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好)
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以及换算。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及物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水的密度和物理含义。
教学难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教学用具天平、砝码、量筒、刻度尺、水、煤油、大小烧杯、三组质量、体积不同的铜块和铁块等一、目标导学1.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是不是铁的质量一定比棉花大呢?若不是,那指的是什么?2.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实验探究(1)教师演示课本图2-16实验,此现象说明了什么?(2)提出问题:“同种物质体积不同时质量是否相同;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否相同;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何特点?”(3)猜想:不同物质的物体,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不同的。
(4)设计实验(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参考课本33页内容](5)分组实验(每小组分别选取1-2种物质去探究)收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小组交流、全班共享)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不同的(师: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
同种物质所组成的不同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一定的;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
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某一特性。
而这一特性在物理学中就叫物质的密度)(二)自学课本内容(自学P33—34,并完成以下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质的密度。
2.用字母______表示质量,______表示体积,______表示物体的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备课人:刘海舟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法点拨本节在学习质量、密度概念及用天平测量质量的基础上,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利用公式间接测定某个物理量的方法。
量筒的容积单位一般是毫升(mL), 也有使用立方厘米(cm3)作单位的。
1mL=1cm3.同许多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天平)一样,量筒也有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直尺测量。
不规则形状物体可以用量筒测量。
用量筒测量体积常用“溢杯法”:将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同时将溢出的水接到量筒中,读取量筒内水的数值便是该物体的体积。
测量石蜡等密度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的体积,可以采用“悬垂法”:先读取悬挂重物被浸没于量筒中液体对应的体积,再将石蜡和重物系在一起浸没于量筒中,读取此时的液体体积,两者的差便是石蜡的体积。
一、引入新课二、量筒的使用三利用量筒测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两种情况四会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五规则固体的密度的测量方法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
游码在2 .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是,体积是,密度是。
人教版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精品课件1

5.那么,砖块的体积V=V1-V2。 6.求得砖块的实际体积,再根据测得 的砖块质量,就可计算出砖块的密度。
人教版八 物年 理《级测物量理物上质册6的.3密度测》量精物品质课的件密1度(共19张PPT)
人教版八 物年 理《级测物量理物上质册6的.3密度测》量精物品质课的件密1度(共19张PPT)
数字式密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蜡块不沉入水中,也能用 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 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人教版八 物年 理《级测物量理物上质册6的.3密度测》量精物品质课的件密1度(共19张PPT)
➢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 方法1:压入法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
蜡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 刻度值V2,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 根据公式ρ=m/v求出石蜡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实验室密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多种多样的密度计
气体密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共19张PPT)
人教版八 物年 理《级测物量理物上质册6的.3密度测》量精物品质课的件密1度(共19张PPT)
第十一章四、测量物质的密度第1课时测量固体的密度

图 11-4-2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 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
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___3_._1_×__1_0_3__kg/m3. 思路点拨:为减小误差,应先测矿石的质量,后测矿石的
量程和分度值.
[ 典 例 2] 如 图 11 - 4 - 1 所 示 的 量 筒 的 最 大 测 量 范 围 是 ___1_0_0___ mL,分度值是______1____ mL,放入物体前,水面对 应刻度值为____5_0___ mL;放入物体后,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____6_0___ mL,物体的体积为_____1_0____ cm3.
体积;测质量时,应先将天平放平再调平衡;用量筒测矿石的 体积时,要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液面位置;调平 衡时,分度盘的指针左偏则右调平衡螺母,指针右偏则左调平 衡螺母;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m物=m砝+m游;由公式ρ= 可 求矿石的密度.
