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_薛秋

合集下载

大丰港物流业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大丰港物流业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大丰港物流业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作者:皋炳华来源:《集装箱化》2009年第10期现代港口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港口运输和中转为依托,建立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继而带动整个临港产业带的发展。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加快国家一类口岸大丰港的建设,是贯彻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具体实践。

1大丰港物流业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s)1.1.1区位交通优势(1)区位优势大丰港位于江苏省海岸线港口空白带的中心位置,是江苏省3大深水海港之一,距上海港,连云港港,秦皇岛港;距日本长崎港,韩国釜山港,可经上海港、釜山港直达东南亚和欧美各大港口。

明显的区位优势使大丰港成为江苏省中部沿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佳“跳板”。

(2)交通优势①公路:大丰境内及周边公路纵横交错,204国道、省道陈李线、疏港1级公路、沿海高速、332省道穿境而过,徐州至大丰港高速公路大丰港段正在建设中,周边主干道还有京沪高速和宁靖盐高速。

②铁路:新长铁路与京沪线相连,客货2级站点大丰火车站距市区。

客货运输便捷,通达全国。

港口铁路专用支线已完成前期准备,预计2010年开工建设。

③航空:距南通机场、盐城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南京禄口机场车程分别为,,和。

④内河:国家3级航道通榆河、4级航道串场河、疏港航道、省级航道二卯酉河、斗龙港河与长江水系相通,可通航300~500 t级船舶。

1.1.2自然资源优势(1)岸线资源大丰港虽处于淤积型海岸带,但海域内的西洋深槽水深稳定,水深区域宽3~,长,与外海深水相通,可进出5万~10万t级船舶,且具备避风、不冻条件,全年作业天数以上。

(2)土地资源优势大丰全市人均耕地面积居江苏之最;沿海滩涂面积达10万hm2,为全国之最。

滩涂是十分重要的生态资源,更是不可多得的土地资源。

大丰滩涂大多为非农用地,环境容量大,开发成本低,在当前国家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情况下,丰富的滩涂土地资源显得尤为珍贵。

1.1.3物流基础优势大丰港货物吞吐量逐年攀升。

创新建设思路+促进大丰港城人气集聚

创新建设思路+促进大丰港城人气集聚

创新建设思路促进大丰港城人气集聚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大丰市“十二五”港口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建设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必须坚持港口、临港产业区、港城“三港”联动,在有限的空间实现集聚发展、集约开发。

产业集聚离不开人才,人才集聚的基础是社会管理与文化氛围。

打造大丰现代港城必须通过确定社会发展战略和人口导入策略,聚集人气,结合产业布局,形成经济、社会、产业和城市的良性互动。

一. 实施港口新城人口导入策略的必要性(一)有效的人口导入可以避免港城演变成空城人口导入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迁入行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开始尝试新城的开发建设,山东日照是取得成功的城市之一。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港口城市到享誉中外的“水上运动之都”,从凤毛麟角的楼宇建筑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

高起点的城市规划、一系列城市配套工程的实施、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等保证了港城日照向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阔步前进。

也有部分地区的新城因为交通不便利、缺乏工作机会、配套不完善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吸引不到足够的人口入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上海的松江新城、南京的河西新城等。

以松江新城为例,由于建设速度过快,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带来的“人流不大、人口不足、人气不旺”问题较为突出。

(二)有效的人口导入是“三港”联动的重要保证港口、临港产业区、港城“三港”联动是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气集聚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前提,在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环境下,人气集聚也是投资环境,对产业集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港城是大丰港区重要生活后勤保障基地,公共服务中心。

集行政、商贸、金融、信息、文化、娱乐、游览等功能于一体,是实现港区一类口岸一站式服务的重要平台,必将成为海港新城能量集聚、规模效益最先集中的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

没有人气,服务业配套就上不去。

建设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口向港城转移,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产业集聚区发展紧密结合,强化人力资源保障,以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为重点,争创大丰临港产业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新优势。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

