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来福士的商业模式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最新)来福士的商业模式与建筑设计说明书

9,278 35,723
90
600(车 位数)
高档出租公寓
北京来福士中心商场
北京来福士中心商场定位
北京人 “必逛” 的时尚中心
国际品牌标志
流行时尚
主题餐饮
----目标客户群----
中、高收入群体 企业专家及高级管理者, 公司白领 (年龄 25-45岁) 在朝阳区和东城区居住的外籍和本地人士 品牌、时尚的固定群体
集合住宅、服务公寓 、购物商场、写字 楼等多种业态
出自世界顶级建筑大 师之手,设计革新 富创意
来福士品牌的特点
于1986 年发 源自 新加 坡
城中之城!
2008年成立规模为10 亿美元的来福士中
国基金,并将旗下
四个中国来福士项 目注入基金
坐落于商业 与文化区 ,临近交 通枢纽
城市综合体项目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2008 中国房地产开发500强
2008 中国优秀企业公民
2007 最具社会责任房地产公司
2005 2003
中国卓越雇主
凯德商用
在中国33个城市拥有/管理着50家购物中心 总租赁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与北京华联及万科集团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江 哈尔滨
吉 林
呼和浩内蒙古
辽宁
新疆 西藏
甘 肃
青海i
来福士的商业模式与建筑设计
目录
• 来福士品牌 • 来福士运营模式 • 北京来福士中心 • 北京来福士中心的建筑设计
来福士品牌
来福士的前世今生
来福士的品牌由来
来福士品牌1986年发源于新加坡,是嘉德置地集团旗下最具代表性的 综合商用品牌。其名字“Raffles City”诠释了“城中之城”的革新综合发 展概念。过去二十多年,来福士品牌在国际上备受推崇,被视为一个高素 质的综合发展项目的新加坡品牌典范。

2014年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案例调研分析

2014年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案例调研分析
办公建筑面积:约72523.78 平方米;塔1:约43333.59
平方米;塔2:约29190.19平方米 写字楼总楼层:地上29层标准层层高(楼板到楼板):
3.90米标准层净高:2.70米 架高地板:350毫米 楼板荷载:3KN/m 电梯:品牌:通力;塔1:6部双轿箱,2部消防/货梯;
塔2:6部电梯,1部消防电梯 中央空调系统:地板送风中央空调系统 每层楼(使用面积)供电量:80瓦/平方米;供电:2
其他:西部首家Sony Store旗舰店、SWAROVSKI施华洛世奇、“会说话的珠宝”LOVE&LOVE、 ENZO珠宝、Donell—Do珠宝、美度表、九十潮流眼镜集合店、Donell饰品店、emoi基本生活 家居品牌、JiongBox创意盒子家居品牌、妙巴黎(Bourjois)化妆品、彩妆品牌Max Factor。
地板;通信供应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 联通
幕墙:Low-E双层玻璃幕墙 安保系统:24小时安保监控系统及保安巡视 其它指标:近80%得房率;地板送风中央空 调系统;双层轿厢高速电梯(塔1);铺设35cm 架高地板;双回路供电;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
金奖预认证;
项目概述
成都来福士广场俯视图 成都来福士广场是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之后,凯德置地在中国开发、管理和持有的又一座“来福士”品 牌系列建筑。凯德置地在全球共拥有六个“来福士”项目。成都来福士广场由国内著名建筑企业中建三局施工。
设计由来
成都来福士由世界建筑Steven Holl主导设 计,包括建筑面积75,645平方米的甲级写 字楼,73,784平方米的商场,43,228平方 米的五星级酒店、13,214平方米的服务式 公寓和27,671平方米的Boutique Office。

