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衡算

合集下载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的准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即“进入一个系统的全部物料必等于离开这个系统的全部物料,再加上过程损失量和在系统中积累量”。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对研究系统作物料衡算,可由下式表示[13]:∑G进=∑G出+∑G损+∑G积其中式中:∑G进——输入物料量总和;∑G出——输出物料量总和;∑G损——总的物料损失量;∑G积——系统中的积累量。

根据设计任务,苯酐生产能力为80000吨/年,产品纯度达到99.9wt%按照8000小时开工计算,每小时的生产能力:80000×1000×99.9%/8000= 9990kg/h3.1 反应器中氧化反应的物料衡算3.1.1 氧化反应过程的衡算基准本次设计以每小时生产9990kg为基准,进料量9400kg/h,转化率99.8%;生成苯酐的选择性约为0.8;空气与邻二甲苯进料比为9.5:1;主要副产品为苯酞、顺酐、苯甲酸、柠槺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3.1.2 氧化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图画出衡算方框图,标出有关计算目标,然后进行计算:图3-1 反应过程物料衡算图3.1.3 氧化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邻二甲苯与空气催化氧化的主反应式:106 32 148 18x 3y 9990 z所以主反应中:(1)邻二甲苯消耗量:9990148106=x x = 7155 kg/h 氧气消耗量:9990148y 332=⨯ y =6480 kg/h 水的生成量: 9990148z 318=⨯ z = 3645 kg/h (2) 邻二甲苯转化率为99.8%,且邻二甲苯的进气量为9400kg/h ,所以: 邻二甲苯生产苯酐的选择性为:7155/9400/99.8%=77.27%。

(3)设计进料空邻比为9.5:1,所以空气进料量计算:5.91w 9400=w 空 =89300 kg/h 空气中 O 2所占的比例为21%,所以工艺空气中氧气的进料量:w 氧 = 89300×21%= 18753kg/h 。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物料衡算是化工计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能量衡算的基础。

一般在物料衡算之后,才能计算所需要提供或移走的能量。

通常,物料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已有的生产设备或装置,利用实际测定的数据,算出另一些不能直接测定的物料量。

用此计算结果,对生产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提出改进措施。

另一种是设计一种新的设备或装置,根据设计任务,先作物料衡算,求出进出各设备的物料量,然后再作能量衡算,求出设备或过程的热负荷,从而确定设备尺寸及整个工艺流程。

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在一个孤立物系中,不论物质发生任何变化,它的质量始终不变(不包括核反应,因为核反应能量变化非常大,此定律不适用)。

3-1物料衡算式1、化工过程的类型化工过程操作状态不同,其物料或能量衡算的方程亦有差别。

化工过程根据其操作方式可以分成间歇操作、连续操作以及半连续操作三类。

或者将其分为稳定状态操作和不稳定状态操作两类。

在对某个化工过程作物料或能量衡算时,必须先了解生产过程的类别。

闻歇操作过程:原料在生产操作开始时一次加入,然后进行反应或其他操作,一直到操作完成后,物料一次排出,即为间歇操作过程。

此过程的特点是在整个操作时间内,再无物料进出设备,设备中各部分的组成、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连续操作过程:在整个操作期间,原料不断稳定地输入生产设备,同时不断从设备排出同样数量(总量)的物料。

设备的进料和出料是连续流动的,即为连续操作过程。

在整个操作期间,设备内各部分组成与条件不随时间而变化。

半连续操作过程:操作时物料一次输入或分批输入,而出料是连续的,或连续输入物料,而出料是一次或分批的。

稳定状态操作就是整个化工过程的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物料量及组成等)如果不随时间而变化,只是设备内不同点有差别,这种过程称为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稳定过程。

如果操作条件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则称为不稳定状态操作过程,或称不稳定过程。

间歇过程及半连续过程是不稳定状态操作。

物料衡算名词解释

物料衡算名词解释

物料衡算名词解释
物料衡算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根据成本核算的理论,以资料为基础,将原材料的各种性质及其单位成本合理的衡量,最终以此为依据衡量出原材料的成本,从而完成成本计算的一种技术方法。

