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与文化_论文

合集下载

东南大学美国文学与文化课程论文

东南大学美国文学与文化课程论文

美国文学与文化课程论文浅谈马克吐温及《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一生创作了大量描绘19 世纪美国南方独具特色的乡土气息的文学作品,在美国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和小说语言风格上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吐温以他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和真实可信的故事情节打动了千千万万中外读者的心。

马克·吐温的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尤其是他创作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以少年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受到不计其数的世界青少年的青睐。

马克·吐温不仅在长篇小说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短篇小说以其短小精悍的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同样成就斐然。

自从他的成名作《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成功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竞选州长》等广为我国读者熟悉的作品, 深刻讽刺了当时惟利是图的政治家操弄社会民主和正义的黑暗现实。

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从初期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除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对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上升时期的美国社会还留有对美好幸福生活少许的憧憬和期待外,他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中后期的作品,无不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失望,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尤其是无家可归、食不果腹的贫民的同情。

尤其是在马克·吐温的晚年,由于他本人不幸的个人生活悲剧不断加剧,他先后失去自己的三个子女,马克·吐温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这使得他的作品明显表现出对社会进步和正义公平的疑惑和失望,对个人实现社会价值和梦想的破灭和绝望。

这些带有悲情色调的情感流露时常在他的作品中出现,颇有命中注定的宿命倾向。

在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当中,作者都喜爱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

修辞学家W·C·布斯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中这样说道:“将在小说里承担叙述功能的一个人物称为戏剧化的叙述,就是把叙述者完全戏剧化,把他们变成与其所讲述的人物同样生动的人物。

英美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英美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英美文化毕业论文范文浅析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的灵魂,它对一个国家的文学评论能够产生广泛的影响。

本文在分析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美文学评价的基础上,从英美两国文化发展载体的差异、文化内涵的差异、文化历史的差异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以期更深入地为大家学习、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美文学文学评论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产生而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历史生活,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促成了世界文化多元的发展。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这一社会大背景下,对于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文化差异的因素对英美文学评论所产生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

一、英美文学的发展与英美文学评论英美文学与英美文学评论是相伴产生的,英美文学作品是将英美文化艺术性地展现,而英美文学评论则是通过英美文学这一手段重新审视与剖析英美社会文化生活。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也是必然的。

因而,探讨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的评论影响,有必要对英美文学的发展历史作出梳理。

1 、英美文学发展英美文学作品是英美两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英美文化的表现形式。

英美文学不单单是英美语言的艺术性体现,同时也是对英美人民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展现,是世界人民认识英美文化的一个窗口。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表达英美人的思想、情感。

英国的文学发展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英国文学先后经历了盎格鲁·撒克逊阶段、文艺复兴阶段、新古典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以及现代主义阶段。

纵观英国文学的发展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其每一个阶段在文学成就上都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魅力。

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文学在当今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而美国文学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美国文学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很深,开始只是一味地模仿英国文学。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虽然是文学,其实也是反映当时时期的是思想文化和社会现实,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也反映的是西方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美文学论文范文一:历史文化在英美文学中的作用摘要:在诸多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生活方式、地域、宗教、价值观等因素差异下,英美文学作品势必出现千姿百态的形式和文学风格,只有深刻地理解上述因素对于英美文学著作的影响作用,才能够透析英美文学著作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中机智隽永的内涵。

关键词:历史文化;英美文学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美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一)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英国文学著作的特点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和时代的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英国文学产生着影响。

英国文学是对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映衬与写照。

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不同历史阶段。

如盎格鲁-萨克逊史诗《贝奥武甫》;中古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乔叟(Chaucer)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文艺复兴下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暴风雨》等;新古典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浪漫主义时期,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现实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时期,代表作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双城记》;现代主义下的英国文学著作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1899)。

语言和风格的“标新立异”是英国现代派的最大特点。

战后英国文学代表作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从厚重的文学底蕴出发,英国文学著作发展到今天正在朝着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向发展。

(二)历史与文化差异影响下美国文学著作所具有的特点美国的文学历史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虽然早期的文学著作隐约还有英国文学的痕迹,随着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的不断演绎升华,美国的文学著作也大放异彩,形成了美国民族的特有色彩。

