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条途径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扩展知识、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都缺乏阅读兴趣,因此,教育界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下面介绍几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 为学生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学生对于有趣的阅读材料是十分追求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例如适合年龄和兴趣的故事书、漫画书、绘本等。
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诉求和建议,为他们提供更加符合他们的阅读材料。
教师能积极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有趣的故事,或利用播放一些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有趣的主题阅读活动,例如开展季节性活动,如周末读书馆等,吸引学生参与阅读活动。
3. 鼓励学生分享阅读经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何时形成分享阅读经验的习惯,通过分享经验,可以激发学生更多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发现其他有趣的读物或者技巧。
分享经验可以通过在班级中或者通过上课的方式进行。
分享内容包括,分享的读过的书籍,喜欢的读物类型,如何解决阅读难题等等。
4.创造宽松的阅读环境从阅读环境上来说,教室或家中阅读环境的安排,对学生阅读兴趣的生成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读书,同时为学生指定阅读区域。
在家中,家长可以配备一些舒适的阅读环境,比如说温馨的床头柜、画有动漫人物的壁纸等。
5.与学生一起读书对于年轻学生,阅读成果不同于口才、数学等学科,阅读者需要实际的借助,有些情况下会被一些单词、语句阻挡。
这时候,与学生重读一同去处理一些知识、词汇,在此过程中经验也获得提升。
因此,老师、家长,以及其他阅读爱好者,应该在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时,同时也能与学生一起阅读,共同享受阅读的快乐。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为他们提供有趣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激发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 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阅读素材:包括故事书、科普书、小说、
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等。
选择适合学生阅读水平和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感到阅读不是枯燥无味的。
2. 建立每日或每周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家庭和自习室中
抽出一定时间专门用来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3. 激励阅读:建立班级或校级阅读比赛,奖励最多的学生或班级。
也可以在图书馆或学校中建立阅读俱乐部,鼓励学生阅读并分
享阅读体验。
4. 合理安排任务: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和兴趣,选取合适的书目
并分配任务,课后跟踪督促,让学生积累阅读量和成果。
5. 倡导阅读态度:老师和家长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和鼓励,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逐步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以上方法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让他们在日后
阅读各种材料时雪中送炭。
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有效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激发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书、科普书、杂志、报纸、博客等,让学生有很多选择,在不同的领域中寻找自己感兴趣
的内容。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鼓励家长在家里提供书籍,帮助学
生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可以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加强与孩子的
互动。
3. 赋予学生决定权:让学生自己选择要读哪些书,这样他们会
更有兴趣去读,就会更容易提高阅读效率。
4. 组织阅读活动:例如阅读比赛、读书会、咖啡馆阅读等,这
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与其他人分享观点、交流想法,激发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强阅读技能。
5. 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学校或家长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好书推荐,让学生知道这些好书存在,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阅读。
6. 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或家长可以创建一个安静、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可以专注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总之,以上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
能力。
关键在于学校和家长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尽可能
多地提供机会和资源,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六种方法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六种方法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难怪有人说,阅读是智慧的体操。
但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不爱阅读,甚至对语文不感兴趣,“学习语文是不得已而为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进而喜欢语文在阅读教学时,常要求学生预习,扫除文学障碍,粗知课文大意等。
但某些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而没有预习,有的虽然“预习”了,也只是走马观花,应付差事。
针对上述情况,应采用不同方法。
一、利用插图激趣法。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科书编排上,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安排了不少很诱人的插图,成为教读课文的辅助手段,有的则是重要凭借。
二、巧设导语激趣法。
好的导语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析题目激趣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简洁、醒目而传神,题目分析得好,往往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之注意力集中,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较好地完成本节教学重点。
四、室外活动激趣法。
小学生爱动,最不喜欢死气沉沉的教学,语文课的实验又少,无法满足其心理需求,而室外课则很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
以上四种方法最适合于没有预习过的课文,对于预习过的课文可采用下列方法:五、关键词咀嚼法。
每一篇课文几乎都有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语句,有人称为“文眼”。
抓住“文眼”进行咀嚼,是打开文章之锁的钥匙。
六、妙设悬念激趣法。
这种方法往往用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中,在文尾作总结,设悬念,造成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效应。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较多,如“朗读激趣法”,可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或放录音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兴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很多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是激发学生对阅读兴趣的基础。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阅读角落,摆放各种类型的书籍,供学生自由选择。
同时,教室内应有明亮的灯光和舒适的座椅,供学生专心阅读。
此外,学校图书馆的布置也要温馨宜人,吸引学生前往借阅书籍,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在阅读方面有不同的兴趣和偏好,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他们可以放手让学生从多个主题、多个类型的书籍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阅读欲望。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不同书籍的看法和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
三、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阅读俱乐部或者阅读小组,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此外,还可以举办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
这些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阅读如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呈现丰富的阅读内容。
