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重点(重置版)

细胞生物学重点(重置版)

名词解释1.Lipid-anchored membrane proteins:脂锚定蛋白,又称脂连接蛋白。

通过共价键与脂分子相连,锚定于质膜外侧。

flux净流量(净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物质称通量。

由胞内向胞外为内向通量,由胞外向胞内为外向通量,两者之差为净通量。

3.Active transport:主动转运。

特异性载体蛋白介导的,需要消耗能量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势浓度梯度跨膜转运物质的过程。

4.Lipid Rafts:脂筏。

细胞膜上大小约70nm的胆固醇和鞘磷脂富集结构域,类似于蛋白质的组装平台,与蛋白质分装转运等功能密切相关。

5.P-class ion pump(P型离子泵):具两个独立的α催化亚基和ATP结合位点,绝大多数还有β调节亚基。

工作时α亚基利用ATP水解并发生磷酸化与去磷酸化,从而改变泵蛋白的构象,实现离子的跨膜转运。

包括钠钾泵、钙离子泵等。

6.V-class proton pump(V型质子泵):逆浓度梯度运转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需ATP功能但不需磷酸化。

如溶酶体膜中的H+泵。

7.ABC(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ABC超家族):是ATP驱动泵,跨膜蛋白在跨膜区组成跨膜通道,胞浆ATP结合区在酶的作用下水解ATP,实现底物跨膜转运,广泛存在于细菌和人,主要运输小分子。

8.MDR1:多药抗性转运蛋白1。

能利用ATP介导多种药物由胞内向胞外的转运。

9.Chemiosmosis (or Chemiosmotic coupling):化学渗透(化学渗透耦合),离子穿过半透膜的扩散现象,总体上由离子浓度高侧向离子浓度低侧流动。

典型例子如ATP的合成。

10.Nucleosomes: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构成八聚体,外缠1.5圈147bpDNA,再与H1组成核小体,核小体与核小体之间由约60bpDNA连接。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1 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答: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⑤细胞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⑥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 简述细胞学说的要点和重要意义。

答: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1.有机体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其意义在于:①明确了整个自然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即动、植物的各种细胞具有共同的基本构造、基本特性,按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②推进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③有力地促进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的进步。

3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答:单克隆抗体技术又称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将致敏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既能分泌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或移植到体内增殖,从而分泌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4 什么是脂质体?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有哪些应用价值?答: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应用价值:1.作为药物载体:抗癌药、抗寄生虫和真菌药、多肽及酶类药等。

2.作为疫苗载体:起免疫佐剂作用。

3.用于免疫诊断:包裹荧光物质或酶活性物质。

4.作为基因治疗和核酸免疫中的DNA载体。

5 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①细胞类型不同:胞饮作用见于几乎所用真核细胞;吞噬作用对于原生动物是一种获取营养的方式,对于多细胞动物这种方式仅见于特殊的细胞(如巨噬细胞、嗜中性和树突细胞)。

②摄入物:胞饮作用摄入溶液,吞噬作用摄入大的颗粒性物质。

③胞吞泡的大小不同,胞饮泡直径一般小于150 nm,而吞噬泡直径往往大于250 nm。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期末考试复习)

细胞生物学复习要点(期末考试复习)

在16级基础上更新的重点,水印没有去掉。

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细胞学说提出者:施旺和施莱登。

3.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质膜:1、细胞质膜: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利用血影进行研究2、膜脂:甘油磷脂、固醇、鞘脂;甘油磷脂:卵磷脂以及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①具有一个与磷酸基团相结合的极性头和两个非极尾。

1、膜蛋白的类型:①周边膜蛋白(外在膜蛋白):水溶性蛋白质,非共价键的形式;②整合膜蛋白(内在膜蛋白);③脂锚定膜蛋白:通过共价键插入脂双分子中。

2、去垢剂:一端亲水,一端疏水,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3、胞质膜的基本特征:流动性(温度)和不对称性。

4、膜的运动方式:①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②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③脂分子尾部的摆动;④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上下翻转)。

