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21--信息的传递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第21讲-信息的传递 课件(含答案)

(2)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___光__纤_____来传输信号的一种通
信方式,由于激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 量信息。 (3)网络通信尤其普遍,最大的通信网络是因特网。
1.电话原理 【例题 1】电话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其构造如图所示。电 磁铁线圈中通过的是变化的电流。下列关于电话听筒工作过程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21讲 信息的传递
栏目导航
知识要点 电磁波
中考要求 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知道电磁波可传递信息
◆ 电话
1.电话是 1876 年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的。最简单的电话由话筒 和听筒组成。
2.工作过程:话筒把___声___信号转换成___电___信号,听筒将__电____ 信号转换成__声____信号。
11.移动电话:移动电话(手机)既是无线电的发射装置,又是无 线电的接收装置。它的特点是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天线 简单,灵敏度不高,需要基站台来转发信号。
12.微波和光纤:
(1)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利用中___继__站_进行通信。卫星通信 是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通信方式,__3____颗卫星可
3.光纤通信 【例题 4】光导纤维的主要用途是用来传递信息,进行通讯。 把要传输的信息变成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如图所示,那么光
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是( C )
A.沿着光纤的中轴线直线传播 B.沿着光纤的外壁多次折射传播 C.沿着光纤的内壁多次反射传播 D.沿着光纤螺旋式的曲线传播
【思维点拨】 主要知道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反射的原理。
◆ 电磁波的应用 9.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台发射无线电信号。话筒将声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天线将载有电信号的 电磁波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信号,调谐器选出某一频率 的电磁波,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电信号,放大后送到扬 声器,扬声器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
近十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一信息的传递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卷分类汇编专题二十一、信息的传递一.选择题1.<201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导航仪>组成,全部建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8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关于“BDS”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航仪只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而不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B.导航仪只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而不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答案:D解读:导航仪不但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也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还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选项AB错误。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选项C错误D正确。
2<2006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
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而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
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解读】:录音时,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磁带上的磁粉所磁化,所以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时,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所以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选项B正确。
初中物理 知识竞赛辅导讲座 二十一信息的传递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二十一信息的传递【知识要点解读】1.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1)迅速变化的电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3)波速、频率与波长的关系:c=λf。
(4)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2.电话、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1)电话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话筒将声音信号转化成音频电信号;听筒将音频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信号。
(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收音机接收到电磁波,通过调谐选出要接收的电台的电磁波,检出相应的音频电信号,扬声器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
(3)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中同时带有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电视机接收到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中的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电视机中扬声器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声音,显像管把图像信号转化成图像。
(4)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装置,又是无线电接收装置。
(5)现代通信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网络通信。
【竞赛知识拓展】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关于信息的传递拓展的知识点主要有:1.各种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其波速、频率与波长满足关系:c=λf。
2、红外线可以遥控电器。
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具有荧光效应。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2010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黑光诱虫灯是应用物理学原理治理害虫的一种专用设备,其结构和工作电路与普通的日光灯的基本相同,区别只是黑光诱虫灯灯管的材料和其内壁上所涂的荧光粉不同。
有的黑光诱虫灯的灯管外侧加一层高压电网杀灭害虫,如图1所示,有的是直接利用自然水源(如养鱼池等)杀灭害虫。
黑光诱虫灯在正常工作时,会发出波长为365nm的“光”,尽管这种“光”,人眼看不见,一些害虫却看得见。
具有趋光特性的害虫见到这种“光”后即纷纷飞来,为进一步杀灭害虫创造条件。
1.为什么人眼看不见黑光诱虫灯发出的“光”?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还是紫外线?[人的视觉频率范围:(0.43~0.75) ×1015Hz]2.尽管人眼看不见黑光诱虫灯发出的“光”,但技术人员仍然不允许我们用肉眼近距离地直接观察正在正常工作的黑光诱虫灯灯管。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21--信息的传递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21--信息的传递一.选择题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导航仪)组成,全部建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关于“BDS”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航仪只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而不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B.导航仪只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而不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答案:D解析:导航仪不但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也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还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选项AB错误。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选项C错误D正确。
