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友好合作的十二项举措

合集下载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核心。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中东欧国家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同时中东欧国家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优势,而中东欧国家则拥有优质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

双方可以通过互补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投资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

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双方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和文化活动,加深相互了解和友谊。

此外,双方还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中心、联合举办文化节等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赢是双方关系的核心。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科技等领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中东欧国家的主要投资者之一,同时中东欧国家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六点建议

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六点建议

李克强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六点建议:一是做大做实经贸合作,努力实现5年内贸易额再翻一番。

探讨签署产业投资框架协议,发挥好大项目合作的带动效应,力争多办几件大事。

二是加快推进互联互通。

合作推动中东欧国家交通设施改造和建设,开辟中国和欧洲之间陆海联动的运输通道。

鼓励企业在铁路沿线和港口附近建设保税区和物资分拨中心,打造中欧物流“新动脉”。

三是大力加强绿色合作。

中国政府支持本国企业积极参与中东欧国家核电等电力项目建设,希望相关国家改善投资环境。

四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用好用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

中方愿与相关中东欧国家互设金融分支机构、签署本币互换和结算协议,加强金融合作。

五是深挖地方合作潜力。

发挥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交流短、平、快的优势,推动双方合作更加顺畅有效。

六是丰富人文交流活动。

定期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教育政策对话和青年政治家论坛,加强智库、媒体交流。

中国愿与各国一道采取相应措施,为赴对方国家旅游、工作的公民提供签证等便利。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经济,贸易•【公布日期】2017.11.28•【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2017年11月27日,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部长会议主席戴尼斯·兹维兹迪奇、保加利亚共和国总理博伊科·博里索夫、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理安德烈·普连科维奇、捷克共和国总理博胡斯拉夫·索博特卡、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理于里·拉塔斯、拉脱维亚共和国总理马里斯·库钦斯基斯、立陶宛共和国总理萨乌柳斯·斯克韦尔内利斯、马其顿共和国总理佐兰·扎埃夫、黑山总理杜什科·马尔科维奇、波兰共和国总理贝阿塔·谢德沃、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阿娜·布尔纳比奇、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罗贝尔特·菲佐、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总理米罗·采拉尔、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副总理塞尼达·梅西、罗马尼亚副总理保尔·斯特内斯库出席会议。

与会领导人对匈牙利作为主办国为会晤成功举办所作努力表示赞赏和感谢。

奥地利、白俄罗斯、希腊、瑞士、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欧盟等应邀派代表作为观察员与会。

鉴于今年适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成立五周年,与会各方共同回顾了合作5年来走过的历程(从2012年华沙会晤、2013年布加勒斯特会晤、2014年贝尔格莱德会晤、2015年苏州会晤、2016年里加会晤到2017年布达佩斯会晤)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中期规划》落实情况,一致认为“16+1合作”在政治、经贸、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人文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

与会各方指出,世界仍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在此背景下,各方应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定支持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建设若干措施

一带一路建设若干措施

一带一路建设若干措施
作为中国政府的重大国际合作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以下若干措施:
1、加强政策沟通。

中国政府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国互相合作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保障。

2、深化经济合作。

中国政府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能合作、加强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互利共赢。

3、促进文化交流。

中国政府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以互信互谅为前提,推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保护合作,共同打造绿色的一带一路。

5、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

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个合作机制,包括高层对话机制、多边合作机制、商务合作机制等,为各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总之,中国政府致力于发挥一带一路的建设作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各国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推动沿线各国的合作,推动建设开放、稳定、繁荣的亚欧大陆。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当地时间11月26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

与会各方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

全文如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2013年11月26日,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罗马尼亚总理维克托·蓬塔、阿尔巴尼亚共和国总理埃迪·拉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部长会议主席维耶科斯拉夫·贝万达、保加利亚共和国总理普拉门·奥雷沙尔斯基、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理佐兰·米拉诺维奇、捷克共和国总理伊日·鲁斯诺克、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理安德鲁斯·安西普、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立陶宛共和国总理阿尔吉尔达斯·布特克维丘斯、马其顿共和国总理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黑山总理米洛·久卡诺维奇、波兰共和国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伊维察·达契奇、斯洛伐克共和国总理罗伯特·菲乔、斯洛文尼亚共和国总理阿伦卡·布拉图舍克以及拉脱维亚共和国总理瓦尔季斯·东布罗夫斯基斯的代表埃德加斯·林克维奇斯外长出席会晤。

出席会晤的领导人对罗马尼亚作为东道国为会晤成功所作努力表示赞赏和感谢。

与会各方回顾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取得的成就,积极评价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巩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传统友谊、加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推进中欧关系全面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一致认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契合了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各自发展特点与合作需求,符合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

与会各方强调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愿继续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和深化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致力于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打造成为中欧合作的增长点,服务各自发展,造福各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并为处于不同文明、不同制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提供有益经验。

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

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

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是指中国在处理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关系时所采用的成功策略和成功实践。

中东欧国家作为欧洲东部地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在历史、文化等方面也有着深厚的联系。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不仅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有了显著进展,还在政治、文化、人文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平等互利的合作理念、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务实高效的合作机制等。

通过对中东欧国家的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逐渐形成。

中国在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中始终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尊重各国的核心利益和发展道路选择,并致力于构建彼此互信、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还注重灵活多样的外交策略,通过政府间交往、高层互访、商务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式,推动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向多领域、多层次深入发展。

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系列成功的合作模式。

这些经验不仅为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提供了借鉴,也为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提供了参考。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双方的合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讨论中国对于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智慧。

首先,我们将在第二部分探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历史联系。

这一部分将回顾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交往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交流。

通过了解双方的历史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策略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详细分析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外交策略。

我们将着重讨论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和战略重点,包括经济合作、政治互信、人文交流等方面。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中国在处理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时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以及这些策略的效果和意义。

