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1林业二班第一小组组长: 欧阳组员:谢易成李敏惠赵发颖王晓航孟赵斐陈云达倩2013年9月405林场小班区划图405林场林相图目录1.前言 (1)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 (2)2.1地理概况 (2)2.2 气候特征 (2)2.3 植被 (2)2.4交通 (2)2.5社会经济条件 (2)3.森林资源调查 (2)3.1调查依据 (2)3.2调查范围 (2)3.3主要调查内容 (3)3.4调查方法 (3)3.6主要调查数据及计算方法 (4)4森林资源现状 (5)4.1林地总面积及构成 (5)4.2各类活立木蓄积量 (6)4.3各类森林、林木的起源按面积蓄积统计 (6)4.4林种、龄组统计 (7)4.5外业质量检查 (8)5.森林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9)5.1 405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9)5.2存在的问题 (9)5.3相关建议 (9)6.小结 (10)7.附表(小班调查卡片) (10)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前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通过调查林职院405林场的面积和各树种的蓄积量。

为学弟学妹将来学习实习森林调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4周时间对森林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全方位、综合性的实习,让学生具备撰写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的能力,为以后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交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

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2.1地理概况林职院405林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临金殿森林公园,西接世博园,北靠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东邻高天流云别墅区。

林改林地权属勘查工作操作细则

林改林地权属勘查工作操作细则

林改林地权属勘查工作操作细则林地权属勘界工作是确权发证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林农的切身利益,也是林权改革的焦点,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林改的效果。

林权勘查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为规范林权勘查操作方法,根据《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权勘查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操作细则。

一、勘查范围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林地所有权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林地,属林地权属勘查范围。

二、勘查内容1、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林业用地界线和面积;2、中央和地方生态公益林界线和面积;3、与集体林交界的国有林界线与面积;4、集体林林地内各宗地的界线和面积及其相关因子。

三、勘查用图和资料准备1、1:1万、1:2.5万、1:5万等比例尺的地形图;2、经过配准的电子版地形图;3、近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基本图;4、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因子一览表。

四、有关资料的收集1、近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林相图、资源调查报告;2、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图、区划说明书及小班因子一览表;3、国家重点公益林县级实施方案地块校核图;4、退耕还林工程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报告及其相关资料;5、县区民政局提供的县区、乡镇、村行政区划界线勘界图。

五、勘查工具及其设备相关调查表格、GPS、电池、充电器、皮尺、测绳、计算器、直尺、比例尺、三角板、半圆、面积计算方格纸、调查夹、铅笔、铅笔刀、橡皮擦、碳素笔、背包、等。

六、面积控制及精度要求1、面积控制按照“层层控制,分级量算,按比例平差”的原则,对县区、乡镇、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小组的林业用地面积采取层层逐级控制的方法,进行林地权属勘界面积控制。

即:由县(市、区)控制各乡(镇)的面积,乡(镇)控制各村民委员会(办事处)的面积,村民委员会(办事处)控制各村民小组的面积,在村民小组面积内量算宗地面积并平差。

在求算各宗地面积时,用大宗地面积控制各小宗地面积,当大宗地内各小宗地面积误差不大于1/50时,对各小宗地面积进行平差。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分析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分析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分析郑玮(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云南大理671000)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经过这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已经开始明白了环境的重要性,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

在加强环境治理的事业当中,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非常重要的,森林资源设计规划调查时促进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由于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起步较晚的原因,这方面的有经验人才稍显不足,在实际的设计调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除此之外,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还存在一些误差。

本文主要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进行分析。

关键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误差分析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2-0177-020引言近些年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各项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这些技术当中有些技术是可以应用在森林资源设计调查当中的。

对于传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来说,通常是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森林各方面的调查工作,调查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调查得到的数据还不甚准确,最终的规划设计存在较大的误差,甚至有的设计调查还存在着错误。

森林的调查设计是将森林的经济当做基础的,是进行森林管理的有价值的依据。

解决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错误和误差,可以很好的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提供正确的信息,让其工作顺利的进行。

下面我们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的误差进行分析研究。

1我国森林规划设计调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我国森林规划设计调查的现状分析对于森林规划规划设计调查来说,其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和规划设计的林区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当地的林业部门来说,应当意识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重要性。

就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起步相对较晚,发展的过程也不是很顺利,还存在着在技术上和观念上相对落后的问题。

但是伴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方面的问题将会得到良好的解决,选取合适的先进技术应用在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让森林资源行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来自《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标准》)
第二章技术标准
第九条地类分类系统与划分标准
一、地类分类系统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要将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土地进行地类划分,首先区分林业用地(林地)和非林业用地(非林地)两大类。