2(2006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
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而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
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解析】:录音时,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磁带上的磁粉所磁化,所以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时,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所以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选项B正确。
【答案】:B【名师点评】此题以磁带录音机切入,考查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
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20-2022)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22年】一、多选题1.(2022·河南)从“嫦娥五号”采回月球样本到“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人类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的电磁波信号比“嫦娥五号”的电磁波信号传播速度大B.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C.“嫦娥五号”比“天问一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D.“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都是运动的【答案】BD【解析】A.“天问一号”的和“嫦娥五号”的都是利用电磁波信号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宇宙中拥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其中之一,银河系很大,太阳系只是其中之一,火星、地球都是太阳系中成员,而“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并正常工作,故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天问一号”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排列的,故B正确;C.“嫦娥五号”是由地球飞往月球的探测器,“天问一号”是由地球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所以,“天问一号”比“嫦娥五号”离开地球的距离更远,故C错误;D.“嫦娥五号”和“天问一号”相对太阳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以太阳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故D 正确。
故选BD。
二、单选题2.(2022·安徽)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空间站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的载人飞船没有内能B.空间站与地面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空间站中的航天员没有惯性D.返回舱在返回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答案】B【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指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由物质的质量、温度、体积、状态决定。
故A错误;B.空间站与地面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C错误;D.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处于减速状态,受力不平衡,故D错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归纳(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2021 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的是()A.电磁波B.可见光C.超声波D.次声波答案:AA.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利用电磁波,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A符合题意;B.可见光的穿透能力比较弱,容易发生反射、折射等,不能够集中携带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是真空,超声波无法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D.次声波也是一种声波,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来,运行稳定,持续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系就服务能力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采用超导材料制成D.北斗卫星长期工作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答案:AA.太空中是真空环境,声音无法传播,北斗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故A正确;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故B错误;C.北斗卫星上的芯片是采用硅等半导材料制成,故C错误;D.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北斗卫星长期工作需要消耗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据了解,到2022年山东将建成“5G”基站多达数万个,实现“5G”网络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
“5G”手机通过电磁波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B.“5G”采用了比“4G”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来传输信息C.“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D.即使先进的“5G”手机,使用过程中手机也会发热,是因为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答案:CA.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比如手机通信等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微波炉加热等说明电磁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信息理论证明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5G”采用了比“4G”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5G”比“4G”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在真空中都等于光速,故C错误,C符合题意;D.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由于手机电路存在电阻,根据焦耳定律可知,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即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2020中考物理 专题1.21信息的传递(含解析)

二十一、信息的传递一、选择题1.(2019·临沂)2019年4月15日京雄高铁采用铺轨机正式铺轨,此铺轨机(如图)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
铺轨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红外线【答案】A【解析】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所以铺轨机与“北斗”定位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靠的是电磁波,故A正确,BCD错误。
2.(2019·德州)2019年3月1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C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星6C卫星是一颗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同步卫星,图是火箭发射时的场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进入预定轨道后,中星6C通信卫星相对地球是静止的D.中星6C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高质量话音、数据、广播电视等信息【答案】B【解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受平衡力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A、火箭升空时,向后喷出高温高压的燃气,利用了反冲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说法正确;B、火箭加速升空,受到的不是平衡力,受平衡力时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说法不正确;C、中星6C通信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与地球的相对位置不再发生改变,因此相对于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故C说法正确;D、卫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利用电磁波实现与控制中心的联系,故D说法正确。
