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

合集下载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一、缺陷描述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描述一些常见的注塑缺陷。

1. 气泡缺陷:气泡是注塑过程中常见的缺陷之一。

它们通常出现在塑料制品的表面或内部,给产品的外观和强度带来不利影响。

气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塑料材料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或者注塑过程中存在过高的温度或压力。

2. 热流痕缺陷:热流痕是由于注塑过程中塑料材料的流动受到阻碍而形成的。

它们通常呈线状或条状,并且会降低产品的外观质量。

热流痕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模具设计不合理、注塑温度过高或注塑速度过快等原因。

3. 毛刺缺陷:毛刺是指产品表面出现的细小突起,给产品的触感和外观带来不良影响。

毛刺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模具表面粗糙、注塑温度过高或注塑压力过大等原因。

4. 缩孔缺陷:缩孔是指塑料制品内部出现的空洞或凹陷,降低了产品的强度和密封性能。

缩孔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注塑过程中塑料材料的收缩不均匀或注塑温度不合适。

5. 热胀冷缩缺陷:热胀冷缩是指注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尺寸变化。

如果注塑制品的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就会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

热胀冷缩的控制需要合理设计模具和控制注塑工艺参数。

二、解决方案针对上述注塑缺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以帮助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

1. 气泡缺陷解决方案:- 选择低挥发性的塑料材料,减少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 调整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避免过高的温度或压力导致气泡的形成。

- 使用真空抽气装置,帮助排除塑料材料中的气泡。

2. 热流痕缺陷解决方案:- 优化模具设计,确保塑料材料的流动畅通无阻。

- 降低注塑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热流痕的形成。

- 控制注塑速度,避免过快的注塑速度导致热流痕的产生。

3. 毛刺缺陷解决方案:- 改善模具表面的光洁度,减少毛刺的形成。

- 调整注塑温度和压力,避免过高的温度或压力导致毛刺的产生。

注塑品质问题总结范文

注塑品质问题总结范文

一、前言注塑工艺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品质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声誉。

为了提高注塑产品的品质,减少品质问题的发生,现将我司近期注塑品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品质问题总结1. 产品外观缺陷(1)表面有油污、划痕、气泡等。

(2)产品尺寸不稳定,存在较大公差。

2. 产品内部缺陷(1)产品内部有空洞、缩孔、熔接痕等。

(2)产品内部有冷料、飞边等杂质。

3. 材料问题(1)原材料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性能波动。

(2)材料配比不当,影响产品性能。

4. 设备问题(1)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产品缺陷。

(2)设备磨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5. 操作问题(1)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2)生产过程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三、原因分析1. 原材料问题:原材料质量不稳定,供应商管理不到位。

2. 设备问题: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模具设计不合理。

3. 操作问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生产过程不规范。

4. 管理问题:品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四、改进措施1. 优化原材料采购流程,提高原材料质量。

2.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提高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规范生产过程。

4. 完善品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机制。

5.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原材料质量。

五、总结通过本次注塑品质问题总结,我司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注塑品质问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司的注塑品质一定会得到全面提升。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描述及解决方案一、注塑缺陷描述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但在注塑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缺陷。

以下是常见的注塑缺陷描述:1. 气泡:注塑制品表面出现小气泡,影响外观质量。

2. 热缩:制品在注塑后出现尺寸变化,导致尺寸不准确。

3. 热分解:注塑过程中,塑料材料发生热分解,导致制品表面出现黑斑或发黄。

4. 热裂纹:注塑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出现裂纹。

5. 短射:注塑模具中未完全填充塑料材料,导致制品缺少部分或完全缺失。

6. 缩痕:注塑制品表面出现凹陷或凸起的痕迹。

7. 毛边:注塑制品边缘出现毛糙或不平整。

8. 色差:注塑制品颜色不均匀或与预期颜色不符。

二、解决方案针对以上注塑缺陷,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气泡:增加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使用抗气泡添加剂,调整注塑工艺参数。