测量固体密度时会遇到的几种情况 (1)若被测物体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中,则可采用“溢 水法”,即将被测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内,同时将溢出的 水接到量筒中,溢出水的体积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2)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测物体的体积亦可采用“溢水 法”,步骤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m; ②用天平测出空小杯的质量 m1;
③把被测物体缓慢放入盛满水的大杯中,用空小杯收集溢 出的水;
④用天平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 m2; 溢出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可知 V=m2-ρ水m1,则物体 的密度 ρ=mV=mm2-ρ水m1. (3)如果被测物体吸水性很强(如粉笔),可以让物体先吸足 水后,再测体积;或用细沙代替水测体积;或在物体表面包一 层薄.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等奖教案

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一等奖教案《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
2.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测量型实验课,是对天平、量筒密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天平和量筒的使用;(2)知道测密度的原理,能合理设计出实验步骤;过程目标: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的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教学难点:由实验原理设计出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表格再到记录数据得出结果是本节的难点。
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此难点。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测出物质的密度,由于教材中又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这就需要学生先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步骤及实验记录表格,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测出实验结果。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对于刚刚接触密度这个概念的初中生来说,对密度这个概念的理解并不透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再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学习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并达到提高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四、说过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1、复习密度公式引出新课《测量物质的密度》并板书课题2、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铜块,要测量这个铜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3、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烧杯中的盐水,还能否用刻度尺来测小石块和盐水的体积呢?引出量筒的使用。
教学环节二、量筒的使用教师展示:量筒,学生观察:量筒1.师生共同讨论量筒的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时注意问题及用途。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案11教学目标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
2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基本熟练了密度的计算以及单位的换算。
2、学生对天平的使用已经了解,但不清楚量筒的使用。
3重点难点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然后利用公式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2、量筒的使用完成下面的问题:(1)量筒上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1mL= ____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最小测量值)是多少?(4)液体的体积或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使用时应先观察量筒的_______和________,如右图所示,观察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小亮做测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量筒中水的体积是40mL,石块浸没在水里的时候,体积增大到70mL,天平测量的砝码数是50g,20g,5g各一个,游码在2 .4g的位置。
这个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_,密度是___________。
4、测液体密度实验中:⑴ 原理是:ρ=__________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__________中一部分,读出___________内液体的__________。
③称出___________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人教版《测量物质的密度》ppt完美课1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 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天平(使用方法)
② 体积V ①质量:m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量 杯/使用方法)
天平
② 体积 V : 量筒
100ml
毫 升
在看量筒的容积时是看液面的中心点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上所以读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
压入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 两④次读根数据之公差式 Vm= V2- V求1 出石蜡密度
V
密度计
实验室密度计
1.同其他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 独特之 处,如 虚心、 有节、 清拔凌 云、不 畏霜雪 、随遇 而安等 等。这 些特点 ,很自 然地与 历史上 某些审 美趣味 、伦理 道德意 识发生 契合, 进而被 引入社 会伦理 美学范 畴,成 为君子 贤人等 理想人 格的化 身,并 对中国 传统文 化的发 展产生 深刻的 影响。
到的数据偏高,实际值偏低。即甲俯视液面,读数偏大。
1ml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 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液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 低,实际值偏高。即乙仰视液面,读数偏小。
量筒的使用方法
1.量筒里的水面是 凹形的。 2.读数时,应把量 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观察刻度时,视 线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 水平。
石块的体积 VV2 V1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
实验步骤:
小石块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课件

不均匀固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方 法
测量不均匀固体的密度与测量均质物质的密度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不同点 在于样品的制备步骤。
液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
液体物质密度的测量最常采用的是比重法。
浮力法测量密度的原理
1 1. 浮力的原理
金融投资
金融投资中,通常会对黄金、白 银等贵金属的密度进行标准化测 定。
造船设计
造船设计中,密度基准值和极限 值的确定,对船壳的厚度层次推 断和材料选择都具有参考意义。
摩尔质量
是指一个摩尔分子的质量,与 密度有着紧密的关系。
密度的拓展
密度概念可以延伸到不同的物质属性,例如电荷密度、自由电子密度等,这些都是与准确测量有着密切关系。
密度评测的作用
密度评测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物质之间的质量差异,评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案,并对学术研究提供基础数 据。
密度对物质的本质思考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量。
2 2. 浮子的原理
不同密度的物体排开不同重量的液体,从而会有不同大小的浮子产生。
3 3. 密度与浮子的浮动量的关系
由于浮力取决于排开液体体积,因此密度越大的物体所排开的液体越少,所能浮出液面 的高度也就越小。
浮力法测量密度的步骤
1. 称物体的质量m。 2. 用天平称出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体积V。 3. 按照相应密度的比例称取液体,注入比重瓶中,直到超过容量刻度。 4. 用吸头吸去液面上超出瓶口的液体后,让容器内的液体没有气泡和液体留在瓶口上下降到刻度线位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将物 体浸入某一液体中并测量排开 的体积来计算密度。
毛细管法
通过测量毛细管中升高的液面 高度以及毛细管的内径等参数 计算出密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 密度 体积
m V
3、要求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质量和体积。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ρ=m/v
需要测量的量: ①质量:m ② 体积V
①质量:m ② 体积V 天平(使用方法)
密度的测量
议一议
1.如果实验中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再称量水 和烧杯总质量M,水的质量为M—m.这样对结 果用什么影响?