X EQu A i U i, NLl i
Ab ta t B s d o eS C e s l x re c f ot n u t e e p n t o n b o d, hsp p ra aye ed v lp n t sr c : a e nt U C Sf p i n eo r i d s yd v l me t mea d a r a t i a e lz st e eo i gs — h u ee p r o ah n h i u t n o fn o t d sr yc mb nn e c aa tr t s o e o re f f n oti d sr ,a d a p yn h t o on ai f o Dae g p r i u t b o i i gt h r ceii rs u c so e gp r n u t n p li gt eme d o c i- n y h sc f Da y h f
验, 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经济地理学原理 , 出大丰港临港产业的发展思路是 : 提 合理布局 临港 产业 , 快发展产业集群, 加 优势产
业 重 点开发 , 口、 区、 港 港 港城 整 体 开发 , 进 临港产 业 协调 发 展 。基 本 措施 是 : 产 业 集群 发 展 实施 保 障政 策 , 促 对 促进 港 口强化
建设 的重点包 括规 划发 展新 能 源 、 重化工 ( 含精细 化3) 1 、 机械及汽车零 配件 、 海洋 及农产 品深加工 、 贸旅 游及 现 商 代 物流等六大产 业 。 新能 源产业方 面的风 电、 风电装备制
自身建设。同时,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营造临港产业发展的 良好氛固。
【 词】 大丰港 ; 关键 临港产业 ; 现状分析 ; 发展思路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作者:薛秋, 安荔荔, XUE Qiu, AN Lili作者单位:薛秋,XUE Qiu(盐城师范学院,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 安荔荔,AN Lili(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7)刊名:商业经济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年,卷(期):2010(21)被引用次数:1次1.中共大丰市委员会.大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大丰港建设的情况汇报 20062.孟祥林港城经济互动与环渤海临港产业的组合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期刊论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2006(01)3.李植斌论浙江临港产业的发展[期刊论文]-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4(03)4.孙云谭发挥深水大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 2005(01)5.刘秉镰港城关系机理分析[期刊论文]-港口经济 2003(03)6.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 20047.薛鸿超江苏王港建港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38.大丰港启动"三港"联动发展战略 20069.刘兆吉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研究[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1)10.盐城市人民政府大丰港加快国家一类口岸建设 20061.皋炳华.GAO Binghua大丰港物流业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期刊论文]-集装箱化2009,20(10)2.丁海燕大丰市麋鹿自然保护区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初探[期刊论文]-地质学刊2010,34(1)3.董延涌辽宁港口和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期刊论文]-环渤海经济瞭望2011(9)4.倪向荣把大丰港加快建成江苏沿海特色产业港[期刊论文]-中国港口2011(4)5.朱泽生.孙玲.ZHU Zesheng.SUN Ling东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6.刘梦颖临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以连云港为例[学位论文]20107.皋炳华大丰港港口竞争力的构建与提升[期刊论文]-中国港口2011(1)8.闫兴志.YAN Xing-zhi大丰港铁路支线接轨及走向方案的选择[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1,37(6)9.马育军.黄贤金.钟太洋.杜文星沿海滩涂开发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研究--以江苏省沿海滩涂开发为例[会议论文]-200610.褚国栋打开江苏沿海中部大门的大丰港[期刊论文]-中国港口2006(10)1.李彦哲.纪国良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对大连港的启示[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11(7)本文链接:/Periodical_shangyyj201021017.aspx。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对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对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提升园区建设水平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对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钟志文【摘要】镇工业园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基地和平台,如何提升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谋划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园区建设应从本地已有产业特色和正在形成的产业集群出发,注重园区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注重发挥港口和飞地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通过科学规划定位、打造产业集群、突出招商重点、加强土地集约化管理、拓宽融资渠道等举措,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实现企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和园区经济的稳步增长.【期刊名称】《市场论坛》【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3页(P26-28)【关键词】镇工业园区;镇域经济;建设水平;产业集群【作者】钟志文【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委党校,江苏,大丰,224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镇工业园区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基地和平台,也是加速全市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因此,搞好镇工业园区建设至关重要。

在如今各地政府“镇镇建区、乡乡办园”的热潮中,如何提升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增强竞争实力,真正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思和谋划的问题。

为此,我们通过对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情况的调查,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近年来,大丰市镇工业园区建设虽起步较迟但进展较快,一是标房建设顺利推进。

截至7月15日,大丰市14个镇工业园区标房合计626幢,建设面积95.06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建设标房99幢16.69万平方米)。

二是部分镇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刘庄镇园区服务中心大楼已经封顶,大中镇园区70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大楼即将开工建设,新丰、南阳园区的基本服务功能已经启动。

