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北师大附中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配餐作业13 诗歌形象专练

配餐作业(十三) 诗歌形象专练时间:45分钟。
分值:88分。
学生用书P375一、(2018·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第一次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颔联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描述了长安黄昏时分从乱云低垂到风急雪紧的天气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
B.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乱云和飞雪的状态,表达自己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愤怒。
C.侧面照应标题“对雪”,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到急雪回风。
D.营造了一种冷清而萧索的氛围,为下文描写室内的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做铺垫。
E.“乱云低”“风雪舞”又暗指社会的混乱动荡,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解析B项,“内心的愤怒”表述不当。
C项,正面照应标题。
答案BC2.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结合全诗分析作答。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因贫寒交困而愁苦无奈,牵挂亲人,忧国伤事的诗人形象。
(3分)前三联写诗人独对炉火,室外云低雪急,无限愁苦;最后一联通过“数州消息断”,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对国事的担忧之情。
(3分)二、(2018·河北省石家庄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11分)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东北三省三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didn't the woman wake the man up?A. She thought he had wound the clock.B. She didn't know his exact departure time.C. She has no idea of his schedule.2. What does the man remind the woman to take? tA.A bathing suit.B.A camera.C.Sunglasses.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Roommates.B.Brother and sister.C.Customer and house agent.4.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job?A.Challenging.B.Encouraging.C.Boring.5. Where is the second bank the man recommends?A. Next to the supermarket.B.Opposite the railway station.C.Beside the railway station.笫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语文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验收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赍.发(jī)迤.逦(yǐ)连累.(lěi)祈.祷(qǐ)B. 怂.恿(sǒng)訾.须(zī)憎.恶(zēng)规矩.(jǔ)C. 胆怯.(què])模.样(mú)洗漱.(shù)供.奉(gōng)D. 庇.佑(bì)埋.怨(mán)央浼.(miǎn)浸.透(jì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 拌倒拮据促狭安然无恙没精打彩B莞尔噩梦扫帚鸦鹊无声顶礼膜拜C. 沽酒玷辱通宵碎琼乱玉宁缺毋滥D. 絮烦辖制泯嘴纷至踏来伶牙俐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项是A. 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回归田园、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
B. 四百多年间,物换星移....,“百戏之祖”昆曲由盛而衰,《牡丹亭》的演出也随着昆曲的衰落而难得一见。
C.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最初是烟熏妆、雀斑脸,有些丑陋,而敖丙的造型却芝兰玉树....、风姿绰约。
D. 毕业多年不见的同学们在69周年校庆之际纷纷回到母校,萍水相逢....,真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创新型国家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教育工作者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需大力探索如何提升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B. 周杰伦最新单曲《说好不哭》上线,截至发稿,该单曲在Q0音乐等三个音乐平台销量突破695万多张。
C. 随着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宜传周的正式启幕,这场自2014年以来一年一度的“网络安全”科技共享之旅再度启航。
D.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年中,各类小视频平台的红人中,有30%正借助自身流量,涌向各个综艺平台。
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项是A. 长篇小说《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它是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文字作标题,称为“回目”,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2023届三省三校(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年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熊十力说“《中庸》本演易之书",冯友兰也把“易庸”连在一起讲,说“《中庸》的主要意思与《易传》的主要意思,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实际上,《易》《庸》很有不同。
《易》是世界观,《庸》则将它转为内在论;《易》是由天而人,对外在世界即宇宙、历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
《庸》却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是对内在人性心灵的形而上的发掘。
也正因为《中庸》主要是内在的追求意识,所以从信奉佛教的梁武帝到大讲人性的宋明理学,一直到今日的所谓“现代新儒家”,都十分重视它。
《易传》承续荀子,吸收了《老子》“道”的思想,从外在历史眼界出发,建立起天人相通的世界观;《中庸》承续孟子,也吸取了“道”的思想,从内在心性出发,建立了同样的世界观。
《中庸》的基本特征是将儒学出发点立足地的“修身”赋以世界观的形而上基石,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总纲领,从而把“人性”提到“天命”高度,进一步把“天”与“人”联结起来,发展了孟子理论。
《中庸》撇开了宽广的历史进程,显得拘谨而局促,但它在理论建构的精深紧凑上,却又超过了《易传》。
它与《易传》的共同处在于对道家世界观的吸取改造。
