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二章“线条的魅力”中的第三节“身边的线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多样性,认识线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运用线条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到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线条的分类、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线条图片、绘画作品范例、画纸、画笔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橡皮、彩色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线条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0分钟)(1)介绍线条的分类和特点,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讲解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家具、服装等。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讲解绘画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教室内的物品,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板书设计1. 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 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筑、家具、服装等。
3. 绘画技巧:线条的运用、构图、色彩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线条描绘你最喜欢的物品。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运用,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线条美,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

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3课,主题为“我们身边的线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一节:认识线条,了解线条的分类及特点;第二节: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学会用线条表现事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线条的基本分类和特点,能够识别并运用各种线条进行绘画创作。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绘画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线条,并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线条的分类及特点,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画纸、画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线条,激发学生对线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线条的分类及特点,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3. 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找出其中的线条,并尝试用线条描绘。
4. 例题讲解:以一幅线条画为例,讲解线条的运用和表现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物品,用线条进行描绘。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我们身边的线条2. 内容:(1)线条的分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
(2)线条的特点:长短、粗细、曲直、疏密等。
(3)线条的应用:描绘事物、表现情感、创造美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线条描绘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或物品。
2. 答案要求:线条流畅,描绘准确,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互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线条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尝试用线条创作更多有趣的作品。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绘画元素,如色彩、形状等,提高绘画综合能力。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_人美版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运用手中材料,组织材料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1、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
2、运用手中材料组织线条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一、示范引入新课:教师用毛线在板前粘一幅画,问:画中有什么样的线条?教师问:这些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教师归纳:直线、折线、曲线等。
这些线条都边常见的线条。
(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二、寻找线条、感受线条:1、我们生活中哪里有这些线条?看谁找得多。
2、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找一找各种各样的建筑上有什么线。
(直线、折线、曲线等3、线条不仅能看到,还能听到,播放小提琴曲《梁祝》,问学生从音乐中听到了什播放音乐《兔子舞》,问听到什么线条。
4、我们还能从食物中吃到线条呢,学生拿出甜的糖舔一舔,感受到什么线条学生拿舔一舔,感觉到什么线条,拿出辣的食品尝一尝,感受到什么线条。
三、欣赏作品,体会美感:1、欣赏多媒体课件画家的作品,画面中用了什么线?作品中的线为什么好看?2、再欣赏小朋友们用各种线材做的画,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3、哪里的线富有变化?哪里的线有秩序?喜欢什么样的作画方法?记住它,学会这四、学生作业:作业要求:1、综合运用手中材料,画或制作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可以是风景,动物,人物组合等)2、可随着音乐用线画出对音乐的感受。
3、线条有富有变化和秩序。
学生作画,教师播放音乐,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展评:学生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为什么喜欢。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上线条的运用和行评述。
六、课程拓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大家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篇一:美术教学设计:我们身边的线条《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爱情的要素,由于运动的方向,使用的材料、排列的方式、描绘的速度以及用力的轻重不同,线条会产生许多变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古今中外的许多绘画名家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线绘画画经典作品,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圆润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乐趣用线作画的趣味性。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见到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偏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线的组织。
学习材料:线条丰富的自然物、艺术作品、彩笔、电线等。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认识线条。
1、梦境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根新线,今天早上起来后,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吗?想看吗?(出示范画)2、讲解梦意。
“早晨起来,我伸了伸懒腰,起床站了起来(—、︱)接下来洗脸刷牙(C)吃完早饭,我蹦蹦跳跳的回去上学(~~~~~)到了学校知道自己考试得了100分,高兴得跳起来(),可是因为太高兴了,我有点头晕(@)高兴了一天,回到家我又安静地离开躺在屋里睡着了(—)。
”3、认识线条:这些线条你们确实认识吗?学生交流。
4、寻找线条:线条非常的淘气喜欢和人捉迷藏,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在手上、身上、教室里找一找。
在我们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如蜗牛@,彩虹^,打雷$,下雨!!!,·??5、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欣赏探究,感受线条。
(1)线条与性格。
这些线条不仅可以讲故事,还能心理表现人的性格和情绪呢?如果用电线、毛线、彩带来形容我们的姐姐、妈妈、你,哪一种最象爸爸?为什么?哪一种更旬妈妈?哪一种才象你呢?(2)线条与音乐。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精选8篇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美术》第三单元“形的世界”中的第二章“线条的魅力”,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的种类、特点,知道线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物展示。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实物,如:电线、桌椅边缘、衣服图案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让学生认识到线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线条的种类(如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及其特点。
(2)展示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线条在作品中的作用。
3. 实践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线条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完成一幅以线条为主题的画作。
(2)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交流。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线条的美。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身边的线条2. 板书内容:线条的种类: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等线条的特点:长短、粗细、曲直、颜色等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电线、桌椅边缘、衣服图案等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勾勒、填充、装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线条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画作中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类型的线条。
画作内容丰富,具有创意。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线条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4课《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秋)

