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生涯发展理论

合集下载

北工商--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答案

北工商--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答案

北工商职业生涯规划题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维持阶段(45~64岁):这时,许多人的目标在维持已有的成就,因此往往守成多于创新。

答案: 对忙碌奔波型的人只关心眼前的利益,而不关心未来的利益。

答:错误Question 3分数: 1沙哈尔MPS的方法做幸福定位,其中的P是指选择一个答案快乐Question 4分数: 1忙碌奔波型的人,是下面哪种类型的人?选择一个答案a. 关注未来利益,而不注重现在利益Question 5分数: 1本讲提到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分为自我、人际、团队三个层面。

答案:对Question 6分数: 1下面哪个不属于幸福法则?选择一个答案b. 经常查看心灵的创伤Question 7分数: 1享乐主义型的人,是下面哪种类型的人?选择一个答案 b. 关注现在利益,而不注重未来利益Question 8分数: 1马太效应是有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提出来的。

答案:对Question 9分数: 1常用的七种职业规划方法中拜金主义法指的是选择待遇最好的行业与工作。

答案:对Question 10分数: 1毕业时就是分化期,需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以获得自己能力可为,并吻合自己兴趣的职业。

答案:对在大学阶段培养职业素养为时过早。

答案:错误时间管理属于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人际影响层面。

答案:错误根据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衰退阶段指的是从工作的第一线上退出,开始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答案:对Question 5分数: 1下面哪个属于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高效团队层面?选择一个答案 c. 会议管理Question 6分数: 1按照苏伯的生涯发展理论(见本课程的讲义),减速期属于选择一个答案d. 衰退阶段Question 7分数: 1虚无主义型的人对于未来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都不关心。

答案:对Question 8分数: 1常用的七种职业规划方法中目前趋势法指的是跟随现在市场的趋势,盲目地投入新兴的热门行业。

职业生涯规划习题

职业生涯规划习题

第一章名词解释1.、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舒伯,1976)2.职业辅导:是以实用、针对、速效为原则,对大三、大四、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个性化择业辅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掌握求职方法和就业途径,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学会推销自己,提高学生有效选择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其快速适应社会职场,找到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

3.选择性注意:是人们在同时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性信息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其他的刺激信息。

4.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致包括:自我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定位、和计划实施方案等内容。

5.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是指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的分析方法,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6.多血质: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

7.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8.修正: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要求,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策略、战术等进行反省、评估后,检查自己目前的系统行为与自己职业期望之间的偏差并作出适当措施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习题

职业生涯规划习题

第一章名词解释1。

、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舒伯,1976)2.职业辅导:是以实用、针对、速效为原则,对大三、大四、研究生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对大一、大二学生进行个性化择业辅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掌握求职方法和就业途径,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学会推销自己,提高学生有效选择职业的能力,从而使其快速适应社会职场,找到找准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

3.选择性注意:是人们在同时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性信息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其他的刺激信息.4.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致包括:自我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定位、和计划实施方案等内容。

5.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是指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的分析方法,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6.多血质:人的气质类型之一,多血质的人表现出这样的特点: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

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等.7.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

8.修正:根据自己职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要求,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策略、战术等进行反省、评估后,检查自己目前的系统行为与自己职业期望之间的偏差并作出适当措施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舒伯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0~14岁)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

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

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

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

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评析及其启示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评析及其启示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41 November2018(C)总第441期2018年11月(下)摘要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以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为研究内容,他将将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以及衰退阶段。

这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和不同职业阶段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影响着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舒伯生涯发展论职业能力评析启示An Analysis of Super'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ts Enlightenment//Pang ShiqiAbstract American scholar Super'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is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 cycle.He divided an individual's career into five main stages:growth stage,exploration stage,establishment stage,maintenance stage and recession stage.This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individual's different life cycle and the goals of different career stages.This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individual's career planning,and also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ability.Key words Super'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professional abil-ity;analysis;enlightenment有关生涯的研究和定义很多,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主要还是来自舒伯(Donald E.Super)的观点,舒伯曾提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舒伯的生涯彩虹理论