分类系统如下:
纯林
乔木林混交林
有林地乔木经济林
竹林
疏林地灌木经济林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灌木林地其它特别灌木林
其它灌木林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林地封育未成林地
苗圃地
采伐迹地
无立木林地火烧迹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土地总面积宜林地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辅助生产林地
农地
牧地
非林地水域
未利用地
其它非林地
二、技术标准
(一)林地:以培育森林、发展林业为目的的土地。

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

1、有林地:连续面积≥0.067 hm
2、郁闭度≥0.20、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

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

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

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3.07•【字号】•【施行日期】2024.03.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前言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前款规定,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保护优先、注重效率和效益等原则,制定相应的林木采伐技术规程”的规定,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制定了《云南省林木采伐技术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采伐原则、采伐类别、采伐年龄、伐区调查设计和伐区管理等。

本《规程》结合试行阶段发现的问题,适时修订。

本《规程》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由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解释。

本《规程》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魏雪峰、杨启运、余涛、王雁、瞿林、徐伦先、程静、宋永全、张林艳、张以棚、吴兴华、杜宇航、陈晓东。

本《规程》主要审定人:胡志林、陈玉桥、王革、余昌元、张成程、许彦红、刘敏、白祖云、李恩良、杨德勇、王德昌。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目录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采伐原则4.1 生态优先4.2 分类经营4.3 合理利用5 采伐类别5.1 商品林采伐5.2 公益林采伐5.3 特殊情况采伐6 采伐年龄6.1 主伐6.2 更新采伐6.3 抚育采伐6.4 低效林改造采伐6.5 其他采伐7 伐区调查设计7.1 设计深度7.2 伐区区划7.3 伐区调查7.4 采伐生产设计7.5 更新设计8 伐区管理8.1 伐前公示8.2 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8.3 伐区拨交8.4 安全生产8.5 伐区作业监督8.6 档案管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林地上的林木采伐作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森林资源是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科学管理森林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正是对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是指以森林资源调查为技术基础,结合现实情况,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的资源量、质量等特性,合理规划森林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技术规程,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可持续利用。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包括各种管理活动,如研究和分析森林资源的现状、分析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规划森林资源的利用,以及调查和研究各类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实施的具体技术问题。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是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指导,也是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是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重
要依据,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目标;二是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措施;三是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审核;四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管理方面的质量要求。

另外,森林管理机构要制定和完善完善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使之符合国家的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正确方向,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是森林资源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是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森林管理机构应以实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为目标,建立健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绿色家园。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1. 引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它旨在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的自然特征、经济价值和社会需求,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

为了保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一套主要技术规定,用于指导调查工作。

2. 调查内容2.1 森林资源现状调查•包括森林面积、森林类型、林龄结构、树种组成等内容。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样方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等。

2.2 森林生长调查•包括林分高度、胸径和密度等指标的测量。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样方调查、木样调查、无创测量等。

2.3 森林经济价值评估•包括森林木材产量、木材质量、森林碳储量等内容。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样方调查、统计资料查询、经济模型计算等。

2.4 森林生态环境评估•包括森林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源涵养等内容。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样方调查、生物学方法、化学分析等。

2.5 森林社会需求调查•包括森林公园、游憩设施、休闲活动等内容。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社会统计资料查询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3.1 数据收集•根据调查内容,采集相应的数据。

•数据收集可以采用现场测量、调查问卷、数据库查询等方式。

3.2 数据整理与质检•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质量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整理可以采用电子表格、数据库等工具进行。

3.3 数据分析与建模•根据调查目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GIS技术、模型编程等手段。