《我们身边的线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身边的线条》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课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本课是全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第一课,在课题设计上强调“身边”,旨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感受线条的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条,这些线条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感受艺术作品中线具有的丰富表现力,体验用线作画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的不同种类及美感。
. 感受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初步体验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的方法。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发现认识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及其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线条组织有美感的画面。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播放动画片段《线条先生》。
过渡语:你知道这个动画中的人物是用什么表现的吗?对,就是线条。
线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条》。
出示课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认识线条()直线教师出示一根直直的毛根,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用线条画出这根毛根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对,它们都是直直的,我们把它们叫做直线。
()折线教师将毛根折出几种不同的样子,请学生再次画出。
过渡语:现在老师手里毛根的样子变了,你还能用线条画出它的样子嘛?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名字吗?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线条都有转折,我们把它们叫做折线。
()曲线教师出示彩带,摇动出不同的样子,请学生用线条画出来。
过渡语:你能画出老师手中彩带晃动出的线条吗?这些线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你能给它们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这些线条都是弯弯曲曲的,我们就叫它们曲线。
其实,我们把各种各样的线都可以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三大类。
. 寻找线条()生活中的线条过渡语:你能在这些图片中找到线条吗?说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线条。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有时候讨论主题不够明确,导致部分小组在分享成果时偏离主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组织小组讨论时,明确讨论主题,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回归主题。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身边的线条》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线条?”比如,衣服上的图案、书本的边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线条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可以勾勒轮廓、表现纹理、营造氛围等。它是构建美术作品的基础,具有极高的表现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表达情感和创造美感。
-例如:鼓励学生尝试用线条组合创作出独特的图案或场景,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思维。
-线条的审美评价:难点在于提高学生对线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从线条的角度评价作品。
-例如:通过分析线条的排列、组合、节奏等方面,评价一幅画的线条美感。
-文化背景下的线条理解:难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线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增强文化素养。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人美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线条》为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选自人美版教材(2023秋)。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三章“奇妙的线条”展开,教学内容包括:
一年级美术我们身边的线条.doc优秀教案

我们身边的线条
安靖江澜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运用连接组合线的交叉块面进行想象添画。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参加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记号笔、图片、黑板、色卡纸、油画棒、音乐。
活动过程:
1、情景对话导入。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去过哪里呀?今天老师这有只蜗牛要去旅行了。
它出发了,老师用粉笔画出一条直线;它爬过了几座高高的小山,老师画出波浪线;小蜗牛爬呀爬,来到一个在广场兜了一圈儿,老师画出螺旋线;小蜗牛一蹦一跳,走过草地,老师画出锯齿线;小蜗牛来到了大海边,老师画线条在纸的边缘;小蜗牛又要出发了,引导孩子在纸上多画几组线条。
小蜗牛累了,休息一会儿,听到一个声音在喊他,原来是他的好朋友。
它好朋友在哪里呢?快把小朋友找一找吧,他找到了谁?老师通过线条交叉产生的块面想象添花出一只小老鼠;再继续变出别的物体。
2、想一想,添一添。
给出三角形、圆形等图形,请孩子
们想象添加成不同的物体。
3、想一想,比一比。
通过两幅画的比拟,让孩子感知画面的丰富色彩以及饱满之美。
4、听一听,动一动。
同学生随着一段优美有变化的音乐随意画线条,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加形象。
5、老师巡回指导。
6、学生评价同伴的作品,并上台展示。
7、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线描作品,总结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
出guo为大家了一年级下美术教案:我们身边的线条,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一、教学目标
1.在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各种形态的线条,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会产生多种感觉,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3.学习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现思想情感,探索艺术的共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线条的不同形态
三、教学难点:
了解线条表现出的情感,学会用线条的不同形态表达思想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每一位同学小时候大概都玩过这种游戏,它可以是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是两三个人共同操作。
让学生利用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毛线,自由选择游戏方式。
在翻线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线条变化的不同形式。
2.欣赏幻灯片
幻灯片的内容涉及到建筑、服装、雕塑、动物等。
天安门城楼:红柱子——竖线
民族舞蹈动作——波浪线
老虎虎皮——虎皮纹线
教师边带学生欣赏边让学生回答,这些线条的特点是什么,不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让学生观察思考,在你的身边,在大自然中,哪些方面存在着线条表现出的美。
(可以将这些线条的存在形式进行分类) 例如,斑马身上存在着线条的表现形式,(动物)
竹林中也有线条的存在,(植物)
还有北大桥、烈士塔等等(建筑物)
教师总结:
A.线条无处不在
B.它可以分为视觉的和听觉的线
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视觉的线
4.学生思考,课本上《红色娘子军》和《飞天》都是舞蹈图片,但它们给人的感觉确是不同的,这是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去认识用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5.阅读,阅读课本30~35页的图片,欣赏图片中指示的线条,并谈一谈自己的感觉。
7.听文章画线,要求学生用笔在纸上画出如下意境:
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风;
调皮的小鸟,投进了一粒小石子,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
狂风掀起了一层巨浪。
8.作品展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9.课堂作业。
可出示两种作业形式,供学生进行选择,
作业①用线条作画:我的生活(或情绪)。
规则:老师请出一位同学,然后请他的好朋友用线条描绘出这位同学的心情。
作业②用线条画出我的爸爸或妈妈。
课后把自己画得画带给爸爸妈妈欣赏,并将他们的评语收进艺术档案夹。
札记:示范时,我画了一幅《我在草地上看书》,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通过师生共同作画,学生初步理解了如何利用线条来表现画面,独立作画时也就轻松多了。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