2. 热缩:优化注塑模具设计,增加冷却系统,控制注塑过程中的温度。

3. 热分解: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避免过高的注塑温度,加强模具通风。

4. 热裂纹:优化注塑模具设计,增加冷却时间,降低注塑温度。

5. 短射:调整注塑工艺参数,增加注塑压力和速度,优化模具结构。

6. 缩痕:增加注塑压力和温度,调整模具结构,增加冷却时间。

7. 毛边:优化模具设计,增加模具表面光洁度,调整注塑工艺参数。

8. 色差: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控制注塑温度和时间,使用色母粒。

除了以上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对注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质量检验等措施来预防和解决注塑缺陷问题。

总结:注塑缺陷是在注塑加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缺陷率,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以确保注塑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

注塑常见缺陷和原因分析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制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

然而,在注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短裂纹、熔痕、气泡等,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对注塑常见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

1.短裂纹短裂纹是注塑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通常出现在产品的边缘或表面,呈现出细小的裂纹。

它的主要原因有:(1)材料问题:注塑中使用的塑料或橡胶材料的熔融指数较低,流动性差,容易造成流动不畅而引起短裂纹。

(2)模具问题:模具的出水口或喷嘴设计不合理,导致材料流动不畅,产生过高的注射压力,从而引起短裂纹。

(3)注塑参数问题:注塑机的注射速度过快,冷却时间不足,也会在产品中产生短裂纹。

2.熔痕熔痕是注塑过程中另一种常见的缺陷,表现为产品表面的沟槽或凹痕。

造成熔痕的原因主要有:(1)注塑温度问题:注塑温度过高会导致材料熔化过度,流动性增强,从而产生熔痕。

(2)注塑压力问题:注塑压力过大时,材料在模具中流动不畅,产生摩擦力增加,也会导致熔痕的产生。

(3)模具设计问题:如果模具中的出水口或喷嘴设计不合理,也会在产品表面形成熔痕。

3.气泡气泡是注塑中常见的缺陷,表现为产品内部或表面的空腔。

气泡的形成原因有:(1)材料问题:注塑材料中含有过多的水分或挥发性物质,注塑过程中被加热蒸发,生成气泡。

(2)注塑温度过高:高温会导致材料熔化过度,容易产生气泡。

(3)注塑压力问题:过高的注塑压力会使材料在注塑过程中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而引起气泡。

(4)模具问题:模具中存在堵塞或不良的冷却系统,也会导致气泡的产生。

4.缩短问题缩短是指产品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尺寸缩小的现象。

产生缩短的主要原因有:(1)注塑温度过低:低温会使注塑材料的熔融程度不足,流动性降低,产生缩短。

(2)冷却时间不足:注塑材料冷却时间不足会导致产品未完全固化,容易产生缩短。

(3)注塑压力问题:过大的注塑压力会使产品产生内部的应力,引起尺寸缩小。

(4)模具问题:模具中存在过多的冷却系统,会导致材料过度冷却而使产品缩短。

注塑生产中15种注塑缺陷不良原因分析和对策

注塑生产中15种注塑缺陷不良原因分析和对策

注塑生产中15种注塑缺陷不良原因分析和对策常见注塑不良原因分析和对策1.充填不足2.溢料3.气孔4.波纹5.银条纹6.表面晕音7.融合线8.气泡9.黑条纹及烧痕10.龟裂11.离模溢料12.弯曲13.脱模不良14.直浇口的脱模不良15.材料的叠边不良不良现象及其原因处理办法1、充填不足[1]成形品的体积过大[2] 流道、浇口过小[3] 喷头温度低[4]材料的温度或者射出压力低[5]内腔里的流体流动距离过长[6]模具温度低了[7]射出速度慢了[8]材料的供给量过少[9]排气不良2、溢料[1]锁模力不足[2]模具不好[3]模具面的杂质[4]成形品的投影面积过大[5]材料的温度过高[6]材料供给量过剩[7]射出压力高3、气孔在材料為充分干燥时,是挥发物或空气所致;大多时候发生在產品胶厚的位置,实际是材料的收缩引起的真空气泡[1]流道或浇口过小[2]成形品的壁厚差大[3]材料的温度高[4]离浇口的流动距离长[5]脱模过早[6]射出压力低[7]冷却时间短[8]保压不充分4、波纹[1]材料流动不畅[2]模具温度低[3]进浇口过小5、银条纹[1]水分或挥发成分[2]材料的温度过高[3]模具温度低[4]排气不良[5]成形品或模具的设计不良[6]模具面上的水分或挥发成分[8]混入夹杂的材料[9]螺桨的运转不当6、表面晕暗[1]润滑或挥发成分过多[2]脱模材过多7、融合线------实际是2股或多股材料汇合时,材料的融合线。