物料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生产时间,原材料的损耗及给予的报酬,以及原材料的价值用量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原材料的单位成本,以确定最合适和最实用的原材料成本衡量方法。

物料衡算从材料准备到物料入库,包括材料价格核算、库存管理、供应商经营分析等,让管理者适当控制添加费用,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作用。

为了使物料衡算更加科学有效,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管理者应该把握以下几个重点:
首先,应研究市场规律,对原材料的购入价格进行趋势分析和计算,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次,把握原材料价值用量,按需采购,根据不同阶段的价格变动适时进行调节;再次,科学控制库存,根据生产力量的变化,做好库存的统计和管理;最后,规定供应商的标准,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合理的考核,以确保原材料的可靠供应。

物料衡算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应当把它作为全面成本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执行物料衡算技术,以便有效地降低资源投入,提高经济效果,实现企业的节约和增效目标。

以上就是对物料衡算的简单解释。

物料衡算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
原材料的成本,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供应商,实施库存管理等,更好地实现企业节约和增效的目标。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物料衡算3.1 概述1.概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生产过程或生产单元设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出口处进行定量计算,称为物料衡算。

2.意义:通过物料衡算可以计算原料与产品间的定量转变关系,并计算各种原料的消耗量,各种中间产品、副产品的产量、损耗量及组成。

物料衡算是所有工艺计算的基础,通过物料衡算可确定设备容积、台数、主要尺寸,同时可进行热量衡算、管路尺寸计算等。

3.2 物料衡算的基础物料衡算的基础是物质的守恒定律,即进入一个系统的全部物料量必等于离开系统的全部物料量,再加上过程中的损失量和在系统中的积累量。

亦即:∑m1=∑m2+∑m3+∑m4式中∑m1—输入物料量总和,kg;∑m2—输出物料总量和,kg;∑m3—物料损失量总和,kg;∑m4—物料积累量总和,kg;当系统内物料积累量为零时,上式可写成:∑m1=∑m2+∑m33.3 物料衡算的基准1. 间歇式操作过程:常采用一批原料为基准进行计算2. 连续式操作过程:可采用单位时间产品数量或原料量为基准进行计算。

3. 本设计的生产方式为间歇式生产。

4. 包装形式:纸板桶,25kg/桶。

3.4 物料衡算的过程3.4.1 生产规程本次设计内容为化学原料药多功能生产车间工程项目,该车间拟生产阿齐沙坦〔产品年产量为25t/a〕。

该工厂每年根据节假日、设备维护与工艺验证时间,全年生产时间为250天。

生产组织根据车间工艺要求可采用以下倒班方式:倒班方式一:3 班制/天,每天生产时间24 h〔0:00-24:00〕,每周工作5 天;倒班方式二:2 班制/天,每天工作16 h〔7:00-23:00〕,每周工作7 天;注:倒班方式任选其中1 种或2 种组合;结晶釜日常连续运行不纳入倒班时间。

3.4.2 原辅料衡算过程1. 阿齐沙坦原辅料衡算过程每批产生硫辛酸4 桶,包装规格25kg /桶,一批的产量为:4×25=100kg生产一批阿齐沙坦需要AZ-5量为:100÷÷÷÷÷÷÷×0.99=270.29kg杂质含量:273.02-270.29=2.73kg (1) 环合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0.5=136.51kg×0.80=218.42kg×0.2=54.60kg×0.20=54.60kgAZ-6(2) 加成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0.91=248.4 5kg÷0.8=310.56kg×0.2=62.11kg环合工序物料衡算结果(2) 加成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0.91=248.4 5kg×1.02=253.42kg盐酸羟胺×1.20=298.14kg×4.80=1192.56kg×3.66=909.33kg乙醇:248.4 5×加成工序物料衡算结果(3) 缩合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0.2=37.28kg×0.28= 52.17kg×4.12=767.71kg×缩合工序物料衡算结果(4) 环合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3.20=488.95kg×÷×环合工序物料衡算结果(5) 水解工序物料衡算投料量:××6.6=816.87kg×0.25=30.94kg×0.15=18.57kg水解工序物料衡算结果(6) 精制工序物料衡算①投料量:××4.00=435.66kg×0.10=10.89kg(7) 粉碎包装按要求粉碎、总混、内包、外包、入库。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4.2.2

