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考点梳理

合集下载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笔记整理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笔记整理

教育学基础讲义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
度笔记整理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清末,鸦片战争后,“废科举,兴学校”,指定现代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正式颁布的第一个
1904年,“癸卯学制:————正式实施的第一个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日本学制为蓝本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错误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文化大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建和发展。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0世纪初我国的单轨学制不象美国的单轨学制,而是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还未充分发展条件下的单轨学制。

随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对有文化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单轨学制必然要走向多轨学制。

我国学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重建和完善分支型学制。

现在的道路是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后的职业教育走向分支型教育,
下一步的道路是通过高中综合化走向单轨学制。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85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致了解,抓住要点即可。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
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考点梳理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考点梳理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考点梳理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规定的教育制度,包括学龄划分、学段划分、教育阶段划分等内容。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可以从以下几个考点进行梳理:
一、古代学制
1.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形成:先秦时期,学制主要由个人手法传授,
随着儒家学说的兴起,出现了以私塾为主的学制。

二、封建社会学制
1.科举制度的建立:北宋时期,科举制度成为中央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学士、进士考试成为封建社会的学制模式。

三、近现代学制
1.中西学制的互动:19世纪后半期,西方的现代教育制度开始传入
中国,特别是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开始逐渐借鉴西方的学制模式。

2.我国第一个学制: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第一个协理学校法,规
定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龄划分和学制。

4.1990年学制:国务院发布《全国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义务教育应实行“6+3+3制”,并逐步推行实施。

四、当前学制方向
1.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学制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发展,破解“升学至上”和“功利主义”等问题。

2.学科课程: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推进课程和学科融合。

3.高考:减轻学生的过度应试负担,建立多样化评价体系,实现素质和能力综合评价。

以上是对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进行考点梳理的主要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字数限制,不同考试要求的考点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深入研究。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但在不同的时期和政治制度下,学制有过多次修改和变革。

以下是我国学制的主要历程:
1. 古代学制:古代中国的学制以儒家教育为主,有师徒制、郡学制、国子监等不同形式的学制,并且学制主要面向官僚和士人阶层。

2. 封建社会学制:封建社会学制是在唐朝之后出现的,主要表现为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学府教育的发展。

3. 近代学制: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变革。

在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学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代学制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以高等教育为主体的学制。

清朝时期,全国性的高等学府仍然以国子监为主,但中西合璧的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4. 现代学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教育体制逐渐建立,包括已取消的“三长制”、“四统一制”等,全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规模发展时期,并逐步实行了“双一流”建设等改革措施。

以上是我国学制的主要发展历程,每一次学制的变革都体现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为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中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仿照日本学制
内容:三段四级,小学不分设男校女校,四年义务教育。壬子癸丑学制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地位: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比较全面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它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至1922年学制出现以前,有过局部调整但是整体的柜架不变,较以前的学制有很大的稳定性。
性质:北洋政府颁布,仿照美国学制
内容:六三三分段,小学缩短,中学延长分两段,利于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各个层次上的职业教育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地位:六三三学制的产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中国教育学制史上的里程碑。
1922
壬戌学制
背景:壬子癸丑学制颁布之后,在应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与此同时,“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一战后美国的平民教育思潮对我国影响加剧。在这样的内部和外部双重影响下,1922年9月,教育北京专门召开了学制会议,最终,北洋政府于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也就是1922新学制,又称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中国学制的历史沿革
时期
名称
内容
清末1902年
壬寅学制
背景:1902年,清政府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订了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为壬寅年,故这个学制亦称“壬寅学制”。
性质: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质,仿照日本学制
内容:该学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也规定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内容,是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
1928
壬辰学制

安徽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读:我国的学制与教育制度

安徽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读:我国的学制与教育制度

安徽教师考试高频考点解读:我国的学制与教育制度自2014年开始,安徽各县市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由之前的单独组织考试改为全省统一组织(统考)。

中公安徽教师考试网在14年、15年安徽教师考编公告及考试真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对2016年安徽第三次全省性教师招聘考试(统考)考情进行分析预测。

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中国学制从近代建立之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纵观全国各地教师资格与教师招聘考试,对建立初期的学制以及当前学制的考察频率相对比较高。

