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碱 2 mg肌 注 , 效 时 可用 异 丙 基 肾 上腺 素 或 麻 黄 素 制 剂 。大 0 无 多经 处理 后 迅速 恢 复 , 有 心 血管 病史 者 仍宜 密 观 察 。 但
( 稿 日期 收
20 0 2一O 5— 1 ) 8
割 宫 产 术 后 子 宫 切 口 感 染 原 因 分 析
态度 、 择 好 子 宫切 口手 术 部位 、 强手 术 闽的 空 气净化 、 格 子宫 切 口感 染 3 选 加 严 9例 ( 3 7 %) 占 . 6 。随 着 医 院 医疗 质 量 的提 高 , 无 苟操 作 、 强患者 全 身营 养 支持 , 加 降低 子 宫切 口的感染 。 关键 词 剖 宫产 子 宫切 口感 染 原 因 后 2 发 现 子宫 切 口感 染 率有 明 显下 降 。资 料显 示 :9 9—0 一 a 19 1 2 0 —0 0 1 4削 宫 产 手术 例 数 1 0 1 7例 , 宫 切 口感 染 l 子 5例 ( 1 占 .
维普资讯
酉 垂堂塾直 Q 生箜 Q2
! Z 塑 垫筮
缺 氧 而加 重 症状 , 甚至有 心 搏 骤停 者 。
5 1 预 防 .
参 考 文献
术前 注 意解 除其 顾 虑 , 时 注 意 操 作 轻 柔 , 宫 时 掌 握 应 1 周 毓 . 列 腺 素抗 早 孕 的 临床 应 用 . 用 妇 产 科 杂 志 , 术 吸 前 实 用 的 负压 , 吸净 后 勿 反 复 吸 刮 宫 壁 , 前 宫 颈 管 内 放 置 地 卡 因 1 9 6 6 :8 术 9 O, ( ) 2 6 栓 剂 [ 可能 预 防其发 生 。必 要 时 给 服镇 静 剂 或 阿 托 品 0 5 2 范秦 风 . 卡 因在 人 工 流 产 术 中 的 应 用 . 华 妇 产 科 杂 志 , , .入正 规 。现将 我 院近 4 子 宫切 口感染 情 a

医院感染的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的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的手术部位感染手术是治疗疾病和改善患者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尽管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部位感染仍然是一项令人担忧的问题。

医院感染的手术部位感染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一、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手术部位感染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细菌感染:手术切口被细菌污染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细菌可以通过手术切口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致病菌。

2. 外界因素:手术过程中,外界的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手术部位感染。

例如,手术室内空气的污染、医务人员的不洁操作等。

3. 患者自身条件:患者的个人条件也会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起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慢性疾病患者等更容易感染。

二、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控制措施: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确保手术室内外的清洁和无菌,并对手术器械进行适当的消毒。

2. 消毒措施: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消毒也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环节。

医务人员应当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

3. 术中操作:术中操作是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无菌手套、口罩和帽子,避免直接接触手术切口和伤口。

4.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医务人员应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处理感染迹象。

三、手术部位感染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手术部位感染对患者的康复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1. 延长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和负担。

2. 增加疼痛和不适:手术部位感染会导致伤口疼痛、肿胀和红肿,使得患者感到不适。

3. 延缓康复:手术部位感染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使其不能及时进行生活常规和康复训练。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探讨

