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

合集下载

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十年后再相会》习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大胆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是多么神气;2、张开想象的翅膀,不拘一格、自由并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教学重点:重温本单元学过的名人事迹,遐想二十年后的自己,与学习伙伴交流,并会倾听同学们的发言,能积极点评;教学难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这样,学生们从本单元名人身上汲取了力量,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就能放飞自己想象的翅膀了……教学过程:一、重温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兴趣1、出示课件,师生激情朗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人的光辉足迹令人怀想。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为人师表的孔子,“心正笔正”的书法家柳公权,著名艺术家梅兰芳……他们一个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在告诉人们: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使命!2、教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为人师表的孔子,“心正笔正”的书法家柳公权,著名艺术家梅兰芳……了解了他们一个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此时此刻,作为炎黄子孙,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伟大使命的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何感想?二十年后的自己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二、出示学习目标,板书习作题目1、自己思考;2、与同桌交流;3、小组内交流;4、班上交流(1)、学生谈二十年后的自己生:二十年后我是一名航天员……生:二十年后我是一名企业家……生:二十年后我也是一名教师……生:二十年后我是一名科学家,发明了…………(2)、学生们的理想各种各样,教师适时谈二十年后的自己,把学生带进情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博物馆前,阳光柔柔地撒满了大地,撒在一个坐在草地上凝视远方的女士身上,她的面前,放着一杯淡淡的清茶,一本不知看了多少遍的《论语》,风吹拂着她的面颊,吹拂着她那花白的头发,她微笑着凝视着远方……她在等待,她在等待她二十年前毕业的那四十二名学生啊……瞧,那个开着白色敞篷越野车的帅小伙儿来了——(3)、“李老师,我来了——”(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介绍自己,此时,进入二十年后相会时的自我介绍环节,学生相互点评)三、写作,学会写作方法师:四十二位同学,你打算重点写哪几个同学,哪些场面,哪些感受?生:……师:列出一个写作提纲来。

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十年后再相会

步入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庭的压力、老师的要求,学生的心理极易出现偏差,产生学业焦虑。

我打算给学生上一堂班会课,以穿越为背景,让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来一场对话。

让自己与自己对话,其实也是自我说服、自我暗示的一个过程,这世上许多所谓的奇迹或灵感,都是透过自我暗示的方式而产生的。

活动目标1.了解与理解――使学生认识到目前的紧张状态是正常的,认识到理想需要通过一个个小目标去实现。

2.尝试与学会――通过活动,学会用与自己对话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克服学业焦虑。

3.体验与感悟――激起自信面对未来,面对目前的学业困难。

活动流程阶段一:导入主题――看视频,谈感受(设计意图:视频源于网络,时间3分钟,一位32岁的男士通过剪辑合成的12岁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视频对话,让人笑中带泪。

学生们很感兴趣,不知不觉会联想到未来的自己。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这部片子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师:这种和长大后的自己的对话真是奇妙,同学们想不想体验一下?阶段二:对话体验――小游戏“二十年后来相会”(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通过对自己二十年后的生活、事业等想象,反思自己的现状,提醒自己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激发学习动力。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乘坐哆啦a梦的时光机穿越到二十年后的九中同学会,看看长大后的同学们。

双手抓住桌子,闭上双眼(音乐响起)我们一起穿越(3秒钟后)请睁开眼睛,欢迎大家来到2035年,由于老师服用了神奇药水,所以老师还是2015年的样子。

这么多年不见,和身边的同学打个招呼吧!(学生们热烈地和周围同学打招呼。

)环节1:你们现在还好吗?师:过了这么多年,你们大家还好吗?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家庭、事业等各方面的情况。

(抒情音乐响起,学生准备。

)生1:(叹了口气)就那样吧?大概是因为我过去不努力吧!师:现在努力还来得及!生2:我现在在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工作,还打着光棍儿!(大家都笑了)生活条件还不错,生活很充实,还经常和初中那帮死党联系,每次回去我都会去看望您!师:谢谢!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上初中那会儿你就喜欢生物。

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

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

笔下生辉《二十年后再相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把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写生动具体。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把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写生动具体。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展开想象:二十年后的情景
二、讨论交流,例文引路。

1、同桌讨论:
(1)相会时的情景如何?
(2)你打算重点介绍哪几个人?他们有什么变化?
2、全班交流。

3、翻开课本136页,思考习作内容和要求。

4、分析例文,归纳写法。

三、学生动笔写作,师巡视指导。

四、互相交流,点评佳作。

1、同桌互改习作,交流评价。

2、佳作展示,师生共评。

五、小结收获,升华情感。

六、布置作业:
1、完成习作,并和你的亲人朋友分享。

2、把习作放进一个信封珍藏起来,20年后再打开来,看看是否和你写的一样?
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再相会
二十年后的我

相会的情景(人物描写)