3.(2019·本溪)(多选)下列四幅图片中的产品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成果,关于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A.坐在匀速直线高速行驶的磁浮试验车上的人,相对于车厢是静止的B.5G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C.芯片中使用了大量超导材料D.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变小【答案】ABD【解析】坐在匀速直线高速行驶的磁浮试验车上的人,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 A 正确;5G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B 正确;芯片中使用了大量以硅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故 C 错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逐渐变小,故 D 正确。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考点总结(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考点总结单选题1、2021年5月15日,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随后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向地球传回了火星表面的照片,其信息传输过程应用了()A.激光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答案:BA.因为激光具有较高的频率,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来传递信息的,大幅提高了信息传输量,故A不符合题意;BCD.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
中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向地球传回了火星表面的照片,其信息传输过程应用了电磁波传递信息。
故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我国的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已乘坐着宇宙飞船“神舟6号”邀游太空。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电子通讯设备使声音传播的更快一些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答案:BA.太空中是真空的,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用通信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太空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B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所以太空中没有介质,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电子通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有关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声音的速度传播B.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有隔音窗,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C.养蜂人通过听到蜜蜂的“嗡嗡”声,判断蜜蜂是否采了蜜,采蜜后发出的声音音调变高D.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不能直接对话而要使用无线电对话答案:DA.光纤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制成的纤维中的反射原理而制成的光传导工具,光信号在光导纤维中以光的速度传播,故A错误;B.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阻止噪声进入人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21--信息的传递一.选择题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导航仪)组成,全部建成后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关于“BDS”的工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航仪只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而不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B.导航仪只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而不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C.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答案:D解析:导航仪不但能接收地面端的中心控制系统的信息,也能接收导航卫星的信息,还能向导航卫星发送信息,选项AB错误。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导航仪与导航卫星之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选项C错误D正确。
2(2006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磁带录音机既可以录音,也可用以放音,其主要部件为运行的磁带和绕有线圈的磁头。
录音时,磁带上的磁粉被由声音信号转化而来的电流产生的磁场所磁化,这样便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放音时,再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
对于录音机录音、放音过程的基本原理,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C.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流的磁效应D.录音和放音的基本原理都是电磁感应【解析】:录音时,声音信号转化为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磁带上的磁粉所磁化,所以录音的基本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时,把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磁头转化为电信号使扬声器发声,所以放音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选项B正确。
【答案】:B【名师点评】此题以磁带录音机切入,考查电流的磁效应和电磁感应。
3.(2012•贵港)能量、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是用超声波在光导纤维里传播来传递信息B.如果把超导材料应用于输送电能,就可以大大降低电能损耗C.水能、太阳能、核能是可再生能源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光导纤维是利用激光来传递信息的,选项A错误;把超导材料电阻为0,应用于输送电能,根据公式P=I2R可知电流一定,电阻越小,消耗的电能就越小,选项B正确;核能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C是错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D错误。
4.(201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都有一个叫做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
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 )A.红外线B.紫外线C.电磁波D.激光4.【答案】C解析: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电磁波,选项C正确。
5.(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红一直不明白: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怎样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线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呢?后来通过“探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她终于明白了:光信号在光纤中()A.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那样传播C.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传播D.是靠光纤壁不断地折射而向前传播5.答案:A解析:光信号在光纤中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而向前传播的,选项A正确。
6.(2008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河南预赛)目前探测水下物体深度仍采用声纳技术,声纳指的是( )A.电磁波B.红外线C.超声波D.紫光6.答案:C解析:声纳指的是超声波。
7.(2007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手机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通讯工具。
