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文件林资字[2006]227 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积极推进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指导各地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依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本区域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二、各地要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准则,以本《纲要》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确保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各地要选择不同森林类型的经营单位,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验示范,并率先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
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纲要》,请将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我局。
附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国家林业局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附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试行)一、总则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规范和引导森林经营主体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根据《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纲要。
2、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经营管理森林的重要依据。
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一项法定性工作,森林经营主体要依据经营方案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要依据经营方案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1. 简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执行跟踪、监督、管理的过程。
森林经营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良好的经营和管理。
因此,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非常重要。
2. 方案目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森林经济效益。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需要充分考虑森林资源的特点、地形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经营方案,以实现保护和高效利用的目标。
3. 方案内容森林经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3.1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必须以科学的森林资源调查为基础。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的种类、分布、面积、优势树种、生长条件、遗传特性、林冠结构及木材特性等,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3.2 经营目标制定经营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是指对森林进行经营时所要达到的目标,通常包括森林生态保护、生产生活用材、改善林下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
制定经营目标既要充分考虑社会和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
3.3 森林经营模式根据森林经营目标和森林资源状况,制定不同的经营模式和方案,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经营模式包括营林、造林、抚育和病虫害防治等,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3.4 经营流程根据森林经营模式,制定经营流程。
经营流程包括森林种植、生长、抚育、采伐等整个森林管理过程中的详细步骤,需要与时间、地域环境、生长特性相适应,以有效地保障森林的生态环境和经营效益。
3.5 经营措施根据经营计划和措施,制定经营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森林面积保护、采伐以及其它操作,如皮革处理、植树、施肥、水土保持等。
这些措施必须充分科学,在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地方行业和生态环境进行选择。
3.6 预算及资金来源制定森林经营方案,必须制定预算,并考虑到资金来源。
预算应包括各操作所需要的费用,如采伐费用、抚育费用、植树费用等,并要防范预算过度浪费,必须要合理使用资金。
森林经营编制方案

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简介森林经营是指对森林的管理和利用,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
编制森林经营计划是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针对森林经营编制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意义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编制森林经营计划成为林业管理的必要措施。
森林经营编制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意义:1.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提高森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大化经济效益4.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内容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是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基础工作,其内容包括森林面积、树种、树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旨在为森林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2. 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对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森林经营方案提供有力的数据和依据。
现状分析主要涉及森林生长状况、种群结构、病虫害情况、森林产品供需状况等内容。
3. 森林经营策略森林经营策略是指制定针对森林资源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措施和方案,包括森林防护、森林培育、森林保护等方面,旨在最大化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
4. 森林经营计划森林经营计划是森林经营编制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年度森林管理计划、森林经营计划和森林产品销售计划。
同时需要制定森林经营投资计划和经济计算表,以便于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制定流程森林经营编制方案的制定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森林资源调查2.森林资源现状分析3.确定森林经营策略4.制定森林经营计划总结森林经营编制方案是有效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对于制定有效的森林经营编制方案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同时需要考虑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只有制定出更加完善和科学的森林经营计划,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
2023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

2023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纲要一、总体目标1. 制定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森林保护、利用和管理的战略目标;2. 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平,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发展;3. 推动森林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基本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功能,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2. 可持续利用原则: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再生,确保资源的长期供应;3. 综合管理原则:通过综合管理措施,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 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和尊重森林资源的权益,平衡各方利益,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5. 智力忠诚原则:依托科技创新,推动科学决策和技术创新,提升森林经营水平。