4. 规划设计编制4.1 技术综合分析•综合分析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潜力。

•技术综合分析可以采用SWOT分析、风险评估等方法。

4.2 规划方案制定•根据技术综合分析的结果,制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方案。

•规划方案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

4.3 方案实施与监测•对规划方案进行实施,并定期进行监测与评估。

•监测与评估可采用指标监测、样方调查、遥感影像比对等方法。

云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浅议

云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问题浅议

《 云南银行业林 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 办法 》第 二十八 条 :贷款金额在 1 0 0 万元 ( 含 1 0 0 万元 )以 上 的贷款项 目,应委托具有森林资源 资产评估 资格 的机构 进 行评估 ;贷 款金 额 在 1 0 0万元 以下至 3 0 万元 的贷款项 目,可委托林业部 门管理 的具有 丙级 以上 ( 含丙级 )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 规划设计 、林 业 科研 教 学单 位提 供 评估 咨 询服 务 ,出具评 估 咨
难确定 ,评估 价更难 于得到市场 的完全认 可。林权 即使在 同一个地 区 , 也会 因立地质量 、 林分 生物量 、
林种 、树种 、地貌 、坡 向、坡位 、林木质量 、可及 度 、用途等多种 因素对评估值影 响很 大。
《 关 于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 的意见 》第 7项 :森林 资源资产评估 实行 “ 量价分 离” 的原则 开展 评估工作 。 《 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简 明实用 手 册 1 0 0问 》第 4 5问答 : “ 量 价分 离 ”是指森 林 资
《 云南 省森林 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 细则 ( 试 行 )》第七 条 : ( 1 ) 森林 资 源规划设 计 调查必 须 由具有 相 应林 业 调查 规划 设计 资格 证 书 的单 位 承 担 ,对非持证单位完成 的调查结果 ,林业 主管部门 不予 承认 。 ( 2 ) 对经营单位面积在 l 0 万h m 以上 ,
或者 速生丰产林 、工业原料林基地 1 万h m 以上的
2 O l 4 . 1 / 云南林业
6 3
单 位 ,需委托具有乙级 以 』 二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 的调查单位承担 。 ( 3) 经 营面积小 于 1 0 万h m 德 森林 经营单位 的调查任务可 由丙级 以上资质 的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的依据与原则一、编制依据:根据国家林业局二◦◦三年林资发[2003]61号“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发《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通知” ,以及规定中需要各省对部分内容进行细划和补充的要求,针对云南省一九九六年编制的《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试行)》已不能满足新规定的情况,特编制本操作细则。

二、编制原则(一)对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中要求各省细划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定,进一步明确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内容、技术标准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

(二)根据云南省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现状和发展需要,在保证调查范围整体性的前提下,对不同经营目的的区域调查内容和详细程度有所侧重,以使调查成果能更好地为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

(三)适应云南省林业发展的需要,提供满足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林业分类经营、产业发展规划、森林资源管理所需的森林资源信息。

第二条调查的目的与任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和县级林业区划、规划设计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调查目的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的意见。

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编制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调查范围与内容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所有和经营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区域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根据土地管理部门和测绘部门最新勘界结果落实调查范围,并与周边县进行接边。

若还存在争议地段,要确定工作界并在区划时单独区划,避免区域和省汇总时的重、漏。

二、调查内容.(一)必须调查的基本内容1. 核对和确定调查范围的境界线、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如县、乡、村界)和管理区界线(如林场、营林区),复查的森林经营单位要核对两期境界线的变动。

2. 在调查范围内进行林地区划、林班区划(复查的尽可能用前期)、小班区划、森林分类区划和林种区划。

3. 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和权属。

4. 调查各类森林蓄积量、四旁树和散生木蓄积量。

5. 调查各类森林的起源。

6. 调查和收集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自然灾害等)和社会经济情况。

7. 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植被、土壤、地形地势等。

8. 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二)可选择进行调查的内容下列调查内容及其调查的详细程度,可根据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经营与产业开发、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调查目的的需要,以及以往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在下达任务或签订调查协议时具体选择和确定:1. 森林生长量与枯损量调查2. 森林消耗量调查3. 森林土壤专业调查4. 立地类型、经营类型、经营措施类型及产量预测5. 森林更新调查6. 抚育间伐调查7. 母树林、种子园、良种基地调查8. 森林病虫害调查9. 森林火灾调查10.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11. 湿地资源调查12. 荒漠化土地资源调查13. 森林景观资源调查14. 森林生态因子调查15. 森林多种效益计量与评价调查16. 林业经济与森林经营情况调查调查的侧重点第四条.在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应根据调查范围内森林资源的特点和调查目的,结合森林分类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营和保护的需要,对不同区域的调查内容及其详细程度有所侧重。

一、以商品林经营为主的区域和调查单位,侧重调查林木蓄积、林木因子(特别是用材林近、成、过熟林的林木因子)、立地因子、地形、可及性、适地适树和林木生长过程等与林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信息,以满足规划设计、资源管理和产业开发的需要。

二、以生态建设和天然林保护为主的区域,侧重调查建设条件、生态环境、生态因子、生态功能等有关的林木因子、立地因子和其它因子,林木蓄积量的调查满足最低一级的详细程度。

三、自然保护区应侧重调查保护对象的种类、分布、数量、质量、自然性以及受威胁的状况等,小班区划面积可适当大一点,林木蓄积量的调查满足最低一级的详细程度。

四、上述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要有侧重地选择相应的专项调查。

第五条调查会议制度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行调查会议制度。

二、第一次调查会议调查前,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经营单位由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由上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集政府有关部门、经营单位、调查承担单位,以及与当地森林开发、经营、利用关系密切的单位,召开第一次调查会议,对调查承担单位拟定的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进行审定、修改和确认,并确定面积求算、分类区划等方面的原则,明确调查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和责任,形成会议纪要,作为调查承担单位开展工作的依据之一。