在道家,“道”是最高功能和实体,“天法道”(《老子》),“道"高于“天”;儒家则相反,“天”高于“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
2021-2022学年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兴许“以外卖为天” 。
《2022 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8000 万。
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
在“铁路12306”app 上,提前一小时预订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
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问,外卖成为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
历朝历代的“大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则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
寻常百姓至少要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款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主客、长幼等有序落座。
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120 道菜,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烦琐的美食套路。
外卖,把“如何吃”的繁文缛节全部去掉,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
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输堂食。
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拯救了主妇。
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做饭这件事,成为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碗瓢盆交响乐”。
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性的压力丝毫不比男性小。
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
外卖还拯救了单身一族。
早在2022 年,中国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和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2 亿,约占总人口的14%。
而美团点评曾经在去年透露,平台65%的定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用户的欢迎。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伟大的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但也应看到,决胜全面小康重任在肩,打赢三大攻坚战_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亟待进一步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正因不进则退,更应非进不可——当此之时,惟有立足当下,着眼长远,_________,苦干实干,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跑好我们手中的这一棒。
在梦想的指引下随风奔跑,就能拥有无穷的力量,抵达更高的精神境界。
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有少数人,在“个人跑”中跑得还算优秀,但到了“接力跑”中,并没有认清自己在“接力跑”中的角色定位,或是庸懒散拖、消极怠工,跑得“掉了棒”;或是今天上山、明天下河,跑得“脱了轨”。
这些都是不为未来筹谋、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
一切伟大梦想的实现,()。
这种结合启示我们:切勿丢掉团队精神。
丢掉团队精神、失去奋进动力,踟蹰不前、得过且过、_________,只会贻误发展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怀抱的伟大梦想,要靠我们来实现。
时代期待着我们,抓稳历史的接力棒,翻越一道道雄关,续写更多的传奇。
不求一时之功,不念眼前之利,多些家国情怀,多些责任担当,才能跑好自己这一棒,以行动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回答。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B.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
C.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驶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D.在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走过一段段壮丽的航程,抵达了今日开阔的水域。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时不我待宵衣旰食画地为牢鼎力B.时不我待兢兢业业画地为牢戮力C.时不我与宵衣旰食作茧自缚鼎力D.时不我与兢兢业业作茧自缚戮力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都不能有只为眼前考虑的短视行为B.都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C.都离不开“个人跑”和“接力跑”D.都是“个人跑”与“接力跑”的结合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新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

2019年东北三省三校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详解答案1.D2.C3.B4.C5.D6.A7.C8.A9.C 10.B 11.D1.D 【解析】A选项电子商务取代传统商业叙述过于绝对,电子商务只是部分取代了传统商业;B选项物流业先于电子商务产生,目前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C选项区域经济联系目前正在逐渐增强。
D选项商业布局区位因素,如市场、交通等因素对商业的影响正在减弱,所以影响商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发生了变化。
2.C 【解析】电子商务发展依赖于信息、流通等部门,导致商业网络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科技信息的发展。
3.B 【解析】 A选项云南全年的蔬菜总产量据图计算应为1880万吨左右,而广西为2780万吨左右,故云南产量小于广西。
B选项经计算海南省总蔬菜产量为600万吨左右,是三省区最低的省(区)。
C选项广西冬春菜产量占比高主要是北方消费市场的季节差的需求。
D选项海南与云南种植蔬菜的热量差异不大。
4.C 【解析】“南菜北运”可以促进生产地区与市场的融合,丰富农产品的种类,促进市场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被称为“菜篮子”工程,但不可能促进全国各地均衡发展,故不属于选项为C选项。
5.D 【解析】从题干可知,河口地区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在径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强的河口,会导致泥沙大量堆积,则形成三角洲式河口;在河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弱时,会导致海水强烈冲刷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港式河口。