5、成斑现象:在某些细胞中,当荧光抗体标记时间继续延长,已均匀分布在细胞表面的标记荧光会重新排布,聚集在细胞表面的某些部位,即所谓成斑现象。

(……聚集在细胞的一段,即成帽现象。

)16.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除,其中伴随着能量物质的传递;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导;病原微生物识别和侵染特异的宿主细胞的受体也存在于质膜上;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⑥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⑦膜蛋白的异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跨膜运输:1、离子通道的特征:①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②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

细胞生物学复习重点

1细胞生物学考试题库一.填空题(1分*20=20分)1.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是:支原体。

2.最早出现的生物大分子应该是RNA 。

3.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指能够区分两点或两线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4.活细胞用詹纳斯绿B 染色后,被染成兰绿色的棒状或颗粒状的结构是线粒体。

5.胞内受体一般有三个结构域:与信号分子结合的C 端结构域.与DNA 结合的中间结构域和活化基因转录的N 端结构域。

6.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 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tRNA 是转运氨基酸的运载工具,核糖体则是蛋白质合成的装配场所。

7.70S 核糖体中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是23SRNA 。

8.磷脂在线粒体内外膜上的组成不同,外膜上主要是磷脂酰胆碱,内膜主要含心磷脂。

9.植物细胞中的有色体,白色体和叶绿体都是由前质体转变而来的。

10.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植物细胞中产生ATP 的细胞器,但二者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线粒体转化的是化学能,而叶绿体转化的是光能。

11.蛋白质转入内质网合成至少涉及5种成分: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停止转移序列和转位因子。

1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是:前者有细胞核膜,具成型的细胞核,后者只有拟核。

13.植物中多糖作为细胞结构成分主要是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14.构成膜的脂肪酸链越长,膜的流动性越弱。

15.如果将淡水植物放在海水中,它的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

16.根据参与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受体分为离子通道偶联受体.G 蛋白偶联受体和酶偶联受体。

17.构成细胞核的蛋白质主要由游离核糖体合成,并通过核定位信号的引导进入细胞核。

18.溶酶体的标记酶为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体的标记酶是过氧化氢酶。

19.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根据接受代谢物上脱下的氢的原初受体不同而区分为NADH 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20.周期蛋白一般可分为G1期周期蛋白和M 期周期蛋白。

21.甘油二酯(DAG )可被磷酸化而失去第二信使的作用,也可被水解而失去第二信使的作用。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拟核:在细胞质内含有DNA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称为拟核。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称为基因组,它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

3、复合糖:细胞中寡糖或多糖存在的主要形式有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和脂多糖等,这些复合产物也成为复合糖。

4、被动扩散:转运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所需要的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势能,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故也称为被动扩散。

5、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称其为被动运输。

6、主动运输:细胞也需要逆电化学梯度转运一些溶质,这时不但需要运输蛋白的参与,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7、内膜系统:是细胞之中那些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相互密切关联的膜性结构细胞器之总称。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各种转运小泡以及核膜等功能结构。

还有过氧化物酶体。

8、细胞呼吸:在细胞内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O2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CO2;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9、网质蛋白:是普遍存在于内质网网腔中的一类蛋白质。

驻留信号可通过与内质网膜上相应受体的识别结合而驻留于内质网腔不被转运。

10、肌质网:在肌细胞中,十分发达的光面内质网特化为一种特殊的结构——肌质网。

11、核型:是指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12、核型分析: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征的分析,称为核型分析。

13、转录:是将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分子的过程,是细胞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重要环节。

14、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15、基因组:实质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是所有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和基因间的DNA的总和,它含有一个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细胞生物学考试复习重点

细胞生物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简答题(一)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基本内容:①有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③新细胞来源于已存在细胞的分裂。

细胞生物学说的意义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之一(二)细胞是生物学?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死亡,以及细胞之间、细胞与环境之间的交流(三)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生物膜与细胞器细胞骨架体系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环境的联系与交流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及其调控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涵盖九个方面的内容: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⑼细胞信号转导。

(四)细胞的基本共性1.所有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化学组成;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3.DNA-RNA的遗传装置;4.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5.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五)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1. 基本结构从形态学分为三部分:质膜细胞核:具有核被膜和核仁。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胞质溶胶2. 细胞器细胞器(organelle):细胞内特定的功能结构域. 一类是膜围成的,构成内膜系统。

