料储存不当: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吸湿,吸湿后的材料会导致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等缺陷。

解决方案:储存材料时应采取密封防潮的措施,避免材料吸湿。

二、模具设计问题2.1. 模具结构不合理:模具结构不合理是引起注塑缺陷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模具中存在死角或过于复杂的结构,会导致材料流动不畅,产生翘曲等缺陷。

解决方案:优化模具结构,确保材料流动畅通。

2.2. 模具温度控制不当:模具温度对注塑成型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模具温度不均匀或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表面糊化或变形等缺陷。

解决方案:采用合适的冷却系统,确保模具温度均匀稳定。

2.3. 模具磨损严重:模具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磨损严重的模具会导致产品尺寸不准确或表面粗糙等缺陷。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模具部件。

三、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3.1. 注射压力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是影响注塑成型的关键参数之一。

如果注射压力过高,会导致产品变形或开裂,而注射压力过低则会导致产品表面光洁度不高。

解决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置注射压力。

3.2. 注射速度不合理:注射速度对产品的充填和冷却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产品内部产生气泡或短射,而注射速度过慢则会导致产品表面瑕疵。

常见注塑缺陷及解决方案

常见注塑缺陷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变形/翘曲(Warpage )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导致制品的效或引起尺寸误差和装配困难;翘曲变形是塑件最严重的质量缺陷之一。

变形产生原因:1、材料:物料收缩率大,如PA+GF的收缩率就很大,流动玻纤取向。

2、模具:(1)产品两侧,型腔与型芯间温度差异较大;(2)模具冷却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匀,没有对温度很好地进行控制;(3)浇口方式和位置设计不合理,特别加纤料,流动规则很重要;(4)产品粘模引起变形,顶出不平衡导致变形;(5)模具排气不佳,导致模腔内注塑压力大。

3、成型工艺:(1)注塑压力过高或者注射速度过大;(2)料筒温度、熔体温度过高;(3)保压时间过长或冷却时间过短;(4)尚未充分冷却就顶出,由于顶针对表面施压造成翘曲变形。

4、产品结构(1)长条形结构翘曲加剧;(2)产品结构不对称导致不同收缩;(3)产品壁厚不均匀,突变或过薄,导致薄壁部分冷却较快引起翘曲。

解决方案:主要应从产品和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依靠成型工艺调整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1、材料:(1)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内部的长条形纤维会顺着流动方向发生取向。

沿着取向方向收缩小、垂直取向方向收缩大,取向引起的收缩不均会导致产品变形;(2)如PA66或PA+GF料都容易变形,评估时特别注意,提前做模流分析。

2、产品结构和模具:(1)由于塑胶从熔体转变为固体体积必然收缩,厚度大收缩大,厚度小收缩相对也小,收缩不均产生的内应力导致产品变形。

只能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尽量使产品壁厚均匀;(2)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使得产品能够冷却均匀平衡,控制模芯与模腔的温差。

(3)合理确定浇口位置及浇口类型,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在评估阶段多做几种模流分析方案来验证最小变形;(4)模具设计合理,确定合理的拔模斜度,顶针位置和数量,检查和校正模芯,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定位精度;(5)改善模具的排气功能。

注塑缺陷原因深度完美剖析

注塑缺陷原因深度完美剖析

注塑缺陷原因、深度完美剖析01、注塑制品开裂的原因分析开裂,包括制件表面丝状裂纹、微裂、顶白、开裂及因制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或创伤危机,按开裂时间分脱模开裂和应用开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加工方面:(1)加工压力过大、速度过快、充料愈多、注射、保压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内应力过大而开裂。