感受幸福美好。

二十年后再相会主题活动方案

二十年后再相会主题活动方案

“二十年后再相会”主题活动方案常德市二中高308班周香华一、活动背景:——今天不走,明天要跑二、活动理念:——用未来思考现在,从现在把握未来。

三、活动目的:①珍惜拥有——爱祖国、爱二中、尊师友,引领价值观。

②畅想未来——报国心、师生情、同窗谊,增强责任心。

③把握现在——有理想、勤学习、提素质,强化使命感。

四、活动方式:——自主体验式(看、说、演、唱、评)五、活动地点:——报告厅六、活动时间:——2017年11月20日七、活动准备:①教师准备:活动方案、场地落实、邀请嘉宾。

②学生准备:活动策划,选主持人,写演讲稿,准备小品,唱好三首歌。

八、活动流程:主持人:闻志鹏(A)翦美玲(B)A: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AB:大家上午好!A:首先,我谨代表308班全体师生欢迎大家的到来,谢谢大家!B: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

A:明天,我们也许就分离。

B: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AB: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1、序曲——《相亲相爱一家人》A:正如刚才歌中所唱到的那样,有缘才能相聚。

B:有心才能珍惜。

B:今天,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

A:今天,我们的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B:那是一个朝着希望的方向。

A:那是一个朝着未来的方向。

B:今天,就让我们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A:在这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教室里。

B:在这充满亲情的家中。

AB:畅想我们的明天,畅想二十年后的我们。

2、过去——对20年前的回味体现:①同学情②师生情③班级情④母校情内容:(1)看班级视频A:二十年后,我们回首今朝,有多少珍贵的回忆;二十年后,我们重聚母校,有多少难忘的镜头。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共同有过的曾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个叫做“回首幸福”的短片。

(播放视频)(2)叙班级往事B:看到大家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不禁让我沉醉于那美好的往事中,刚刚有同学对我说,他们也想谈谈自己在308班发生的一些故事。

下面就让他们来勾起我们心中那美好的回忆。

(同学代表发言)张婉婷——最感动的事因为一次意外伤害,我不得已住进医院治疗一个月。

唱歌 《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二十年后再相会》-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文所涉及的教材为沪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识和审美水平。

本教材广泛涉及各种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传统民族音乐等等。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演唱《二十年后再相会》,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该曲的旋律、节奏等基本知识;2.让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唱歌来表达自我。

三、教学过程1. 学习歌曲的基本知识教师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让他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故事线和主题。

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解释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包括拍号、音符、节奏等等。

让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

2. 分段练习唱歌教师可以将歌曲分成几个段落,让学生分别练习每个段落。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发音、节奏等问题,帮助他们逐渐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Solo演唱,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加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

3. 唱整体歌曲当学生熟练掌握了歌曲中每个部分的演唱时,可以让他们尝试整体演唱这首歌曲。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督促同学们充分合作,互相配合,让整首歌曲的演唱效果更好。

4. 练习音乐表演最后,老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学生可以利用道具、服装等手段,展示自己的音乐表演技能。

整个表演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大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录制自己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并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在评估中,教师要着重评价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对歌曲的理解程度等方面。

五、总结唱歌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实际的演唱和表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花城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一堂课,主要教授学生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到粤语歌曲的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的方法,同时也能为他们的人生旅程注入一份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1.了解粤语歌曲的特点。

2.掌握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的歌词和曲调。

3.学会如何运用音乐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九年级音乐课本。

2.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的录音和歌词。

3.音乐播放器和音响设备。

教学内容一、引入老师先放一段关于粤语歌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特点。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粤语歌曲的印象和感受。

二、学习歌曲歌词和曲调老师放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

然后,根据歌词,带领学生分行念诵歌词。

老师可以先念一遍,让学生跟着念。

要求学生能够流畅地念出歌词。

然后,老师可以一句一句地教唱,让学生跟着唱。

要求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

三、学习表达情感根据歌曲表达的情感,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并分析歌词,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音乐去表达情感,让学生在歌曲的演唱中体验情感的表达。

四、总结在学习了歌曲的歌词和曲调,并能够用音乐表达情感后,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让学生回想学习的过程和收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和鼓励。

最后,老师可以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用歌声来展示所学习的内容。

课后作业学生可以继续在家里练习《二十年后再相会》这首歌曲,并尝试在家中或在学校的音乐课上演唱。

结束语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不仅能够了解粤语歌曲的特点,还可以借助音乐学会如何表达情感。

让我们相信,在未来二十年的时间里,学生们一定能够成为更加出色的音乐人和更有情感表达能力的人。

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

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

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第一篇:二十年后我们再相会《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教学目标:1.能从乐曲的听赏中体会作品的内涵与情感。

2.能大胆的参与歌曲的演唱也表演,能准确表达歌曲情感。

3.培养学生合唱合作精神与充满爱心的情怀。

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2、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的自己和其他同学会成为怎样的人才。