衡算基准
1、时间基准 对连续稳定流动体系,以单位时间作基准。该基准 可与生产规模直接联系 对间歇过程,以处理一批物料的生产周期作基准。 2、质量基准 对于液、固系统 ,因其多为复杂混合物选择一定 质量的原料或产品作为计算基准 。 若原料产品为单一化合物或组成已知,取物质量 (mol)作基准更方便。
要注意: (1)对多个设备过程,并非每个体系写出的所有 方程式都是独立的; (2)对各个体系独立物料衡算式数目之和>对总过 程独立的物料衡算式数目。 过程独立方程式数目最多=组分数×设备数 过程由M个设备组成,有C个组分时则最多可能列 出的独立物料衡算式的数目 = MC个。


对全塔进行总物料衡算得
D+W=200 (a)
对苯进行物料衡算得
DxD +0.01W =2000.4 (b)
由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得
DxD =2000.4 0.985 (c)
联解式(a)、(b)和(c)得
D=80kmolh-1,W=120 kmolh-1,xD=0.985
3、体积基准
对气体选用体积作基准。通常取标况下体积
Nm3(Hm3)
在进行物料衡算或热量衡算时,均须选择相
应的衡算基准。合理地选择衡算基准,不仅
可以简化计算过程,而且可以缩小计算误差
基准选取中几点说明:

(1)上面几种基准具体选哪种(有时几种共用) 视具体条件而定,难以硬性规定。
(2)通常选择已知变量数最多的物料流股作 基准 较方便。 (3)取一定物料量作基准,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已 知条件(当产物和原料的量均未知时,使隐条件明 朗化)。 (4)选取相对量较大的物流作基准,可减少计算 误差。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

三.工艺设计计算3.1 物料横算3.1.1物料衡算的意义物料横算,是在已知产品规格和产量前提下算出所需原料量、废品量及消耗量。

同时,还可拟定出原料消耗定额,并在此基础上做能量平衡计算。

通过物料横算可算出:(1)实际动力消耗量(2)生产过程所需热量或冷量(3)为设备选型、决定规格、台数(或台时产量)提供依据(4)在拟定原料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计算日消耗量,每小时消耗量等设备所需的基础数据。

综上所述,物料衡算是紧密配合车间生产工艺设计而进行的,因此,物料衡算是工艺设计过程的一项重要的计算内容。

3.1.2物料横算的方法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多采用全流程、连续操作的形式。

物料衡算的步骤如下:(1)确定物料衡算范围,画出物料衡算示意图,注上与物料衡算有关的数据。

物料衡算示意图如下:(2)说明计算任务。

如:年产量、年工时数等。

(3)选定计算基准。

生产上常用的计算基准有:①单位时间产品数量或单位时间原谅投入量,如:kg/h,件/h,t/h(连续操作常采用此种基准);②加入设备的原料量(间歇操作常采用此种基准)。

(4)由已知数据,根据下列公式进行物料衡算:ΣG1=ΣG1+ΣG3式中:ΣG1——进入设备的物料量总和ΣG2——离开设备的正品量和次品量总和ΣG3——加工过程中物料损失量总和(5)收集数据资料。

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年生产时间:连续生产300~350 d间歇生产200~250 d连续生产时,年生产的天数较多,在300d左右,其他时间将考虑全长检修,车间检修或5%~10%意外停机。