与材料汇合时,材料的粘度有狠大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材料的汇合肯定会產生融合线,只是明显程度的不同而已。

[1]材料的温度[2]浇口的设计不当[3]材料里的挥发成分或脱模剂过多[4]材料的凝固快[5]成形品的设计不良8、气泡------在材料為充分干燥时,是挥发物或空气所致;大多时候发生在產品胶厚的位置,实际是材料的收缩引起的真空气泡[1]浇口或流道过小[2]射出压力低[3]过剩的水分[4]成形品的设计不良[5]排气不良9、黑条纹及烧痕------实际是材料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出现分解烧焦的现象。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

注塑件常见缺陷及原因注塑件常见缺陷包括飞边、欠注、翘曲、黑点、气泡、起皮、焦痕、龟裂、色差、脆化、喷流纹等。

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具体如下:1.飞边:模具分型面或成型区域的设计尺寸不当,注塑压力过高,注射时间过早,注射位置离口模过远,注射位置离型腔面过远或浇口过大。

2.欠注:注塑机压力过低,注射时间过短,模具温度过低,熔体温度过高,模具浇注系统有堵塞现象。

3.翘曲:模具设计不当,冷却时间过短或过长,注塑温度或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塑料材料的收缩率过大。

4.黑点:塑料材料中含有杂质,螺杆转速过高,螺杆温度过高,塑料受热时间过长。

5.气泡:塑料材料中含有水分或挥发物,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流道和浇口的尺寸过大。

6.起皮: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

7.焦痕: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大或过小,模具排气不良。

8.龟裂: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模具温度过低。

9.色差: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模具温度过高或过低。

10.脆化: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

11.喷流纹:塑料材料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高,料温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过小或过大。

此外,注塑件缺陷的形成原因还可能包括设备原因、模具设计问题、原料问题等。

解决注塑件缺陷的方法包括调整操作条件、检查设备及模具设计、更换原料等。

如何避免注塑件常见的缺陷产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材料准备:设定适当的干燥条件,避免过长的干燥时间和过高的干燥温度,以免塑料内挥发物被驱离。

同时,根据产品需求选择适当的塑料材料,如高强度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塑料。

模具设计:改善模具排气系统,特别是在流动路径的末端和盲孔位置。

确保排气孔大小合适,结晶性塑料和非结晶性塑料的排气孔大小应有所区别。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引言概述:注塑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成型工艺,但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翘曲、气泡等。

本文将分析注塑缺陷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材料选择不当1.1. 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质量是影响注塑成型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如杂质含量过高、熔体流动性不佳等,就容易导致注塑缺陷。

解决方案: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材料质量检测,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1.2. 材料配比不当:材料的配比不合理也会导致注塑缺陷。

例如,过多的填充剂可能会导致产品强度不足,而过多的添加剂可能会影响材料的流动性。

解决方案:进行材料配比的试验和优化,确保配比合理。

1.3. 材料储存不当: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吸湿,吸湿后的材料会导致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等缺陷。

解决方案:储存材料时应采取密封防潮的措施,避免材料吸湿。

二、模具设计问题2.1. 模具结构不合理:模具结构不合理是引起注塑缺陷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模具中存在死角或过于复杂的结构,会导致材料流动不畅,产生翘曲等缺陷。

解决方案:优化模具结构,确保材料流动畅通。

2.2. 模具温度控制不当:模具温度对注塑成型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模具温度不均匀或温度过高,会导致产品表面糊化或变形等缺陷。

解决方案:采用合适的冷却系统,确保模具温度均匀稳定。

2.3. 模具磨损严重:模具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磨损严重的模具会导致产品尺寸不准确或表面粗糙等缺陷。

