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新课堂同步与探究科学下册第5单元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新课堂同步体验与探究下册第3单元--参考答案

体验与探究
土壤性质的试验
我的猜想
---
--
---
---
---
我的发现
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 壤土:渗水中,保水性能审。
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我的收获
1.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沙质土
2.黑土 褐土
拓展与应用
黏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
第9课---土壤与植物
体验与收获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的作用实验
我的猜想
--
--
---
---
--
我的发现
壤土中的豆苗生长得最好,砂质土中的居中,黏质土中的最差。
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不同。豆苗适于生长在壤土中。
我的收获
填一填
1.氮、磷、钾、钙、铁、锌、铜
选一选
B A
拓展与应用
略
第10课--保护土壤
水土流失试验
我的猜想
--
--
---
--
---
我的发现
有草覆盖的木板上流下来的水比较少,且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上象流下的水比较多且比较浑浊。水、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水冲走,同时也使水不致流失,有了土和水植物才能生存。
填一填
1.三分之一 2.退化 土地 水土流失 土质 3.沙漠 戈壁
判断
1.√ 2.╳
拓展与应用
略
四年级科学新课堂同步与探究下册第3单元--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
第7课-土壤里有什么
体验与收获
土壤成分分析实验
我的猜想
----Βιβλιοθήκη -----------
----
1.土壤里含有空气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调查》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一、观察、实验和调查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收集证据的主要方法。
XX 班的三名小同学对校园内的植物很感兴趣,分别确定了三个研究问题,请你帮他们确定一下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甲:我们校园内有多少种植物?——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乙:某种植物叶子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 丙:小草的根是否有吸水作用?——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二、一组学生想了解本地区学生的读科普书情况。
甲想给每名同学都发一份问卷,乙想分年级随机发放100份,谁的设计更合理?三、张月的妈妈是一名儿童营养师,经常告诫她不要吃零食,但她发现身边很多同学吃零食。
她想做一个调查报告,准备调查研究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她确定一下每项内容适合的调查方法。
以便她完成报告向更多同学发出不吃零食的倡议。
1.学校同学吃零食情况。
建议用( )调查法。
2.周边零食售卖情况。
建议用( )调查法。
3.吃零食的危害。
建议用( )调查法。
四、美丽的校园不仅是我们的家,还有很多小动物也生活在这里。
其中有一些小动物有着共同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有三对足。
它们都是昆虫。
那么我们的校园里有多少种昆虫呢?一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番调查活动。
并填写写了调查表。
1.这组同学运用的是( )调查方法。
2.这三名同学中有一个人的调查对象出现了问题,是谁呢?说说原因。
3.通过他们的调查表可以统计出学校不少于( )种昆虫。
参考答案第一题甲:我们校园内有多少种植物?——适合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乙:某种植物叶子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适合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丙:小草的根是否有吸水作用?——适合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第二题乙的设计更合理。
第三题1.学校同学吃零食情况。
建议用(问卷)调查法。
2.周边零食售卖情况。
建议用(现场)调查法。
3.吃零食的危害。
建议用(访问、资料)调查法。
(答案不唯一)第四题1.运用的是现场调查法。
2.于XX的调查结果是不正确的。
因为他们要调查的对象是昆虫,而蜗牛、蜈蚣和蜘蛛不属于昆虫。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参考答案(部编版)

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参考答案第16课---海上日出自学站:一、示例:hé和气hè附和 zhuǎn转让zhuàn转动shā刹车chà刹那二、1.巴金 2. 时间第 3 自然段--太阳初升时颜色和光彩的变化第 4 自然段--日出时旁边云的变化练功房:三、扩大范围不仅努力紫色代替灿烂镶嵌四、1.壮观 2.奇观 3.分辨 4.分辩五、1.太阳上升2.这是很伟大的奇观六、1.果然忽然突然2.一开始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然后变成了深红,发出了夺目的亮光3.加点的词语以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写出太阳升起时努力上升的动态之美4.示例:黄昏时分,太阳的光芒渐渐消失了。
太阳围上了一层橘红色的轻沙,这时不知怎么的,太阳象玩皮的小孩似的,趁你不注意时,偷偷滑下一截.西边的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青、紫、红不停地变换着,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阳光射在墙壁上,仿佛出现了两个太阳。
过了一会儿,阳光完全消失了,太阳成了一个没有光,只有深红深红如火一般的圆皮球。
圆皮球一沉一沉,慢慢地消失在天空中。
在太阳落下的地方,红霞的范围慢慢地缩小,慢慢地变暗,只有一两出的天空抹上了一片淡红。
实践园:七、第 1自然段第2 至 4自然段第5 自然段2.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3.山帽子雾大而圆,遮山雾如幕布隔断山峰,跑马雾很有气势4.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放牛人放牛画面,衬托出遮山雾很浓重的特点5.这里以比喻的写法突出动态描写,生动地写出跑马雾的气势第17课--记全华的双龙洞自学站:一、cù wù qī qū xì wān二1.、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2.。
四年级科学新课堂同步体验与探究下册第4单元--参考答案