中国同欧洲国家的互动

中国同欧洲国家的互动

中国同欧洲国家的互动
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并在各个领域展开合作。

以下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的互动的一些重要方面:
1. 经贸合作:中国是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在贸易、投资、合作项目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欧洲国家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可以受益于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消费潜力。

2. 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国和欧洲国家在科技、研发和创新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双方在高铁、航空、能源、环保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项目,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3. 文化交流: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

欧洲国家的艺术、音乐、电影等精品作品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同时中国的文化如书法、京剧、传统音乐等也在欧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4. 环保合作:中国和欧洲国家共同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环境治理等方面展开了合作,共同致力于创造更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5. 政治对话与合作:中国和欧洲国家之间进行了长期且广泛的政治对话与合作。

双方在全球治理、多边主义、人权等问题上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

总体而言,中国同欧洲国家的互动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合作,
并且平等互利。

这种互动促进了中欧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也为双方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动力。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精准合作”的建议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精准合作”的建议
(杜 娟 摘 )
“ 一
带一路 ”倡 议 下 中国与
中东 欧 国家贸 易发 展潜 力
崔勇前 、崔艳萍在 《改 革 与战略 》2018年第 1期撰 文 指 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程 的加 快 ,国际 贸易市 场格 局也在不断变化着 。特别是对 于现 阶段处 在经济 转型 、市 场体制过渡关键 期 的 中国经 济 而言 。只有 把 控好 国际贸 易 中的各方关 系 ,才能趋利避害 、主控 潮流 。“一 带一路 ” 经济贸易战略全 面 推行 以后 ,中东欧 地 区成 为 中国政 府 和企业贸易投资 的重 点 对象 ,通 过探 究 中 国与 中东欧 国 家贸易 的竞 争性 、互 补型 、发 展潜 力 ,提 出如下 中 国与 中 东欧 国家 贸易 互 补型 发 展 策 略。第一 ,借 助 于 “一 带 一 路”的大 政策 背景 ,强化 与 16国问 的贸 易紧密度 。积极 主 动出击 。充分认 识 中东 欧市 场对 于新 时 期 中国市 场转 型 发展 的重要 性 。对 此 ,需 要加 强政 府层 面 的合 作 。政 府 部门应 当尽可 能多 的通 过商 品展 销会 等 方式 ,在 中东 欧 国家推销 中国商 品 ,以此来 促进双 方贸 易往来 。第二 ,充 分发挥 自身 的贸易优势 。在农产 品 、制成 品 、机械运 输设 备等贸易领域 。中 国存在 着一 定 的竞 争优 势 。相 比较 之 下 ,中东 欧多 国的动植 物油脂 等产 品是 国内市场 紧需 的。 第 三 .扩大对 中东 欧各 国基础设 施建设 投资 ,以投资带 动 贸易 ,从 而为中国企业 、中国商 品出 口多元化创 设便利 的 平 台 。众所周知 ,与现阶段 中国经济 发展态 势一样 ,中东 欧各国也处在一 个新 旧市场转 型 期 ,并 且摆 脱 了对西 欧 地区的贸易依赖性 ,重点 向东扩张 。因而 ,中国与 中东欧 各国形成 了良好 的契机 。然而 ,与 中东欧相 比,中 国在 整 个贸易活动 中处于 一个 相对 的主导 地 位。再加 上 “一 带 一 路”倡议 。带动沿线 国家 的经济发展 与改革创 新是作 为 一 个“大 国”的义务 。所 以,加 快 中国资 本的输 出 ,并 提供 一 些优惠政策 .方 能实现 中国 出 口增 加 和投 资价 值链 的 延 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关于促进与中东欧国家
友好合作的十二项举措
一、成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

秘书处设在中国外交部,负责沟通协调合作事宜、筹备领导人会晤和经贸论坛并落实有关成果。

中东欧16国根据自愿原则指定本国对口部门及1名协调员参与秘书处协调工作。

二、设立总额100亿美元的专项贷款,其中配备一定比例的优惠性质贷款,重点用于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项目。

中东欧16国可向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中信银行提出项目申请。

三、发起设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首期募集基金目标为5亿美元。

四、中方将向中东欧地区国家派出“贸易投资促进团”并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双方经贸合作。

愿与各国共同努力,力争中国与中东欧16国贸易额至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

五、根据中东欧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推动中国企业在未来5年同各国合建1个经济技术园区,也愿继续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各国已有的经济技术园区建设。

六、愿与中东欧16国积极探讨货币互换、跨境贸易本币结算以及互设银行等金融合作,加强对务实合作的保障与服务。

七、成立“中国-中东欧交通网络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中国商务部牵头,中东欧16国本着自愿原则加入,共同探讨通过合资合作、联合承包等多种形式开展区域高速公路或铁路示范网络建设。

八、倡议2013年在中国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论坛”,并在此框架下定期举行文化高层和专家会晤及互办文化节、专题活动。

九、在未来5年向中东欧16国提供5000个奖学金名额。

支持16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未来5年计划邀请1000名各国学生来华研修汉语。

加强高校校际交流与联合学术研究,未来5年派出1000名学生和学者赴16国研修。

中国教育部计划明年在华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

十、倡议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旅游促进联盟”。

由中国国家旅游局牵头,欢迎双方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旅游和航空企业参与,旨在加强
相互推介和联合开发旅游线路,并探讨开通与中东欧16国更多直航。

中国国家旅游局计划今秋在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协办中国-中东欧国家专项旅游产品推介会。

十一、设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

中方愿每年提供200万元人民币,支持双方研究机构和学者开展学术交流。

十二、中方计划于2013年举办首届“中国与中东欧青年政治家论坛”,邀请双方青年代表出席,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