解决方案: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模具部件。

三、注塑工艺参数设置不当3.1. 注射压力过高或过低:注射压力是影响注塑成型的关键参数之一。

如果注射压力过高,会导致产品变形或开裂,而注射压力过低则会导致产品表面光洁度不高。

解决方案:根据产品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置注射压力。

3.2. 注射速度不合理:注射速度对产品的充填和冷却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产品内部产生气泡或短射,而注射速度过慢则会导致产品表面瑕疵。

注塑缺陷总结(含产品缺陷、模具缺陷)

注塑缺陷总结(含产品缺陷、模具缺陷)
位出两个镶件,分别放电)
拖伤SCRATCH
• 拖伤:出模时产品侧壁与模具的摩擦导致拖伤。
原因: • 1、筋、柱位抛光不良。 • 2、模具局部压塌变形,或钢料刮出毛刺。 • 3、拔模斜度不够。 • 4、侧壁粗糙(有火花纹、皮纹等)。
粘模
• 粘模:制品贴在前模或后模型腔内,开模后不能完整取出。
原因: • 1、抛光不良导致筋位、镶针柱位等粘模。 • 2、深筋位未能得到足够冷却。 • 3、拔模斜度太小。 • 4、皮纹面、火花纹面,表面过于粗糙。
多胶
• 多胶:胶位与图纸不符,有多余胶位。
原因: • 1、NC过切,EDM时积碳等等。 • 2、蚀纹保护不良。 • 3、模具胶位面碰伤。
飞边(披锋)(flash-plastic;burr-metal)
• 飞边:制品边缘、分型面位置、顶针司筒斜顶位置、碰穿
插穿位、镶拼边缘,因钢料配合有一定间隙而产生飞边。
有“边发白、扣位发白、柱位发白、拖白”。 原因: • 1、出模时产品包斜顶,顶出后扣位拉白。 • 2、抛光不良,局部粘模,出模轻微变形,粘模部位拉白。 • 3、顶出布局不合理,出模轻微变形造成拉白。 • 4、顶针板变形或注塑机顶棍长度不一,造成顶出不平衡
而产生拉白。
顶高、顶白Blushing
• 顶高、顶白:有顶针印的表面肉眼能看出稍微比别处高出
1、产品缺陷
尺寸不符
• 尺寸不符:塑胶产品尺寸超出公差范围(特别是外形尺寸)。 • 原因: • 1、料用错。 • 2、模具型腔尺寸NG(缩水率错、加工错) • 3、模具型腔尺寸OK,模具结构不合理(浇口数量或位置,
模具无加热系统或加热失效、冷却不均),产品结构不合 理(深腔、薄壁、壁厚不均),工艺参数不合理(保压、顺 序阀),注塑机(吨位偏小,注塑压力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最近一周我查阅了大量注塑成型制品缺陷产生及解决对策的资料,结合在鸿绩厂的注塑现场学习观察和与段(海燕)工与杨(必聪)工两位注塑成型工程师的指导交流下,现将注塑成型产生的主要缺陷现象、原因以及相关解决方法总结如下:1.龟裂或者开裂表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

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解决对策:(-)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

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

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

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

(三)外部环境引起的龟裂化学药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过多使用都会使物性劣化,产生龟裂。

2、充填不足或缺胶表观:主要表现为胶料未充满,主要发生在制品边缘部位,多为胶料在模具中流动末端。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

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l/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5mm)或排气杆。

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9)在螺杆与注射喷嘴之间留有一定的(约5mm)缓冲距离。

10)选用低粘度等级的材料。

11)加入润滑剂。

3、皱面及麻面产生这种缺陷的原因在本质上与充填不足相同,只是程度不同。

因此,解决方法也与上述方法基本相同。

特别是对流动性较差的树脂(如聚甲醛、PMMA树脂、聚碳酸酯及PP树脂等)更需要注意适当增大浇口和适当的注射时间。

4、凹陷或缩水、缩坑表观:制品表面产生凹陷现象,由塑胶体积收缩产生,常见于局部肉厚区域,如加强劲或柱位与面交接的区域俗称缩水(缩痕)原因:与充填不足相同,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原则上可通过过剩充填加以解决,但却会有产生应力的危险,应在设计上注意壁厚均匀,应尽可能地减少加强肋、凸柱等地方的壁厚。