三是特色产业培植成效初显。

大中镇的轻纺和空压机、西团镇的抛丸机、南阳镇的铸造阀门、白驹镇的抛丸机和玩具,新丰镇、刘庄镇、万盈镇、大桥镇的轻纺等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尤其是大中镇、西团镇、南阳镇产业集聚度达到70%以上。

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跟踪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委托单位: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编制单位: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二〇一九年七月目录1 总论 (1)1.1任务由来 (1)1.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 (1)1.3环境保护目标 (2)1.4评价技术路线 (4)2 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 (5)2.1发展历程 (5)2.2产业定位 (7)2.3基础设施 (7)2.4总量控制 (9)2.5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点执行情况 (9)3规划实施与国家、地方最新规划政策文件要求及协调性分析 (12)3.1相关规划 (12)3.2相关政策 (13)4 园区自然生态与资源能源利用 (16)5环境质量现状与跟踪影响分析 (17)6园区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9)6.1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9)6.2建议 (22)7跟踪评价结论 (26)1 总论1.1 任务由来2012年3月,大丰市政府向盐城市政府提出申请,在原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的基础上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2012年4月,盐城市政府做出《关于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调整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的批复》(盐政复〔2012〕5号),同意在原“南区一期”基础上,调整规划并设立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园区面积38.5平方公里。

园区及时组织开展了《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2013年4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做出《关于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调整环境影响评价请示的复函》(苏环便管〔2013〕59号),原则同意大丰港临港工业区南区一期规划进行区域部分调整用于发展大型石化产业,申请扩区面积不得超过原园区面积的50%,扩区后的总面积不得超过26平方公里。

随后,园区按照省环保厅复函对《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园区南部四至边界为:青岛港路-横十七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华丰大道-宁波港路-王竹海堤复河及其延伸线-大丰港路-三港河路-纵二十三路以西150米-八中沟以北800米;园区北部四至边界为:大丰港路-王港西路-王港东路-港一路-环港大道-宁波港路-南港大道。

大丰市发展新兴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大丰市发展新兴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公 司 、 嘉 诺 医 药 有 限公 司 四 家 。而 石 化 新 材 料 产 海
业 、 备制造产业还没有龙头 型、 军型企业 。 装 领
是 引 导 创 新 多 元 投 入 。要 在 争 取 和 落 实 国家 、 省
相 关 鼓 励 支 持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政 策 的 同 时 , 行 政 府 实 引 导 和 市 场 调 节 相 结 合 , 立 加 快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引 建 导 资金 , 合 原 有 的 市 促 进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相 关 政 策 整
资 金 , 于 扶 持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壮 大 。通 过 财 政 资 金 用 的 引 导 , 励 金 融 资 本 和 社 会 资 金 对 创 新 创 业 的 多 鼓 元 投 入 , 导各 类 银 行 对 高 新 技 术 项 目、 引 自主 创 新 产 品 出 口给 予 信贷 支持 。 完善 支 持 科 技 型 中小 企 业 发 展 的 天 使 基 金 , 国家 及 省 支 持 项 目按 规 定 进 行 配 为 套 , 励 金 融 机 构 开 展 知 识 产权 质 押业 务 , 极 推 动 鼓 积 科 技 创 新 保 险 试 点 等 , 索 高 新 技 术 企 业 和 科 技 型 探 中小 企 业 发 展 的新 融 资 渠 道 。二 是 完 善 创 业 投 资 体

二 、 丰 市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大
大 丰 市 新 兴 产 业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 绩 , 与 先 进 但 地 区 相 比 , 存 在 很 大 的 差 距 , 待 进 一 步 发 展 还 有
壮大 。

大 丰 市 新 兴 产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1 新 兴 产 业 规 模 偏 小 , 经 济 发 展 贡 献 份 额 不 . 对

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临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任蕾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04期摘要:研究国外发达地区经济腾飞历程,发现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利用海岸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港口为核心,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甚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先进的第四代港口由水陆转运枢纽和工业中心转变为国际物流和资源配置枢纽,现代临港产业也已由传统重化工业,延伸至高技术化、服务化临港制造业和港口生产性服务等行业,这一转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于是本文就现今国内临港城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临港产业;存在问题;对策建议一、临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临港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港口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临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临港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贡献率不断增大,但有些城市,港口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港口优势发挥受限——临近港口却不能发展临港产业,带着这样的疑问,认真剖析,发现以下原因:(1)港口规划与区域整体规划脱节。