( 转 第 10页 ) 下 8
1 8 中 国 现代 医生 C N 7 HIAMOD R oC OR E ND T

临床探 讨 ・
21 00年 1 2月第 4 8卷第 3 6期
增加 , 体液和蛋白质渗漏 , 表现为血压 升高 、 白尿 、 蛋 水肿 和血液
浓缩 等 。全 身各 器 官 组 织 因 缺血 和 缺 氧 而受 到损 害 , 重 时 肝及 严 胎 盘 等发 生 病 理 组 织 学 变 化 可 导致 肝 细 胞 坏 死 、子 宫蜕 膜 坏死 出血 , 而 导 致 胎 盘 早 剥 、 血 功 能 障 碍 和 产 后 出血 等 的发 生 。 继 凝
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体系 , 加强健康宣教 , 指导孕妇合理 饮食与休息, 适时地补钙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对于
妊 娠 期 高 血 压 患 者 , 住 院 治疗 也可 在 家 治 疗 ; 痫 前 期 患 者 应 可 子
[ 3 晓娟 .妊娠 合并妊娠 期高血 压疾病 晚期妊娠 2 8 临床分析 f. ]任 5例 J 】
和低 出生 体 重儿 以及 胎 儿 畸形 的发 生 。另外 , 度 妊 娠 期 高 血压 重 疾病 患者 肝 脏 小 动 脉 痉挛 , 使 肝 细 胞坏 l及 被 膜 下 出 血 , 现 可 步 匕 表
为 H L P 合 征 EL 综 。
【 考 文献 ] 参
[]X n k E Pp r J Fed N,ta.P re l s : n u t n o - 1 e a M, ie M, il e 1 ee c mp i i id c o fl a as i a
无 切 口感 染 的剖 宫产 产 妇作 为 对 照组 , 产 妇手 术 室环 境 、 两组 手术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探讨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探讨
措施 。
采取 S S 1. P S 10统计软件 , 计量资 料以 (
±) s 表示 , 用 t 验 , 应 检 计数资料 应用 检 验 , P<00 .5为差
1 资料和 方法
1 1 一般资料 .
8 0例患 者 , 龄 2 年 1~4 1岁 , 均 ( 89± 平 2.
影响切 口感染的非 生物 因素 : 体重 指数 高 、 b低 、 多 H 住
3 1 剖宫产切 1感染影 响因素 . 3
和异常分娩 , 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 的有效 手段 , 近年来 , 由于产妇和家属 的偏见 , 以及部分医务人员手术指 征掌握不
够严格 等因素, 致使剖宫 产率不 断上 升 , 1感染 的发生 切3 也 随之增加 , 本研究发 现影 响因素 是多方 面 的: 体重 指数高
口感染 。
【 关键词】 剖宫产 ; 口感染 ; 切 影响因素 ; 预防
剖宫产 是产科 常见创 伤性 手术 操作 , 发生切 口感染 的 有 可能 , 一旦发生轻则影 响切 口的愈合 , 重则导致 宫腔感染 、 晚
12 方法 回顾性 分析两组 产妇 临床资料 , . 比较 在体重指 数( M , / 、 B Ik m )血红蛋 白水平 ( bgL 、 房条件 、 g H , )病 / 季节 、 阴道检查 和肛查 次数、 胎膜早破 、 预防应用抗生 素、 备皮至手
剖 宫产 切 口感 染 的影 响 因素及 剖宫产切口 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 8 0例剖宫产切
3 1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 并与随机选择 的无切 1感染剖宫 产 8 3 0例进行 比较 , 析与感染 相关 的影 响因 分 素, 并提出相关 的预 防措施。结果 影 响切 口感染因素 : 体重 指数 高、 血红蛋 白( b 低 、 多人 间病房 、 H) 住 夏季 、 阴道检查 和肛查次数多 、 胎膜早破 、 前未预 防应用抗 生素 、 术 备皮 至手术 时间 长、 手术时 间长等 。 结论 多种 因素影响切 口感染 , 通过术前进行健 康教育控 制体 重指数 于合 理范 围内、 治疗基础 疾病 、 建 立健全制度 、 阴道检查肛查根据实际慎重进行 、 缩短手术 时间 、 前给予抗生 素等措施来 预防和控 制切 术

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240例

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240例
2%, 7 而阴道产仅 2 ~3 , % % 剖宫产 术后 感染率是 阴道分娩 的 5~1 0倍… 。因此 ,
受刺激 引起 水 脂肪厚 、 组织愈合能力 差 ; 缝 合技术欠佳 、 血肿形成或 留有死腔 。针 有
做好剖宫产术后感染 的防治 , 对降低 孕妇
的 正 常 菌 群 , 制 敏 感 细 菌 , 成 耐 药 菌 抑 造
时可使用灭 菌石蜡 油加地 卡 因以减少 疼
痛 及损 伤。剖宫产术后产妇机体虚弱 、 抵 抗力差 、 差后恶露 及术 后创 伤组织 渗血 、 渗夜是细菌生长 的有利条件 , 术后应加 强
管 理 , 用 一 次 性 密 闭 集 尿 系 统 , 袋 置 使 尿
u e .M eh ds: 0 a e o o pi l nfe rs to 24 c s s f h s t i e - a
选用 口径适 合 的 Fl oe y尿 管减 少尿 管 壁
与尿 道 之 间 的 间 隙 , 治 逆 行 感 染 , 尿 防 导
合理使用抗生素 。研究表明 , 口被 伤
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回顾我 院 2 0 0 8年 1 ~ 00年 3月行剖 宫产产妇 2 0例 , 月 21 4 针对引起 医院感染 的情况 , 析其主要 相 分
对以上因素 , 应综合 预 防感 染 , 从术 前备
皮 、 中严格 消毒及 无菌操 作 , 术 手术 过程 操作轻柔 , 尽量减少组织损伤 , 彻底 止血 、 减少出血及血 肿形成 、 短手术 时 间 , 缩 严
于膀胱水平 以下 , 保持 尿管 通畅 , 日用 每 消毒液外阴 冲洗 1~ 2次, 勤换外 阴护垫 , 保持外 阴清 洁 , 量缩 短尿管 留置 时间 , 尽
株容易在该 地 栖 息 , 引起 其 他 感 染 。因 此, 传统 的手 术前后 用药 , 已逐 渐被 单剂 量、 短疗法所 取代 。以预 防二 重感染 , 影 响切 口愈合。大量临床研 究证 明 , 预防性 抗 生素采用 围手术期 用药取 得 良好 的预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作者:邵素芳张海敏来源:《中国性科学》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对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473例的临床资料,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 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