5、白点表观:料头附近有未熔化的颗粒。

对薄壁制品来说是不可能获得光滑的表面。

物理原因:由于薄壁制品生产成型周期短,因此必须以很高的螺杆转速进行塑化从而使熔料在螺杆料筒内残留时间缩短。

在碰到薄壁制品生产时,通常包括PE、PP,PC等,技术员会试着降低熔料温度以缩短冷却时间,未完全熔化的颗粒会被注射进模具内。

解决对策:一、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1、熔料温度太低,增加料筒温度。

2、螺杆转速太高,降低螺杆转速。

3、螺杆背压太低增加螺杆背压。

4、循环时间短,即熔料在料筒内残留时间短,延长循环时间。

二、与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

1、不合理的螺杆几何形状,选用适当几何形状的螺杆(含计量切变区)。

6、飞边又称溢边、批锋、毛刺表观: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公模、前模)和静模(母模、后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等处。

原因:飞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或机台锁模力失效造成。

解决对策:对于溢边的处理重点应主要放在模具的改善方面。

而在成型条件上,则可在降低流动性方面着手。

具体地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降低注射压力。

2)降低树脂温度。

4)选用高粘度等级的材料。

5)降低模具温度。

6)研磨溢边发生的模具面。

7)采用较硬的模具钢材。

8)提高锁模力。

9)调整准确模具的结合面等部位。

10)增加模具支撑柱,以增加刚性。

ll)根据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排气槽的尺寸。

7、熔接痕或者夹线、熔接线、夹水纹表观及原因:熔融塑料在型腔中由于遇到嵌件、孔洞、流速不连贯的区域、充模料流中断的区域而以多股形式汇合时以及发生浇口喷射充模时,因不能完全融合而产生线状的熔接痕。

一般情况下,主要影响外观,对涂装、电镀产生影响。

严重时,对制品强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纤维增强树脂时,尤为严重)。

解决对策:可参考以下几项予以改善:l)调整成型条件,提高流动性。

如,提高树脂温度、提高模具温度、提高注射压力及速度等。

2)增设排气槽,在熔接痕的产生处设置推出杆也有利于排气。

3)尽量减少脱模剂的使用。

4)设置工艺溢料并作为熔接痕的产生处,成型后再予以切断去除。

5)若仅影响外观,则可改变烧四位置,以改变熔接痕的位置。

或者将熔接痕产生的部位处理为暗光泽面等,予以修饰。

8、烧焦、气纹表观及原因:一般所谓的烧焦(Burn Mark)包括制品表面因塑胶降解导致的变色及制品的填充末端焦黑的现象;气纹是指因模具排气不良或成型条件不足,导致气体冲击胶料而产生的条纹,多发生在水口位置,排气不良导致气体高度压缩升温也会造成制品烧伤。

解决对策:根据由机械、模具或成型条件等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烧伤,采取的解决办法也不同。

1)机械原因,例如,由于异常条件造成料筒过热,使树脂高温分解、烧伤后注射到制品中,或者由于料简内的喷嘴和螺杆的螺纹、止回阀等部位造成树脂的滞流,分解变色后带入制品,在制品中带有黑褐色的烧伤痕。

这时,应清理喷嘴、螺杆及料筒。

2)模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排气不良所致。

这种烧伤一般发生在固定的地方,容易与第一种情况区别。

这时应注意采取加排气槽、排气镶件等措施。

3)在成型条件方面,背压在300MPa以上时,会使料筒部分过热,造成烧伤。

螺杆转速过高时,也会产生过热,一般在40~90r/min范围内为好。

在没设排气槽或排气槽较小时,注射速度过高会引起气纹以及过热气体烧伤,这时应该降低注射速度。

9、银线或银纹、水迹纹、料花、水花表观:制品表面有很长的银丝开口方向沿着料流方向。

在制品未完全充满的地方,流体前端很粗糙。

物理原因:一些塑料如PA、ABS、PMMA、SAN和PBT等容易吸水。

如果塑料储藏条件不好,潮气就会进入颗粒或附在表面。

当颗粒熔化时,潮气会转变成蒸汽形成气泡。

在注射期间,这些气泡会暴露在流体前锋的表面,爆裂然后产生不规则的纹路。

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如下:1)颗粒内残留的水分太高检查颗粒的储藏条件,缩短颗粒在料斗内的时间,给材料提供足够的预烘干。