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案例研究

成都来福士购物中心案例研究
27
案例分析小结
S
➢ 品质:标杆作品
建筑设计、内部装修、灯光灯饰都堪称标杆级作品
➢ 品牌:半数新品
引入一半以上的新品牌、增强项目吸引力
➢ 体验:注重消费感受
通过外部体验设置、内部空间引导等设置,强化消费者体验
w
➢ 动线:方位感不强
峡谷动线的增加,造成了消费者方位感不强的问题
➢ 维护:难度大
中庭顶部水池采光虽美,但后期维护难度大,不能有污物
成都来福士广场
购物中心案例分析
2
效果图
目录
成都来福士简介 项目业态规划 项目设计亮点 项目案例小结
3
核心理念
The soul of Raffles
每一座来福士建筑均出自世界知名大师的手笔。
Every Raffles City is a masterpiece by a world-famous architect.
17
目录
成都来福士简介 项目业态规划 项目设计亮点 项目案例小结
18
外部广场
通过旱喷、节点广场、大屏幕等设置、实现项目与人群的 第一次互动----外部互动。同时聚集人气
大屏幕前,设置环绕 广场,让两者互动、 可更好的实现人流聚 集
设置旱喷,以孩子带 动家庭的聚集
19
顶\底部细节
通过灯光形成的几何纹样、提升空间品质的同时、实现引 导消费人群前行的功能
每一座来福士都是城市核心地标。
Every Raffles City is the signature landmark of a city.
4
项目区位
位于人民南路与一环路的交汇处 与地铁一号线站点接驳
人 民 南 路 一环路

来福士广场调研

来福士广场调研

来福士广场建筑特色调研报告2012年10月12日,我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大一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幸在国际建筑大师Steven Holl的作品——成都来福士广场进行调研。

在半天的调研时间中,本人既哲服于大师的精妙手笔,同时也理解到了每栋建筑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建筑真理,就算是国际大师也不例外。

本人对对该建筑难以一一总结,下面简单谈谈我的感受:一、第一感受第一眼看到来福士广场,我就喜欢上了它。

首先,它或者说是它们(来福士广场是由5栋建筑构成)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每栋建筑都有中空的地方,也都是用几个面切成的。

从远处看,有一种错觉——每栋建筑都挺薄,其实不然。

这应该就是大师想要达到的效果。

其次,走到景观广场,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

不同于成都其他一些广场(如九方、凯丹广场),里面的绿化做的相当“随性”,地面上草皮是种植在方块里,而且方块也像是调皮的小孩一般,随意的分布,但反而给我一种和谐舒服的感觉。

第三,不得不说的就是水的分布了,在景观广场有三个水池,命名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水池形状都不相同,给我的感觉也从轻松舒畅到潺潺悦耳再到宁静致远各不相同。

我询问过一个在广场的老者,他的回答就是看起都很舒服。

二、来福士广场大体位置来福士广场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处即跳伞塔路口以南(原四川省博物馆地块),地铁1号线和3号线在商场下面的负2楼,有通道直达地下二层,交通便利。

可以说它在是蓉城市中心,于省体育馆,数码广场形成呼应,构成一个不小的商圈。

广场的开口朝着人民南路主干道,形成一种有利于汽车,行人进入的态势。

其基本布局是围绕中心的景观广场排布。

出入口有多个,两个在地面一楼,两个在地下,还有一些其它的出入口,方便开车来的顾客。

三、建筑高度与公共广场特色来福士广场最高高度123米,可以说是高层建筑了。

它的高度不是单一的一栋高,而是几栋同高,走进向上看,给人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

更显著的特色是它的中空设计与切面设计,中空设计为建筑带来了留白的美感,二切面设计则让建筑给人不那么厚重的感觉。

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

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

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作者:杜扬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8期摘要: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象征和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标志,深刻地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

广场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与规划,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以及城市的形象。

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与调研,深入剖析了其公共空间系统的设计特色,论述了城市公共空间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成都来福士广场;公共空间;景观分析;公共艺术成都作为我国西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条件优越,城市环境优美,其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成都来福士广场于2012年落成开放,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大型清水混凝土建筑综合体,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被喻为“切开的泡沫块”。

在当前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进一步推广与深化的背景下,这样国际性质的现代公共空间的打造,为成都市及西南地区的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广场概述成都来福士广场(Chengdu Raffles City)是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之后,新加坡凯德置地在中国自主开发、管理和持有的又一座“来福士”品牌系列建筑。

广场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交汇点,对面就是四川省体育馆,坐拥蓉城最负盛名的商业、零售、餐饮、娱乐中心,连通地铁中转站,规模化吸纳人流。