(2)调节开模速度与压力防止快速强拉制件造成脱模开裂。

(3)适当调高模具温度,使制件易于脱模,适当调低料温防止分解。

(4)预防由于熔接痕,塑料降解造成机械强度变低而出现开裂。

(5)适当使用脱模剂,注意经常消除模面附着的气雾等物质。

(6)制件残余应力,可通过在成型后立即进行退火热处理来消除内应力而减少裂纹的生成。

模具方面:(1)顶出要平衡,如顶杆数量、截面积要足够,脱模斜度要足够,型腔面要有足够光滑,这样才防止由于外力导致顶出残余应力集中而开裂。

(2)制件结构不能太薄,过渡部分应尽量采用圆弧过渡,避免尖角、倒角造成应力集中。

(3)尽量少用金属嵌件,以防止嵌件与制件收缩率不同造成内应力加大。

(4)对深底制件应设置适当的脱模进气孔道,防止形成真空负压。

(5)主流道足够大使浇口料未来得及固化时脱模,这样易于脱模。

(6)主流道衬套与喷嘴接合应当防止冷硬料的拖拉而使制件粘在定模上。

材料方面:(1)再生料含量太高,造成制件强度过低。

(2)湿度过大,造成一些塑料与水汽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强度而出现顶出开裂。

(3)材料本身不适宜正在加工的环境或质量欠佳,受到污染都会造成开裂。

机台方面:注塑机塑化容量要适当,过小塑化不充分未能完全混合而变脆,过大时会降解。

02、注塑制品气泡的原因分析气泡(真空泡)的气体十分稀薄属于真空泡。

一般说来,如果在开模瞬间已发现存在气泡是属于气体干扰问题。

真空泡的形成是由于充注进塑料不足或压力较低。

在模具的急剧冷却作用下,与型腔接角的燃料牵拉,造成体积损失的结果。

解决措施:(1)提高注射能量:压力、速度、时间和料量,并提高背压,使充模丰满。

注塑模具常见缺陷问题及改进方案

注塑模具常见缺陷问题及改进方案

改进方法(2)
注塑机 工艺条件
▪检查止逆阀和料筒内壁是否磨损严重,上述磨损会导致
注塑压力和注塑量损失严重。
▪检查加料口是否有料或是否架桥。
▪增大注塑压力 ▪增大注塑速度,增强剪切热 ▪增大注塑量 ▪增大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
21
成型问题-银丝/水花
银纹是指水分、空气或炭化物顺着流动方向在制件表面呈现发射状分 布的一种表面缺陷。
17
成型问题-欠注(缺料)
•欠注是指模具型腔不能被完全填充满的一种现象。
欠注形成原因
任何阻止聚合物熔体流动或使聚合物注塑量不足的因素均可能导致欠注现象。这 些因素包括:
• 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或注塑压力和速度过低 • 原料塑化不均 • 排气不良 • 原料流动性不足 • 制件太薄或浇口尺寸太小 • 聚合物熔体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过早硬化
气眼可能引起的问题: 困在型腔内气体不能被及时排出,易导致出现表面 起泡,制件内部夹气,注塑不满等现象。
2
案例 (表面起泡)
Air bubble cut open
3
改进方法
结构设计 模具设计
工艺条件
• 减少厚度的不一致,尽量保证壁厚均匀. ▪ 在最后填充的地方增设排气口 ▪ 重新设计浇口和流道系统. ▪ 保证排气口足够大,使气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排走.
5
改进方法
注塑机 工艺条件
•选择合适的注塑机吨位 •检查料筒内表面、螺杆表面是否刮伤积料. •降低料筒和喷嘴的温度. •清洁注塑过程的各个环节. •避免已经产生黑点/黑纹的料被重新回收利用.
6
案例 (黑纹)
7
改进方法
材料 模具设计
•采用无污染的原材料 •将材料置于相对封闭的储料仓中 •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一、引言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可能会浮现一些缺陷,例如短斑、气泡、翘曲等问题,这些缺陷会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注塑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塑缺陷原因分析1. 温度控制不当:注塑过程中,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注塑缺陷。

例如,温度过高会导致熔融物流动性增加,易产生短斑;温度过低会导致熔融物流动性降低,易产生翘曲。

2. 压力控制不当:注塑过程中,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压力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注塑缺陷。

例如,压力过高会导致短斑、气泡等缺陷;压力过低会导致产品密度不足,易产生翘曲。

3. 注塑模具设计问题:注塑模具的设计也会影响产品质量。

如果模具设计不合理,例如流道设计不良、冷却系统不完善等,都会导致注塑缺陷的产生。

4. 塑料材料选择不当: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熔点、流动性等特性。

如果选择的塑料材料与产品要求不匹配,也会导致注塑缺陷。

例如,选择的塑料材料熔点过高,容易产生短斑;选择的塑料材料流动性不足,容易产生翘曲。

5.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注塑过程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

如果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不了解注塑工艺的要点,也会导致注塑缺陷的产生。

三、注塑缺陷解决方案1. 温度控制方案:合理控制注塑过程中的温度,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调整熔融温度和模具温度。

可以通过使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器来实时监测和调整温度,确保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压力控制方案:合理控制注塑过程中的压力,根据塑料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调整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

可以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控制器来实时监测和调整压力,确保压力在合适的范围内。

3. 注塑模具设计方案:优化注塑模具的设计,确保流道设计合理、冷却系统完善。

可以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和摹拟分析,优化模具结构,减少缺陷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收缩痕注塑件缺陷的特征通常与表面痕有关,而且是塑料从模具表面收缩脱离形成的。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熔融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内塑料不足。

(3).冷却阶段时接触塑料的面过热。

(4).流道不合理、浇口截面过小。

(5).模温是否与塑料特性相适应。

(6).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强进古过高,过厚,明显厚薄不一).(7).冷却效果不好,产品脱模后继续收缩。

