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19五模语文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D【解析】A 项扩大范围。原文“这时,东面的齐,南面的楚都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

只有在越,仍是剪发文身”,A 项把范围扩大到“百越”。B 项张冠李戴。原文倒数第三段把礼

的功能演进分为三个层次,“最初”的是“体现平等性的图腾观念”,而不是“在生理上对人进行

分类的成年礼”。C 项曲解文意,“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错误,百越之人“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表明完成了成人礼,百越之礼中的“文身”才能使

他们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C【解析】曲解文意。“并没有点明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错误,文章第四段最后部分点明了

三个共同点之间的联系:“文身作为一种古礼,最初……然后……提升为别贵贱的等级标志。” 3.D【解析】因果倒置。原文: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4.C 【解析】曲解文意,材料三“此外,微信、微博类社交平台,今日头条、网易等资讯类,秒拍、美拍等视频类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类的新兴自媒体平台迅速崛起,也对市场进行了冲击”。

5.B 【解析】未然说成已然。从材料四“ 一个‘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渐行渐近”可知。

6.①把握历史机遇,抓紧时代脉搏,坚持守正创新,坚定不移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②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掌握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主动权,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

③重视受众的普及性,多迎合媒体受众的需要、兴趣、习惯等,呈现方式更直观、更大众化。

(每点 2 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C【解析】校歌展现的情感充满希望与期待,并非悲伤沉郁。

8.①“岁月钟声”就是指詹大胖子在五小的敲钟声。

②“岁月钟声”是五小孩子成长岁月的象征,五小的孩子伴随詹大胖子的钟声长大;

③“岁月钟声”代表对往昔岁月的感慨,是对时光飞逝、旧物不再产生的心灵回响。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

9.表现:①作者从“飞入芦花都不见”悟出写散文、小说所用的方法;

②作者的小说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

③张敬斋先生对《老残游记》有声有色的讲解和《老残游记》中大明湖上的对联给作者

留下很深的印象。(每点 1 分,答出三点给 3 分)

情感态度:①对五小教育理念的认同;②对母校教育的感恩。(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

10.D【解析】临:哭吊死者。

11.C【解析】废帝不是庙号。

12.C【解析】“段永知错就改”错。“暗中谋划反叛”错,“归款”是“投诚、归顺”的意思,

段永是想归顺皇上,不是要反叛。故选 C。

13.(1)只靠抢劫来的财物作为供给,安定时便如蚂蚁聚集,走投无路时便像惊鸟飞散,攻取他

在于迅速,不在于人多。(采分点:“寇抄”、“蚁鸟”、“穷”各 1 分,句意 2 分)

(2)段永在朝廷内外历任各职,在所任职的地方很有声望。轻视财物,喜欢贤能之人,朝廷与

民间因此而敬重他。(采分点:“内外”“声称”“焉”各 1 分,句意 2 分)

14.A【解析】“寻”字表明寂寞的月,照进户内,来寻觅悠闲雅静的诗人。15.【示例一以杏花为物象】①前四句,杏花飘落,花影在地,景色清幽静雅,写出诗人对杏花

的欣赏喜爱之情;②五、六两句,杏花花香盈庭,诗人与客闻香饮酒,攀挽花枝赏花,表现出诗

人爱杏花之深;③最后两句,诗人想象第二天春风劲起,满地落红,借花的凋零表达惜春之情。(每点2 分,共 3 点)

【示例二以月为物象】①前四句写月入户寻人,引人月下赏花,流露出诗人的雅趣和对月下空灵

之景的喜爱;②七、八两句写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以月代酒,借月待客,补酒薄之不足,表现

出诗人爱月之深;③九、十两句写随着月光的流转,诗人不禁忧从中来,担忧月落,表达惜月之情。(每点 2 分,共 3 点)

16.(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

17.A【解析】“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第一处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不容许怀疑,填“不容置疑”。“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

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第二处,是说优美的作品对人的

影响,显然是“耳濡目染”。“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海晏河清”指黄河的

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从原文语境来看,第三处侧重“民风”,所以填“国

泰民安”。“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第四处,句中说产生“感化功能”,不能用“耳提面命”。故选 A 项。

18.B【解析】A 项,“呼吸……清幽境界”搭配不当。C 项,“像从优美的作品中呼吸一阵清风”,括号前

已经把青年所处的“优美作品营造的境界”比作“风和日暖的地带”,故选项中“优美的作品”与前面不连贯。D 项,“像呼吸一阵清风一样享受清幽境界”,选项中“享受清幽境界”与后文的内容不连贯。

19.C【解析】句中存在两处语病,一是“美育教育”重复赘余,“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后面不能再加“教育”;二是语序不当,应先“重视”,才能“提倡”。A 项,“美育教育”重复赘余; B 项,“重视”与“提倡”的语序不当;D 项,“重视”与“提倡”语序不当,“美育教育”重复赘余。故选 C 项。

20.(1) ④【解析】“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性”这些材

料不能证明观点,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

(2)“必定”改为“可能”“有时”“也许”“或许”皆可。【解析】“必定”把或然误作必然。(3)② 修改为:就能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

【解析】原句颠倒了因果,应互换位置。

(每空 1 分,共 5 分)

21.①人应该做红花还是绿叶(或者人要当红花还是绿叶)②人应该做绿叶③举例论证(或者事实

论证)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论赛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开头的两段,可以推知双方的辩题为“人应该

做红花还是绿叶”。根据“正方三辩:人应该是去竞争做红花的”,推知正方的观点为“人应该

做红花”,进而得出反方的观点为“人应该做绿叶”。在“主持人”讲话后,双方都引述事例,所以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的论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