成都来福士广场传承来福士“城中之城”的概念,以丰富全面的公共态度、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富有文化底蕴的设计元素,成为成都市区又一极具时代性和现代感的城市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由国际知名设计师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亲力打造。

斯蒂芬·霍尔于1947年生于美国,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

他对空间和光的关注与研究使其自成一派,创造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成功的建筑范例,成为新一代建筑师中的领袖级人物。

城都来福士

城都来福士

来福士项目基本介绍:项目位于成都市中心、CBD核心区域,东临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办公及住宅区,南临四川省文物勘察研究院,西临人民南路四段,北临数码大厦。

紧邻成都市地铁一号线及三号线,商场(地下部分)有直接通道通往地铁。

项目地址: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3号建成时间:2012年(开盘时间:2009 交房时间2011)项目各类指标:项目研究2006年11月29日,凯德置地通过旗下公司以近8.7亿元的价格竞得成都市一面积32,574平方米的商用地块,拟建成公司在成都的第一个大型综合建筑,并命名为成都来福士广场。

[3]成都来福士广场竖立于历史悠久的四川博物馆旧址,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投资额44亿,它由举世闻名的建筑大师Steven Holl精心设计,汇集了国际甲级写字楼、购物中心、国际高端服务公寓、酒店和珍藏单位于一身。

成都来福士广场继续传承来福士“城中之城”的概念,以丰富全面的业态、低碳环保的建筑理念、特立独行的设计风格、富有文化历史底蕴的设计概念亮相蓉城,为蓉城再添潮流砝码。

设计由来成都来福士由世界建筑大师Steven Holl主导设计,包括建筑面积75,645平方米的甲级写字楼,73,784平方米的商场,43,228平方米的五星级酒店、13,214平方米的服务式公寓和27,671平方米的Boutique Office。

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成都来福士项目中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屋顶与裙楼绿化、就地取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并已经申请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金奖。

绿色建筑:已申请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发的LEED金奖。

如使用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和利用、屋顶绿化、就地取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建筑的号召,至力于为居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同时,引领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大化的对城市做出贡献。

(完整版)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完整版)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一:设计理念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推荐-成都来福士广场清水白色混凝土施工方案 精品

推荐-成都来福士广场清水白色混凝土施工方案  精品

成都来福士广场清水白色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第一部分对清水混凝土的理解1.1 清水混凝土的概念清水混凝土(As-cast Finish Concrete/BareConcrete)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

它属于高质量的混凝土,是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最自然的材料,可以用最纯粹、最简单的语言来叙述建筑,所谓的“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最高级的审美就是自然。

1.2 清水混凝土的特点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

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

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幸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

悉尼那角如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

说的直白一点也就是现浇出的混凝土,拆完模之后是什么效果,做完清水保护后就达到什么效果,不过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

1.3 清水混凝土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时,混凝土因其力学特性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到20世纪中期,建筑家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具体利用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等材质对人的感官及精神的影响和刺激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

到20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现在欧洲,北美州等发达国家,尤其在日本,一种被认为更接近于东方禅学无为而为思想的精神世界被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融入在其设计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中,在混凝土施工中经脱模之后所呈现的自然纹理在禅缝与螺栓孔的划分限定下,传达出一种其他人工建筑材料无法模仿的天然质朴与厚实,籍四季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气质.成为最具东方文化色彩的建筑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中的商业综合体设计
--以成都来福士广场为例的案例分析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明,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起。

同时随着人们日常的生活需要多样化,高层建筑由原来的独立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合了办公、酒店、餐饮、娱乐、商业等多功能融为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

与普通的单体高层建筑不同,商业综合体不仅需要单独考虑每一个单体的形态、功能、结构等一系列基本高层建筑的参数,更多的则需要考虑各个单体的组合以便更好的反映商业综合体作为“微型都市生活体”的这一意识形态。