甲乙两河口都有可能出现咸潮现象,但乙河口为三角港式河口,则乙河口地区潮流势力更强,更易出现海水倒灌,形成咸潮,故A选项错误;甲河口径流势力比潮流势力强,更容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B选项错误;试题中能反映出河口地区径流与潮流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无法判断河流输沙量的大小,C错误;乙河口为三角港式河口,受海水的侵蚀更严重,D选项正确。
6.A 【解析】近几年甲河口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说明河口地区泥沙沉积减少,海水侵蚀速度大于河流沉积速度,中上游修水库会导致河流携带的泥沙在库区沉积,而入海泥沙减少,A选择正确;流域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地区泥沙沉积量增加,会使“前缘急坡”向海洋扩展,C选项错误;地壳运动和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都是极其缓慢的过程,不会出现近几年“前缘急坡”的明显后退,B、D选项错误。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作业9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作业9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2)一、(2019·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5分)炒米和焦屑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
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
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
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
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
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
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
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
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
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
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
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
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
或二斗,或半石。
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
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
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
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
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
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
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
他算卦用蓍草。
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
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
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2019学年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学科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万里赴戎机,(北朝民歌《木兰诗》)答案:关山度若飞。
2.(王湾《次北固山下》)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论语·学而》)答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晏殊《浣溪沙》)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杜甫《望岳》写诗人近望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形象,流露对大自然造化之功喜答案: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陆游《游山西村》以农村热闹欢庆场景,表明对传统民俗文化赞美之情的诗句答案: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7.周敦颐《爱莲说》使身处恶浊闹世,务须独立不移、洁身自好,继续保持高洁傲岸的人格品质。
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人借用典故,希望能够戍守边防保家卫国的词句? 答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马 说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本文选自《 》,作者字退之, (朝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1分) 答案:《韩愈文选》;唐。
1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②才美不外见.( ) ③等.不可得 ( ) ④执策.而临之( ) 答案:①两马并驾。
② 通“现”,表现、呈现。
③等同,一样。
④马鞭。
11. 韩愈《送孟东野序》中记有“大凡物不平则鸣”。
作者尤其对“食马者”形象进行了传神的刻画。
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2分)答案围绕:原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表达效果:通过排比修辞,写千里遭受的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恰恰是在写现实中自己的命运遭际,淋漓尽致地刻画出食马者的自以为是、浅薄无知等来谈。
(言之成理即可) 12. 作者通过托物寓意手法,迫切表达出自己的愿望,并给古今用人者以警醒。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谈一谈用人者应当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2分)答案围绕: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重并重用人才,积极使人才充分施展才干。
(或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言之成理即可) 13.韩愈初登仕途之时写作《马说》,重在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案围绕:对千里马的同情,对食马者的愚妄无知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和讽刺,表达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渴望能够识别自己才干明君的出现等。
(言之成理即可)(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谏父田文承间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
”“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
”“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
”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
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
