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运动损伤预防

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运动损伤预防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预防运动损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不仅可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运动习惯和意识。
以下是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和建议:
热身活动:在进行任何体育活动之前,学生们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
这包括慢跑、拉伸、关节活动等,可以帮助加强肌肉、提高血液循环,减少受伤的风险。
适度训练:学生们应该进行适度的训练,避免过度训练造成的伤害。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时间。
使用适当的装备:学生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穿戴适合的运动装备和鞋子。
运动鞋应该有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可以减少对骨骼和关节的冲击。
安全环境:学校体育场地应该保持清洁、平整,避免潮湿、有障碍物或杂物。
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保持体育场地的安全,定期检查设施是否存在损坏或不安全的问题。
指导正确的动作技巧: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和讲解来教导学生正确的动作技巧。
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培养合作意识:体育活动往往涉及到合作和团队协作。
学生们应该互相帮助、照顾和支持,遵守比赛规则以及尊重裁判的判决。
这可以减少因冲突和争执而引起的运动损伤。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育中,预防运动损伤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只有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教育,我们才能让学生们健康、安全地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运动乐趣和益处。
小学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紧急处理》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紧急处理》教案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紧急处理教案引言体育运动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孩子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增加,运动损伤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并掌握紧急处理的技巧。
本教案旨在教授小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和紧急处理措施。
一、背景知识1. 什么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常见的运动损伤包括扭伤、拉伤、脱臼和骨折等。
这些损伤可能发生在任何身体部位,特别是在参加高强度运动时。
2. 运动损伤的预防重要性预防运动损伤对于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的预防措施,学生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并保持身体的强健。
二、预防常见运动损伤的方法1. 热身运动在开始任何体育活动之前,要确保学生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这包括有氧运动,如跑步或骑自行车,以及伸展运动,如拉伸肌肉和关节。
热身运动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使肌肉和关节更加灵活,从而减少受伤的风险。
2. 正确选择装备学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装备,包括鞋子、护具和服装。
正确的鞋子应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以减少对关节和肌肉的压力。
护具,如护膝、护肘、护腕等,应该根据不同运动的特殊需求进行选择和穿戴。
3.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以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例如,在跑步时,学生应该注意正确的姿势、步幅和脚部着地方式。
在橄榄球或篮球等接触性运动中,学生应该了解如何正确地撞击和防守,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4. 避免过度训练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慢性损伤。
学生应该避免过度训练,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运动休息对于身体的恢复和生长至关重要。
三、常见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措施尽管我们努力采取预防措施,但有时运动损伤还是会发生。
在出现以下常见运动损伤时,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紧急处理措施。
1. 扭伤- 首先,冷敷受伤区域以减轻肿胀。
- 然后,使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固定受伤区域,并提升受伤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肿胀。
小学体育课程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小学体育课程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至关重要,但如果不正确地进行运动或处理损伤,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正确教导学生如何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是教育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首先,预防运动损伤的最重要方法是正确锻炼和热身。
在开始任何体育活动之前,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准备他们的身体。
这可以包括拉伸、旋转和散步等活动,可以通过增加血液流动和提高关节灵活性来减少受伤的风险。
在热身之后,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以允许学生的身体适应并准备好更激烈的活动。
其次,使用适当的装备和设备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每种运动都有特定的装备和设备要求,如足球需要穿着足球鞋,篮球需要穿着适合的运动鞋。
确保学生使用正确的装备和设备可以提供必要的保护,并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装备和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性能。
在运动损伤发生时,及时且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
教育体育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应对不同类型的运动损伤。
例如,扭伤或拉伤应该及时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如果出现骨折或严重撕裂的情况,学生应该寻求专业医疗援助,并避免进一步加重伤情。
提供急救知识和培训对体育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他们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反应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除了基本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之外,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增加安全意识和知识来进一步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