舒伯的生涯彩虹实际之袁州冬雪创作从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萨柏(Donald E.Super)拓宽和修改了他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实际,这期间他最主要的贡献是“生涯彩虹图”.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停止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舒伯加入了脚色实际,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脚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画出一个多重脚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定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在生涯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是有一组职位和脚色所组成.分成:子女、学生、休闲者、公平易近、工作者、持家者六个分歧的脚色,他们交互影响交织出个人独特的生涯类型.他认为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随春秋的增长而饰演分歧的脚色,图的外圈为主要发展阶段,内圈阴暗部分的范围,长短纷歧,暗示在该春秋阶段各种脚色的份量;在同一春秋阶段能够同时饰演数种脚色,因此彼此会有所重叠,但其所占比例份量则有所分歧.根据萨柏的观点,一个人一生中饰演的许许多多脚色就像彩虹同时具有许多色带.萨柏将显著脚色的概念引入了生涯彩虹图.他认为脚色除与春秋及社会期望有关外,与个人所涉入的时间及情绪程度都有关联,因此每阶段都有显著脚色.(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春秋: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春秋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分歧的情况而定.(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脚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饰演九种主要的脚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平易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辅导战略1、生涯评估根据舒伯的基本观念,生涯辅导工作首先需要懂得个体的发展状况,通过生涯评估的方式,就个人的潜能与问题,停止综合而积极的分析.舒伯提出的评估形式:前期的懂得:包含收集资料、初步接触及初步评估.深度的探究:探究工作的重要性、各种脚色的分量及对各种脚色的价值观,并对生涯成熟(诸如计划、试探的态度、决议计划技巧、职业资料、适切性)、自我观念(诸如自尊、明白性、和谐性、认知复杂度、切实性)、才能与潜能的发展水准、兴趣范围与活动等停止深入评估.全部资料的整体评估:检验核实全部资料,并作评估与预测.咨询:共同讨论、修正评估成果,包含懂得个体今朝与下一阶段的自我观念,职业的重组,懂得生涯脚色的意义,为成熟而再探索,探索详细的范围、深入探索以求专精化、职业准备、训练或工作、寻求自我实现的途径等一系列过程与途径.讨论行动计划:将计划、执行、追踪评介连系起来,深入讨论如何详细实施.由以上形式可以看出,生涯发展论特别强调必须深入地懂得每个人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工作观念、生涯成熟程度以及自我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包含有关才能倾向与兴趣的资料,必须颠末辅导人员与个体共同讨论后,才干作为辅导与咨询措施的依据.辅导措施通过以上的评估,咨询员可针对性地采纳下列辅导措施.·对于“选择不确定的人”,应特别注意其情绪反应,懂得难以确定的各种文化、社会、生理因素,协助个体统整自我的各个方面,并作出适当的决定.·对于“生涯成熟度不敷者”,应从协助个体懂得个人、社会及其他与教导及职业选择有关的因素做起,使他认识这些因素与个人生涯发展的关系,而且参照生涯发展任务,逐步地发展对职业与生涯的自我观念.·对于“生涯成熟的人”,要协助个体汇集、评估有关自己及环境的资料,作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以便为未来发展或决议计划作参考.指导性与非指导性方式舒伯认为生涯咨询必须同时涉及个人的感性与情绪,从而停止自我探索、作决议及现实的考验.在“谈话”的过程中,辅导人员可以通过重述,反应,澄清,摘要,诠释,面质等技巧,依据个体的问题性质,给予指导及非指导式的咨询.指导的方式主要用于咨询过程中汇集资料和进一,步探索主题,并停止现实考验,非指导的方式强调与个体共同探讨行动方向与计划.主要用于协助个体探索问题、描绘自我观念、澄清个体对自我采取的感受、突破因现实考验而引起的态度和情绪感受.辅导方法在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可操纵“生涯自传”、“决定日记”、“画生涯彩虹图”等方法,使个体回顾自己发展过程中一些特殊的经历,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响、个人的态度与感受,以及各个阶段所饰演的脚色和个人方针间的差别,并对每次的决议加以分析,以增进个体对自己发展过程的认识,引导他积极参与到处理问题及自己设计未来发展计划的行动中.其中,“画生涯彩虹图”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舒伯认为人的行为方向受到三种时间因素的影响:一是对过去成长痕迹的“审视”:二是对今朝发展状况的“审视”:三是对未来能够发展方向的“展望”.这三种因素是相互影响的,过去是现在的成因,现在又是未来的基础.生涯辅导时,对未来的时间透视才能较为重要,一生生涯的彩虹图就提供了一个最佳的透视工具.实际应用彩虹图时,辅导人员可以先准备一份空缺的彩虹图,然后指导学生画出与其生涯发展有关的各种脚色的起始与发展轨迹.画彩虹图时,以下两点特别需要强调:(1)一生的生涯发展,包含了发展阶段、生活空间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内在.透过这张彩虹图,我们可以帮忙个体详细而清晰地懂得分歧的脚色是如何构建其个人特有生涯类型的,分歧的脚色如何在分歧的发展阶段出现,脚色的组合如何合理安插才干达到最佳的自我实现.(2)要注意辅导对象显著脚色的部分与时机,这些资料往往能提供很好的线索,作为进一步懂得与咨询的依据.可协助辅导对象预先设定下一步的生涯发展任务,设计如何研究详细的实施步调,使得未来显著的脚色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舒伯的生活发展实际美国著名生涯专家舒伯(Super,1953)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成果,参照布勒(bueller)的分类,也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议、坚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有三个阶段与金斯伯格的分类相近,只是春秋与内容稍有分歧,舒伯增加了失业以及退休阶段的生涯发展,详细分述如下.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端发展自我概念,开端以各种分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颠末对现实世界不竭地测验测验,修饰他自己的脚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懂得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含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思索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脚色饰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思索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议因素;三是才能期(13岁至14岁):它以“才能”为主要思索因素,才能逐渐具有重要作用.