三、补救方法(1) .调整射料缸温度。

(2) .调整螺杆速度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速度。

(3) .增加注塑量。

(4) .保证使用正确的垫料;增加螺杆向前时间;增加注塑压力;增加注塑速度。

(5) .检查止流阀是否安装正确,因为非正常运行会引致压力流失。

(6) .降低模具表面温度。

(7) .矫正流道避免压力损失过大;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截面尺寸。

(8) .根据所用塑料的特性及产品结构适当控制模温。

(9) .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结构。

(10) .设法让产品有足够的冷却。

包封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气阱”内见到但也可出现在不透明的塑料中,这与厚度有关,而且常因塑料收缩离开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模具未充分填充。

(2) .止流阀的不正常运行。

(3) .塑料未彻底干燥。

(4) .预塑或注射速度过快。

(5) .某些特殊材料应用特殊的设备生产。

三、补救方法(1) .增加射料量。

(2) .增加注塑压力。

(3) .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4) .降低熔融温度。

(5) .降低或增加注塑速度。

(例如对非结晶体类的塑料要增加45%速度)(6) .检查止逆阀是否裂开或无法运作。

(7) .应根据塑料的特性改善干燥条件,让塑料彻底干燥。

(8) .适当降低螺杆转速和增大背压,或降低注射速度。

制品成型尺寸精度低注塑件缺陷的特征一、注塑过程中重量尺寸的变化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组合的生产能力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输入射料缸内的塑料不均。

(2) .射料缸温度或波动的范围太大。

(3) .注塑机容量太小。

(4) .注塑压力不稳定。

(5) .螺杆复位不稳定。

(6) .运作时间的变化、溶液黏度不一致。

(7) .注射速度(流量控制)不稳定。

(8) .使用了不适合模具的塑料品种。

(9) .考虑模温、注射压力、速度、时间和保压等对产品的影响。

三、补救方法(1) .检查有无充足的冷却水流经料斗喉以保持正确的温度。

(2) .检查是否劣质或松脱的热电偶。

(3) .检查与温度控制器一起使用的热电偶是否属于正确类型。

(4) .检查注塑机的注塑量和塑化能力,然后与实际注塑量和每小时的注塑料用量进行比较。

(5) .检查是否每次运作都有稳定的熔融热料。

(6) .检查回流防止阀有否泄露,若有需要就进行更换。

(7) .检查是否错误的进料设定。

(8) .保证螺杆在每次运作复回位置都是稳定的,即不多于0.4mm的变化(9) .检查运作时间的不一致性。

(10) .使用背压。

(11) .检查液压系统运作是否正常,油温是否过咼或过低(25—60'C)(12) .选择适合模具的塑料品种(主要从缩率及机械强度虑)。

(13) .重新调整整个生产工艺。

制品表面有波纹或银丝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塑料含有水分和挥发物;2 )料温太高或太低;3 )注射压力太小;4)流道和浇口的尺寸太大;5 )嵌件未预热回温度太低;6 )制品内应力太大。

浇口被粘着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注口被注口套牵住。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注口套与射嘴没有对准。

(2) .注口套内塑料过份填塞。

(3) .射嘴温度太低。

(4) .塑料在注口内未完全凝固,尤其是直径较大的注口。

(5) .注口套的园弧面与射嘴的园弧面配合不当,出现装似道。

(6) .流道不够拔出斜度。

三、补救方法(1) .重新将射嘴和注口套对准。

(2) .降低注塑压力。

(3) .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4) .增加射嘴温度或用一个独立的温度控制器给射嘴加热。

(5) .增加冷却时间,但更好的办法是使用有较小注口的注口的注口套。

(6) .矫正注口套与射嘴的配合面。

(7) .适当扩大流道的拔出斜度。

塑件翘曲变形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注塑件形状与模腔相似但却是模腔形状的扭曲版本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弯曲是因为注塑件内有过多内部应力(2) .模具填充速度慢。

⑶.模腔内塑料不足。

(4) .塑料温度太低或不一致。

“冬菇”的流套代替原本(5) .注塑件在顶出时太热。

(6) .冷却不足或动、定模的温度不一致。

(7) .注塑件结构不合理(如加强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较远)。

三、补救方法(1) .降低注塑压力。

(2) .减少螺杆向前时间。

(3) .增加周期时间(尤其是冷却时间)。

从模具内(尤其是较厚的注塑件)顶出后立即浸入温水中(38。

C)使注塑件慢慢冷却。

(4) .增加注塑速度。

(5) .增加塑料温度。

(6) .用冷却设备。

(7) .适当增加冷却时间或改善冷却条件,尽可能保证动、定模的模温一致。

(8) .根据实际情况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塑料件的结构。

塑件充填不满一、注塑过程不完全,因为模腔没有填满塑料或注塑过程缺少某些细节。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注塑速度不足。