例如,教育学生如何在场地上移动、正确使用装备以及遵守运动规则,都可以减少事故和受伤的风险。
此外,提供适当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活动,减少错误和不当动作导致的伤害。
总之,小学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
教育体育教师需要教导学生正确锻炼和热身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装备和设备,并提供急救知识和培训。
此外,增加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也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关键。
小学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教案引言:体育运动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和心肺功能,又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小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容易受到运动损伤的影响。
本教案将针对小学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预防和处理的指导,以确保学生们能够安全地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一、热身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热身活动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步骤。
它有助于增加肌肉的温度,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并激活神经肌肉系统。
以下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热身活动方法:1. 轻松活动:例如跳绳、踢毽子等,能够增加心肺功能,调节呼吸和血液循环。
2. 拉伸运动:如臀部和大腿的伸展、踵部的拉伸等,能够增加肌肉的柔韧性。
二、常见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 扭伤预防:a. 穿着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子提供良好的支撑。
b. 加强肌肉锻炼:特别是腿部肌肉的锻炼,以增强运动稳定性。
c. 注意营养均衡:合理摄入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物质。
2. 拉伤预防:a. 适度拉伸:在运动前进行拉伸活动,但要避免过度拉伸。
b. 加强肌肉力量:特别是运动时经常用到的肌肉群的锻炼。
c. 使用适当的装备:如佩戴护腕、护膝等。
3. 肌肉拉伤预防:a. 加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通过定期的力量训练和适量的负重锻炼。
b.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避免突然过度运动。
c. 确保休息和恢复:让肌肉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修复和恢复。
三、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1. 扭伤处理:a. 立即停止运动:在出现扭伤的瞬间停止运动,避免加重伤势。
b. 休息、冷敷、绷带和抬高:将受伤部位休息一段时间后,冷敷、绷带和抬高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c. 就医治疗:对于重度扭伤,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 拉伤处理:a. 冷敷:立即冷敷受伤部位,减轻疼痛和肿胀。
b. 保持休息:让拉伤部位休息,避免再次受伤。
c. 温水浸泡和按摩:在拉伤的24-48小时后,可以进行温水浸泡和按摩,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

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预防与急救知识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运动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发生意外伤害。
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安全,让他们能够快乐、健康地参与运动,了解体育运动伤害的预防与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常见的小学生体育运动伤害1、擦伤这是小学生在运动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
通常是由于皮肤与粗糙的表面摩擦而导致,如在跑步时摔倒在地面上。
2、扭伤多发生在关节部位,如踝关节、膝关节等。
常见于跑步、跳绳等运动中,因突然的扭转或过度伸展引起。
3、拉伤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常见于跑步、跳远等运动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时容易出现。
4、骨折较为严重的伤害,一般是由于强烈的撞击或摔倒导致。
5、鼻出血可能由于鼻部受到撞击,或者剧烈运动导致血压升高引起。
二、体育运动伤害的原因1、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运动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身体的关节、肌肉等没有活动开,就容易在运动中受伤。
2、运动强度过大超过了自身身体的承受能力,容易导致肌肉疲劳、拉伤等。
3、技术动作不正确比如在跑步时姿势不正确,或者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击球、传球的动作不规范。
4、场地和器材问题运动场地不平整、器材老化或损坏,都可能增加受伤的风险。
5、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小学生在运动中往往过于兴奋,忽视了自身的安全,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体育运动伤害的预防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进行体育运动前,要进行全身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让身体微微出汗,各部位关节、肌肉得到充分的活动。
2、合理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3、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老师的指导或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学习正确的运动技术动作,减少因动作错误而导致的伤害。
4、检查场地和器材在运动前,要仔细检查运动场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5、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运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员,避免碰撞和摔倒。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是学生们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在参加体育课程时,学生也可能会面临一些运动损伤的风险。
正确认识和预防这些运动损伤对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预防方法。
1. 扭伤扭伤是小学生在体育课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运动过程中,如果脚部受力或者姿势不正确,就容易造成脚踝扭伤。
扭伤会导致患部肿胀、疼痛,甚至出现韧带撕裂的情况。
预防方法: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并且要保持良好的体能训练,增强脚踝的稳定性。