例如,可以用投影仪展示精美的图书封面或插图,或者播放与阅读主题相关的短片或音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深地影响学生。
因此,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积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情况。
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书籍,并介绍其中的知识和趣味。
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六、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好成绩或有突出表现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
这些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发放精美的书签、小奖品等;也可以是表扬和表彰,比如在班级会议上公布成绩突出的学生名单,让同学们共同见证和祝贺。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提供有趣的书籍和材料:小学生喜欢阅读有趣、引人入胜的故事。
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校和家长可以积极提供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儿童读物,包括绘本、童话、科普书等各类题材的书籍。
还可以收集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如漫画、动画片、音频故事等,以吸引他们主动阅读。
2.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和家长可以创造一个温馨、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建立图书角、阅读角等专门的场所,提供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光线,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家长可以在家里创造一个静谧的阅读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阅读空间,让他们有时间和空间专注地阅读。
3. 示范阅读的重要性: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向小学生展示阅读的重要性和乐趣。
老师可以定期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讲述阅读的体验和收获,甚至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讨论阅读内容,培养共读的习惯。
他们还可以给孩子看他们自己的阅读材料,让孩子有机会了解到成人阅读的世界。
4. 设立阅读奖励机制:学校和家长可以设立一些阅读奖励机制,激励小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学校可以开展阅读比赛或者阅读挑战活动,设立奖品或者证书,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
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阅读计划,达到一定的阅读目标后给予奖励,如去书店购买一本心仪的书籍。
5. 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如图书展览、主题阅读活动、阅读角色扮演等,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体验。
在活动中,可以邀请作家、漫画家等专业人士来给学生讲述阅读故事、分享阅读技巧,增加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有趣的书籍和材料、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示范阅读的重要性、设立阅读奖励机制和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和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七大妙招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七大妙招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例如在家庭中设立阅读角或者在图书馆里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
这些环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选择适合的图书: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图书,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例如,为小孩子选择一些图画书、儿歌或者童话故事,为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3.陪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这种互动方式可以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4.鼓励孩子自由阅读: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更多的乐趣。
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他们所阅读的书籍,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并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5.多样化的阅读方式: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外,还可以尝试使用电子书、有声读物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
这些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不同的阅读乐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
6.鼓励孩子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当孩子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时,家长可以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并一起寻找答案。
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7.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当孩子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或者取得了一定的阅读成果时,可以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
这种奖励可以是一种小礼物、一句赞扬或者一个拥抱等,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认可和鼓励。
总之,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乐趣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合的图书、陪伴孩子一起阅读、鼓励孩子自由阅读、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以及给予适当的奖励等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第1篇示例: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逐渐减退,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以下是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提供有趣的书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异,我们在给他们选书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挑选。
一些小学生喜欢看科幻小说,一些喜欢看动物故事,一些喜欢看神话故事等等。
针对不同的喜好,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主题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快乐。
二、鼓励多种形式的阅读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小学生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比如通过观看有趣的纪录片、听故事录音等形式。
这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满足不同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校园和家庭中,我们都应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学校里,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的阅读环境,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让小学生从身边的人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