当间歇生产时,就要减去全年的休息日,目前为双休日加上法定假日全年约为110d,所以间歇生产比连续生产少110个工作日。

总之,确定了每年有效地工作时数后就能正确定出物料衡算的时间基准,算出每小时的生产任务,进而在以后的计算中选定设备的规格。

具体的选择天数要通过分析得出。

②有关定额、合格率、废品率、消耗率、回收率等。

在任何一个产品加工过程中,合格产品都不是百分之百。

化工中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公式

化工中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公式

化工中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公式一、物料衡算公式1.物料总量计算公式物料总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ρ)和体积(V)来计算。

公式如下:物料总量=密度×体积2.物料质量计算公式物料质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ρ)、体积(V)和物质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得出。

公式如下:质量=密度×体积3.物料浓度计算公式物料浓度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溶质的质量(m)和溶液的体积(V)来计算。

公式如下:浓度=质量/体积4.溶液的重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溶液的重量可以根据溶液的密度(ρ)和溶液的体积(V)相乘得到。

公式如下:重量=密度×体积1.热量传递计算公式热量传递计算公式可以用于计算传热功率(Q)和传热面积(A)之间的关系。

公式如下:Q=h×A×ΔT其中,h为传热系数,ΔT为温差。

2.物料的热量计算公式物料的热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物料的质量(m)、比热容(Cp)和温度变化(ΔT)来计算。

公式如下:热量=质量×比热容×温度变化3.水的蒸发热计算公式水的蒸发热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水的质量(m)和蒸发热(ΔHvap)来计算。

热量=质量×蒸发热三、补充说明1. 密度(ρ)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的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3)或克/立方厘米(g/cm^3)。

2. 比热容(Cp)是物质单位质量的热容量,表示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常用的单位是千焦/千克·℃(kJ/kg·°C)或焦/克·℃(J/g·°C)。

3.传热系数(h)是衡量热传导性能的参数,表示单位面积上的热量流入或流出的速率,常用的单位是瓦特/平方米·℃(W/m^2·°C)。

4.温度变化(ΔT)是物质的温度差,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或开尔文(K)。

5. 蒸发热(ΔHvap)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热量,常用的单位是焦耳/克(J/g)或千焦/千克(kJ/kg)。

第三节物料衡算

第三节物料衡算
6
二、物料衡算的依据
1.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2 . 物料衡算的有关资料:所需的理化参数, 产成品的质量指标(收集得来或实验得来 的)。
7
三、物料衡算的方法
物料衡算是在给定某些物料量的值的 情况下,求解另一些物料量的值。由于食 品工艺流程的多样化,因而物料衡算的具 体内容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很简单,有的很复杂。 复杂在变量分析、未知数的确定、解方 程组。 为此学会物料衡算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25
4 食品机械型号的编制 4.1 食品机械型号的编制 食品机械型号编制形式如下:
改进序号代号 生产能力代号 结构特征代号 机械6
4.2 食品机械型号的编制方法 4.2.1 食品机械型号中的名称代号按本标准第3章的规定编制。 4.2.2 食品机械型式代号是表示食品机械的型式(用主轴表示, 没有主轴可用工作台面表示),分为立式(主轴倾斜45°以上 的型式)、卧式(主轴倾斜45°以下,不含45°的型式)两种, 分别用“L”和“W”表示。 规定卧式可省略。食品机械无主轴 或工作台面的,可用机械整体形式表示(如箱式、隧道式等), 分别用 “X”和“S”表示。 4.2.3 食品机械结构特征代号是表示食品机械的主要工作部件 动作的形式(如冲、印、滚、压等),用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 字母表示。 4.2.4 食品机械生产能力代号是表示食品机械在单位时间内, 所加工出的产品的实际能力,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应以kg/h、 L/h、m/h、m3/h、瓶/h、只/h等为计量单位。 4.2.5 食品机械改进序号代号是指食品机械在结构上有大的改 进的次数,用英文大写字母A、B、C、D、E、F等表示。
12
• 物料平衡表 物料平衡表是物料平衡计算的另一种表示形 式,其内容与平衡图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衡算的目的有以下几点:
⑴确定物系,并找出该物系物料衡算的界限;
⑵解释开放与封闭物系之间的差异;
⑶写出一般物料衡算所用的反应式、进出物料量等相关内容;
⑷引入的单元操作不发生累积,不生成或消耗,不发生质量的进入或流出的情况;
⑸列出输入==输出等式,利用物料衡算确定各物质的量;
⑹解释某一化合物进入物系的质量和该化合物离开物系的质量的情况。