结果:剖宫产产妇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2.8%;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30岁)、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术中出血量(>300ml)、手术时间(>60min)、侵入性操作频繁(P【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干预对策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操作的不断改进,剖宫产已成为缩短产程,解决难产问题,挽救母婴生命的最有效、最安全的选择。

同时再加上社会因素的存在,使得我国的剖宫产率上升明显。

而术后切口感染,作为剖宫产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已逐渐成为威胁产妇健康的重要因素[1]。

因此,本研究特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对应的干预对策,以降低感染发生率,并已取得了积极的研究进展,现报道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47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口感染42例,且所有感染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卫生部2001年颁布)中的诊断指标[2]。

1.2调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选取数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师对1473份患者原始病历记录进行逐份查阅统计,具体包括:年龄、是否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等资料。

统计摘录到统一的表格内,作进一步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通过变量逐步引入的方法进入Logistic模型分析,模型筛选采用Stepwise 法,P2结果2.1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分析本研究中剖宫产产妇术后共发生切口感染42例,感染率2.8%;单因素分析显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30岁)、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较高、术中出血量(>300ml)、手术时间(>60min)、侵入性操作频繁(P3讨论目前,临床观点普遍认为剖宫产相对于顺产而言存在着严重的手术性创伤,因而并发症较多,其中又以切口感染发生率为最高[3]。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探讨
3 2 术 中感染 相关 因素 .
() 术 时 间 过 长 ( h ;2手术 中止 血 不 良 , 肿 形 成 ; ) 1手 >l )() 血 ( 缝 3 针 过 密 ; ) 中 失血 过 多 ;5肥 胖 ( 重 > 5 g 。 (术 4 () 体 7 k )本组 4 例 切 口感 8 染中,o 手术时间延长( h 。 1N >1 )创面 暴 露 时 间长 , 菌 大 量 繁殖 , 细 增加 了切 口感 染机 会 。 中止血 不 良 , 肿 形 成 , 肿直 径 <3m者 术 血 血 c
1 1 一 般 资料 .
妊娠 晚期 及临产 , 宫颈粘液 栓脱 落 , 以及 胎膜早破 。 阴道 的 自净 及 自然 防御 功能 下降 , 产程 中多次肛查 , 阴道检 查 , 使存 在于周 围环境 中或产 妇生殖 道内的条件 致病茵大量 繁殖 , 从生殖 道逆行感染 , 导致 腹部切 口 感染 。 程时 间延 长 , 妇体 力及 抵抗 力下 降 , 是一 种易 感染 因素 。 产 产 也
临 床


Cl OE N EI L H AFRI D A N GM C
剖 宫 产 腹 部 切 口感 染 原 因 探 讨
刘 霞珍
( 广东省南雄市中医院妇产科
广东南雄 5 0 ) 14 0 2
【 要 】目的 探讨 剖宫 产腹 部 切 口感染 原 因。 法 回顾 分析 本 院 2 0 年 1 -2 0 年 1 月, - 间4 例 剖 宫 产腹 部 切 口感 染 病 摘 方 0 6 月_ 0 8 2 3f 8  ̄ _  ̄ - 例, 与周期6 侧剖 宫产 切 口非感染 病例 , 产程 时 阀 , 膜时 间 , 中 出血 量 , 0 从 破 术 手术 时 问进 行比 较 。 结果 2 病例在 产程时 间 , 膜时 闻 纽 破 相比 差异有 统 计学意 义( 尸<0 0)在 术 中 出血 量 , 术时 间相 比差 异 无显著性 ( >0 0)结论 做 好 孕妇 产前检 查 的保健 工作 , .1。 手 P .5。 及时 进行 妊娠合 并症的 治疗 , 中注意止血 及缝合技 术 , 术 对存 在 感染 高危 因素的孕 妇术 前 、 后合 理使 用抗生 素, 术 可有效 预防和治愈腹 部切 口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及治疗对策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及治疗对策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治疗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位因素以及预防方法。