今天中公教育杨林老师就来帮助大家归纳一下我国学制的历史发展概况。

【考点讲解】一、我国学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程在我国学制确立发展的早期阶段,主要有下面几个需要我们关注。

首先是壬寅学制。

它本来的名称叫《钦定学堂章程》,由清政府于1902年颁布。

它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其次是癸卯学制。

这是清政府在1904年初颁布的,其全称为《奏定学堂章程》。

这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它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第三个是壬子癸丑学制。

它是南京临时政府上台后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反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第四个学制是壬戌学制。

由民国政府于1922年学制,也被成为1922年学制。

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所以又叫六三三学制。

它一直使用到1951年,是中国近代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二、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内容2010年6月21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文件对当前教育改革做了如何规定:工作方针方面,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

学制的分类与我国的学制

学制的分类与我国的学制

学制的分类与我国的学制今天为大家介绍学制的分类及我国的学制,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考点讲解】一、学制的分类学制自诞生以后,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目前典型的学制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首先是双轨制。

双轨制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目前以英国为代表。

这种学制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第二轨的学生毕业后是没有权利去第一轨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两轨相互平行,所以称为双轨制。

由此可见,双轨制表现出教育中的阶级性和不平等性。

所以,欧洲各国在二战以后,都对双轨制进行了改革,双轨学制正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其次是单轨制。

这种学制最早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没有像双轨制那样所谓的阶级对立,体现出了教育的平等性特征。

第三种是分支型学制。

它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二、我国学制的发展我国学制的发展始于近代清朝末年。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中国近代真正实行的第一个学制叫《奏定学堂章程》。

它颁布于1904年1月,该月农历正处于1903年腊月,为癸卯年,所以在历史上也称为癸卯学制。

它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同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

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故又称“六三三学制”。

它也是近代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一直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直到1951年,新中国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壬戌学制才被废除。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四个学制

教育学第四章教育制度-我国近代四个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历史进程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钦定学堂章程》地位:第一个颁布① 体育课程首次登上历史舞台② 首次规定职业教育体系 【实业教育】③ 首次确立师范教育体系 ④ 首次把小学纳入义务教育⑤ 首次以法定形式确立班级授课制并在全国推广⑥ 首次把学前教育纳入学制体系 ⑥ 修业年限最长【三段七级】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名称:《奏定学堂章程》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特点:六一、最长地位:第一个实施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人物:蔡元培指导思想: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创造精神内容: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将学堂改为学校;设补习科,增设补习学校地位: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壬寅学制1902年癸卯学制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壬戌学制1922年指导思想: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借鉴:美国内容:首次以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依据以职业代替事业,标志着教育体系正式确立蒙养院改为幼稚园,首次将幼稚园纳入学制体系地位:延用时间最长易错点-对比点别称《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最长修业年限最长延用时间最长地位中国近代第一个颁布的现代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实施的现代学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别称时间借鉴学制系统修业年限特点女子义务学前师范职业其他地位。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学制及其发展改革【2】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学制及其发展改革【2】

2016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点:学制及其发展改革【2】2.建国初期学制改革(1)1951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它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它标志着我国的学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新学制的组织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和青年、成人的初等学校)、中等教育(中学、工农速成中学、业余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以及各级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等。

此外,还有各级备类补习学校、函授学校以及聋哑、盲人等特种学校。

(2)1958年的学制改革——《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众办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由于来自“左”的影响,也存在急躁冒进,以至于学校教育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现象,其教训也是深刻的。

直到1961~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才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为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提供了依据,克服了一度出现的社会活动过多、负担过重、随心所欲办教育的现象。

(3)1977~1985年拨乱反正,确立教育现代化的任务3.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1)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新时期教育的真正起点。

2)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在结构上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种类型。

3)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基本教育制度。

4)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有关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5)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学制一般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考查角度一般考查特点和地位。

1.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
中国首次颁布但是没有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我国最早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

2. 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指导思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4)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于这一学制。

3.壬子癸丑学制
(1)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读经讲经。

(2)第一次提出男女平等思想的学制。

(3)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
(1)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最早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3)别称:“1922年学制”,“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4)最早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的学制。

(5延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5.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1951年《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前三个学制都是以日本为蓝本,最后一个是以美国为蓝本,另外在记这部分知识时,还可以用口诀帮助记忆壬颁布;癸实施:资产找癸丑,长期戌美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