因此,一般应在比树脂热变形温度低10~15C的条件下烘干。

特别是在使用自动烘干料斗时,需要根据成型周期(成型量)及干燥时间选用合理的容量,还应在注射开始前数小时先行开机烘料。

2)料简内材料滞流时间过长也会产生银线。

不同种类的材料混合时,例如聚苯乙烯和ABS树脂、AS树脂,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都不宜混合。

10、放射纹表观:从浇口喷射出,有灰黯色的一股熔流在稍微接触模壁后马上被随后注入的熔料包住。

此缺陷可能部分或完全隐藏在制品内部。

物理原因:放射纹往往发生在当熔料进入到模腔内,流体前端停止发展的方向。

它经常发生在大模腔的模具内,熔流没有直接接触到模壁或没有遇到障碍。

通过浇口后,有些热的熔料接触到相对较冷的模腔表面后冷却,在充模过程中不能同随后的熔料紧密结合在一起。

除去明显的表面缺陷,放射纹伴随不均匀性,熔料产生冻结拉伸,残余应力和冷应变而产生,这些因素都影响产品质量。

解决对策:在多数情况下不太可能只通过调节成型参数改进,只有改进浇口位置和几何形状尺寸才可以避免。

与加工参数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如下:1、注射速度太快,降低注射速度;2、注射速度单级,采用多级注射速度:慢-快;3、熔料温度太低,提高料筒温度(对热敏性材料只在计量区),增加低螺杆背压。

与设计有关的原因与改良措施:1、浇口和模壁之间过渡不好提供圆弧过渡;2、浇口太小,增加浇口;3、浇口位于截面厚度的中心浇口重定位,采用障碍注射。

11、喷流纹表观:喷流纹是从浇口沿着流动方向,弯曲如蛇行一样的痕迹。

产生原因:它是由于树脂由浇口开始的注射速度过高所导致。

解决对策:(1)扩大烧四横截面或调低注射速度。

(2)提高模具温度,也能减缓与型腔表面接触的树脂的冷却速率,这对防止在充填初期形成表面硬化皮,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12、翘曲、变形表观:变形可分成翘曲与扭曲两种现象,平行边变形者称为翘曲,对角线方向的变形称为扭曲。

原因及解决对策:注射制品的翘曲、变形是很棘手的问题。

主要应从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成型条件的调整效果则是很有限的。

翘曲、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可参照以下各项:1)由成型条件引起残余应力造成变形时,可通过降低注射压力、提高模具并使模具温度均匀及提高树脂温度或采用退火方法予以消除应力。

2)脱模不良引起应力变形时,可通过增加推杆数量或面积、设置脱模斜度等方法加以解决。

3)由于冷却方法不合适,使冷却不均匀或冷却时间不足时,可调整冷却方法及延长冷却时间等。

例如,可尽可能地在贴近变形的地方设置冷却回路。

4)对于成型收缩所引起的变形,就必须修正模具的设计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注意使制品壁厚一致。

有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通过测量制品的变形,按相反的方向修整模具,加以校正。

收缩率较大的树脂,~般是结晶性树脂(如聚甲醛、尼龙、聚丙烯、聚乙烯及PET树脂等)比非结晶性树脂(如PMMA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及AS树脂等)的变形大。

另外,由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具有纤维配向性,变形也大。

13、气泡(空洞)表观:制品特别是透明制品表面或内部有气泡。

原因及解决对策:根据气泡的产生原因,解决的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制品壁厚较大时,其外表面冷却速度比中心部的快,因此,随着冷却的进行,中心部的树脂边收缩边向表面扩张,使中心部产生充填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