另一类细胞器是没有膜包围。

主要细胞器有:细胞核;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内体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细胞骨架原核细胞原核细胞,通常称为细菌: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直径0.5~5μm 之间没有核膜,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没有膜包被的细胞器核糖体为70S型(六)试论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

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①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②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

中考生物细胞生物学重点归纳

中考生物细胞生物学重点归纳

中考生物细胞生物学重点归纳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

在中考生物考试中,细胞生物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本文将对细胞生物学的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特点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个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包围物,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和细胞器的总称,细胞核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

3.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代谢、增殖等功能。

各种细胞器和细胞结构对细胞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包围物,它起到选择性渗透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同时,细胞膜上还有许多蛋白质通道和受体,参与物质运输和信号传导过程。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其中溶解了许多有机分子和无机盐。

细胞质中还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这些细胞器有着不同的功能,共同参与各种生命活动。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内部包含了遗传物质DNA和R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细胞代谢与能量合成1. 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获得能量和物质,并进行各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细胞代谢包括物质的合成、降解和转化等过程。

2. 细胞的能量合成:细胞通过进行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来合成能量。

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能量;光合作用则发生在叶绿体中,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四、细胞分裂与遗传1.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进行分裂,分裂是细胞生命的延续和增殖的基础。

细胞分裂主要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

2. 遗传物质的传递: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通过复制和分配,保证新生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信息,同时也实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五、细胞的特殊性1. 红细胞:红细胞是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主要负责携带和运输氧气。

《细胞生物学》章节重点难点

《细胞生物学》章节重点难点

绪论重点:1、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结构。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结构特征比较。

难点:1、当前细胞生物学主要发展方向和总趋势。

2、细胞的装配。

细胞膜和细胞表面重点:1、细胞质膜的结构模型、膜蛋白种类及跨膜方式、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难点:1、膜脂的种类、红细胞膜蛋白及膜骨架。

2、参与运输活动的蛋白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式。

3、细胞外被和胞质溶胶;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细胞信号传导重点:1、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用方式。

2、细胞识别和细胞信号通路的基本概念。

3、细胞信号分子的分类,细胞受体的分类,细胞表面受体三大家族。

4、第二信使与分子开关的概念与生理功能。

难点:1、细胞内受体的成分、结构组成及作用机理。

2、NO信号通路,离子通道耦联的受体、G-蛋白耦联的受体信号途径一般特征。

3、酶联受体参与的信号通路。

内膜系统目的要求重点:1、细胞内膜系统概念。

2、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两种基本类型及其功能。

3、高尔基体的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功能。

4、溶酶体组成成分、膜结构特征、生理功能;难点:1、信号假说;共转移与后转移。

2、溶酶体发生过程。

3、细胞内的膜流和转换。

4、细胞内膜泡运输和参与的三种小泡类型及结构。

线粒体重点:1、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特征。

2、线粒体遗传特性(半自主性细胞器)。

3、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和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结合变化机制)。

4、生物氧化的步骤及细胞定位。

难点:1、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2、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

3、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和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结合变化机制)。

核糖体重点:1、核糖体的化学组成。

2、两种基本类型的核糖体。

3、核糖体结构特征。

4、多聚核糖体的概念。

难点:1、核糖体的功能活性部位。

2、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步骤。

细胞骨架重点:1、细胞骨架的涵义。

2、微丝的结构成分、装配、功能。

3、微管的结构成分、装配、功能特征。

难点:1、kinesin和dynein与细胞内运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细胞学说:施来登和施旺提出主要内容:◆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细胞产自于已存在的细胞意义:对细胞与生物有机体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明确的科学理论的概括,把动植物等生物有机体在细胞水平上统一起来。

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细胞的基本共性:1、相似的化学组成2、脂-蛋白体系的生物膜3、相同的遗传装置:核酸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系统4、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主要代表:支原体、细菌、蓝藻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质膜、细胞核、细胞质主要功能:选择性的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2、遗传信息表达系统:包括细胞核和核糖体DNA与组蛋白构成了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核小体(nucleosome)核小体装配成染色质,继而在细胞分裂阶段形成染色体3、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装配而成的网架系统。