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43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进行剖宫产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基础疾病、手术情况等指标。

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有基础疾病、胎膜早破、急症手术、多胎、合并症等情况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前、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前检查次数、bmi、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切口类型、高龄、术后引流、以及妊娠合并症都是引起伤口感染的因素,临床在注重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也应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改善院内环境,提高缝合技术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切口感染;妇产科;高危因素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70-01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是产科手术后多发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轻者需要住院治疗,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加重的病人的痛苦,严重时还会发生子宫切口开裂,继发出血、败血症,以至于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探讨剖宫产高危因素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特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部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43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时期进行剖宫产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1.2 方法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的诊断标准来确定切口感染。

同时,对照感染科医务人员检查医嘱单、检验单、病程记录等,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实际诊断情况,做统计分析,再反馈到科室讨论护理对策。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术后3-5天内出现高热、伤口疼痛、分泌物增多的患者,进行血常规以及伤口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张慧
摘要: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及医源性因素,应从各环节积极预防及处理剖宫产后腹壁切口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感染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术后腹壁切口感染做为剖宫产的一个并发症也随之上升,给患者造成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随着无菌技术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腹壁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

1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1.1患者自身因素
1.1.1肥胖肥胖患者切口感染率可达13.5%[1]。

因皮下脂肪过厚影响手术术野的暴露和操作,难以避免缝合缺陷,容易导致脂肪液化、坏死和渗血等,使切口愈合延迟导致感染。

因此,对肥胖患者多选择下腹沿脂肪横褶行横切口,此处脂肪层较腹壁其它处薄,有利于愈合;缝合脂肪层时避免多次操作,钳夹脂肪破坏脂肪细胞,造成脂肪液化。

合并糖尿病的孕妇术前应控制好血糖。

1.1.2营养不良围手术期所需较大量的蛋白质;此外,贫血也是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如果是严重的低蛋白血症和中重度贫血,可根据患者情况决定输红细胞悬液和白蛋白。

1.1.3 绒毛膜羊膜炎宫腔内感染也可导致切口愈合不良;产程过长,胎膜早破时间过长,阴道检查次数多相应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

1.2 医源性因素
1.2.1消毒手术间应减少人员进入、流动,加强手术室空气管理。

手术人员严格进行外科消毒。

术前充分清洁手术区皮肤,消毒要达到消毒范围,用碘复合剂,消毒三遍。

1.2.2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纵切口感染多于横切口,缝合方法直接影响到切口的愈合。

缝合过紧影响血运,过松会造成死腔。

Chelmow等[2]对剖宫产皮下缝合与切口愈后进行系统评估,887例皮下脂肪>2cm的患者,切口裂开及切口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此外,切口异物也可能造成切口感染,如缝线,坏死组
织,缝合材料。

剖宫产手术中由于羊水,胎脂等异物接触腹壁切口,需特别注意保护及彻底清洗切口。

手术时间过长也可能影响到切口的愈合故手术人员应有顺进行,缩短手术时间。

1.2.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正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切口感染,Constantine等[3]对预防性抗生素的给药时机进行分析发现,与断脐后使用抗生素相比,手术开始前使用抗生素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包括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

2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1切口感染的临床表现切口出现感染时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术后体温一般高于38度,切口处扪及硬块,触痛,可有波动感。

2.2 切口感染的处理
2.2.1早期感染剖宫产术后第二天检查切口情况,如有红肿现象,可用95%的酒精冰敷,每天敷2~3次,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可以减轻局部炎症。

若发现脓性分泌物则表示已有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根据药敏结果给予抗生素。

2.2.2已形成脓肿的处理及早拆除缝线,扩大创口,充分引流,同时注意有无窦道,可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注意清除切口周围的腐烂组织,换药后切口填塞碘伏纱条,防止切口表面愈合。

此外,特别注意清除扩创内的所有异物,包括线头,可吸收线。

如果出现新鲜肉芽组织后,必要时可行二期缝合。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6.
[2] Chelmow D,Rodriguez EJ,Sabatini MM.Suture closure of subcutanous fat and woun ddisruption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a metaanalysis[J].Obstet Gynecol,2004,103(5):974-908.
[3]Costantine MM.Rahman M,GhulmiyahL,et al.Timing ofperioperativeantibioti csforcesarean delivery:a metaanalysis[J].Am J Obstet Gynecol,2008,199(3):301.el-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