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今君后宫蹈绮縠①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
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
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
”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
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
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
婴卒,谥为靖郭君。
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列传》(节选)[注释]①绮(qǐ)豰(hú):丝织品的总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分)①士不厌.糟糠()②欲以遗.所不知何人()答案:①饱(或:吃饱);②给予;馈赠。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
答案:齐国的领土没有增广,您私下却积累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
16.请你分析孟尝君是如何劝谏成功的?(2分)答案:对比、类比的方法,以子孙称呼引出国事,从穿、吃两方面将后宫、仆妾与士进行对比,突出士的条件差,以公家与个人情况对比,引起思考,完成进谏。
(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琐忆琦君①我自幼因先父与塾师管教至严,从启蒙开始,读书必正襟危坐,面前焚一炷香,眼观鼻,鼻观心,苦读苦背。
桌面上放十粒生胡豆,读一遍,挪一粒豆子到另一边。
读完十遍就捧着书到老师面前背。
有的只读三五遍就琅琅地会背,有的念了十遍仍背得七颠八倒。
老师生气,我越发心不在焉。
肚子又饿,索性把生胡豆偷偷吃了,宁可跪在蒲团上受罚。
眼看着袅袅的香烟,心中发誓,此生绝不做读书人,何况长工阿荣伯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
”他一个大男人,只认得几个白眼字,他不也过着快快乐乐的生活吗?②但后来眼看五叔婆不会记账,连存折上的数目字也不认得,一点辛辛苦苦的钱都被她侄子冒领去花光,只有哭的份儿。
又看母亲颤抖的手给父亲写信,总埋怨辞不达意,十分辛苦。
父亲的来信,潦潦草草,都请老师或我念给她听,母亲劝我一定要用功。
我才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替母亲争一口气。
③古书读来有的铿锵有味,有的拗口又严肃,字既认多了,就想看小说。
小说是老师不许看的“闲书”,当然只能偷着看。
偷看小说的滋味,不用说比读正经书好千万倍。
我就把书橱中所有的小说,一部部偷出来,躲在远离正屋的谷仓后面去看。
此处人迹罕到,又有阳光又有风。
天气冷了,我发现厢房楼上走马廊的一角更隐蔽。
阿荣伯为我用旧木板就墙角隔出一间小屋,屋内一桌一椅。
小屋三面木板,一面临栏杆,坐在里面,可以放眼看蓝天白云,绿野平畴。
晚上点上菜油灯,看《西游记》入迷时忘了睡觉。
母亲怕我眼睛受损,我说栏杆外碧绿稻田,比坐在书房里面对墙壁熏炉烟好多了。
我没有变成四眼田鸡,就幸得有此绿色调剂。
④小书房被父亲发现,勒令阿荣伯拆除后,我却发现一个更隐蔽安全处所。
那是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
三面是绿呢遮盖,前面是可卷放的绿竹帘。
我捧着书静静地坐在里面看,绝不会有人发现。
万一听到脚步声,就把竹帘放下,格外有一份与世隔绝的安全感。
⑤我也常带左邻右舍的小游伴,轮流地两三人挤在轿子里,听我说书讲古。
轿子原是父亲进城时坐的,后来有了小火轮,轿子就没用了,一直放在花厅走廊角落里,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
游伴们想听我说大书,只要说一声:“我们进城去。
”就是钻进轿子的暗号。
⑥进了中学以后,高中的国文老师王善业先生,对我阅读的指导,心智的发现至多。
他知道我已经看了好几遍《红楼梦》,就教我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由小说探讨人生问题、心性问题。
知道我在家曾读过《左传》《孟子》《史记》等书,就介绍我看朱自清先生古书的精读与略读,指导我如何吸取消化。
那时中学生的课外书刊有限,而汗牛充栋的旧文学书籍,又不知如何取舍。
他劝我读书不必贪多,贪多嚼不烂,徒费光阴。
读一本必要有一本的心得,读书感想可写在纸上,他都仔细批阅。
他说:“如是图书馆借来的书,自己喜爱的章句当抄录下来。
如果是自己的书,尽管在书上加圈点批评。
所以会读书的人,不但人受书的益处,书也受人的益处。
这就叫做‘我自注书书注我’了。
”他知道女生都爱背诗词,他说诗词是文学的,哲学的,也是艺术音乐的,多读对人生当另有体认。
他看我们有时受哀伤的诗词2感染,弄得痴痴呆呆的,就叫我们放下书本,带大家去湖滨散步,在照眼的湖光山色中讲历史掌故、名人轶事,笑语琅琅,顿使人心胸开朗。
他说读书与交友像游山玩水一般,应该是最轻松愉快的。
⑦高中三年,得王老师指导至多,也培养起我阅读的兴趣与精读的习惯。
后来抗战期间,避寇山中,颇能专心读书,勤作笔记。
也曾手抄喜爱的诗词数册,可惜于渡海来台时,行囊简单,匆遽中都未能带出,使我一生遗憾不尽。
现在年事日长,许多读过的书,都不能记忆,顿觉悔恨无已。
⑧大学中文系夏瞿禅老师对学生读书的指点,与中学时王老师不谋而合。
他也主张读书不必贪多,而要能选择,能吸收。
以饮茶为喻,要每一口水里有茶香,而不是烂嚼茶叶。
人生年寿有限,总要有几部最心爱的书,可以一生受用不尽。
有如一个人总要有一二知己,可以托生死共患难。
经他启发以后,常感读一本心爱之书,书中人会伸手与你相握,彼此莫逆于心,真有上接古人,远交海外的快乐。
⑨最记得他引古人之言云:“案头书要少,心头书要多。
”此话对我警惕最多。
年来总觉案头书愈来愈多,心头书愈来愈少。
这也许是忙碌的现代人同样有的感慨。
爱书人总是贪多地买书,加上每日涌来的报刊,总觉时间精力不足,许多好文章错过,心中怅惘不已。
⑩回想当年初离学校,投入社会,越发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而碌碌大半生,直忙到退休,虽已还我自由闲身,但十余年来,也未曾真正“补读生来未读书”。
如今已感岁月无多,面对爆发的出版物,浩瀚的书海,只有就着自己的兴趣,与有限的精力时间,严加选择了。
○11我倒是想起袁子才的两句诗:“双目时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我想将第二句的“古”字改为“世”字。
因他那时只有古书,今日出版物如此丰富,真得有一双秋水洗过的慧眼来选择了。
○12所谓慧眼,也非天赋,而是由于阅读经验的累积。
分辨何者是不可不读之书,何者是可供浏览之书,何者是糟粕,弃之可也。
如此则可以集中心力,吸取真正名著的真知灼见,拓展胸襟,培养气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13清代名士张心斋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望月。
”把三种不同境界,比喻得非常有情趣。
隙中窥月,充满了好奇心,迫切希望领略月下世界的整体景象。
庭中赏月,则胸中自有尺度,与中天明月,有一份莫逆于心的知己之感。
台上望月,则由入乎其中,而出乎其外,以客观的心怀,明澈的慧眼,透视人生景象。
无论是赞叹,是欣赏,都是一份安详的享受了。
——选自《琦君散文》(有删改)(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①正襟.危坐()②糟粕.()③领略.()④享.受()答案:①jĪn ②pò③ lüè④xiǎng18.读书的欲罢不能往往是热衷态度的被激发。
请结合文章①、②两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舒婷幼年两种截然不同的读书态度及产生的原因。
(4分)答案:一是发誓此生不做读书人,原因是私塾先生过于严厉;二是发愤读书,要做个“才女”,原来是看到五叔婆因不识字而被骗,父母书信往来的艰难。
19.文中提到那花厅背面廊下长年摆着的一顶轿子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我”与小伙伴一起在那里“说书讲古’,这里提到的“世外桃源”缘于我们学过的谁的哪篇文章?而这些宝贵的读书经历又对本文作者后来人生的读书生活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3分)答案:陶渊明、《桃花源记》;读书不要求宽敞讲究的条件,只要一卷在手,便可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