分为胞质骨架和核骨架。

(胞质骨架:由微丝、微管与中等纤维等构成的网络体系。

核骨架:包括核纤层和核基质。

)器官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的数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把这种现象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细胞的体积受什么因素控制?答:与各部分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细胞功能有关;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胞的核与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细胞的“比面值”与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及细胞内物质交流的关系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比较:功能上的共同点:都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都能进行分裂;都能遗传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有细胞膜;都有DNA和RNA;都有核糖体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模式生物: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见书)第四章:细胞质膜质膜流动镶嵌模型:(一)膜的镶嵌性1、双层脂类分子构成了质膜的基本结构骨架膜中的脂类分子为双性分子(分为亲水头端和疏水尾端):头端朝向水相,疏水尾端埋藏在膜的内部——呈双分子层排列,构成了膜的结构骨架。

2、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层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根据膜蛋白在细胞膜内的存在部位以及与膜脂作用的方式,分三类:A、外在膜蛋白(Extrinsic proteins)特点:分布在膜外侧或内侧;由大量亲水性氨基酸组成;以离子键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容易从膜上洗脱下来;一旦洗脱下来后呈水溶性,不再聚合。

B、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proteins):膜整合蛋白,占整个膜蛋白的70-80%,分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胞质结构域内在蛋白与膜脂结合牢固,需用强去垢剂(detergent)才能从膜上洗涤下来。

去垢剂是一端亲水、另一端疏水的两亲性小分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化学试剂。

分为离子型去垢剂(SDS)、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 X-100)C、脂锚定膜蛋白(Lipid-anchored protein):以共价键方式,通过脂分子与膜脂结合,水溶性的蛋白质游离在膜外,活动范围大,流动性强。

膜蛋白能与糖共价结合(糖基化修饰),形成糖蛋白修饰作用发生在膜的外侧,体现膜的不对称性(二)膜的流动性1.膜脂的流动性2.膜蛋白的分子运动:主要有侧向扩散和旋转扩散两种运动方式(三)质膜的不对称性质膜的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1.膜脂的不对称:同一种膜脂分子在膜的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

比如:质膜的内外两侧分布的磷脂的含量比例不同。

膜脂的不对称性还表现在膜表面具有胆固醇和鞘磷脂等形成的微结构域——脂筏。

2.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所有的膜蛋白,无论是外在膜蛋白还是内在膜蛋白在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3.膜糖的不对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糖脂和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这些成分可能是细胞表面受体,并且与细胞的抗原性有关。

流动镶嵌模型特点归纳:①镶嵌性:膜的基本结构是由脂双分子层镶嵌以蛋白构成。

双层脂分子以疏水尾相对,极性头朝向膜外水相;蛋白则以不同程度镶嵌在脂双层中。

②流动性:构成膜的蛋白分子和脂类分子在膜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③不对称性:膜两侧的膜蛋白和膜脂在脂双层中的不对称分布。

膜脂包括甘油磷脂、鞘磷脂、固醇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现象而制备的人工膜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类型1. 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协助。

2. 被动运输:①顺浓度梯度;②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消耗ATP;③需要膜蛋白的帮助, 又称协助扩散两类主要转运蛋白: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通道蛋白:只能介导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被动运输。

形成亲水的通道,允许特定的溶质通过载体蛋白:它既可介导被动运输,又可介导逆浓度或电化学梯度的主动运输;与特异的溶质结合后,通过自身构象的改变来运输3.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介导的离子或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化学梯度)的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的跨膜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有:①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②ATP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③光能驱动:光驱动泵ATP驱动泵是ATP酶直接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实现逆浓度或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运输Na+-K+ 泵: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 TP分子,可以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 作用:①维持细胞膜电位;②维持细胞的渗透平衡;③吸收营养大分子物质的囊泡转运胞吞作用:通过细胞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饮作用: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真核细胞中吞噬作用:细胞内吞较大的固体颗粒物质,如细菌、细胞碎片等,发生于原生生物、高等多细胞生物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胞吐作用:将细胞内含分泌物的分泌泡,通过细胞质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半自主性细胞器、双层膜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泛素化和蛋白酶体所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N端的信号,能被一种称为泛素的蛋白质识别;泛素能结合到含有不稳定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N端;随后被一种蛋白酶体降解泛素是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小分子球蛋白,具热稳定性,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位于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内质网是由单位膜围成的相互连续的小管、小泡和扁囊样结构组成的三维网状膜系统;内质网膜占细胞膜系统的一半体积占细胞总体积的10%,在分泌细胞中特别丰富。