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才能及脚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详细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共包含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思索需要、兴趣、才能及机会,作暂时的决议,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测验测验;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求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能够性,若不适合则能够再履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颠末上一阶段的测验测验,小合适者会追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端思索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含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能够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称心;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临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克不及不面临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脚色,寻求分歧方式以替代和知足需求.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观点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临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举例来讲,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脚色与学习环境,颠末“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形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端面临另外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停止“成长”、“探索”、“建立[1]”、“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评论(1)舒伯是生涯辅导实际的大师,其生涯发展论综合了差别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以及有关职业行为发展方向的长期研究成果,舒伯自己比较喜欢将其实际定名为“差别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舒伯汲取了这四大学术范畴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髓,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生涯发展实际.(2)在当时的生涯辅导实际中,多数人关心的核心都集中在“职业选择”上,只有少数实际工作者对生涯发展的问题发生兴趣,如金斯伯格是少数学者中最突出的一位.(3)舒伯不竭地发展与完善自己的实际.以往舒伯实际大多局限于他的发展阶段和对职业的自我观念论上,这些可以诠释个体一生的生涯发展,其涵盖范围很广,但深度略嫌不敷,随着“生活广度与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即一生生涯彩虹图”的提出,正好补偿了原有的缺乏.在实际应用方面,其横向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即生活广度的部分)和纵向的生涯脚色的发展(即生活空间的部分),交织成一个详细的生涯发展布局,这对辅导时促进个体的自我懂得、自我实现,有很大裨益.[2]舒伯彩虹图的简单懂得包含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能够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称心;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维持阶段:由45岁至65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临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克不及不面临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脚色,寻求分歧方式以替代和知足需求.舒伯的循环式发展任务在上述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中,每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发展任务需要完成,每阶段需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准或成就水准,而且前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达成与否关系到后一阶段的发展.在以后的研究岁月中,舒伯对发展任务的观点又向前跨了一步.他认为在人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临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举例来讲,如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脚色与学习环境,颠末“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形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端面临另外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停止“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一生生涯的彩虹图1976到1979 年间,舒伯在英国停止了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之后他提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观念——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观(Life-span,Life-space career development).(1981)这个生涯发展观,除了原有的发展阶段实际之外,较为特殊的是舒伯加入了脚色实际,并将生涯发展阶段与脚色彼此间交互影响的状况,描画出一个多重脚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这个生活广度、生活空间的生涯发展图形,舒伯将它定名为“一生生涯的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春秋: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春秋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应依据个体分歧的情况而定.(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脚色所组成.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饰演九种主要的脚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平易近、工作者、夫妻、家长、父母和退休者.(3)脚色投入的彩虹——生活深度人生彩虹图中的黑色阴影部分,代表一个人在饰演各种脚色时所投入的程度.。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萨柏是美国另一位有代表性的职业学家。