(2) .塑料短缺。

(3) .螺杆在行程结束处没留下螺杆垫料。

(4) .运行时间变化。

(5) .射料缸温度太低。

(6) .注塑压力不足。

(7) .射嘴部分被封。

(8) .射嘴或射料缸外的加热器不能运作。

(9) .注塑时间太短。

(10) .塑料贴在料斗喉壁上。

(11) .注塑机容量太小(即注射重量或塑化能力)。

(12) .模温太低。

(13) .没有清理干净模具的防锈油。

(14) .止退环损坏,熔料有倒流现象。

三、补救方法(1) .增加注塑速度。

(2) .检查料斗内的塑料量。

(3) .检查是否正确设定了注射行程,需要的话进行更改。

(4) .检查止逆阀是否磨损或出现裂缝。

(5) .检查运作是否稳定。

(6) .增加熔胶温度。

(7) .增加背压。

(8) .增加注塑速度。

(9) .检查射嘴孔有没有异物或未塑化塑料。

(10) .检查所有的加热器外层用安培表检验能量输出是否正确。

(11) .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12) .增料斗喉区的冷却量,或降低射料缸后区温度。

(13) .用较大的注塑机。

(14) .适当升高模温。

(15) .清理干净模具内的防锈剂。

(16) .检查或更换止退环。

溢料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料桶,喷嘴及模具温度太高;2 )注射压力太大,锁模力太小;3 )模具密合不严,有杂物或模板已变形;4)型腔排气不良;5 )塑料的流动性太好;熔接痕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1 )料温太低,塑料的流动性差;2 )注射压力太小;3 )注射速度太慢;4 )模温太低;5 )型腔排气不良;6 )塑料受到污染。

侧壁凹痕“凹痕”是由于浇口封口后或者缺料注射引起的局部内收缩造成的。

注塑制品表面产生的凹陷或者微陷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一个老问题。

凹痕一般是由于塑料制品壁厚增加引起制品收缩率局部增加而产生的,它可能出现在外部尖角附近或者壁厚突变处,如凸起、加强筋或者支座的背后,有时也会出现在一些不常见的部位。

产生凹痕的根本原因是材料的热胀冷缩,因为热塑性塑料的热膨胀系数相当高。

膨胀和收缩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塑料的性能,最大、最小温度范围以及模腔保压压力是最重要的因素。

还有注塑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冷却速度和均匀性等也是影响因素。

塑料材料模塑过程中膨胀和收缩量的大小与所加工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有关,模塑过程的热膨胀系数称为“模塑收缩”。

随着模塑件冷却收缩,模塑件与模腔冷却表面失去紧密接触,这时冷却效率下降,模塑件继续冷却后,模塑件不断收缩,收缩量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模塑件上的尖角冷却最快,比其它部件更早硬化,接近模塑件中心处的厚的部分离型腔冷却面最远,成为模塑件上最后释放热量的部分,边角处的材料固化后,随着接近制件中心处的熔体冷却,模塑件仍会继续收缩,尖角之间的平面只能得到单侧冷却,其强度没有尖角处材料的强度高。

制件中心处塑料材料的冷却收缩,将部分冷却的与冷却程度较大的尖角间相对较弱的表面向内拉。

这样,在注塑件表面上产生了凹痕。

凹痕的存在说明此处的模塑收缩率高于其周边部位的收缩。

如果模塑件在一处的收缩高于另一处,那么模塑件产生翘曲的原因。

模内残余应力会降低模塑件的冲击强度和耐温性能。

有些情况下,调整工艺条件可以避免凹痕的产生。

例如,在模塑件的保压过程中,向模腔额外注入塑料材料,以补偿模塑收缩。

大多数情况下,浇口比制件其它部分薄得多,在模塑件仍然很热而且持续收缩时,小的浇口已经固化,固化后,保压对型腔内的模塑件就不起作用。

半结晶塑料材料的模塑件收缩率高,这使得凹痕问题更严重;非结晶性材料的模塑收缩较低,会最大程度地减小凹痕;填充和维持增强的材料,缩率更低,产生凹痕的可能性更小。

厚的注塑件冷却时间长,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因此厚度大是凹痕产生的根本原因,设计时应加以注意,要尽量避免厚壁部件,若无法避免厚壁不见,应设计成空心的,厚的部件就平滑过度到公称壁厚,用大的圆弧代替尖角,消除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尖角附近产生的凹痕。

其收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