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之修辞手法最新.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_之_修辞手法简析及练习题(可打印修改)

暑假48练之修辞手法十三、常见修辞手法简析一比喻:即"打比方"。
定义:抓住两种不同的事物相似点,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
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作用:把平淡的变得生动,把深奥的变得浅显,把抽象的变得具体,把拖沓冗长的变得简洁。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特点:<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事物“人化”如:稻田里的稻谷都笑弯了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人“物化”如:咱们是老实,才有恶霸,咱们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对偶:也称为“对仗”。
定义:用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意义相关的短语的组成的句子。
两个句子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生平多阅历,胸中多沟壑。
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四排比定义: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品质是那么的坚定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
五夸张定义: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或者超前的描述。
a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六设问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句: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复习_之_修辞手法简析及练习题(包含答案)

暑假48练之修辞手法十三、常见修辞手法简析一比喻:即"打比方"。
定义:抓住两种不同的事物相似点,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
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
作用:把平淡的变得生动,把深奥的变得浅显,把抽象的变得具体,把拖沓冗长的变得简洁。
例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如碧天里的星星。
二拟人定义: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描写。
特点:<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事物“人化”如:稻田里的稻谷都笑弯了腰。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人“物化”如:咱们是老实,才有恶霸,咱们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对偶:也称为“对仗”。
定义:用一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意义相关的短语的组成的句子。
两个句子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生平多阅历,胸中多沟壑。
作用: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四排比定义: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品质是那么的坚定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强感情。
五夸张定义: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或者超前的描述。
a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超前夸张:看见这样鲜嫩的麦苗,就嗅出了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六设问定义: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句: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作用: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小学语文毕业班总复习《语基训练4:修辞手法》

语基训练4:修辞手法复习【名师面对面】知识很简单,也很有趣,来学吧!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语文修辞手法列举如下: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反问,引用,等。
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快乐演练场】学了上面的知识,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
别急,和答题小博士一起去看看该怎么做题目!1.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2)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勇敢的人民,是善良的人民。
()(3)巴掌大的地方哪能踢球呢?()(4)小草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
()[答题小博士]这是关于辨别夸张和排比修辞方法的试题,夸张和排比都是很有特点的修辞,在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夸张可分为扩大、缩小、超前三种方式。
在判断排比修辞时,要特别注意:排比是用相同的句式、短语围绕同一个意思来写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课件-《修辞手法》(共26张PPT)

设问
夸张
反问
抓特征
2
0
2
4
年 六 年
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级
语
文 下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册
长寿有许多特产,像沙田柚、血豆腐……
小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 的球儿。
抓特征
2
0
2 4
(1)把动物拟人化。
年
六 年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级
语
文
下 册
(2)把植物拟人化。
悟魅力之微信篇
2
0 2
天冷了,大树发抖了,小草打冷颤了,小强
4 年
冬眠了。你还不多穿件衣服?要问我是谁?当然
六
年 是这世上最关心你的人!
级
语
文
下 册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它没有
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一次演出,
便是最好的珍惜,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刻都能分外
精彩!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 了撒哈拉。
人教版 2
0 2
(小学语文句子专项复习课)
4
年
六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修辞手法
传奇故事引修辞
2 0
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我们两个都替人
2
4 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
年
六 年
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罐
级 语
子都被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
文
下 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
六
年 深入挖掘这:可对以于帮小助学学升初生中回的顾学学生过来的说知,选识择点自,己加熟深悉记的材忆料,非同常时重为要后。续可以的从复家习庭打、下基础。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修辞排序(知识盘点+试题)

专题5 修辞、语言运用、排序一、知识盘点。
(一)修辞手法【修辞盘点】所谓修辞,就是要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生动、有力,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
【常见考点】1.修辞手法的判断。
比喻:有明显的本体和喻体,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排比:把结构相同、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
主要特征: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设问: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反问:只问不答,答在其中。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人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特征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2.修辞手法的变换。
注意原句中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根据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容补充。
如:雨一直下着。
雨一直下着,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
(改为拟人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下个不停。
(改为比喻句)(二)语言运用。
1.句子仿写。
【方法提示】(1)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2)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3)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①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要有创新。
②修辞要恰当。
③用词不能重复,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2.语言运用。
(1)根据词语联想写一段话。
【教材示例】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请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
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提示:把握并提炼这些事物的精神如“竹子正直,梅花坚韧,蜜蜂勤劳,路灯奉献。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之修辞手法 PPT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1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设问 引用 对偶
2
比喻:
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 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 的、人们少见的事 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 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 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 “好像、像……一样(似的) 、仿佛、是、成了、 犹如,如同”等。
(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考场上静得很。 (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 (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 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 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 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 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 (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 子却更见风致了。
夸张: 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 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 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 体。
7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 道、 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 能忘记呢?
夸张
3、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进入词条搜索词条修辞手法编辑词条目录1简介2常用修辞作用特点3带有修辞手法的…目录1简介2常用修辞作用特点3带有修辞手法的…收起编辑本段简介现在可知的语文积极修辞手法: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有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
编辑本段常用修辞作用特点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复习