2.(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2)海市蜃楼(3)碗里的筷子变弯(4)放大镜(5)近视镜
第11课--彩虹的秘密
体验与收获
阳光下自制彩虹
--
--
--
--
我的发现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悬浮空中的小水珠就像三棱镜,能把太阳光分散成七色光。
1.伸直 直线 2.太阳 闪电 水母 萤火虫 电灯 烛焰 火把
选一选
1.A 2.C
拓展与应用
强灯光、电子产品、浴霸灯、激光笔、电焊、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玻璃幕墙
第9课--玩镜子
体验与收获
玩不同-
---
--
我的发现
不同的镜子照出的东西结果不同,凸透镜能把东西放大,凹透镜能把东西缩小,平面镜不变。
我的收获
填一填
1.红、橙、黄、绿、蓝、靛、紫
2.水珠 七 彩虹
选一选
1.C 2.A 3.A
拓展与应用
1.一般冬天的气温较低,在空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下阵雨的机会也少,所以冬天一般不会有彩虹出现! 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
2.下完雨以后,在天上的小水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把阳光的白色光(白色光是复色光)分散为七种颜色,是你看到的彩虹。当小水滴被慢慢蒸发后彩虹就消失了。
利用光:(1)合理选择、光源、灯具
(2)在灯具上加盖遮光罩.
3)在建筑物和娱 乐场所周围多植树、种花草
四年级新课堂同步与探究科学下册第4单--元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第8课--认识光
2021-2022学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课课练习题(有答案)

2021-2022学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课课练习题(有答案)2021-2022学年度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课课练习题(有答案)15生物与非生物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是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石笋C.苔藓D.纸花2.下列不能说明黄瓜是生物的是()。
A.能够长大B.价格便宜C.会繁殖3.下列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河水B.青草C.石头4.下面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它们之间没有联系B.生物都是有生命的个体,和其他生物没有联系C.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5.下列关于植物共同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B.植物都会生长和死亡C.植物在水中不能生存6.下列选项中,()不是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
A.会生长、繁殖、死亡B.需要水和空气C.会运动二、填空题7.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
所有的生物都会(),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等。
8.有()的物体又被称为生物。
9.大自然的非生物因素()总是在不断变化,生物有自己适应()的方式。
10.生物是指()的物体,所有的生物都会(),会(),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水、()等。
11.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_______,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
12.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
三、判断题13.在大自然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14.石笋会“长高”,会长出小石笋,因此石笋也是生物。
()15.动物、植物、微生物、智能机器人都是生物。
()16.生物是有生命的,会运动的,不会运动的物体就不是生物。
()17.机器人属于非生物。
()18.机器狗能运动,所以机器狗也是有生命的。
()四、简答题19.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点有哪些?20.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21.同学们生活、学习的校园一定很漂亮,你能在自己的校园里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把你找到的写下来(生物写2个,非生物写2个)参考答案:1.C2.B3.B4.C5.C6.C7.生长空气8.生命9.如温度、降水量等环境变化10.有生命繁殖生长空气营养物质11.繁殖12.生物13.×14.×15.×16.×17.√18.×19.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征有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
四年级5单元的试卷答案【含答案】

四年级5单元的试卷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类B. 鱼类C. 昆虫D. 猫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3. 下列哪种物质在化学变化中会新物质?A. 物理变化B. 化学变化C. 生物变化D. 光合作用4.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A. 镜面反射B.漫反射C. 折射D.衍射5.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
()2.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属于器官。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
()5. 长度单位“米”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有______个大洲。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进行的,它将______和______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动物细胞没有______。
4.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5. 长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请简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3. 请简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 请简述光的折射现象。
5. 请简述长度的国际单位制。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计算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的时间。
2. 请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
3. 请描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4. 请解释光的折射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5. 请解释长度的国际单位制是如何规定的。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 请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
新教科版(2021年春启用)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作业本参考答案

