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戳”为“戮”,B“霄”为“宵”,D“威”为“危”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可由以上方法先判断各句的病因,要比较修改内容,判断正误。
A句“领会”与“形象”动宾搭配不当,所以修改是错误的。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2李传鹏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
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
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
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D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
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
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
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
【考点】字音字形
【答案】C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2016年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

2016年哈尔滨中考作文题目【篇一: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6-07-02李传鹏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松北区一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年一模)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7分,每空1分)1.A2.C3.B4.B5.C6.D7. (1)怀旧空吟闻笛赋 (2) 悠然见南山 (3) 乱花渐欲迷人眼(4)芳草萋萋鹦鹉洲 (5)枯藤老树昏鸦(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阅读(45分)(一)(8分)8.(2分)①处所(或地方)②亲戚9.(4分)(1)(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2)(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0.(2分)陶渊明用来“自况”的五柳先生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时代的人,暗示了他向往的美好生活只是在上古时代才有。
(文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事实上陶渊明也真的选择了归隐,归隐就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之举)(二)(11分)11.(3分)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
(或热带太过炎热,动物和人类不能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影响工作)(1分)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或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1分)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
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
(或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使种植颇为不易)(1分)12.(2分)⑴作比较⑵举例子13.(2分)人体肌肉活动,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
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但是热带地区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使人们感觉不适。
(或热带地区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人们活动而出汗的降温效果,容易烧坏脏器和大脑,所以会使人们感到不适)14.(4分)指热带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日照时间长;(1分)降水比温带充沛;(1分)植物繁茂;(1分)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
(1分)(三)(15分)15.(3分)因为那一年冬天,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1分)每天吃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难以下咽;(1分)父亲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酒鬼,我经常挨父亲打。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6届中考语文调研测试题(三)(扫描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16届中考语文调研测试题(三)2016年香坊区初中毕业学年综合测试(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考生的主观题答案只要与参考答案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酌情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每空1分,共7分)1.A2.A3.D4.C5.D6. B7. (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1)铜雀春深锁二乔(2)黄鹤一去不复返(3)虫声新透绿窗纱(4)落红不是无情物(5)更著风和雨(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二、阅读(45分)(一)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8——10题。
(8分)8.(1)从:顺,随。
(2)戾:至。
………………………………………每词1分,共2分9.(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2)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
…………………………………………每句2分,共4分10.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2分(二)阅读《台湾的意义》,回答11——14题。
(10分)11.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至我国的台湾岛,再经菲律宾群岛,一直到加里曼丹岛的弧形岛链。
………………………………………………………………… 2分12.一条庞大的岛链紧紧环绕着中国东、南沿海,我们出入太平洋,必须从这条岛链穿过,而台湾正处在这条紧紧环绕中国的岛弧链上,它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所以说失去了台湾,我们就不能直接去拥抱太平洋了。
…………………………………………………3分13.举例子列数字……………………………………………………………………………2分14.(1)台湾是中国面对太平洋的最前沿,有了它,中国就能直接拥抱太平洋。
(2)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可为中国带来数万倍的“绿色国土”。
(3)台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宝岛,它资源丰富、动植物生态系统丰富完整。
2016年哈尔滨中考20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20题及答案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难堪/劫难蹒跚/姗姗来迟B、怂恿/踊跃挑逗/挑拨离间C、拘泥/淤泥烘托/哄堂大笑D、修葺/作揖累赘/伤痕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梁画栋B、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颜悦色C、褴褛饥肠辘辘斡旋自圆其说D、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5、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
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6、右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5分)(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________,与右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卷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原形必露敝帚自珍乔装打扮B.脍炙人口销声匿迹专心至志C.贻笑大方蜕化变质笑容可鞠D.滥竿充数走投无路如火如荼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哈尔滨冰雪节”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删去“使”B.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不会令大家失望。
将“令大家”和“不会”调换C.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组含着人生哲理啊! 将“组含着”放在“多么”前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B.朱赫来—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贾雨村—判断葫芦案((红楼梦》)D.李逆—扯诏谤徽宗(《水浒传》)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公因游人随便践踏草坪,工作人员批评他:“踩踏草坪破坏环境。
”他貌似有理的说:“草坪不就是用来踩踏的吗?”你劝队他说:A.这么整洁的草坪,上去践踏,你也下得了脚!B.你是不是没长眼睛,那么大的牌子写着禁止踩踏,你看不见啊。
C.草坪是公园绿化的一部分,如果人人都上去肆意感受,留给后人的只有荒芜一片。
D.你怎么那么多事啊!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粒种子,,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块铀块,,也可以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
一个人,,也可以让生命发出榷眼的光芒。
A.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B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C.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D.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萧关逢候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 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舌战群儒”的是诸葛亮。
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考点】口语交际【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
A项没有表达出题干中“也想权小明不要去”的意思;BC项语言生硬,不得体。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C.徽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考点】语言的连贯【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语言的衔接。
注意前后事物相对应。
“狂风”和“微风”相对,“暴雨”与“屋檐滴水”相对;“闪电”与“萤火”相对。
第II卷(非选择题)二、默写7.按课文原文填空。
(1)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2)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4)___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6)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古诗文默写【答案】(1)只有香如故(2)树木丛生(3)不以疾也(4)了却君王天下事(5)关山度若飞(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包括前后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明确已给出的句子和情境设置,注意不要错写、少写和多写。
三、文言文阅读8.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内容理解句子翻译实词解释【答案】8.(1)外城(2)离开9.(1)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
(2)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10.人和【试题解析】8.此题考查实词的含义,难度小,调动积累回答即可。
9.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正确翻译。
(1)句中的“池”应该是护城河,“非”翻译成“不”;(2)句中的“至”是“极点”。
10.考查课文的理解,难度小。
根据平时积累回答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9.阅读《菊花》,回答11-14题。
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1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③至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特点?(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1)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2)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3)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14.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拓展延伸说明的方法提炼、概括信息理解内容【答案】11.菊花都是黄色的。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12.适应性强(菊花的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菊花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有药用价值(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13.(1)作比较(2)列数字(3)举例子14.示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花色选择菊花品种;花盆尽量摆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或者把菊花栽培在阳关充足的地方);要选择排水性好的花土(或把菊花栽培在排水性好的土壤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去栽培。
【试题解析】11.此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
“这”指代的内容一般在代词的前面一句。
12.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提炼概括。
紧扣题意“菊花的特点”,锁定范围③—⑤段,找各段中心句,概括即可。
注意字数的限制。
13.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等。
根据说明方法的不同特点来判断。
(1)从“相比”二字可判断为作比较;(2)“2200多年”是列数据;(3)从“例如”可知是举例子。
14.此题考查知识的拓展延伸。
读懂文章关于菊花的知识,可以从栽培种类、栽培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10.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
父亲的“城池”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