在进行跑步、跳跃等活动时,要注意脚下的路面情况,避免踩到不平整的地面,减少扭伤的风险。
2. 膝盖损伤小学生在进行蹲跳、跑步、转身等活动时,膝盖是比较容易受伤的部位。
膝盖损伤会导致疼痛、肿胀,甚至影响活动。
预防方法: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应该注意膝盖的保护,避免过度扭转膝盖或者突然转向。
可以适当加强膝盖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
3. 摔倒受伤小学生在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时,难免会因为摔倒造成身体各部位的损伤,比如擦伤、瘀伤甚至骨折等。
预防方法: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老师应该加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正确的落地姿势和如何避免摔倒。
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设施也要得到重视,比如铺设软垫、加固护栏等。
4. 晒伤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容易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导致晒伤。
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预防方法:在户外体育活动时,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注意防晒措施,比如携带遮阳伞、戴上帽子、涂抹防晒霜等。
可以选择在阴凉处进行体育活动,避免中午阳光强烈的时段。
5. 肌肉拉伤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热身,或者动作幅度过大,就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会导致疼痛、肿胀,甚至影响活动。
预防方法:在进行体育活动前,学生应该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逐渐增加肌肉的温度和弹性。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小学低年级体育课是帮助孩子们培养运动习惯、提高体质的重要课程,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
在体育课中,小学生们可能会因为不慎、姿势不正确、或者活动过度等原因导致运动损伤,所以家长和老师们都需要关注并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损伤。
我们需要了解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
1. 扭伤扭伤是小学生体育课上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当孩子们在运动时突然踩空或踢中其他同学,可能会导致脚踝或者膝盖扭伤。
孩子们在进行跑步、跳跃、踢球等活动时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预防方法:在活动前进行热身运动,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稳定性。
老师应该对孩子们进行规范的动作指导,让他们在活动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处理方法:一旦孩子发生了扭伤,立刻停止活动,将受伤的部位用冰袋或者冷敷物进行冰敷,减轻肿胀;然后将受伤的部位绑扎好,保持休息。
如果疼痛持续或者加剧,及时就医。
2. 摔倒孩子们在体育课上进行跑步、跳跃等活动时,可能会因为姿势不正确、地面湿滑等原因导致摔倒受伤。
预防方法:老师应该提前检查运动场地的安全性,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
孩子们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姿势,避免突然改变方向或者速度。
处理方法:一旦孩子摔倒受伤,首先要观察伤势的严重程度,如果只是轻微擦伤可以用清水清洗伤口,擦上适当的消毒药膏;如果是较严重的摔伤,需要及时就医。
3. 撞伤在进行球类运动时,孩子们之间可能会因为争夺球权、抢球等原因导致撞伤。
预防方法:老师在进行球类活动时要对孩子们进行安全警示,提醒他们注意对方的位置和动作,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 拉伤在进行一些激烈运动比如跳绳、跳高时,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活动过度或者姿势不正确导致拉伤。
预防方法:老师在进行激烈运动的时候要对孩子们进行规范的动作指导,并控制活动的强度和时间。
儿童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

况,及时调整固定方法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定义:一种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 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
心肺复苏的步骤:检查意识、呼救、检查呼 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确保环境安全、避免 二次伤害、保持冷静、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年龄段, 包括儿童和成人
感谢您的观看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儿童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
演讲人
目录
01. 运动损伤预防 02. 运动损伤处理 03. 运动损伤急救
1
运动损伤预防
运动前热身
热身的重要性:预防运动损 伤,提高运动表现
热身的方法:慢跑、拉伸、 关节活动等
热身的时间:根据运动类型 和强度,一般10-20分钟
热身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 热身,注意保暖,避免受伤
紧急处理方法
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 压伤口,防止出血过多
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 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 有助于减轻肿胀
及时就医:如果伤势严重,应尽 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业医疗建议
及时就医:在发生 运动损伤后,及时 就医,避免延误治 疗
01
冰敷:在损伤发生 后,立即进行冰敷, 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等
常见运动损伤:扭伤、擦伤、 骨折等
骨折固定
01
骨折固定目的:防止骨折折固定方法:使用夹板、
绷带、石膏等固定材料
03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固定 位置要准确,松紧适度, 避免压迫血管神经
04
骨折固定后处理:定期检
查,注意观察骨折愈合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2、 运动系统:儿童少年骨 骼的化学成分与成中人不 同,含有机物较多,无机 物较少,成年人骨中有机 物和无机物含量的比例为 3:7,儿童为1:1。因此 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 易骨折而易发生畸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
从表1的统计结果来看, 篮球和足球损伤人数比率排 在前两位,主要原因是此类 项目拼抢激烈且对抗性强。 田径运动仅次于篮球和足球 ,居第三位。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6、内分泌学变化及性成 熟: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性腺的雌激素和雄激素生 成增加。一般女孩进入青 春期要早于男孩。女孩进 入高速生长期平均比男孩 早二年, 儿童的生长发育 会受营养状态和遗传因素 的影响。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5、神经系统: 儿童少年神经 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 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 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展, 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 在对儿童少年的教学训练中 ,应多采用直观的方式。活 动内容多样化,每种活动持 续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 引起神经系统的疲劳。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身体素质—灵敏