他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5个大的阶段。

1、成长阶段。

从0~14岁。

经历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起:做好人力资源,企业无忧(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

由15~24岁。

择业、初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查看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建立阶段。

从25~44岁为建立稳定职业阶段。

经过两个时期。

(1)尝试期(25~30岁):对初就业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

变换次数各人不等。

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2)稳定期(31~44岁):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4、维持阶段。

在45~64岁这一长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

人达到65岁以上,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推出工作,结束职业生涯。

价值观super职业价值观(一)职业价值观的内涵每种职业都有各自的特性。

不同人对职业特性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取向,这就是所谓的职业价值观,也叫择业观。

作为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职业价值观往往决定了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

(二)职业价值观的类型美国的职业学家萨柏曾经概括过15种职业价值观类型:助人、美学、创造、智力刺激、独立、成就感、声望、管理、经济报酬、安全、环境优美、与上级关系、社交、多样化和生活方式。

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心智障碍青少年的职业康复

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心智障碍青少年的职业康复

收稿日期:2020-12-07基金项目: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发展性障碍者职业辅导评量系统中情境评量的优化路径探究”项目编号:CSTJ-2019-K01;四川文理学院2020-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0JY028。

作者简介:蒲云欢(1991-),女,重庆铜梁人,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心智障碍者的职业康复。

2021年第5期第39卷(总第214期)NO.5,2021Vol.39General No.214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摘要:心智障碍青少年个体差异大,部分障碍者具备就业能力,但由于缺乏就业环境与就业指导而宅在家中,这无疑增加了家庭与社会的经济负担。

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教育与康复事业的发展,心智障碍青少年职业康复是加以重视的一个环节。

为帮助心智障碍者持续稳定就业,梳理出职业康复的重要内容与流程,并将生涯发展理念融入职业康复体系中。

提出应积极发挥心智障碍青少年的潜能和优势;注重专业团队的协作与资源的整合;心智障碍青少年职业康复可将“个人中心”融入其培训体系;同时注重职业能力与职业态度的培养;持续跟踪,建立自然支持体系。

关键词:心智障碍青少年;职业康复;生涯发展理论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21)05-0146-08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心智障碍青少年的职业康复蒲云欢(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达州635000;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诊断与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职业康复是指采取各种恰当手段,稳定且合理的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其目的是使残疾人能回归社会[1]。

