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术世界》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之技术的创新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理解技术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2、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对技术创新产生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参与技术创新。
体验技术创新的艰辛和曲折;3、能力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思考与讨论,形成一定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技术创新对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学难点:创新的实际运用。
教学策略与手段:使用直观图片和详实的技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师生互动高潮;典型案例分析;学生思考与讨论。
导入:嫦娥一号发射视频思考并回答: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凭借自己的力量,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为什么我国不在当时直接发射探月卫星呢?知识点: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技术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是指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案例分析:P12: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思考并回答: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一种成本效益合理的动力机器,它改变了人类过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动力技术为主导技术,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治炼等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
)拓展:你能列举1-2个类似的实例吗?案例分析: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P13思考并回答: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技术革新阶段?(1 球面电视机、2 平面电视机、 3 纯平电视机、4 液晶电视机 5 等离子电视机等)思考并回答: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教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以师生、学生间互动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
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
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
(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
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
[难点突破] 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
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铁鎯头、羊角铁鎯头。
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1.1技术的发展

第一章走进世界1.1技术的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节从“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的未来展望”两个维度阐述技术的发展历程。
其中“追溯技术的历史”侧重对技术产生的原因和技术的发展动力的追溯、探索与体验;“展望技术的未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畅想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人的需求,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2. 实操钻木取火时,既要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意安全操作。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钻木取火工具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1.什么是通用技术?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理解?2.为什么要开设通用技术?国外什么时候开始开设这课程?教师不能立刻告知答案,应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答案。
接着扩展了解各国开设通用技术时间表,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必须感与紧迫感。
【任务一】1.如果有一天同学们因意外,身处野外,环顾四周,没有屋舍,没有人烟,仿佛身处《鲁滨漫流记》中的荒岛,吃、住、行全靠自己解决。
但是事发突然,没有随身携带野外生存物质,此时天快黑了,怎么办?以问题的方式引入任务一。
2.钻木取火注意问题:(1)参考课本进行体验钻木取火,注意安全(2)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作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搜索各种取火方式,并品论其优缺点。
3.师生互动讨论4.1 在两次体验活动中,用松木板和桐木板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钻木工具和木板之间应该如何匹配?答:使用松木板很费力,而且很难钻出火来,桐木板较松木板质地松软,易于钻出火来。
钻木工具与木板配合使用,它们的木质一定要一硬一软才容易钻出火来。
4.2钻木取火工具中惯性轮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换一个不同直径、不同厚度的惯性轮会对取火效率产生什么影响?绳子、惯性轮等如何安装才有利于取火操作?答:惯性轮的作用:在横杆上施加压力,使惯性轮开始转动,惯性轮在其惯性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其在不加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会继续转动,起到省力的作用。
通用技术 必修一 章节备课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章节备课一、教学思路1、本章是全套教材的逻辑起点,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本章围绕着带领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走进技术世界这一教学目标,期中“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是基础和重点。
3、为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教学中选择了适当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方便理解教材。
4、教学中加强了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于生活中认识技术,并注意反映先进技术及其文化,使学生了解现代技术的新成果和未来走向。
二、教材、学情分析1、课程目标2、教材分析①通用技术导学:引导学生新课程入门②技术的价值: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③技术的性质:主要讲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及专利性等五个性质,是对技术的基本性质的进一步了解。
④技术的未来:主要讲的是技术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3、重点: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难点:理解技术的性质。
4、学情分析本章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入学的学生,对技术和社会的发展比较敏感,对新开设的课程有疑惑,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视频:20世纪十大科技发明2、多媒体教室四、课时安排通用技术导学 1课时技术的价值 4课时技术的性质 2课时技术的未来 1课时五、教学评价1、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体现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给予评价。
2、教材中的案例分析、辩论等活动,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技术理论是否理解以及理解的深刻程度。
3、本章的“练习”“综合实践”作业,根据情况提交书面报告。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章节备课一、教学思路1、本章将技术的性质与技术设计联系起来,是由技术到设计的过渡章节。
2、本章三节内容“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技术试验及其方法”不存在严格的逻辑关系,但都是巍然技术与设计的重要问题展开的。
《走进技术世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走进技术世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 掌握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 探索技术创新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技术的定义和分类1. 技术是指人类利用科学知识和经验,运用各种工具、方法和技能,改变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活动。
2. 技术可分为实用技术和科学技术,实用技术是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如制作工具、建筑房屋等;科学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
二、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1.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人类生活水平。
2. 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增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需要人们重视和解决。
三、技术创新对未来社会的影响1. 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2. 未来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如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将会对社会产生深遥影响。
3. 技术创新也需要人们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列举几个实际例子。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科技发展的视频,了解技术创新对社会的影响。