[美国文学的论文]美国文学论文选题

[美国文学的论文]美国文学论文选题

[美国文学的论文]美国文学论文选题美国文学的论文篇1浅析禅文化在美国文学中的渗透和发展一、渗透阶段:从爱默生到狄金森,异曲同工的超验主义和禅爱默生及其同伴梭罗是美国第一代热爱佛学的人物。

早在1820年爱默生的日记中多次提到印度宗教思想,他熟读《薄伽梵歌》,并且向朋友们推荐。

1844年在其主办的刊物《日晷》上发表了《法华经》的译文,这是美国第一部佛教经典译作。

作为美国文化的精神领袖,爱默生终其一生想摆脱欧洲的文化束缚,因此,他转向古老的东方文化以寻求帮助,中国儒家思想和印度哲学成为其超验主义学说的重要源头。

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有许多内容与禅宗思想不谋而合,如万物一统、活在当下、热爱自然、自立、修身等精神。

①禅宗完全摆脱了外来偶像崇拜和繁琐教义的束缚,爱默生也竭力推动美国的文化独立和个性的解放。

百丈禅师说:“日日是好日”,爱默生宣称:“如果我们能始终‘活在当下’,我们应该受到祝福,我们懂得利用每一降在我们身上之事……”②受爱默生影响,狄金森写了五百多首描写自然、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诗篇(约占她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她的诗歌主题多是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对自身的反省、对内心直觉的描述,甚至对“无我”之境、对“空”的领悟。

梭罗、惠特曼的作品也或多或少有禅的影子。

二、借鉴阶段:从庞德到史蒂文斯,从禅诗到诗禅19世纪末禅宗被介绍到西方之前美国文坛对禅的关注从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俳句的关注中开始了。

唐代诗人接受禅学影响,导致了在一定程度诗的禅化。

禅诗在唐朝达到高峰,流传到日本后又与日本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俳句,这两种诗歌形式都成为禅的重要传播媒介,尤其在20世纪初意象主义诗歌运动的上升时期,大量的意象和简洁的俳句手法成了意象派诗人们借鉴的首选。

以意象派的压轴之作、庞德的《在地铁站内》{1}为例:这些面孔在人群中幽灵般地显现:湿漉漉的黑树枝上朵朵花瓣。

意象主义诗歌运动对以后的英美诗歌创作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把禅的人生态度和处理题材的方式植入了西方诗歌。

欧美文学经典论文1200字_欧美文学经典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欧美文学经典论文1200字_欧美文学经典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欧美文学经典论文1200字_欧美文学经典毕业论文范文模板欧美文学经典论文1200字(一):欧美及亚非经典文学中精神文化浅探论文文学是在语言文字最初的交流和记录功能之上发展、升华出来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主观感受的外在流露。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涂险峰、张箭飞主编的《外国文学》一书,按照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分别以时序和国家地区为标准,遴选了一批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个民族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全方位地勾画出一幅世界文学发展地图,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中国文学工作者和爱好者了解、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文化的极富价值的图书。

本书中篇幅最长、着墨最多的是欧美部分。

欧洲文学的源头和第一个高峰是古典时期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无论是《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悲剧《俄狄浦斯王》里人与命运的抗争,还是伟大的罗马诗人维吉尔作品中对人类情感的真实表现,都是直至现在仍被不断借鉴的主题。

欧洲文学的第二个高峰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标志文艺复兴发端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作品所流露出的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追求真理的思想,成了文艺复兴的第一声号角,也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300多年的时间里,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作家和传世的名作。

无论是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还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无不体现着人文主义的精神,为欧洲和世界开启了一个文化的新时代。

而这其中的集大成者是莎士比亚,他在文化上的成就和地位至今无人超越。

流传下来的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是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近代以后,歐洲文学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再到以反映真实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呈现出一个又一个高峰。

无论是莫里哀的喜剧,还是歌德的诗歌,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小说,都把人类的精神境界推向更加理性和高尚的层次。

美国文学史--语言文化论文

美国文学史--语言文化论文

美国文学史--语言文化论文文学史是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

它是研究文学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及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等分类标准,可分为国别史(如中国文学史)、世界或地区史(如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通史或断代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民族史(如蒙古族文学史)、分体史(如中国戏曲史)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语言文化论文:美国文学史。