一般的手机都设有利用振动提示人们“来电”的装置。
有一种手机提示“来电”是用一个微型电动机带动转轴上的叶片转动,当叶片转动时,电动机也就跟着振动起来,从而又带动手机振动。
在下图所小的几种形状的叶片中,你认为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7. 答案:C解析:当转轴不在转动体的对称中心时发生振动,所以能够实现上述振动功能的是C。
8.(2006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
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
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
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8.答案:C 解析:根据王勇同学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可知,选项A错误;根据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说明选项BD错误;根据王勇同学的几次试验控制,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选项C正确。
9.(2006重庆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A.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B.红外报警装置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器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9.答案:B 解析: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是光电传感器。
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是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电路通断,是声电传感器;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器控制水的注入是压力传感器;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是热电传感器;红外报警装置属于光电传感器。
10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B.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C.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选项A正确;利用电磁波传递的信息是不需要介质的,选项B错误;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选项C错误;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传递信息,选项D错误。
11(第15界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江苏预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大B、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大C、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长【答案】C【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常数,为3×108m/s。
与频率、波长无关,选项AB错误;由波速、频率与波长的关系c=λf可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选项C正确D错误。
12.(2009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运动场馆都安装了光纤网络。
场馆中光纤的主要用途是()A.输电B.通信C.导热D.照明12.【答案】B【解析】:光纤的主要用途是传播通信,选项B正确。
13.(第14界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
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13.【答案】:B【解析】家用电器的遥控器采用红外线遥控,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和作图题1.(2006重庆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是1310Hz,其波长是m 。
1.答案:229 解析:由v=fλ得λ=v/f=83310131010m/s Hz⨯⨯=229m 。
2.(2005江苏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很大的通信方式。
当前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的通信,实际上是指 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的通信信号是在 中传输的。
.2.答案:光纤 光缆3.(200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开关电灯时收音机里会出现“喀啦”声,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开关电灯时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接收到电磁波,发出“喀啦”声。
4.(2006重庆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人类记录信息的方法很多,请举出两种现代人类记录信息的方法:(1) ;(2) 。
4.答案: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
5.(2006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向阳中学广播室想借助于双刀双掷开关控制南北两教学楼的喇叭:开关掷向A 端时南面的三只喇叭接通,掷向B 端时南北六只喇叭全部接通。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上述要求完成图中的电路图。
5.解:如图所示。
北面 南面AB 开关扩音机线间 变压器输出线四. 判断题(2002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根据你对“宽带”、“数字”、“电子信箱(电子邮件)”这几个术语的理解,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在后面的方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宽带网络可以进行电视信号的传送。
[ ](2)现在商店卖的“数字电视机”,不能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 ](3)别人给你发来电子邮件时,如果当时你的计算机没有开机,邮件也不会丢失。
[ ](4)声音经过话筒后变成的电信号是模拟信号,电报机发出的“滴滴答答”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 ](5)宽带通信线路允许更多的人同时用同一线路通电话。
[ ](6)电子邮件地址中,“@”前面的字符是这个邮箱的用户名。
[ ]三.判断题答案:(1)√(2)√(3)√(4)√(5)√(6)√四.知识综合运用题1. (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电磁波遇到平滑的金属表面会像光遇到平面镜一样发生反射,反射过程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小明与叔叔一起去参观救生艇时,发现救生艇的上方悬挂着一个由三块相互垂直的正方形薄金属平板组成的“角反射器”,如图10所示。
请你简述角反射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该救生艇悬挂角反射器的原因。
1.解析:(1)无论雷达波从哪个角度射向角反射器,反射波最终都会沿与入射方向平行的直线返回. (2)救生艇悬挂角反射器是为了让雷达能够尽快发现救生艇,在必要的时候开展营救. (注:(1)3分,(2)2分.)2. (2006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现在流行的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是一种新型的个人无线接收系统,具有语音清晰、发射功率低、待机时间长、功能多、价格合理等特点、它的使用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并可随时随图10地接听、拨打本地和国内、国际电话.表1是某一型号小灵通的部分资料数据.若这种小灵通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充电一次可使用7d ,累计通话时间为1.2h ,通话时耗电功率为平均发射功率的20倍.则:表l 尺寸(长×高×宽)约45 mm×83mm×23.5 mm质量约85g 发射功率约10 mW(平均) 电池3.6V 580mA·h 锂电池 充电器输入:AC220V 50Hz 输出:DC5.2V 320mA 充电器重约50 g 充电时间2.5~3.5 h 连续待机时间 48~200 h(1) 这部小灵通正常通话时的工作电流大约多大?(2) 小灵通开机但不通话时的状态称为待机.这部小灵通的待机电流大约多大?(3) 在没有充电器的情况下,可用一个电压略高于3.6V 的直流电源为小灵通电池临时应急充电.请你设计一个方案,用图14所示的直流电源给这部小灵通的电池充电,并画出充电的电路图.2.解: (1) 手机通话的电功率:P =200mW .根据公式P =UI ,可求得这部手机正常通话时的工作电流:I =P /U =55.6mA .(2) 这部手机的电池充电一次获得的总能量:W 总=7516.8 J ,通话时间消耗电能W 通=Pt 通=864J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待机7d 消耗的电能,W 待=W 总—W通=6 652.8J .由公式W =UIt 可求得待机电流大约为I待=W 通/ Ut 待 =3.06mA . (3) 因为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36V ,远大于被充电池的电压,所以需要串联一个阻值适宜的电阻才能充电.另串接一只电流表,观察充电电流不超过320mA ,以免烧坏电池.让直流电源的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其电路图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