3. 教室展示:请同砚们准备一些关于未来技术发展的展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后作业:要求同砚们撰写一篇关于技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小论文,包括技术的定义、分类以及未来技术创新的展望。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对技术的定义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科技发展,积极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去,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学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知识梳理]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4)人类需要抵御野曾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发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为:(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走进信息技术世界-认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进信息技术世界-认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进信息技术世界》教学设计课程⾼中信息技术专业姓名20XX年5⽉15⽇《⾛进信息技术世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包括两⼤块:第⼀部分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们的学习、⽣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第⼆部分是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化的⾓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众化和⼈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知道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如果使⽤不当都会给⼈们带来负⾯的影响。
这⼀块的内容是整本书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标:(1)巩固对信息的含义和概念的掌握,能够列举出学习与⽣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2)掌握信息技术的含义和特征,并能举例说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般特征;(3)了解并能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4)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2、过程与⽅法⽬标:(1)培养学⽣从⽇常⽣活、学习中发现、归纳出新知识的能⼒;(2)对信息和信息技术有宏观上的了解,并形成整体认识,能将所学内容应⽤到⽇常学习和⽣活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1)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们⽣活的密切相关;(2)让学⽣理解信息技术对⽇常⽣活和学习的重要作⽤,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了解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让学⽣掌握信息技术的合理使⽤⽅法。
了解信息技术是今后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对于初中⼀年的学⽣来说,他们以往对信息技术并没有很深的认识,让学⽣树⽴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认识⾄关重要,打好基础对于以后的学习⼗分关键。
《走进技术世界》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

单元主题:走进技术世界一、单元概述: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创新源于核心技术的革新,技术发明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技术的专利性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知识产权。
鼓励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享有知识产权。
通过案例分析、辩论、马上行动等活动,使学生:(1)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2)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3)理解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5)形成和提高理解技术、评价技术以及逻辑思考、批判性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6)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的情感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创新、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技术的5个性质,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二、21世纪技能这个单元将重点培养哪种或哪些21世纪技能:交流和合作、信息素养、批判性思维三、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模块4第1节后完成)请明确单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来自于现行课标)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与课程标准相联系,并体现21世纪技能。
课程标准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资料,统计、分析研究数据的相关知识,培养进行科学的推断,得出结论的方法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2.通过开展问卷与访谈等活动,学会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3.在科学技术调研中,发现社会问题,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体验选题、调研及完成研究成果等环节,学会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能够到社区做宣传、发倡议等活动,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技术世界》教学设计走进技术世界
北师大南山附中
王松江
边玉萍
一、教学目标
1、明确技术课程意义。
2、引导学生走进技术世界。
二、教学重点
了解技术,了解技术课程。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技术与设计》。
这是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必修课程,也是进入技术课的第一门课。
在翻开书之前,请同学们仔细地、认真地看一下书的封面和封底,看看我们能看到什么,有什么体会。
同学们近距离观看可能具有局限性,教师将书举起,请同学们换个角度再次观看封底。
观察、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在封面上我们看到了技术的过去和现在(蒸汽机,电脑),我们看到技术的发展。
教师:很好。
学生:封面上有些东西很新奇。
蒸汽机边上的是个什么?
教师:是挖掘机设计的彩色效果图。
学生:上面正中的是什么?
教师:柑橘榨汁机的概念模型。
学生:好多新概念!
教师:这就是这门课中要学习的技术的思想与方法。
学生:封底更丰富,五花八门!
学生:9本书摆放在一起拼成一个大G,表示通用技术。
教师:很好!这9本书就是《通用技术》课程设的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我们观察一下这2本书所处的位置。
学生:是技术课的基础。
教师:非常好。
必修的2个模块是技术课的基础,我们将从中学到技术所含的思想与方法,在课程的技术探究活动中掌握技术学习的方法与手段。
7门选修课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一些具体技
术。
所以技术课将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提高技术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我们还看到什么?
学生:齿轮。
教师:很好!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去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
这同样是一种思想方法。
齿轮预示着什么?
学生:工业化。
教师:对。
是技术革命的标志。
学生:创新!创新是技术的实质。
教师:非常好!
该书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独特,很有创意,体现了技术课的丰富内涵。
所以以此为课程的切入点。
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适当参与,并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程,走进课程。
[设问]你对技术还有哪些理解?你了解多少技术?
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技术素养(理解技术、使用技术、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认识,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设问]你参加过什么技术活动?
讲述
多数学生有参加科技节的经历,他们会在讲述中重温探究、创造的快乐,走近技术。
同时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设计问题]很多同学是坐车上学,你有没有想过在乘车的摇摆中是否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方?
探究
这是一个将摇摆动能转化为电能而设计成充电器的例子。
该例子贴近生活,构思巧妙,极具创造性,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讨论交流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技术无处不在,创新并不神秘,而创新就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投影]技术发明作品
观看与评价。
再次强化技术与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设问]我们现在可以说我们已经走进了技术世界吗?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讨论交流
在交流中,让同学们认识到他们以往的技术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如:盲目性,低效率,制作技能低等问题。
[讲述]技术课将帮助你了解需求、产生设计、统筹规划和制作产品。
同时,还可以评价你自己和他人的工作。
还将学到实用的技术理论。
让我们在学习中、在技术实践中走进技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