教学难点: 谈演唱歌曲的感觉与情感体验。

教学方法: 歌曲学唱与实践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今年是2011年了,那么再过二十年是哪一年呢?(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2031!)眨眼间,初中生活临近尾声了,这些天,我看到同学们都在互写《同学录》,也是到了这一刻,我们都会用心地回忆一起走过的日子。

人们说:相逢是首歌,内有相聚的欢也有离别的泪。

人生不就那么回事,有相聚也有别离。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同学们,二十年后的我们,可能事业有成,可能平平淡淡,但希望同学们记住一个恒久的约定--“二十年后再相会”。

在这二十年里,同学们都要努力奋斗,只有努力,才能让自己与别人一样过得好。

二十年后,我们将更加成熟,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幸福的家。

二十年后,咱们班的可爱的女生们都将会成为幸福的妈妈。

调皮的男生们,也不再调皮,而将成为严肃的爸爸。

二十年后,很多的人和物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是有一个约定没有变--“二十年后再相会”!二、曲作者介绍:当代著名女作曲家。

祖籍山东省威海市,生于日本大阪。

她的父母于20世纪30年代初去日本谋生。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后,1941年谷建芬随家人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从小,谷建芬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觉得歌声带给她的东西是那么美好,有时候又觉得歌声带给她一种说不上来的悲伤,音乐就好像是她生命里不可缺少的。

所以,长大后谷建芬一直也没有离开音乐。

(1)1950年,谷建芬考进旅大文工团担任钢琴伴奏。

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在的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师从霍存慧、寄明等。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习作:二十年后再相会|语文S版 (5)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五 习作:二十年后再相会|语文S版 (5)

《二十年后再相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结合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写好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3.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2.结合人物描写、场面描写,写好二十年后相会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学校组图,提问:图片的内容是什么?今天我收到了一张邀请卡,是你们邀请我去现场参加2036年的同学聚会。

我们一块到聚会现场去看看。

二、选材,提炼表达。

1、创设聚会情景,引导学生想象聚会时场面:在同学聚会的现场,大家举杯同庆——时而高歌畅饮,为同学之情地久天长;时而晒一晒手中的小奖状,分享成功的喜悦;更有的同学争先恐后的上台发言,一句句话惹来台下的同学们大声地欢呼,纷纷的拿出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课。

回首风风雨雨,我们之间有太多的回忆了……问:二十年后我们相聚在一起,想象一下大家会说些什么?2、出示图片,展示二十年后的科技神奇问:谁来介绍二十年后的自己?归纳:工作、外形、生活3、图片出示:想象二十年后同学们可能会从事的职业。

谁来说一说二十年后你的工作情况?4、同桌之间介绍二十年后自己的外形、工作、生活情况5、小结:同学们讲得可真热闹,可想象到20年后大家相聚在一起是多么令人向往!那怎样把这个场面再现出来呢?(就必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方面的描写,来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6、方法指导:要把这个场景写好,就得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具体描写,一般选择2-3个人物,写时不是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应该抓住一个主要人物重点写,其他人物用几笔点到为止。

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还要写一写整个聚会时的情景,这就是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方法。

三、出示题目,审题1、出示题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问:这次作文要求我们写什么?2、这是一篇什么类型的作文?(想象作文)3、平时我们也写过想象作文,对于想象作文要求做到哪些方面?(想象大胆、丰富、合理)四、课堂练笔现在就让我们拿起笔来把20年后大家再相聚的情景写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年后再相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有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方法。

2 、通过欣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涵和中心思想。

3 、和着欢快的旋律发挥我们的联想,触发我们对未来的憧憬及对未来的设计,从而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教学重点:
1 、掌握欣赏的有关知识。

2 、如何进行欣赏,掌握歌曲思想主题、曲式结构及表现要素等。

3 、熟悉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1 、唱会歌曲的高潮部分。

2 、联系歌曲内容、学生展开对自己未来的畅想。

教学过程:
一、歌曲赏析:
a 、学生翻开课本48页熟悉旋律和歌词,并集体朗诵歌词。

b 、视频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

视频过程中师设计问题学生思考,见课件。

c 、相关知识链接﹙师生问答式,可讨论交流等﹚。

1、歌曲表达的中心思想:﹙只要回答与年轻人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等言之有理均可﹚。

2 、曲式结构:
起﹙1—8小节﹚
承﹙9—16小节﹚
转﹙17—24小节﹚
和﹙25—32--46小节﹚
3 、音乐的表现要素:有力度、速度、节奏、前倚音、下滑音切分音、弱拍起、反复记号等。

d 、学唱主旋律等。

1、从第17小节开始学唱﹙可由老师用电子琴或钢琴带唱、视频跟唱等﹚。

2 、观察图片﹙课本48页及课件﹚。

二、知识拓展
视听歌曲《年轻朋友来相会》。

小结:
这节艺术课通过欣赏和学习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让学生掌握了欣赏方面的知识且从中感受到旋律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萌发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对幸福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达到了本课的目的要求.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学会欣赏和感受生活,还有待于课后的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