港内规划不尽合理,没有规划重点产业用地,大项目难落位,缺乏临港产业必备的港池,海陆空交通网不完善、不密集,走货不便捷,导致港杂费、运输费较临近港口偏高,影响相关企业入驻和投资积极性,制约临港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2)港口产业同质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由于部分港口产业布局不合理,导致港内传统产业聚集,传统产业占比超70%,甚至更高,传统产业占据了临港的大部分土地资源,从而制约了新进临港产业落地或影响临港产业扩建新项目,导致区域经济失去先天的发展优势,不能持续发展。

主营业务同质化严重,导致聚集的传统产业,不断恶性竞争,影响区域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行业单一,导致区域经济缺乏综合竞争力,在经济萧条的年代难于存活。

(3)港口土地利用粗放,占地现象明显。

港口是沿海经济带的核心资源,是临港产业的支撑源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薛秋1,安荔荔2(1.盐城师范学院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盐城224002;2.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7)[摘要]通过对大丰临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丰港临港资源的特点,借鉴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经济地理学原理,提出大丰港临港产业的发展思路是: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优势产业重点开发,港口、港区、港城整体开发,促进临港产业协调发展。

基本措施是:对产业集群发展实施保障政策,促进港口强化自身建设。

同时,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营造临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分析;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An Analysis of Status Survey and Developing Thought on Port Industry of Dafeng PortXUE Qiu ,AN LiliAbstract: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port industry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Dafeng port industry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ources of Dafeng port industry ,and applying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principle of economic geography to present a developing thought on Dafeng port industry 。

It is to distribute port industry rationally ,to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advantageous industry ,the whole port ,district ,and city ,and promot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rt industry 。

The basic measures are to take security policy to develop industrial clusters ,to increase self-construc-tion ,and to further improv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create perfec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port industry 。

Key words:Dafeng Port ,port industry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thought [收稿日期]2010-09-09[作者简介]薛秋(1956-),女,江苏扬州人,江苏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港口产业与滩涂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JLCBE06029);江苏沿海开发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CJCDR 08005)。

大丰市位于中国江苏中部,长江以北,黄海之滨。

全市总面积2376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辖42个镇和一个港口经济区,是新兴港口城市。

大丰港位于江苏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填补江苏沿海港口空白带的中心战略大港。

大丰港有大丰市作依托,后方与盐城市和苏北广大经济腹地联系方便,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建港自然条件使大丰港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海港。

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发展临港产业的经验,结合大丰港临港资源的特点,试图在合理布局临港产业,加快港口群建设,促进临港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寻求一些有效措施。

一、大丰临港产业基本状况大丰港是利用海域特有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槽”建设深水码头,全年可作业300天以上,是江苏省沿海重点建设的三大港口之一。

已开通日本、韩国、欧美等多条国际航线,大丰港码头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快速发展。

港区建设的重点包括规划发展新能源、重化工(含精细化工)、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海洋及农产品深加工、商贸旅游及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

新能源产业方面的风电、风电装备制造、生物质柴油、生物质发电、新型水煤浆等新能源产业正在发展;重化工重点发展石化与新材料产业,积极推动年产26万吨丁苯橡胶,年产300万吨延迟焦化,以及DCC 、苯酚丙酮和可烯烃等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建设。

北港区规划旅游度假区、港口仓储区,布置无污染的临港工业加工区;中港区,规划电子、机械、汽车零配件、食品加工等洁净加工业;南港区的南端,利用入海的王港河作为生态隔离带,重点规划风力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液体化工专用码头,王港河南侧规划重化工和精细化工、医药、海洋生物等产业。

随着大丰港的一期、二期码头投入营运和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看好港区的中外客商越来越多。

[文章编号]1009-6043(2010)11-0038-03第2010年第11期(总第361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11,2010Total No.36138--2006年5月底,共有84个项目落户港区,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2个。