仅供大家参考!美国文学史全文如下:Abstract:America’s history of literature began with the swarming in of immigra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cultures. After that, American literature had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European culture for a long period. It was not until America’s independence, did Americans realized that they need national literature strongly,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 to developed. The Civil War was a watershed in the history, after which American literature entered a period of full blooming. Romantics, which emphasized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on and Tnscendentalism represented by Emerson came out into being. This was an exciting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Like the flowers of spring, there were suddenly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given depth and strength to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accelerated the forming of High Romantics. Bu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ivil War, the American society was in a turbulent situation. The writings about local life, critical realism and unveil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society were increased.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Americans were at a loss postwar, and the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began.My piece of paper is written in chronological order as these periods developed in order to have a clear outline of its progress.Keywords: National Literature, Romanism, Transcendentalism, Local Color, Realism, Modern literature摘要:从殖民地时期起,欧洲殖民者和清教徒翻开了美国文学史的第一页。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论文介绍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本文将探讨美国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语言、宗教、饮食、艺术和娱乐等。

同时,我们将深入了解美国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和作用。

语言英语是美国的官方语言,被广泛使用。

然而,美国存在着丰富的方言和口音,因为移民和地理因素导致了各地区英语的多样性。

美国的语言文化也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如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等。

这种多样性使得美国成为了语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宗教美国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拥有多元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和各个教派。

此外,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和印度教等也在美国扎根,并且得到广泛的接受和尊重。

宗教对美国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饮食美国的饮食文化是多元和多样的。

各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色菜肴。

例如,德克萨斯州的烧烤、路易斯安那州的海鲜和纽约州的比萨饼。

此外,美国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的影响,如意大利面食、墨西哥玉米饼和日本寿司等。

美国的快餐文化也备受关注,如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全球连锁餐厅的兴起。

艺术美国的艺术领域丰富多样,涵盖了文学、音乐、电影和绘画等各个方面。

美国文学享有盛誉,著名作家如马克·吐温、欧内斯特·海明威和威廉·福克纳等为美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音乐方面,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都起源于美国,并且对全球音乐产业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的电影产业也是世界闻名的,好莱坞成为了全球电影的中心。

娱乐美国以其独特的娱乐产业闻名于世。

从好莱坞的电影到百老汇的音乐剧,美国的娱乐行业吸引了无数观众。

此外,美国的体育也备受关注,篮球、棒球和橄榄球等运动成为了美国民众的热门娱乐活动。

不仅如此,美国的游乐场、博物馆和音乐节等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

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美国的文化对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成为世界各地人们的娱乐首选,美国音乐艺术家的作品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关于美国文化的论文

关于美国文化的论文

关于美国文化的论文美国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就逐步从文化“熔炉”理论慢慢向多元文化理论转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国文化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美国文化的论文篇1凋零的美国南方文化摘要: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反映了美国南方种植园文化在北方工业化进程中所遭遇到的失败。

本文通过分析主人公布兰奇和米契这两个在南北方文化冲突中艰难前行的人物,旨在剖析南北战争对南方人在精神文化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关键词:南北方文化冲突;《欲望号街车》;南北战争一、引言在所有的文学体裁中,美国戏剧的发展历史是最短的。

直到20世纪早期,一些美国的本土剧作家才相继出现。

1920年到1960年期间,美国集中出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剧作家,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其中一些作家开始关注当时最为热门的社会问题――南北方文化冲突。

1861年到1865年的南北战争对美国的政治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方最终的失败造成了南方传统生活方式的毁灭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沦丧,贵族沦为了平民,工厂取代了农田,曾经一度繁荣的南方文化逐渐走向衰败。

战前,南方人富庶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一种优越感,优雅的生活方式已经在他们的记忆中根深蒂固。

战后,他们不能接受失败,也不能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新困难,只能一味地沉浸在对昔日荣耀的回忆中。

这时,美国文坛上出现了很多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关注平民百姓的现实生活,如何走出南方战后的困境成为了这些现代作家的话题。

他们将作品中的人物置身于南北两种文化中,就像是田纳西?威廉姆斯《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和米契一样,在不断探索中找寻走出困境的出路。

田纳西?威廉姆斯(Tennessee Williams) 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战后作家之一。

由于在南方长期的生活,他已将南方的文化印记深深地植入了心间,可以说他是南方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在南方目睹了过多的贫穷困苦,他一直致力于描写南方人在美国内战战败后所面临的困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红字》看纳撒尼尔•霍桑的写作风格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