内质网膜与外层核膜相连。

内质网腔与核间隙相通。

向内折叠的细胞质膜有时与内质网相连接,有管道沟通。

1、粗面内质网:呈扁囊状,膜上附着有核糖体。

其腔常与核周腔相连。

主要合成蛋白质2、光面内质网:呈分支管状,内质网上无核糖体颗粒。

主要合成脂质3、微粒体:细胞匀浆等人工过程,破粹的内质网形成的近似球形的囊泡高尔基体:凸出的一面对着ER称为顺面,又称形成面,凹进的一面对着质膜称为反面,又称成熟面。

蛋白质的糖基化N-连接的糖基化;O-连接的糖基化:溶酶体在细胞内起消化和保护作用(酸性磷酸酶是标志性酶)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具有异质性,由单层膜围绕而成含有三类酶:1)氧化酶类:底物氧化过程中,把氧还原为过氧化氢2)过氧化氢酶类(标志酶),把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3)过氧化物酶类:把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蛋白质合成的起点:细胞质基质信号假说:认为分泌性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合成由细胞质基质转至内质网上合成后翻译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骨架蛋白。

共翻译转运途径:游离核糖体—糙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包装分选—溶酶体、细胞质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细胞内信号分子,第二信使等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cAMP、DAG、IP3、cGMP、Ca2+分子开关:细胞内的GTPase超家族:三聚体GTP结合蛋白单体GTP结合蛋白(Ras蛋白)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受体概念: 能够识别和选择结合信号分子并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大分子。

(多为糖蛋白)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 为胞外疏水性信号分子所激活(细胞质基质受体和核受体)细胞表面受体: 为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所激活细胞表面受体分为: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酶偶连的受体G蛋白: GTP结合的三聚体调节蛋白cAMP信号通路:在信号传递中,必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来调控其传递!!cAMP信号通路的组成成分:◆信号受体(Receptor): 7次跨膜的膜整合蛋白◆G-蛋白: 将受体接收的信号后,G-蛋白被活化(结合GTP),进而可激活下游的效应物◆效应物(靶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反应链:(蛋白类)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cAMP信号途径又称PKA系统(protein kinaseA system, PKA);◆该系统属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在该系统中, 细胞外信号要被转换成第二信息cAMP引起细胞反应。

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组成成分:◆信号受体(receptor):接受的信号分子有各种激素、神经递质类和一些局部介质◆G-蛋白◆效应物:磷脂酶C→IP3→胞内Ca2+浓度升高→Ca2+结合蛋白(CaM)→细胞反应→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或促Na+/H+交换使胞内pH.受体酪氨酸激酶及RTK-Ras蛋白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受体→Ras→Raf (MAPKKK) →MAPKK→MAPK,转录因子的磷酸化→进入细胞核→其他激酶或激活靶基因→细胞应答和效应。

第十章细胞骨架微丝:又称肌动蛋白纤维, 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actin)组成、直径为7nm的骨架纤维当正极组装和负极的去组装速度相等,微丝长度不变,称为踏车行为◆细胞松弛素:可以切断微丝,并结合在微丝正极阻抑肌动蛋白聚合,对微丝的解聚没有影响。

◆鬼笔环肽:与微丝侧面结合, 阻止微丝解聚。

细胞皮层、应力纤维、伪足、微绒毛、胞质分裂环动力结合蛋白:肌球蛋白微管:◆秋水仙素(colchicine) 阻断微管蛋白组装成微管,但不影响解聚,可破坏微管结构。

◆紫杉醇(taxol)能阻止微管去组装,但不影响组装。

微管组织中心:微管在生理状态或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间期细胞MTOC:中心体(动态微管)◆分裂细胞MTOC:有丝分裂纺锤体极(动态微管)◆鞭毛纤毛细胞MTOC:基体(永久性结构)纤毛和鞭毛、中心体动力结合蛋白:动力蛋白、结合蛋白中间丝:核纤层细胞骨架的功能:细胞整体的位移发生改变;细胞形态的维持与变化;细胞内一些结构及物质的运动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体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