2009年9月,已落户企业160家,总投资超400亿元。

一系列的临港产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中,为大丰市港口建设、港口腹地经济建设起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临港产业发展状况及启示港口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增长极”,港口的区位优势使得港口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大大加强,可以不断吸引相关产业在临港地区集聚,从而产生、引发和派生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又将推进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港兴城兴,港衰城衰”是世界各大港口城市几百年来的普遍特征。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的岛国,资源匮乏,但多优良港湾,日本利用这一优势,兴建了众多的临港产业。

如著名的“三湾一海”地带兴建了一批钢铁、石化、机械、汽车、造船等临港产业,以产业兴港口,以港口助城市,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及经济腹地,形成强有力的产业基地和基地城市。

其面积仅占全国29.1%,却拥有着全国人口的67.4%,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

港口腹地经济的发展,转而又促进了港口及港口临港产业的发展。

日本神户港的主要国内经济腹地濑户内海工业带和阪神工业带的发展,促使神户港形成各大专业码头,分工更加细化,形成了食品、小轿车、大型物资、危险品等专用泊位等,大大促进了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深圳港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500万标准箱。

深圳港的发展为深圳市、广东省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再如作为青岛港的主要国内经济腹地—青岛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继而又建设了青岛开发区以及建设了胶南“临港产业加工区”。

综上所述,国外港口城市临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港口城市腹地经济及港口的支撑。

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三、构建大丰港临港产业的比较优势(一)区位优势大丰港位于东经120°42′,北纬33°11′,地处苏北海岸的中部,是联系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是苏中地区的出海大通道,与204国道、盐宁高速、通榆运河、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以及“十五”期间兴建的徐(徐州)大(大丰港)高速公路连网,形成立体的大交通格局,辐射盐城、盐都、大丰、东台、兴化、高邮、建湖、宝应、金湖等市县14236km2。

根据点轴(线)开发模式,通过各种线网将各点联系组成点轴系统。

点轴开发理论对指导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从大丰港开往韩国釜山港的航程为420海里,开往日本长崎的航程为430海里,与中国重要的两个海港秦皇岛港和上海港之间的航程也分别只有490海里和250海里,大丰港现在已经融入了上海两小时经济圈,轴线优势明显(如图)。

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使得大丰港成为具有广阔经济腹地的重要通海门户,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资源优势1.农业资源大丰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1℃,常年降水量1042.2毫米,日照2238.9小时,生产条件优越。

滩涂资源列全国县级之最,是发展农、林、牧、副、渔的理想场所,已经形成了四大农业经济区域和五大农业生产基地。

四大农业经济区域是:西部粮区、东部棉区、中部经济作物区和沿海养殖区。

五大农业生产基地是:全国优质棉、优质啤酒大麦、优质蚕茧、生猪和对虾生产基地。

2.土地资源大丰港沿海地域范围,北从海丰农场,南至竹港河;东从一线海堤,西至二线海堤,共计土地总面积17.43万亩。

未利用土地的比例高达20%,这部分土地主要位于沿海的盐碱地和荒地。

均集中在靠近堤线的区域,便于今后作为港区纵深、铁路分区、港口仓储区、开发区等规划利用。

3.淡水资源大丰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沛。

境内河网稠密,斗龙港、王港、竹港、川东港等骨干通海河道贯穿全县,地表水、地下水、外来水等水资源丰富,为港区工农业、航运、冲淤保港等发展提供了优良条件。

(三)腹地优势港口经济腹地指由港口输入货物的“消费地”和输出货物的“生产地”,反映港口向内辐射范围,其大小和经济状况决定港口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大丰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大丰市,目前已经形成了纺织、机械、轻工、食品、建材、化工六大支柱产业,以及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生物工程三大新兴产业,培植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县(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7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4912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5119美元,连续7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名列第72位。

腹地经济的发展将对临港产业起到推动作用。

大丰港区位优势图薛秋,安荔荔:大丰港临港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思路的分析研究39--四、大丰港发展临港产业的基本思路(一)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突出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激励创新等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大丰临港产业集群主要应由港口产业群、水产品加工出口产业群、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群,滩涂旅游业等构成。

临港产业集群又可带动发展以下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区,建立现代特色的物流区,以港口物流拉动产业,以产业支撑促进港口,加快港区联动步伐;大力发展航运业,充分发挥一类口岸和深水海港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不断扩大海洋运输实力;大力发展集装箱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仓储加工等临港产业;完善港口航运贸易加工综合服务业,加快金融保险、信息中介、口岸服务等软环境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