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与我国《残疾人保障法》[3]《残疾人就业条例》[4]中均提到就业过程中,不得歧视残疾人,这为保障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机会和同等岗位待遇提供了法律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22
探索 15~ 24岁 1.在学校、休闲活动及各种工作经验中,进行自我 探索、角色试探、职业探索。
1.试探期(15-17岁) 2.过渡期(18-21岁) 3.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24岁)
任务: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实现职业偏好。
2014-9-22
建立
25~ 44岁
1.寻获适当的职业领域,逐步建立稳固的地位。 2.职位、地位可能变迁,但职业不会改变。 1.试验-承诺期(25-30岁) 2.建立期(31-44岁)
Super彩虹图
• 对Super而言,生涯发展是一个在众多个人因素 和 社会因素之间不断交融与相互影响的动力性历程。
• 在生涯发展中调节的是个人的自我概念,此一动
力性历程的发展结果,决定了个人在不同生 涯阶
段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014-9-22
生涯角色
• 生涯角色包括: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 工
2014-9-22
6.生涯组型(career pattern):职业阶层、 尝试和稳定 的序列、频率和持久性等, 均受到个人父母之社 会阶层、心理状况、 教育、技巧、人格特质(需求、 价值、兴 趣、自我概念等)、生涯成熟、及生涯机
会所影响。
2014-9-22
7.任何生涯阶段是否能成功地因应环境需求 和个体 需求,取决於个人的准备度或生涯成熟。
2014-9-22
Tideman生涯发展模式
预期或职前阶段 特性
1.探索
1.思考短暂,心不在焉。 2.对可能的行动方向会再三思虑。 3.藉由想像特定情境中的自我,进行 探索活动。 4.藉著投入於暂时的目标,进行探索。 5.探索未来可能的行动方向。 6.反映个人抱负、能力、兴趣及与生涯选择有关的社会涵义
论」(constructivist career theory)
2014-9-22
建构取向生涯发展论
建构取向生涯发展论的立场观之,生涯选择与 决
定是一不断演进的历程,个人所追寻的生涯, 不 仅仅反映个人当前对自己及工作世界的建构, 亦 反映其对未来成就与自我发展的预期。
2014-9-22
三、自我发展理论
试验期
青少年初期 (11至17岁)
实验期
青少年中期 (17至成人 初期)
我的志愿
罗大佑
很小的时候 爸爸曾经问我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我一手拿著玩具一手拿著糖果 我长大后要做总统
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我 你长大后要做什么? 艾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 我长大后要做科学家
2014-9-22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愈来愈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总统只能有一个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科学家也不太多 中学的时候 作文的题目 你的志愿是什么? 耳边又响起母亲的叮咛 医生律师都不错
2014-9-22
Super 对「生涯」的诠释
「它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它统合了一 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个人对工 作的献身而流露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式;它也是人 生自青春期以 迄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
的综合,除了职业 之外,尚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
角色,如学生、受雇者,甚至也包含了副业、家庭、 公民的角色。生涯是以人为 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 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2014-9-22
预期或职前阶段
特性 1.对潜在生涯选项 进行持续性的评估。 2.考虑生涯选项持续减少。 3.形成可进一步尝试的生涯选项。 4.评估可尝试的生涯选项符合个人价值的程度。 5.形成较明确的目标。 6.目标更为明确且稳定。 1.选择确定的生涯目标。 2.投入於为达成该目标所需的行动。 1.在确定的职位上,对自我做进一步的澄清。 2.深入考量可预期的职位,以减少生涯决定的疑虑。 3.对生涯决定发展出较强的投注感。 4.结束此一预期或职前阶段。
2.革新
3.统整
2014-9-22
四、职业抱负理论
Gottfredson(1981)认知到自我概念在个人职业发展中的 关 键性,试图统整心理学观点和社会系统观点,提出了职 业 抱负的发展模式强调人们会寻找符合其自我形象的工作,
而社会阶级、智能、性别角色等均自我概念的重要决定因
素 随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其自我概念及其对职业的印象 也 愈趋分化和复杂化,但个人对可选择职业所形成之认知 地 图,则奠基於其对社会空间的概念知觉,即个人对自己 如 何在社会中定位的看法,并据此修正其职业抱负。
8.生涯成熟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所组成
的整体情形,指涉能成功因应生涯发展阶段的程 度。生涯成熟系一假设性概念,甚难界定其操作 型定义,但并非单一 向度的特质。
2014-9-22
9.生涯阶段中的发展是可被引导的,一方面促进个
人能力和兴趣的成熟,一方面协助其进行现实的
考验和自我概念的发展。
10.生涯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发展和实践职业自我概念 的历程。 11.个人和社会因素之间、自我概念和现实之间的综 合妥协,是角色扮演和从回馈中学习的历程。
作者、家庭照顾者等,个人在各类工作或生 活角 色间的选择,影响其一生发展至为深远。
2014-9-22
生活—生涯彩虹图 (life-career rainbow)
• 「生活—生涯彩虹图」说明在人各个发展阶段中
这几 个主要角色的变化。 • 这些生活角色的自发性组合,形成了个人的「生 活风 格」(life style),而其序列的组合缔造了 「生活空间」 (life space)和「生活循环」(life cycle),其整体的 结构即是「生涯组型」(life pattern)。
2014-9-22
对生涯辅导工作的计画
• 目前的生涯辅导模式根本上均是发展论导向的。
个人在人生发展的每一特定阶段,皆有其主要的 阶段性任务,生涯辅导工作即是协助个人达成其 每一阶段之生涯发展任务,并为下一个阶段之发 展做好预先的规划和准备。
2014-9-22
自我概念
• 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核心是发展性的「自我概
【第一层】: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大周期
一、生活广度(life span):人生的发展历程,包含 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 二、转型期:在每个周期中又有小周期。
2014-9-22
【第二层】: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 由一组
职位、角色所组成。
一、生活空间(life space):个人在同一时期所扮演的
2014-9-22
Super的「生活—生涯发展论」
「生活—生涯发展论」的基本论点
1.人们在能力、人格、需求、价值、兴趣、特质 和
自我概念上有个别差异。
2.基於这些个人特质,人们适合从事某一些职业。
3.每一项职业均要求特定的能力和人格特质组型
2014-9-22
4.职业偏好、能力、自我概念和人们所 生活和工作的 情境,会在青少年晚期 之后逐渐的稳定和成熟。
念」 • 自我概念的发展,指涉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及其所 处的情境,是个人与社会间动力互动历程的反映。 • 个人在发展的历程中,因接触了周遭他人和环境
事物,与个人的想法产生互动,而逐渐衍生出对
自己的看法。
2014-9-22
自我概念理论可分为两部分
• 人或心理的,专注于个人如何选择,及 如何调适
其选择 • 社会的,重点在个人对其社经情况及当前 社会结 构之个别性评价。
2014-9-22
大学联考的时候 作文题目 我的志愿是什麼? 回想报名时候心理毫无选择 志愿填了一百多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愈来愈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每个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我才知道 我的志愿 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2014-9-22
唱出我心理的歌 告诉我的孩子 每个人都要 平平静静的生活
慢慢慢慢长大以后 认识的人愈来愈多 慢慢慢慢你会知道 每个人都差不多 慢慢慢慢你会知道 人生就是这么过
任务: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2014-9-22
维持 45~ 64岁
1.逐渐取得相当的地位。 2.重点在於如何维持地位,甚少新意。 3.面对新进人员挑战。
任务: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2014-9-22
衰退 65岁
1.身心状况衰退。 2.原工作停止,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满足需要。
任务:减速、解脱、 退休。
生涯发展理论
• Ginzberg 等人的职业选择发展阶段
时期 年龄 特征
幻想期
儿童 (出生至11岁)
儿童期最初阶段完全是游戏导向,随 后,游戏便成为幻想未来工作的依据。 逐渐认识到工作所要求的条件,体认 到兴趣、能力、工作报酬、价值观等。 能力和兴趣的整合,价值观进一步发 展,促使职业选择的特定化,职业型 态的具体化。