小说主题复杂多样, 写作手法独特, 象征手法贯穿全文, 人物、情节和语言都颇具主观想象色彩, 在描写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动和直觉放在首位。

因此, 它不仅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 同时也是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这样一座瑰丽的艺术迷宫, 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挖掘。

《红字》是霍桑精心创作的艺术杰作。

在这部书里, 霍桑倾注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索及对爱情、婚姻、宗教等许多问题的看法。

小说的基本情节十分简单, 描写了一个受不合理婚姻束缚的少妇海斯特因与年轻牧师丁梅斯戴尔通奸而被罚示众、终身佩带象征耻辱的红字, 其丈夫齐林渥斯发誓要查处奸夫的故事。

在这样一部描述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背后, 蕴涵着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复杂多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对爱情的赞美、对邪恶的讽刺、对原罪的探讨、对罪恶给人们道德、感情、心理等多方面带来影响的刻画、对宗教的迷惑及对人生命运的宿命主义的表露。

《红字》主题复杂多样的形成, 与作者的身世、经历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一部好的作品往往就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对生活的顿悟, 而高明的作家总是善于将自己的经验和顿悟与人类共同的命运结合起来, 从而使自己作品的主题得到升华。

霍桑( Natheniel Hawthorne) 1804 年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

其清教徒祖先曾参与迫害宗教异端, 给霍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少年霍桑自作主张, 给自己的姓氏前增添了一个字母以别于先祖。

他四岁丧父, 随母寄人篱下, 闭门读书, 养成了羞涩、孤独的性格。

大学毕业后他又回到家乡塞勒姆, 重新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隐居生活。

在这段自我禁闭的岁月, 他热衷于探索家乡的历史, 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读书、观察、思索、创作, 使他的文学天才愈加深化, 个性愈加鲜明。

1841 年他和一群超验主义者创办了布鲁克农场, 1842 年与有超验主义思想的索菲亚皮博迪结婚, 后移居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 与邻居爱默生、梭罗、阿尔考特等人结下友情, 开始静心创作。

霍桑认为当时的美国没有阴影, 没有古旧、没有神秘只有光天化日下普遍的繁荣。

但他关注的不是这繁荣的景象, 而是人的命运、人性的恶。

他从 1847 年开始写这部后来成为名作的《红字》。

这类红字在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确实有人佩带过, 它们给霍桑提供了使他能运用自如的创作素材。

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 其作品迟迟不能成书, 直到 1850年《红字》才得以出版并一举成名。

受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霍桑形成了相当复杂的世界观。

他一方面从清教主义的善恶观出发看待、思索人生, 认为爱情结合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 是原罪, 而私情更是触犯了基督教的第七戒。

另一方面, 他受欧洲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并从家族的负罪感出发, 对清教的狭隘、虚伪和违背人性
的统治深恶痛绝。

反映在《红字》中, 他虽然谴责不合理的婚姻, 甚至把男女主人公的爱情说成是神圣的贡献, 但又不敢肯定不合法的感情, 最终只能让丁梅斯戴尔郁郁而终,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

他一方面受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相信客观世界只是某种神力量的象征, 但又受宗教教条的熏染, 努力探求人类的原罪。

他对社会变革充满不解与疑惑, 对科学充满恐惧, 把示众台描写成如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恐怖党人的断头台, 把学者齐林渥斯描写成恶魔。

其思想的种种矛盾在红字中得以充分反映, 丰富的内涵使作品厚重隽永, 独具魅力。

霍桑的文学艺术才能出众, 尤其擅长运用象征手法。

其受超验主义的深刻影响, 认为客观物质世界仅仅是表面现象, 而它的灵性才是本质。

他关注表面下的内涵, 并以小说为表达形式, 潜心挖掘在事物背后的深刻含义。

面对《红字》, 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座象征主义的迷宫。

这里的一切, 无论是红字、主要人物及其人名、自然环境,霍桑都赋予他们多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力图通过象征物去揭示其隐秘的含义,表达深刻的主题。