水会有一部分留在烧杯中,水的体 积的测量值小,所以密度偏大
2,这个实验可以向先用量筒测体积吗?会 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量筒中的水有留存,使水的质量测量 值偏小,密度测量值偏小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
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
石块
砝码
细线
玻璃杯
天平
量筒
密度的测量
实验步骤
小石块
1、用天平测出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 石块的总体积V2
m m 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 = = V V2 V1
密度的测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
石块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
属块,先把金属块沉入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 体积V1 ③ 把上面石蜡也沉入水中,测出水、金属块、石蜡 的总体积V2 ,两次读数之差 V= V2- V1 ④ 根据公式 m 求出石蜡密度 V
密度的测量
测量性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
(1)根据测量的需要选定相关的物理公式 (2)由公式中待测的物理量选定测量的工具 (3)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进行 测量和读取数据,以及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和数据 处理
实验步骤
1. 2. 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 。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
。
4.
盐水密度表达式:
m m1 m2 = = V V
密度的测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
玻璃杯和 盐水的质 量 玻璃杯和 量筒中盐水质 剩余盐水 量 的质量 量筒中 盐水的 盐水的 密度 体积
规则: 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 天平
①质量:m
② 体积 V : 量筒
密度的测量
量 筒
刻 度 均 匀
量 杯
刻 度 上 密 下 疏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凹 形底部相平。 若液面是凸形, 读数时,视线 应与液面的凸 形顶部相平。
密度的测量
100ml
毫 升
1ml
读数偏小。
读数偏大。
量筒的读数
密度的测量
体积的测量
也可用量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较 筒测量
用量筒可以 直接测出液 体的体积。
形状规则的 小固体,因用刻度尺 固体可用刻 根本无法测出其体积。 度尺等测量 这时只能用量筒利用 排水法进行测量。
密度的测量
量筒的使用
V2 (cm3 )
V1 (cm )
3
排水法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石块的体积
V V2 V1
m1
m2 (g)
m m1 m2 (g)
V
(g)
(cm3 ) (g/cm3 )
密度的测量
测盐水的swf
密度的测量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1:压入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细铁丝、石蜡
① ② ③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把石蜡放入量筒水里,用一根细铁丝把石蜡压入
水中,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达到的刻度值V2,两
次读数之差 V= V2- V1 m ④ 根据公式 求出石蜡密度 V
密度的测量
实验:测定密度比水小的石蜡的密度
方法1:坠入法(配重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石蜡 ① 用天平称出石蜡块质量m
②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在细线上系上石蜡和金
石块的质量 m(g)
石块放入前 水的体积
石块和水的 总体积
V V2 V1
(cm )
3
(g/cm )
3
V1 (cm )
3
V2 (cm )
3
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m m = = V V2 V1
密度的测量
测铁块的密度swf
密度的测量
测液体(如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