三、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内容1.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类型、数量、质量等重要信息,评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和风险。
2. 森林保护与恢复:加强森林的保护,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制度和管理体系,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3. 森林培育与更新:实施森林培育和更新计划,加快森林的更新速度,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量。
4. 森林经营与利用: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计划,推进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森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森林防火与防虫:加强森林防火和防虫工作,提高森林火灾和虫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6. 森林生态修复与改造:进行森林生态修复与改造,修复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7. 资金支撑与政策保障:制定相关资金支撑政策,保障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
四、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步骤1. 确定方案编制的组织和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和职责;2. 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3.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森林经营的重点和目标;4. 制定具体的森林经营措施和计划,明确实施步骤和时间表;5. 落实森林经营计划,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6. 推进森林经营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调整和优化经营措施;7.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8.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和协调,形成工作合力;9. 定期组织评估和总结,及时修改和完善森林经营方案;10. 加强对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

XX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一项法定工作。
根据《XX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新一轮全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X政办电〔2017〕XX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X 市2019年度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电〔2019〕XX号)要求,为确保2019年年底前顺利完成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摸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综合分析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情况,查清我县森林资源家底,为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制定林业发展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十四五”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森林分类经营提供基础资料,为各级人民政府制定林业生态建设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完善林地“一张图”,提高森林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查范围本次二类调查涉及全县14个乡(镇)、华侨经济管理区、XX矿区以及国有XX山林场。
三、主要调查内容以县级行政区域和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总体,以小班为调查单元,全面摸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情况,综合分析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情况;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结合全县公益林、天然林、林地保护等级、林地功能分区等林业专题图层,建立基于林地“一张图”的全县森林资源数据库。
四、工作组织为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沟通,成立XX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XX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务副县长副组长:XX 县政府办副主任XX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成员:XX 县财政局副局长XX 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县林业局局长XX XX生态环境局副局长XX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XX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XX 县水利局副局长XX 县民政局副局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林政站,办公室主任由县林业局局长XX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县林业局林政站站长XX同志担任,成员从县林业局林政站、推广站抽调人员组成。
开展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开展全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相关规定,按照《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的通知》(X政办函〔X〕x号)文件精神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林业工作实际,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现将有关事项制定方案如下: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党的X大、X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X届X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随着我县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数量和结构逐年发生变化。
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与质量,客观反映区域内森林经营管理状况,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规律,为制定中长期林业规划、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案,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提供基础信息,同时更新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森林资源和林业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建设生态X提供可靠依据。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精心安排,措施上保障有力,全力做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二、调查范围及内容(一)范围X县行政辖区范围内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包括国有林地、集体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经济林地、四旁树木等。
各自辖区内的国有林地由各林场负责调查;退耕还林地、集体林地、农田经济林地和四旁树木由县林业局牵头负责,各乡镇要全力配合。
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工作内容、程序、任务和目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按照《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未尽事项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执行。
一、目的意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是国有林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科学培育、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经营效益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有林场进行一次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为森林经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主要任务(一)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1.核实经营小班界线,查清各类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的现状;2.监测森林资源结构和质量状况;3.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动态;4.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5.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6.完善省、设区市及国有林场三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二)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任务:1.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2.确定国有林场的林种、树种和经营类型的结构;3.规划森林经营总体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工程;4.安排两个五年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成林抚育等具体地点、时间和相应措施;5.落实经营小班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