四、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小学生每天的课业繁重,但是我们仍然要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里,可以为小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五、为小学生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当小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之后,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比如给予他们一些小礼物、发表表扬等,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认可和回报,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给小学生提供有趣的书籍、鼓励多种形式的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设立一些奖励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条途径导读:本文是关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条途径,希望能帮助到您!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几条途径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小学沈宝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就如蜜蜂采粉酿蜜一般,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学生从阅读中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过程并不简单,需要老师悉心努力,逐渐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营造氛围,引领阅读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迁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孩子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首先,我带领学生布置教室,每期黑板报有固定的读书角,有时是“好书推荐”,有时是“奇文共赏”,有时是“读书一得”,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室四周悬挂学生自己收集、推荐、购买或书写的读书名言,让学生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
其次,我设立了班级图书架,动员学生自带图书,充实图书架。
有的同学一带就是几十本,四层图书架严严实实摆满后,还
在讲桌上摞了好几摞。
这1000多本图书,印刷精美,种类齐全,可读性非常强。
于是,我和学生一起,先将图书分类,再进行登记造册,制定图书借阅及管理制度。
学生可以随时借阅图书,也可以带回家看。
同时,积极组织并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亲近母语阅读大赛”、“全国阅读大赛”、“古诗文诵读比赛”、“扬州市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文学殿堂的神圣感。
再次,我重视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只要有时间,不管是课间、午休、值中餐,还是学生做作业的空隙;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办公室,我都会捧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徜徉其间,还经常喜怒形于色,与学生分享读书的乐趣。
我这种有意、无意的引领阅读,使学生耳染目濡,不知不觉地激发了阅读兴趣。
二、巧借资源,拓展阅读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
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这样看来,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显得尤为重要。
我有意识、有系统地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在这方面,我主要采用链接的方法: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
学完节选的文章,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
如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宋朝末年
的历史状况、农民起义的始末、《水浒传》的形成过程及《林冲雪夜上梁山》《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长篇小说《水浒传》,利用班队会比赛讲《水浒》故事。
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代表作品,如学完《白鹭》后,推荐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学完《莫泊桑拜师》后,推荐阅读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羊脂球》《项链》《漂亮朋友》等。
如此种种,使学生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三、选讲故事,“诱导”阅读
对于少数不爱读书的学生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而且能从讲演者声情并茂的讲演中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人物个性,明辨事物善恶,对已听的故事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完待续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有继续了解下文的欲望。
记得小时候,书籍匮乏,每天中午,我就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杨家将》《岳飞传》《三国演义》《夜幕下的哈尔滨》等书场节目,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英姿勃勃的穆桂英、精忠报国的岳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伪满时期惊险刺激的地下斗争。
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以后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因此而起。
学完《海伦•凯勒》后,我就给学生朗读海伦•凯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一天、第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的段落,读到第三天时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时,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否定了学生所有的答案后,我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
学生的
阅读兴趣被激发,纷纷要求借书。
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由此可见,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教师可利用这些机会引导学生看书,达到推荐书目、激发兴趣的目的。
四、“放任自流”,享受阅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
但如果把课外阅读等同于摘抄、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
如果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的强迫性的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打消读书的念头。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老师或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决定。
俗话说:“开卷有益。
”只要学生打开课外书开始读,不管他读什么,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因为这样“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接着用蜜蜂酿蜜打比方,形象地指出“只看一个人的著作”所得很“有限”,写出来的文章也“枯燥”,所以看书的面不宜过窄,要广泛一些。
他还谆谆教诲我们“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不要放开科学”。
名著固然要读,但对刚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放任自流”是最合适不过的,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
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
其实,大多数人读书,开始只挑自己喜欢的、篇幅短些的、情节
吸引人的来读,慢慢再读些人物关系复杂的大部头,遇到冗长的描写,就大段大段地跳过。
因此,对名著的推荐,姑且放下,学生的审美趣味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
当然,教师的这种“放任自流”,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一种宽容,寻找合适的时间、地点、场合进行不露痕迹的引导。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多元展示,激励阅读
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表演和竞赛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因此,丰富多彩的阅读展示,不仅能调节班级的学习气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能使学生享受阅读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创设阅读竞赛台、专题讨论会、诗歌会、故事会、名人名言展、制作阅读剪贴报等等。
我所执教的班级,每学期都设立有阅读竞赛台,学生每读一本好书,我都会奖励一颗红五星,攒够了一定数量的红五星,就可以在我这里得到心爱的小礼品:有时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有时候是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因此学生看课外书籍的兴趣特别高。
我还在每个学期末开展阅读成果交流会,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有的展示自己一学期读过的课外书,有的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的为大家讲自己看过的最精彩的故事,有的向大家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个个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
”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增强学生阅读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
当然,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立竿见影。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循循善诱,让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有阅读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让阅读的欢乐充满整个校园,让“书香校园”成为孩子们遨游知识海洋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