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国学课程教案精选

幼儿园国学课程教案精选

幼儿园国学课程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诵读《弟子规》,理解其基本含义。

2. 培养幼儿尊敬长辈、友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弟子规》的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弟子规》的含义,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国学教材、挂图、卡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弟子规字卡、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尊敬长辈的小故事,引发幼儿对国学知识的兴趣。

2. 诵读《弟子规》: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弟子规》,注意纠正发音,使幼儿熟练掌握。

3. 讲解《弟子规》:结合挂图和实例,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含义,引导幼儿理解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弟子规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国学魅力。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弟子规》的例题,引导幼儿分析和解答。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弟子规》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幼儿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学习2. 内容:a. 诵读《弟子规》b. 《弟子规》含义讲解c. 情景剧表演d. 例题解析e.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朗读《弟子规》三遍。

b. 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如何遵循《弟子规》。

2. 答案:a. 朗读《弟子规》时注意发音准确,感情充沛。

b. 例如:尊敬长辈,主动向长辈问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国学课堂,共同传承传统文化。

b.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场所,拓宽知识面。

c. 开展弟子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国学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活动的具体设计。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选取与实施。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弟子规》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其深层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国学诵读完整教案

幼儿国学诵读完整教案

幼儿国学诵读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2. 能够理解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道德意义;3. 培养幼儿对国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诵读国学经典;2. 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3. 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理解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道德意义;2. 提高幼儿对国学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1.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的诵读材料;2. 课件或图片资料,辅助幼儿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国学经典的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国学经典的朗读音频,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国学经典的韵律和氛围。

然后,教师简单介绍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幼儿对国学产生兴趣。

2. 学习国学经典(20分钟)。

教师逐句或逐段地教幼儿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要求幼儿跟读。

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解释一些生僻字或古文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3. 深入理解(15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或图片资料,向幼儿介绍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道德意义,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国学经典。

4. 分组朗读(15分钟)。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自行选择国学经典中的一段进行朗读。

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一些小动作或表情来配合朗读,增加趣味性。

5.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多多诵读国学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反思。

国学诵读是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触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对国学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学,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国学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国学经典。

国学资料幼儿园教案

国学资料幼儿园教案

国学资料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学资料;2.了解古诗词歌赋的基本知识;3.能够背诵、朗读一些经典古诗词歌赋;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国学资料(1)国学的定义和作用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知识、文化、思想和及其精华的集中体现。

国学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可以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认识和素养。

(2)国学的内容和形式国学资料包括经典、古籍、诗词、歌赋、书画、礼仪等内容。

形式包括讲解、朗诵、背诵、鉴赏等。

在国学教育中,幼儿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和形式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2. 古诗词歌赋(1)古诗词歌赋的基本知识古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人墨客用汉语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幼儿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歌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学的魅力。

(2)古诗词歌赋的背诵和朗诵幼儿可以通过背诵和朗诵古诗词歌赋,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易记、富有韵律美感的古诗词歌赋,让幼儿感受到古代的诗词之美。

三、教学步骤1. 国学资料阅读教师讲解国学的概念和作用,让幼儿了解国学资料的内容和形式。

然后,给幼儿发放国学资料书籍,让幼儿可以自由翻阅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 古诗词歌赋教学教师为幼儿展示一些简单易记的古诗词歌赋,让幼儿感受到其中的韵律之美和艺术之美。

随后,分别教授古诗、词、歌、赋的朗诵和背诵方法,并让幼儿跟读朗诵。

3.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表现,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学习国学资料和古诗词歌赋。

同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加强家园共育的合作。

四、教学反思国学资料和古诗词歌赋是一门涉及到文化、语言和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需要教师耐心和细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和个性化,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课程魅力和文化内涵。

幼儿园国学弟子规教案20篇

幼儿园国学弟子规教案20篇

幼儿园国学弟子规教案20篇《幼儿园国学弟子规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国学弟子规教案20篇!(1)大班优秀语言教案《弟子规》【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弟子规》中“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的含义。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背诵《弟子规》中的两句经典原文。

3、体验活动的快乐,萌发感恩父母的情感。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动准备】1、动画故事《卧冰求鲤》。