三、遵循的原则(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真实反映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经营水平,科学评价林业工作成效。
2.总体控制的原则。
采用抽样调查与小班调查相结合,以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调查的总体精度,提高小班调查的可靠性。
3.一查多用的原则。
坚持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规划相结合。
(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原则。
1.生态优先,可持续经营原则。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程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程方案1. 引言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程方案旨在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
本工程方案将涵盖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资源要求等方面。
2. 编制流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1 搜集资料:收集与森林经营相关的各类数据和资料,包括森林资源状况、环境资料、政策法规等。
• 2.2 制定规划: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制定森林经营的总体规划,明确经营目标、策略和措施。
• 2.3 制定细则:根据总体规划,细化经营措施和具体操作方法,确定各项工作的实施细则。
• 2.4 完善方案:对制定的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修正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工作内容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资料搜集:搜集与森林经营相关的各类数据和资料,包括森林资源调查、经营档案、政策法规等。
• 3.2 规划制定: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制定森林经营的总体规划,明确经营目标、策略和措施。
• 3.3 细则制定:根据总体规划,细化经营措施和具体操作方法,确定各项工作的实施细则。
• 3.4 方案修订:对制定的森林经营方案进行修正完善,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工作方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4.1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森林资源状况、环境要素等进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 4.2 统计分析法: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森林经营的规律和特点,为经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4.3 专家咨询法:组织专家开展评估和咨询工作,对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和指导。
5. 资源要求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所需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5.1 人力资源:需要具备森林经营相关专业知识和编制方案的经验,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 5.2 技术资源:需要掌握使用调查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的技术知识,以及编制方案所需的专业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工作内容、程序、任务和目标,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按照《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未尽事项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执行。
一、目的意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是国有林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科学培育、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森林经营效益的主要依据,也是国有林场进行一次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状况,为森林经营、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二、主要任务(一)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任务:1.核实经营小班界线,查清各类森林资源面积、蓄积的现状;2.监测森林资源结构和质量状况;3.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动态;4.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5.完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6.完善省、设区市及国有林场三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二)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任务:1.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2.确定国有林场的林种、树种和经营类型的结构;3.规划森林经营总体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重点工程;4.安排两个五年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成林抚育等具体地点、时间和相应措施;5.落实经营小班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
三、遵循的原则(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真实反映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经营水平,科学评价林业工作成效。
2.总体控制的原则。
采用抽样调查与小班调查相结合,以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调查的总体精度,提高小班调查的可靠性。
3.一查多用的原则。
坚持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的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建立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相结合,森林资源调查与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规划相结合。
(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原则。
1.生态优先,可持续经营原则。
坚持森林经营管理从以木材生产管理为主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为主转变,以利用性采伐为主向经营性采伐为主转变,严格按照“管严公益林,放活商品林”的精神,力求达到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
同时,按照可持续经营的思想,围绕林业发展的方针,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又要确保森林资源的总量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确保各经营单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2.科学经营,合理利用原则。
科学培育森林,最佳组合树种和龄组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森林年采伐量。
并制定相适应的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政策,充分发挥森林功能的多重性。
3.实事求是,科学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林业局下发的《森林采伐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结合我省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
四、单位的确定(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单位。
1.抽样调查。
1996调查时,确定以国有林场为调查总体,采用系统抽样调查或分层抽样调查控制小班蓄积量调查精度的方法:一是系统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14个;二是系统或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12个;三是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43个;四是小班调查涉及林场有39个。