三、复习夸张句
• 什么是夸张?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把事 物的某一特征进行扩大或缩小, 使人得到突出的印象。
你能举出使用夸张手法的句子吗?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一眨眼十年过去了。 3、她在巴掌大的阳台上写作业。 4、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 听到。 5、桂子花开,香飘十里。 6、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 云。
• 辨别,下面句子哪些是比喻句,哪些不 是比喻句?
1、石拱桥的桥洞像虹。( 是 ) 2、小李像过去那样尊敬老师。( 不是 ) 3、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不是 ) 4、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 是 ) 5、这支笔像是我的。( 不是 ) 6、他像猴子似的爬上了树。( 是 )
• 练习:
读句子,分别说说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 么? 1、他在那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 把( 他 )比作(热锅上的蚂蚁 ) 2、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 不定。 把( 浪涛 )比作(顽皮的小孩) 3、河马的一对门牙,不是向上长的,而是 向前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 把( 河马的门牙 )比作(两把铲子)
一、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较两个句子,说说分别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1、啄木鸟在给树治病。( 拟人 )
2、啄木鸟像医生在给树治病。(比喻 )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外一种 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比喻句有本体 和喻体,可以有比喻词“像”“仿 佛”等。 拟人是把事物直接当作人来写,让 事物有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拟人句不能有不同类的事物——“ 人”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 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 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 分辨: 1、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比喻 )
2、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 拟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形态万千
2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 在思考着什么。
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 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3、十年的时间可以把小树苗种植成一棵大树,一百年的时间才可 以培育出一个人才。 (改为对偶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我能被这山中的逛风吓倒吗?不能, 绝对不能。
引用: 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引用别人的话或引用 大家熟悉的成语、名言警句、典故等。
例: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 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 鸿毛。
对偶: 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 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 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 红星在闪闪发光 。
本体:山茶花 比喻词:仿佛
喻体:红星
注意:不是所有的“像”都是比喻句
1.他长得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的
2.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的
3.本次考试很多同学进步很 大,像小明、小李等等。
表示列举的
4.每当看到这个红领巾时,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 漫的少年时节。
25、对偶 26、 拟人 27、 拟人 28、 比喻 29、 拟人 30、反问 31、比喻 32、 引用
按要求写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空中有一轮圆月。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
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比喻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 还穿着绣花鞋!
拟人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反问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 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排比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
野花,五彩缤纷,像织 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 像天
修辞温故
下列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
光下闪闪发光。
2.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 牵手,并排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 将山路拦腰斩断。
3.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 升起炎黄儿女灵魂之旗,升起共和 国兴旺发达之旗。
4.而这会儿,我就在云雾中,好像一伸 手就能摘到神秘的小星星了。
表示想象的
拟人: 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使它像人 一样会说话、 有感情、 做人的动作。
例: 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
• 排比: • 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
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 句 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 标志。 )
•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
23、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 24、 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 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
财产, 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12、拟人 13、反问 14、排比 15、反问 16、排比 17、拟人 18、夸张 19、设问 20、比喻、排比 21、拟人
22、比喻 23、夸张 24、反问
25、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26、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
比喻
边的霞光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处久了就会
引用
知道对方的很多东西。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
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 民族的“摇篮”呢?
夸张: 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 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 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 体。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 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 道、 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 能忘记呢?
设问: 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 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 答。
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反问 设问 引用 对偶
比喻:
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 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 的、人们少见的事 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 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 一方面有相 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 “好像、像……一样(似的) 、仿佛、是、成了、 犹如,如同”等。
惚入了梦乡。 27、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28、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
的飞沫升落。 2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 3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 3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
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 32、小红这次考试没考好,老师对小红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5、蓝蓝的天上飘来了各种形态的白云。 (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 事天下事,事 事关心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
拟人
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
3、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
对偶
健康。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比喻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