2014-9-22
拱门模型(archway model)理论
• 生理基石(biological foundation):支持了个 人 的心理特质,涵括个人的需求、知识、价值、 能 力性向及兴趣,这些因素构成人格变项,并导 向 个人的成就表现。
• 地理基石(geographical foundation):支持 了如
2014-9-22
职业抱负发展性模式(Gottfredson)
阶段 年龄 发展指标
阶段一
三至五岁
发展出对大小、权力的概念,了解自己和大人不同。
阶段二
六至八岁
展出性别角色的概念,知道男性和女性的差异。 发展出对社会评价的概念,知觉到社会阶级的差异, 偏好具有较佳名声地位的工作。 发展出较强的自我意识,知觉到自我和他人的差异, 形成特别的职业抱负。
经济资源、社区、学校、家庭、同侪团体、 劳工 市场等社会环境范畴,这些因素影响了社会 政策 及就业标准。
2014-9-22
2014-9-22
Super晚期的生涯发展理论
Super晚期的生活—生涯发展理论以扬弃个人与情 境 互动的学习经验中「被动地」发展一组自我概 念的 看法,而主张个人系「主动地」建构与理解 其经验, 而形成其内在现实—能力、兴趣、需求、 价值、及人格特质,并据之预测其在外现实中的 出路—工作生涯与生活方式的选择。 此一观点的 生涯发展理论已可被称之为「建构取向 的生涯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