本次调查仍以国有林场为独立调查总体,采用分层抽样结合小班调查和小班调查两种方法,根据2001年开展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和国有林场经营区变化情况对少数林场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整,具体是:⑴分层抽样结合:峡阳、葫芦山、樟湖、政和、大庄、石陂、范桥、故县、和平、武夷山、水西、卫闽、松溪、寨下、埔上、路马头、止马、华侨、三明市郊、明溪、宁化、清流、永安、桃源、梅林、尤溪、水南、将乐、泰宁、建宁、官庄、五一、楼子坝、邱家山、仙岽、南坊、白砂、金山、岩溪、西陂、利水、葛山、天马、九龙岭、中西、南靖、林下、永丰、丰田、半林、碧卿、五台山、葛坑、灵石、美菰、白沙、大湖、陀市、南屿、白云山、杨梅岭、黄田、景山、溪口、洋口、莱舟、莘口等67个。
⑵小班调查:南平市郊、西芹、香洋、蟾溪、福口、水库、化蛟、后坪、古峰、蜡洋、水门、宦溪、平潭、北峰、大鹤、桐口、罗源、长龙、白濑、坫头、竹园、罗溪、罗山、大荣、赤湖、黄龙、白云、亭下、长芦、国强、赤山、下蔡、岭下溪、湖内、园岭、天宝、汀溪、祥溪、坂头、天竺山、树木园等41个。
国有林场分层抽样以林分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量2项因子为分层依据。
采用小班调查方法的国有林场要求负责回收经营区内的县(市)级抽样总体的样地。
2.小班调查。
以国有林场为调查单位开展小班调查。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单位。
以国有林场为编案单位,按一类编案单位的要求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国有林场中不同的经营模式数据应在经营方案中予以充分分析,说明不同的经营模式的森林资源的情况、发展方向、森林资源利用和经营效果评价。
五、调查界的确定国有林场经营区界以林场总体规划、林权证、协议书确定的界线为准,即以199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数,1996年以来依法受让的森林资源应纳入国有林场调查编案工作。
前期调查遗漏的属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应由国有林场调查统计。
前期调查中不属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本次可不进行调查。
国有林场经营区的山林,未按规定要求办理手续被集体或个人占用的,仍属国有林场的经营区,由国有林场调查统计。
前期调查调绘的经营区界,本期调查时有争议,但未经协商或协商未果的,仍按前期调查确定的经营区界调查统计。
国有林场协议归还并经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批准归还的集体林地应从国有林场经营区中划出。
为此要重点做好如下五项工作:1、各国有林场应做好与当地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工作,包括准确界定国有林场现有经营区的界线和经营面积,收集2003年全省统一建立的图形数据,核对国有林场的经营区界和原图形数据的准确性,做好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接,确定好国有林场应调查的范围,国有林场调查面积和经营界确定后应正式上报各国有林场管理处;2、各国有林场管理处应将所属国有林场确定的经营面积和经营界及时与各设区市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对接,并将对接后的国有林场经营面积上报省局,并由省局汇总后报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备案;3、各国有林场在调查规划过程中应及时、主动的与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保持业务上的联系,确保森林资源调查与编案工作不重不漏;4、各国有林场在外业调查结束后应及时将调查范围和调查情况与县(市、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沟通;5、各国有林场应做好“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前已协议受让但未列入国有林场“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和“十一五”采伐限额编制后协议受让的小班登记和面积、蓄积量统计并逐级上报汇总。
六、技术方法本次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采用传统调查技术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相结合以满足查、管、用的需要。
(一)森林资源调查采用总体抽样调查与小班区划调查相结合,定期全面调查与每年变化调查相结合。
以抽样调查总体林木蓄积量控制小班蓄积量调查。
以总体抽样调查估测值为准,误差小10%,修正小班调查值;误差在10%至20%的应在检查并修改误差较大的地块或类型的基础上,修正小班调查值;误差大于20%的小班应重新调查。
小班调查采用现有的森林资源信息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绘制的1∶1万林业基本图与林改林权发证的宗地界图相结合,卫片(航片)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仪器测定与目视判定相结合。
(二)为了保证前后期调查数据的可比性,国有林场小班蓄积量调查、样地蓄积量调查应采用人工林《林分断面积蓄积量速见表》、《一元立木材积表》、《二元立木材积表》。
材种出材率表采用《福建省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用表(二)》中所规定的材种出材率表。
(三)推广应用新技术,启用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将森林资源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的图表制作、数据处理一律由省厅开发的软件完成,提高外业调查、内业计算以及成果编制的速度和质量。
(四)经营方案编制采用宏观调控与实地规划相结合,制定森林经营总体规划目标和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相结合,以上期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适当进行经营规划调整,力求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和经营措施的连续性。
(五)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根据国有林场的特点、森林资源现状、和所处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确定两类林场的发展方向。
要全面分析两类林分的森林资源状况,确定两类林分的资源培育、开发利用和发展方向。
(六)国有林场管理处应根据所属国有林场自然、社会和经济情况,四大基地建设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等目标和条件,制定各国有林场经营类型的比例和调整的指标。
国有林场经营类型的组织和调整应严格按控制指标调整到位,不得随意调整。
(七)国有林场伐区安排严格执行采伐伐区配置的11条原则,在此基础上允许国有林场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树材种和数量的需求、交通情况、林分生长情况等因素合理调整当年或下一年度的伐区配置。
国有林场年度伐区和采伐指标可结转至下一年度。
国有林场的伐区调整和指标结转要报请国有林场管理处审核并报省国有林场管理局批准后方可实施。
(八)国有林场由于森林经营需要补充编制造林类型、经营类型、经营措施类型者应由国有林场提出申请,国有林场管理处审核后报林业厅批准执行。
七、工作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林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
(二)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和森林培育、保护、采伐等方面的技术规程。
(三)福建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规定。
(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编制的林业区划、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生态公益林规划。
(五)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近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成果。
八、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从2006年8月开始,2007年3月底前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任务。
2007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林场各级汇总,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建立地理信息系统的小班数据库和样地数据库以及生态公益林动态监测和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工作步骤为五个阶段:(一)准备阶段。
1.组织准备(1)成立领导机构。
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各国有林场要成立调查与编案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和指导调查与编案工作。
(2)组织工作队伍。
各调查和编案单位要组织与任务相适应的工作队伍,完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经营方案编制任务。
无力自行承担的国有林场可由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统一组队开展工作。
(3)制订工作计划。
各设区市国有林场管理处、各国有林场要制订工作计划,明确部门职责、阶段任务、工作时间和相关制度等。
2.收集资料(1)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的有关图、表、文字资料。
(2)上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年度变化调查统计)有关图、表、文字资料。
(3)上期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有关技术规定和技术经济指标。
(4)近期林业生产、建设的统计和规划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