新教科版(2021年春启用)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作业本参考答案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2021版)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2 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2 第2课种植凤仙花 5 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 8 第4课茎和叶 11 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 14 第6课果实和种子 17 第7课种子的传播 20 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 24 第二单元电路 27 第1课电和我们的生活 27 第2课点亮小灯泡 29 第3课简易电路 31 第4课电路出故障了33 第5课里面是怎么连接的 35 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 37 第7课电路中的开关 39 第8课模拟 ___照明电路 41 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 43 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43 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48 第3课岩石的组成 52 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58 第5课岩石、沙和黏土 65 第6课观察土壤 70 第7课比较不同的土壤 74 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 79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1.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
科学探究目标 1. 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和描述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2. 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3. 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4. 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种子结构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引发 ___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解剖浸泡的种子,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花生、蚕豆、凤仙花等)、放大镜、镊子、浸泡一天的蚕豆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2 分钟)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五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五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无形
2、弹簧秤牛顿
3、零刻度
4、改变弹性弹力
5、牛顿
6、地球引力
7、阻碍物体运动
8、珍妮
9、根据地
10、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二、判断题
√×√√×
√××√×
三、
三、连线
1、
对已发生的事件的解释
推理在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
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解释
预测某个时段内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事物的未来变化做出推测调查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对现象的未来变化做出推测2、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
增大摩擦力汽车轮胎上的纹路
轴承中的小钢珠
车轮上的防滑链条
减小摩擦力流线型的船体
鞋底的花纹
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五、简答
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略
第20课--苹果为什么落地
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
材料:细线、小木块、皮球、橡皮、钩码、火柴
实验过程
我的发现
---
钩码会掉在地上
---
木块会落在地面上
---
球最终会落在地面上
我的结论: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我的收获
填一填
(2)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也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说明地平面是一个有弧度的,也可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4)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版了地球的球体形状,也可以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因为地球是个球体
四年级新课堂同步与探究科学下册第5单元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第8课--航海家的发现
体验与收获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历程
对地球的认识或猜想
--
天圆地方
--
球体
--
椭球体
--
不规则球体
猜一猜
1.球体 2.麦哲伦
判断
1.√ 2.√ 3.√
拓展与应用
1.
(1)最常见的一种:太阳的东升西落,这个现象足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选一选
1.B A C 2.B 3.C
拓展与应用
略
19课--我在哪里
体验与收获
略
我的收获
填一填
东 西 北 南 北 南 西 东
拓展与应用
1、(1)先进的导航系统
(2)结合天体观测用古老的六分仪测量并计算。
(3)船舶在航行的时候一般使用电罗经,如果一旦电罗经故障了,就使用磁罗经;罗经的方向是360度的,在大海上也是分为东西南北
--
0.2
0.3
0.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6
1
--
0.1
0.3
0.5
0.6
1.1
--
(1) 首先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其由刻度盘、弹簧、吊环、指针、挂钩组成
(2)测量前必须先观察,明确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3)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的刻度线相垂直.
第18课--地球上有什么
体验与收获
我的观察记录
观察途径
我的发现
--
地球上有海洋、湖泊、山川、平原等
--
有颜色上的差别:平原是绿色,海洋是蓝色,高山是褐色
--
认识了经线、纬线、五带分布区域等
--
虽然我们所处的外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我的收获
填一填
1.经线 南北 纬线 东西 2.五带 3.七 四
填一填
1.测力计 2.牛顿 牛 N 3.零刻度 4.与指针相平 最大量程
拓展与应用
不一样,引力公式是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而地球的引力是月球的6倍,所以在地球轨道上所受到的重力理论上要大
1.牛顿 2.重力 3.重力 竖直向下
判断
1.╳ 2.√ 3.╳ 4.╳
拓展与应用
1.(1)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2)救灾时,飞机投放的物质能下落到目的地
(3)可以把水喝到嘴里
(4)降落伞
2.火箭、飞机、热气球、宇宙飞船
第21课--测量重力
体验与收获
用测力计测量物体
物体
橡皮
钢笔
钩码
木块
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