象征主义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至。

比如, 绣在海斯特胸前的红字 A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被赋予多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在文章的开篇, 女主人公海斯特由于犯了被清教徒视为大逆不道的通奸罪, 被罚终身佩带象征耻辱的红字并站在示众台上示众, 红字代表通奸女犯( Adultery) , 是罪恶的象征;海斯特与女儿离群索居, 没有朋友, 红字又是孤独( Alone) 的代名词; 海斯特擅长刺绣, 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无私帮助周围的人, 耻辱的红字变成了能干( Able)、崇高(Admirable)的象征; 由于其忍辱坚持善行, 最终获得了新生, 红字也最终具有了天使( Angel) 的意蕴。

此外, 红字还是亚当( Adam) 的代表, 表明海斯特所犯的是人类的原罪。

对海斯特本人而言, 红字也是珠儿的生父- 亚瑟丁梅斯戴尔( Arthur Dim mesdale) 的象征, 她精心绣在衣服上的红字表达了她对情人的深爱。

作品的人物也具有象征意义: 女主人公海斯特与青年牧师丁梅斯戴尔通奸怀孕, 是有形的红字, 象征着原罪。

但她美丽善良, 大胆追求爱情, 为了爱人的名声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责和耻辱, 又是勇于向愚昧传统礼教宣战的斗士的象征; 缺乏勇气、表里不一的丁梅斯戴尔内心受良心的自责, 与世隔绝, 是无形的红字, 是懦弱的象征; 海斯特的丈夫齐林渥斯丧失人性, 一心只想报仇, 冷酷地亵渎了人类心灵的尊严, 是红字的制造者, 是邪恶的化身; 海斯特的女儿珠儿既是罪恶的产物又是爱情的结晶, 没有受到人类文明的污染, 保持着人的纯真, 既是活生生的红字, 又是天使的象征。

书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有独特深刻的寓意: 海斯特 Hester听起来接近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的妹妹赫提斯 Hestier 的名字, 代表着美丽、善良和真理; Hester又是haste( 匆忙草率) 的谐音, 不仅指海斯特与丁梅斯戴尔草率犯下的原罪, 也借机批判了清
教社会对人性的草率判决和残酷摧残。

Arthur Dim mesdale 的缩写是 AD, 代表了通奸( Adultery ) 。

Dimesdale中的 Dim 是黑暗微弱的意思, dale 是溪谷, Dim mesdale 实际是 dim - interior( 虚弱的心) 的含义, 喻指男主人公的生性怯懦。

Roger Chillingw orth 的姓由chilling和worth两部分构成。

chilling来源于单词chilly( 冷酷的) , 暗指齐林渥斯是个无情的复仇者。

Chillingw ort h 还意味着复仇毫无意义( wort hless) 。

另外, 书中的自然环境也深含寓意, 比如海洋和森林各有明显的互相对立的象征意义。

海洋无边无际, 变幻莫测, 代表了凶险邪恶; 森林宁静而安全, 代表了美好和希望。

《红字》第十八章一片阳光中, 海斯特在森林里遇到丁梅斯戴尔, 决心与他出逃, 在她抛掉红字后, 她立刻恢复了全部的美丽。

这一章以象征手法写成, 极富浓郁的抒情气息和优美浪漫的格调。

这耻辱的标记一经除去, 一种神清气爽的解放感随之而来,她摘下了罩在她头发上那顶死气沉沉的帽子, 满头乌黑浓密的秀发立刻飘洒在肩头, 厚实中显出光影婆娑, 为她的容貌平添了柔和之美。

她的嘴角和眼波中散发出温柔的嫣然笑意, 似是涌自她女性的心头。

长期以来十分苍白的面颊也泛起潮红。

她的女性,她的青春, 和她各方面的美, 都从所谓的无可挽回的过去中恢复了,伴随而来的是她少女时期的希望和一种前所不知的幸福, 都在此时此刻的魔圈中荟萃一堂。

小说大量运用此类富于表现力的象征、暗喻手法, 使行文活泼, 摇曳多姿, 而且起到了引而不露、含而不发、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加了小说的容量。

《红字》是美国文学发展史上首部象征主义小说, 先于梅尔维尔的《白鲸》一年发表, 贯穿全文的象征比拟手法开创了现代派文学的象征主义流派的先河, 对梅尔维尔、爱伦坡等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并被后来的人们所效仿。

霍桑也因此被评论界称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霍桑对美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对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纳、犹太作家索尔贝尔和艾萨克辛格及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等后代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 红字也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一颗璀璨的明珠。

正如亨利詹姆斯所说:霍桑的作品将永远流传,他属于富有想象力的人中的一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