成立调查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落实人员,负责组织、协调、确定规划设计调查的重大事项,落实调查经费等。

三、第二次调查会议调查承担单位按《调查协议》产出全部成果后,经营单位由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邀请有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对调查成果进行评审验收,形成书面评审验收意见,并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六条调查间隔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间隔期一般为10 年。

在间隔期内可根据需要重新调查或进行补充调查,超过间隔期应进行新一轮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第七条调查承担单位资质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必须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对非持证单位完成的调查结果,林业主管部门不予承认。

1,或者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万hmhm201匸、对经营单位面积在一万2以上和22以上的详细程度hm万20需委托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调查单位承担,单位,要求高的应由甲级资质调查单位承担。

三、其它单位的调查任务应由丙级以上资质的调查单位承担。

第八条工作程序一、森林经营单位需要进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时,应了解有资质承担调查的单位及其以往的调查质量、装备、信誉和技术力量等,与选择的调查承担单位签订调查协议书,根据当地森林资源的特点和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详细等级、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侧重点、成果产出要求及费用等。

二、经营管理单位的工作准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必须得到经营管理单位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开展外业工作之前,经营单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确定并提供调查范围的境界线、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各类权属界线、公益林和商品林的比例及林种布局等图面资料和相关资料。

(二)落实参加资源调查和质量监督的工作人员。

(三)成立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办公室,对调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并处理有关事宜。

三、调查承担单位的工作准备(一)调查承担单位在接到任务后,应做好技术力量和物资的准备工作,确定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调查人员,组织学习工作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教育。

(二)收集调查地区的有关资料及经营单位的意见,包括收集近期的地形图、航片、卫星数据和图像,以往进行过的调查成果(图、文、统计表),相关部门的资料等。

(三)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踏查,了解当地资源和社会经济概况,编制调查的技术方案和工作计划。

四、以调查承担单位为主,组织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工作培训、试点练习和考核。

五、召开第一次调查会议。

六、调查及质量监督检查外业调查实施过程中,由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派出的资源管理人员与调查队的质量管理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外业调查进展和质量进行跟踪监督与检查;调查队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要按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内外业全过程的质量检查与监督,并在工作结束后提交质量检查报告,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

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与经营单位及其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组成联合质量检查组,在工作临近结束前,对外业调查和成果资料进行抽查,并提交调查项目质量检查报告,作为调查报告的附件。

七、召开第二次调查会议。

.八、成果上报与批准应由经营单位上报到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审调查成果经第二次调查会议评 审验收通过后, 核,经省林业厅批准后方可公布和使用分类系统与划分标准第九条 一、地类分类系统 (林首先区分林业用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 查要将调查范围内的所有土地进行地类划分, 地)和非林业用地(非林地)两大类。

分类系统 有林地竹林疏林地 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 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林地 封育未成林地苗圃地采伐迹地无立木林地 火烧迹地其它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土地总面积 宜林地 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农地牧地非林地 水域未利用地 其它非林地二、技术标准(一)林地:以培育森林、发展林业为目的的土地。

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 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

2、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 0.200.067 hm 、郁闭度》1、有林地:连续面积》 和竹 林。

)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的、面积和郁闭度符合有林地(1 乔木林带是指行数在其中, 标准的片林或林带, 包括符合造林保存株数要求的乔木型经济林。

当林 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的林地;10m 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 4m 行以上且行距w 2.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w 8m 时按片林调查。

乔木林分为纯林、混交林和乔木经济林。

纯林:。

一个树种(组)蓄积量(已郁闭但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株数) i 的65%以上的乔木林地。

混交林: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已郁闭但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O 2 (株数)不到 65%的乔木林地乔木经济林:指符合造林保存株数、由乔木经济树种组成并按乔木状经营的林地。

O 3 ( 2)竹林:指附着有胸径》2cm 、面积和郁闭度符合有林地标准的由竹类构成的林地。

达到合理造竹株 数(成林胸径》2cm 的竹种)以上且生长稳定的造林地,地类应定为竹林。

附着竹类达不到有林技术标准第二章 地类如下:纯林乔木林混交林 乔木经济林灌木经济林其它特别灌木林地标准或合理造竹株数的林地,按其它标准确定地类。

0.19、郁闭度在0.10 —2、疏林地:指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0.067 hm地。

以,指附着有2之间的林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如地盘松)3、灌木林地:2、覆盖度的小杂竹林,以经营灌木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0.067 hm及胸径v 2cm当灌木林带的缺损长度的灌木林带,2的林地;其中包括灌木行数在行以上且行距w 2m> 30%寸按片状灌木林地调4m超过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灌木林带;两平行灌木林带的带距w 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