2、白板教具:爱、孝。

句卡: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初步理解“亲爱我,孝何难”的意思。

(1)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谁?他们爱我们吗?他们是怎样爱我们的?(2)提问: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怎样爱他们呢?(3)小结:亲人这么爱我们,我们孝顺他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多种形式变化学习诵读“亲爱我,孝何难”。

2、观看动画,初步理解“亲憎我,孝方贤”的意思。

小结:为了妈妈王祥克服了这么多的困难捉到了鱼。

他真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真了不起。

在《弟子规》中有一句话说的就是这种了不起的孝顺行为。

出示"亲憎我,孝方贤",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当亲人们讨厌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很孝顺他们,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3、多种方式变化学习诵读“亲憎我,孝方贤”。

4、巩固诵读。

(2)小班教案《弟子规》一、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幼儿园国学教案【11篇】

幼儿园国学教案【11篇】

幼儿园国学教案【11篇】幼儿园国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古诗,理解古诗内容;(2)认识新词汇:飒、载、蕊;(3)感受大自然的自然美。

2.活动准备(1)教学ppt,菊花照片;(2)字词卡片:飒、载、蕊;3.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菊花照片,认识菊花。

提问:“你知道这个漂亮的'花是什么花吗?”重点引导观察照片上的图片。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1)播放古诗《题菊花》视频,学习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字叫做什么?你听到了古诗说了什么?”重点指导幼儿能说出古诗的大概诗句。

三、分享经验(1)出示字卡、PPT,理解古诗内容和新字词。

提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字宝宝叫做什么?刚刚有没有出现在古诗《题菊花》里面?”“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古诗诗句内容的大概意思。

四、幼儿再次操作(1)再次播放古诗《题菊花》视频,学会读古诗。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吗?诗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重点引导幼儿体会诗人不公正“天道”的大胆否定和对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热烈憧憬。

五、活动延伸将古诗打印出来投放在语言区内以便幼儿进区活动时自由操作,或餐前诵读古诗。

幼儿园国学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

2、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内容1)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

也可请学生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

中国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

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

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

(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

)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班国学教案20篇

中班国学教案20篇

中班国学教案20篇这是中班国学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古诗《悯农》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附:大馒头,哪里来?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

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

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

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

国学教案20篇中班

国学教案20篇中班

国学教案20篇中班《国学教案20篇中班》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国学教案20篇中班!(1)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狐假虎威》含反思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活动过程:一、说说狐狸和老虎--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

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

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

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2)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望梅止渴》含反思【活动目标】1、学习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含义,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望”“止”“沉思”的含义。

2、通过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3、初步体会成语的结构特点,对成语感兴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梅子每人一颗。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44、磁带/CD。

国学教案幼儿园范文5篇

国学教案幼儿园范文5篇

国学教案幼儿园范文5篇国学经典教案幼儿园篇一《小树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教学过程: 1、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

(2)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

(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2、教师范唱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3、学习第一段歌词(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学生回答。

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

(引导孩子们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

)(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咱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4、学习第二段歌词(1) 教师范唱第二段。

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你说它会回来吗?那什么时候会回来?我们听一听小树叶是怎样说的。

” (2) 语言节奏学歌词师:听完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的小树叶是怎样说的?5、师完整范唱师:这首歌曲有两段表现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我先来给大家唱一唱。

问:刚才我唱的时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啊?(第一段小树叶好像在对妈妈说再见,声音比较轻,而第二段小树叶在勇敢对妈妈说它会回来声音很洪亮,让所有得人都能听到)6、完整的演唱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来表现出勇敢。

6、尝试领唱和伴唱(1)师领唱生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

(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2)个别领唱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三、小结下课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居然在听音乐的时候,有个孩子哭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国学教案 1一、活动名称: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 、通过诵读经典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3 、认识重点汉字:规、亲三、活动准备:教师材料:教案、多媒体课件、汉服、孔子像。

幼儿材料:幼儿用书、亲子册、字卡。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 、拜孔礼、拜师礼。

( 1 拜孔礼仪(拜孔辞请大家肃整衣冠,端身正意,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拜礼,扶手高揖一拜,兴;再拜,兴;三拜,兴,请双手回收,自然下垂让我们以一颗至诚恭敬的心高声齐读:和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礼成,拜师,扶手,平揖,拜,兴)2 、静定训练 --- 头顶物体走直线。

