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区素材 新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课件 (共30张PPT)

。
。 。
改革开放是强国
要求。
之路、活力源泉. 关键抉择、必由 之路
为什么: ①②③
怎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做 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
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九年级思品复习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我 们 我国正处于社会 的 主义初级阶段 社 会 主 义 祖 主要矛盾 国 总任务
世界舞台 上的中国
1.日益强大的中国 2.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3.国际局势正发生变化
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 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了最终完成祖
统 一 问 台湾问题 题 (中国对台湾的态
度和立场P45)
一国两制◆
◆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 “四个决不” ◆四点意见: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 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原因)表现在: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 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 度还不完善 (P34) 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 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 各个方面。 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 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35) 国家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 (P35)
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二单元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课件新人教版

一个国家 、__________”。 两种制度 “一国两制”即“__________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 统一 的国家。“两种制度”,是 分割,中国是一个__________ 一个中国 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________ 社会主义 指在__________ 澳门 、__________ 香港 台湾 制度,__________ 、__________ 保持原有 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知识梳理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__________ 国家统一 领导下,在少 数民族__________ 聚居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__________ 事务,行使自治权 内部 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__ 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基本政治
必然。
难点详解
如何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民族团结事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 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小康社会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 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3)只有民族团结,中华民族才能拥有强大的民族 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历史伟业,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和风 险挑战,才能维护祖国统一安全,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 (4)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随堂检测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 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C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初三政治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初三政治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考的高频考点)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我国的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了什么?答:彰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3.我国的基本国情?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答: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5.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7.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开辟了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0.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答: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3.改革开放的地位?答: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4.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答: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③党的正确领导。
④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15.民族政策有哪些?答: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②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原则。
16.新型民族关系?答: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7.处理民族事务之间的准则?答: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8.中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①自觉履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这一义务;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③同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第二单元第3课认清基本国情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第二单元第3课认清基本国情1我国最大最基本的国情: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为什么说我国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3初级阶段的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4 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三个代表含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7三个代表的意义: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我国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9科学发展观的含义:以人为本(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2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义: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4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含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制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认清基本国情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认清基本国情政治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和政治制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
在初三政治中,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和政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和总结这些知识点。
祖国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点和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东亚,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和面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宪法规定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包括大陆、海岛和台湾。
中国的大陆部分包括了22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面积为9.6万平方公里。
海岛包括了东海诸岛、南海诸岛和黄海诸岛,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目前受到台湾当局的控制。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4.9亿。
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占总人数的91.6%。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采取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的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旨在推翻蒋介石政府和外国列强的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同时,中国还取得了抵御美国侵略的胜利,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开始,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逐渐市场化,社会风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国家权力机关和民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代表由各地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性权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九年级政治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攻坚克难学海导航】1.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既要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然比较落后的现实,看到我们国家还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想问题、办事情,时时处处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思考总结。
在学习时要结合一些具体的时事材料(如我国在科技创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材料)来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制定和执行国家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可靠保证。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经济建设摆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其他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为了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简单化,在学习时就要充分结合热点材料来理解掌握(如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成就、一些重大方针、政策的颁布实施等)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命题预测把握方向】基本国情一直是各地中考的命题热点,且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题型一般以选择、材料分析为主。
预计此知识点也必将成为2009年各地中考的热点。
2012考命题可能会结合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差距的一些热点材料来或一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等,来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根本任务等知识点;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来考查相关改革开放的知识;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热点材料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相关民族问题;联系当今两岸问题来考查台湾问题等。
在复习中要加强对相关热点的了解,夯实基础知识,构建起与该热点相联系的知识体系,回归教材,把握好时政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复习资料新人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复习资料新人教版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改变,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3.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平、合作、负责任。
4.当前的国际形势: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5.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我们今后应怎么做?我们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1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3.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14.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九年级 政治(全一册) 第二单元 知识点

第二单元了解中华爱我中华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一、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国际舞台上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当今社会,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列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神舟七号”成功发射;3)港澳顺利回归;4)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
2.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6.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8.制定国家根本任务的依据是什么: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9.我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0.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的原因:1)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了党的领导;3)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4)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5)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6)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7)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8)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区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有什么特点?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面积却很广,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少数民族除主要聚居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四川、湖南、湖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海南、台湾等省(区)外,还约有1000万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特点是:
(1)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2)多数位于边疆地区或靠近边疆地区。
在中国漫长的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几乎都居住着少数民族。
(3)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戍边、朝代更迭等原因,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相当数量的汉族居住。
(4)地大物博。
民族地区不仅地域辽阔,而且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蕴藏量较大,有许多种居全国之首;经济作物,如橡胶、胡椒、咖啡、甘蔗、剑麻、香蕉、长绒棉、甜菜、烟草、茶叶、油菜籽等,都是民族地区的产品。
此外,我国的珍禽异兽,名贵药材也大都产于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