儿童少年的灵敏素 质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 提高。10岁以后灵敏度 开始提高,尤其进入青 春期后提高更明显。 15-16岁以后逐渐缓慢 下来。为此,灵敏素质 从儿童起就应着手培养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 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其含义有两个方面:
一是指在运动中发生的各种损
伤; 二是指与运动项目相关的损伤.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 --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下肢是最 易受损伤的部位,占57. 52%。根 据人体的解剖学特点,运动中下 肢承受的力量最大,由于肌肉力 量、运动疲劳以及身体协调性等 原因,很容易造成关节部位的损 伤。在调查中发现,下肢的踝关节 损伤率最高。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身体素质—力量
力量发育和肌肉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 力量的发育特点是,男生在16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 逐渐增加,16岁以后开始缓慢下来,22~23岁可达 高峰,以后又随年龄增长而减慢。而女生在13岁以 后开始缓慢并有下降趋势,16岁又回升,18~22可 达最高峰,以后又随年龄增加而减慢。男女间18~ 23 岁之间差异最大。 儿童少年在青春期以前不适宜进行过大的力量 训练,但随着肌肉的发育成熟,16~18岁以后,可 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3、心脏血管系统:儿童 心率较成年人快,随着年 龄的增加而逐渐减慢,20 岁左右趋于稳定。由于儿 童少年的神经调节机能尚 未十分完善,神经活动过 程的兴奋性较高,因而在 体力活动和情绪紧张时常 出现心跳显著增加和节律 不齐的现象。
受伤 总人 数
48人 100%
准备活动 不够充分 受伤
27 56.25 %
自我保 护意识 够受伤
6 12.5 %
动作要 领不明 确受伤
8 16.67 %
休息时间 组织教学、 场地、 少,产生 方法不妥 器材问 疲劳损伤 受伤 题受伤
3 6.25 % 2 4.17 % 1 2.08 %
缺乏保 护与帮 助受伤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身体素质—耐力
耐力发育总的趋势是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提高, 至20岁达到高峰,以后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耐力 的性别差异很明显,女孩在13岁后开始下降,17~ 18岁又逐渐回到13岁的水平,21岁又逐渐下降。12 岁以前儿童心率快,每搏输出量少,不能满足长时 期运动时机体对氧的需要,因此容易疲劳。但随年 龄的增加,心血管机能的发育成熟,耐力得到改善 和提高,因而在16岁以后进行耐力训练能提高耐力 水平。
少儿运动损伤的预防 与处理
杨威斌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Email:sportsmed_yang@
前 言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 运动的开展吸引了广大青 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 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 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了 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 但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也 有急剧增加的趋势。
表 5 受伤原因和各原因比例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三、少儿运动运动损伤的病因
据某中学医务室对2004 年伤病统计资料反映: 学生在学 校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中受伤人数达48 人, 其中一天受伤人 数多达4 人; 受伤程度较严重的有5 例, 主要是骨折, 多数是 软骨组织受伤, 最长疗程达三个多月之久。见表6。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
三、少儿运动损伤的病因
四、少儿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处理
五、少儿运动损伤的防护
六、少儿运动损伤的治疗
类 别 损伤率 头颈部 3.5% 肩 部 4.27% 表3 腰 部 8.74% 上 肢 25.97% 下 肢 57.52%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发生运动损伤的动作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身体素质—柔韧
柔韧表示关节的活动 范围,与关节周围的韧带 、肌肉的伸展性关系密切 。儿童少年关节活动范围 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 。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 这又与儿童少年骨骼的弹 性好、可塑性大有关。一 般在13岁前柔韧性最好, 13岁以后开始下降。
二、少儿运动损伤的概况--发生运动损伤的种类
不同性别、运动水平 及健康状况的学生,在参 加同一项目运动时,发生 的损伤有相同之处。见表 2
类 别 损伤率
擦 伤 13.28%
挫 伤 26.5%
骨 折 肌腱炎 脑震荡 3.43% 4.64% 0.86%
肌肉损伤 13.54%
关节扭伤 37.65%
表2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力 量
速 度 身体素质
柔 韧
灵 敏
耐 力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少儿身体素质--速度
少年儿童的速度发展 具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的 发育特点。男生在19岁、 女生在13岁以前,速度是 随年龄的增加而有所提高 。儿童少年速度的年龄发 育特点是在10~13岁增长 最快,以后男孩在19 岁, 女孩在13岁后趋于缓慢并 逐渐稳定下来。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
一、少儿身体发育的特点
4、呼吸系统: 儿童少年呼吸器官组织娇嫩,呼吸道粘膜容易 损伤。 儿童少年的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随着 年龄增长,呼吸频率逐渐减慢,肺活量逐渐增加。 由于儿童少年的神经调节机能尚未十分完善, 当进行运动时,呼吸与运动动作不能很好配合。年 龄越小,这种不协调现象越明显。因此,应指导儿 童少年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以促进呼吸器官的发 育。
如表4所示引起运动损 伤的主要动作有扭拉、跌 倒、冲撞、踢伤等,这在 对抗性运动中是最常见的 ,任何不规范的动作都会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动 作 损伤率
踢 伤 12.1%
冲 撞 15.35%
跌 倒 24.01%
挤 压 3.88%
扭 拉 35.46%
高处跳下 4.69%
其 他 4.51%
表4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1 2.08 %
表6 受伤原因和各原因比例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体育医院
Sport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Zhejiang College of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