3 、爱的鼓励 --- 爱的泡泡龙3 、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弟子规》。

以史为鉴教师讲诉一个符合本节课的成语故事。

-------二:活动展开:(一)教师播放课件、熟读原文。

1 教师根据前面导入部分引出下文内容。

幼儿小朋友欣赏2 教师示范诵读本节活动内容,幼儿静坐细听(并及时纠正幼儿坐姿)3 教师有节奏地诵读原文两遍,请小朋友边拍手边跟着读。

4 教师引导幼儿点读原文两遍。

5 教师和幼儿跟课件一起吟唱《弟子规》总叙。

6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表现优秀的幼儿扮演“小老师”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原文大意《弟子规》是针对生活、学习的规范,是贤能之人所做的教导。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要小心、仔细,诚实讲信用。

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博爱,平时学习多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向他学习做人的道理。

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三)重点字词:规亲(四)字词游戏龟兔赛跑游戏:教师选出来 2 名幼儿,每人手拿一个字卡,一个扮演乌龟,一个扮演兔子。

按照老师规定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者幼儿大声呼唤出字卡的名字。

然后本游戏可以进行多次练习。

(五)巩固原文1 律动(播放课件)2 舞蹈动作描述3 谱子三活动结束1 教师小节通过学习《弟子规》一方面让幼儿了解对《弟子规》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让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2 布置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幼儿熟念《弟子规》总叙活动提示在幼儿通读过程中,时刻观察幼儿的坐姿。

并且不必过多的给幼儿讲解太深的含义。

活动延伸一日一孝:幼儿回家后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数字资源:1. 注释:仁 -- 仁爱〖 charity 〗宽人慈爱 ; 爱护、同情的感情,对谁也不要生坏心 , 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

2. 国学导读:《弟子规》是针对生活、学习的规范,是贤能之人所做的教导。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要小心、仔细,诚实讲信用。

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博爱,平时学习多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向他学习做人的道理。

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 故事:道德始祖——舜帝国学教学教案2《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1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2 、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3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4 、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5 、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6 、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 、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二、多种方式诵读(一)、静心自读;(二)指名接读;(三)齐读;三、理解含义1 、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 、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四、再读1 、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2 、学生赛读3 、师生拍手齐读。

4 、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1 、自由背诵。

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 、师生互动,考考你( 1 )老师考学生。

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 2 )学生考老师。

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3 、全班拍手背。

4 、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七、小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学习黄香和孔融的例子;2 、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教学流程:一、复习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一课内容二、教师导入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今天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二部分内容。

后面步骤三四五六七如上所示。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知某数,识某文。

”到“此十义,人所同。

”内容。

2 、介绍的古人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

3 、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2 、了解《诗》、《书》、《易》、《礼》、《春秋》、《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莹八岁,能咏诗。

”至“戒之哉,宜勉力。

”了解古代儿童从小认真学习、博闻强记,长大成就过人的故事;2 、明白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勤有功,戏无益”,学有所成可以“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小结《三字经》我们学完了,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不过就像《三字经》最后讲的那样“勤有功,戏无益”,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希望同学们学了《三字经》之后,能“戒之哉,宜勉力”,用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来提醒自己,来勉励自己。

五言绝句(一)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五)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国学经典教案】《水槛遣心其一》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诗文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诗文所蕴含的道理。

2 、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谁吗? ( 杜甫 )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水槛遣心其一》。

二、进行新课1 .教师示范朗读。

2 .请学生轮来朗读。

3 .结合导读驿站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见环节四、五)三、学生学习诵读1 .教师和学生一起读。

2 .男女生分组朗读。

3 .分组赛读。

四、作者介绍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 713 ~ 741 )后期,举进士不第。

漫游各地。

公元 744 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

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存诗 1400 多首,有《杜工部集》五、诗歌赏析:杜甫的《水槛遣心》共有两首,大约作于公元 761 年。

此为第一首。

诗人杜甫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定居草堂,经过精心经营,树木多了,有了水亭,还添了专供垂钓、眺望的水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