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代表作10首古诗.
王维《竹里馆》唐诗译文及赏析

王维《竹里馆》唐诗译文及赏析王维《竹里馆》唐诗译文及赏析《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王维《竹里馆》唐诗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维《竹里馆》唐诗译文及赏析篇1《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译文独自闲坐在幽静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竹里馆》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竹里馆》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竹里馆》赏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幽篁”指幽深的竹林。
《楚辞·九歌·山鬼》说:“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一座建在竹林深处的房子,王维独自坐在里面。
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仅诗的第一句就塑造了一个悠然独处者的形象。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古诗杂诗王维拼音版

古诗杂诗王维拼音版导语: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
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古诗杂诗王维拼音版,欢迎借鉴!zá shī杂诗wáng wéi王维jūn zì gù xiāng lái君自故乡来yīng zhī gù xiāng shì,应知故乡事。
lái rì qǐ chuāng qián来日绮窗前,hán méi zhuó huā wèi寒梅著花未 ?古诗杂诗王维注释及译文注释①来日:来的时候。
②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③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ó)花,开花。
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④选自《王维集校注》翻译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这首诗表现诗人的情趣与倾向。
作者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
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
“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十首相思入骨的古诗词

十首相思入骨的古诗词1.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鲜红浑圆的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集,小小红豆引人相思。
注释: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
作者介绍: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2. 《三五七言/ 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秋风凄清,秋月明朗。
叶儿随风聚散,连栖息在树上的寒鸦也被惊起。
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就令人伤怀!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注释:三五七言:一种诗歌体裁,属古体诗范畴。
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感情奔放热烈,是李白诗中流传较广的佳作之一。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想象丰富,风格奔放,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中之仙”。
3.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你是否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注释:玲珑:精巧细致。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时曹植所创,通常作六面,或刻点数,或刻杂形。
安:嵌着。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其籽形如豌豆,鲜红如血,坚硬如铁,晶莹剔透,永不褪色。
作者介绍: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王维含禅意的古诗

王维含禅意的古诗王维含禅意的古诗在唐代诗坛里,王维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
在中国诗史上,他的山水诗更是与画相通,达到「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
同时他又精通佛理,生前就被人们誉为「精禅上理」,逝后更有「诗佛」的称号。
下面给大家分享含禅意的古诗,欢迎欣赏!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简析:此诗把作者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
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
酬张少府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简析:此诗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诗人伟大抱负不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
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情景浑成,物我两忘,以动写静,为高人达士作了传神的写照。
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简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简析: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简析:此诗描写了一条青溪的幽秀景色,诗人用多彩的画笔,绘出青溪流经不同地方时呈现的不同画面。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⑵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佳节:美好的节日。
⑷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⑸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译文独自离家在外地为他乡客人,每逢佳节来临格外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
”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
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赏析1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起欣赏这首诗。
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拟托亲人也想念自己,此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更显诗人深厚功力。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
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
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古诗鉴赏《山居秋暝》全文赏析《山居秋暝》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注解】1.暝:日落,夜晚。
夜色。
2.空山:幽静的山。
3.新:刚刚。
4.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也指竹子枝叶相碰发出的声音。
5.喧:喧哗,这里指洗衣服姑娘的欢笑声。
6.浣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huàn):洗。
7.莲动:意谓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8.随意:尽管,虽然。
9.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
春芳:春草。
歇:干枯。
10.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11.留:居。
12.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画家。
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
13.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句意。
意谓任它春芳消歇,王孙也可以久留,因为秋色同样迷人,使人留恋。
15.全文中心:这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它唱出了隐居者的恋歌。
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山居秋暝》【翻译1】山上刚刚下过一场雨,晚上天气清凉带来了秋意。
松林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清清的泉水从河床的石头上流过。
洗衣服的妇女们归来,竹林里笑语喧哗,渔船顺流而下搅动了一片片莲叶。
春天的芬芳留不住就由它去吧,我自己却要居住在这风光秀丽的山中。
《山居秋暝》【翻译2】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初夏傍晚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生活的闲逸自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王维《渭川田家》古诗赏析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渭川田家》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的作品。
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全诗语言朴素,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体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文解释】夕阳照着村落,深深的巷子里牛羊已经回来。
老人惦念着牧童,拄着拐杖在柴门前等候。
野鸡在鸣叫,田里麦苗已经吐穗,蚕开始休眠吐丝,桑叶已经稀少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相遇时亲切地聊起了天。
多么羡慕这悠闲的农家生活啊,不由得怅然吟唱起《式微》。
【词语解释】墟落:村落。
穷巷:深巷。
野老:村野老人。
倚杖:靠着拐杖。
荆扉:柴门。
雉:野鸡。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扛着。
即此: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用《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语,有归隐田园之意。
句解: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夕阳映照着安静村庄,深巷里归来成群牛羊。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老人惦念着放牧小儿,倚着杖棍在门口眺望。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麦苗开花野鸡啾啾啼,春蚕休眠桑叶已采光。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田夫们扛着锄头回家,相见时依依说短道长。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我多么羡慕农家安闲,不由得把《式微》歌吟唱。
【评点】本诗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初夏傍晚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生活的闲逸自得。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诗人闲适心境的反映。
鹿柴王维古诗

鹿柴王维古诗鹿柴王维古诗我们都知道《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鹿柴王维古诗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鹿柴王维古诗原文: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鹿柴王维古诗赏析1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
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
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
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
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
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
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
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
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空山不见人”道出了它的基本特点:空荡、寂静。
终南山是王维的归隐之处,多年的宦海浮沉,让他见惯了世间的风云变幻、世态炎凉。
在王维的诗中,有不少“空山”的意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夜间的春山宁静自得,令人沉醉。
而《鹿柴》中的“空山”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阔寂寥,这是避世的所在。
“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
山的空静与人语的喧响形成映衬,意境顿出。
“人语响”,这是以局部的、短暂的“响”来反衬全面的、恒久的“静”——没有那片刻的“响”,我们反而意识不到山中无边无际的寂静。
让这份寂静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了。
后两句是色彩光影的渲染。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里的“景”是“日光”的意思,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射入浓密的树影,落在斑驳的青苔之上,在青苔的碧影上留下了一抹淡淡的金色。
太阳偏西,夜幕即将笼罩大地,整个森林都将陷入晦暗不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7、《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9、《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1、《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
12、《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3、《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4、《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5、《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
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
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16、《杂诗》
朝因折杨柳,相见洛阳隅。
楚国无如妾,秦家自有夫。
对人传玉腕,映烛解罗襦。
人见东方骑,皆言夫婿殊。
持谢...
17、《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9、《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
20、《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1、《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
22、《桃源行》
〔时年十九〕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
23、《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24、《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25、《少年行》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26、《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27、《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8、《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
29、《青溪》
〔一作过青溪水作〕言入黄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漾(一作演...
30、《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
31、《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
3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
33、《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34、《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5、《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
36、《洛阳女儿行》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
37、《从军行》
吹角动行人。
喧喧行人起。
笳悲(一作应)马嘶乱。
争渡金(一作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
战声(一作力战)烟尘...
38、《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
39、《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一作送别〕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既至君(一作金)门远。
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
40、《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