物料衡算的类型:
在医药生产中,按照物质的变化过程,可将物料衡算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即在生产系统中,物料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它所发生地只是相态和浓度的变化。

这类物理过程在医药工业中主要体现为混合和分离过程。

如流体输送、吸附、结晶、过滤、干燥、粉碎、蒸馏、萃取等单元操作。

另一类是化学过程的物料衡算。

即由于化学反应、原子与分子之间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在进行计算时候,经常用到组分平衡和化学元素平衡,特别是当化学反应计量系数未知或很复杂以及只有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化学分析数据时,用元素平衡最方便,有时甚至只能用该方法才能解决。

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还涉及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物收率等因素。

此外,物料衡算还可以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类。

一类是连续操作的物料衡算。

如生产枸橼酸铋钾的喷雾干燥操作,需要向干燥器中输送具有一定速度、湿度和温度的空气,同时湿物料从反方向以速度通过干燥器,尽管物料在干燥器中不断被加热,所处的状态在不断改变,但对某一具体部位而言,其所处的状态是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另一类是间歇操作的物料衡算。

在过程开始时原料一次性进入体系,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立即一次性移出所有的产物,其间没有物质进出体系。

在生物制药中,经常会用到有机溶剂沉淀的方法来分离,该方法是很典型的间歇操作。

如硫酸软骨素的制备即是一例。

在经过提取后的滤液中,加入95%乙醇搅拌,沉淀析出,取出即得产品,这种操作的特点是操作过程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物料衡算的基本理论
物料衡算是物料的平衡计算,是制药工程计算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的之一,是进行药物生产工艺设计、物料查定、过程经济评估以及过程控制、过程优化的基础。

它以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基础。

简单地讲,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物系中,进入物系的全部物料质量加上所有生成量之和必定等于离开该系统的全部产物质量加上消耗掉得和积累起来的物料质量之和”用式表示为:
∑G进料+∑G生成==∑G出料+∑G累积+∑G消耗
式中∑G进料------- 所有进入物系质量之和;
∑G生成------- 物系中所有生成质量之和;
∑G出料------- 所有离开物系质量之和
∑G累积------- 物系中所有消耗质量之和(包括损伤);
∑G消耗------- 物系中所有积累质量之和。

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收集计算所必须的基本数据
在进行物料衡算前,要尽可能收集足够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准确数据,通常称为原始数据这些数据时整个计算的基本数据与基础。

应根据不同计算性质来确定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

另外,还需要收集相关的物性数据。

如流体的密度、原料的规格、临界参数、状态方程参数。

萃取或水洗过程的分配系数、精馏过程的回流比、结晶过程的饱和度等。

2.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包括主反应和副反应
若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则需要写出物系内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建立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常熟之间的数学关系
若反应级数相同,它的特点是反应速率之比是一常数,与反应物浓度和时间没有关系,也就是,不论反应时间多长,主、副产物的比例是一定值
因此在进行物料衡算时,一定要对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产物做到全面了解,这样就能进行较准确的物料衡算。

3.根据给定条件画出物料平衡流程简图
根据确定衡算的物系,画出示意流程图。

在图中,要表示出所有的物料线,并将原始数据标注在物料线上,未知量也同时标注。

绘制物料流程图时,着重考虑物料的种类和走向,输入和输出要明确,通常主物料线为左右方向,辅助和次物料线为上下方向如果物系不复杂,则整个系统可用一个方框和若干进、出线表示即可。

4.选择物料计算基准
⑴时间基准
⑵质量基准
⑶体积基准
⑷干湿基准
⑸流出物料平衡表
⑹绘制物料流出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