项目简介:建于原四川历史博物馆旧址,位于成都市主干道人民南路与一环路交汇点,主要通过半围合式塔楼布局烘托出中心广场的公共休闲空间,裙房和地下空间为一个与地铁站相连的超级时尚购物中心,五栋白色的混凝土清水塔楼则包含了国际甲级写字楼、酒店及国际高端服务公寓、城市豪宅等复合功能,并且收放自如地在塔楼之中嵌入诸多商业和公共空间,同时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室外活动休闲和体验空间,正如霍尔所说“建筑就是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城市体验,让建筑与人和谐共生,所以我们在来福士广场设计了非常好的公共空间。


下面结合着本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层商业综合体进行分析和理解:
一:设计理念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高层建筑组团设计中的理念:强调整体化的都市功能与形式、建筑体的多孔隙性、还空间于市民、融入三峡理念的中庭广场、用现代环保技术打造超级绿色建筑等概念,希望带给成都市民一种兴奋的体验。

城市在眼前缓缓展开,可以感受到来福士这个“城中之城”的城市内涵。

他所述说的建筑体的孔隙性,以及还空间于市民,这些理念更好的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人与建筑的互动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如下图所示:
A:建筑的孔隙性:大部分高层建筑着重表达外观世界,对内部的表达以服务和装修环境表达居多,当然这无可厚非,但是成都来福士给了我们另外的一种探索研究的可能性:
1.与封闭的具有使用者局限性的屋顶花园不同,这里以开放的屋顶平台来取代,增加了建筑本身的活力和屋顶平台的利用率,把服务对象扩充到整个市民。

2.高层建筑多以整体完整的形象出现,当然这可能会跟结构有莫大的关系,但是毕竟高层建筑竖向空间单一,普通的裙房低层屋顶平台并不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方式会更便捷的满足高层人流对于外部环境空间的心理需要。

B:还空间与市民:从草图中可以看出,霍尔摒弃了两种传统的高层综合体的平面布置形式,一种是把高层放在中间,底层以裙楼相连;另一种是高层位于一侧或者两侧。

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就是忽略了高层建筑的内环境设计。

跟孤立的高层建筑尤其是那些拼造型、拼立面的建筑不同的是,这是一个高层的建筑组群,因此此案例中基地环境的营造是很值得学习的。

所以我们从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去看来福士的时候它是很动人的,把建筑看作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考虑与城市的和谐相接,界面连续,除了创造一个造型新颖、优美的建筑形象,同时恰当体现现代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尊重,显示现代综合体建筑中别具一格的高层主体。

建筑形式具有的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几何形式,突出建筑的时代感与标志性,尤其是那种由高层建筑围合出的内向空间,为所有的使用者提供了更丰富更舒适的环境体验。

放到整个城市设计层面来看,它的围合性空间恰如其分的体现出了霍尔的还空间于市民的宗旨,整体上丰富城市轮廓线,着重细部的推敲,增强建筑的标志性与独创性。

二:高层建筑时代性与地域性
很显然时代性是每一座当代建筑都会表达的东西,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大量的高层建筑形成了丰富生动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尤其是大量CBD中心的兴建,它们的群体性的整体面貌将高层建筑的时代性表达的淋漓尽致,当然我想这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现代生活对方便、快捷、效率的追求,集中效应与效益的追求土地利用等一系列原因。

但是说到地域性则并不亦然,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城市的高层建筑或多或少的甚至有些基本雷同的情况。

那么在这个案例里面关于来福士的探讨些许带些牵强附会但是还是差强人意:
或许这种地域性表达的必要性与否会是另外一个争论的话题,但是至少在这里我想述说的是这个案例中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这方面我想表达最突出的就是对于成都休闲城市和成都人本土生活方式的表达上:
引用霍尔的原话来说:成都人喜欢晒太阳、喝茶的悠闲生活,来福士设计了咖啡厅、餐馆等为人们提供消磨时间的休闲场所。

引入时尚、健康、绿色的都市元素,让建筑成为集居住、工作、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建筑尊重成都本土生活方式,围合院落“还空间于市民”,牺牲大量的商业面积转而修建大面积无阻隔的公共休闲区域,满足成都人“晒太阳”的幸福期待。

独特“三峡”景观设计,凝聚巴蜀文化精髓,令建筑富有浓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气息,同时兼顾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开放的交流方式。

同时此案例中的中庭设计,非常人性化,外面很多露天餐饮,中庭内部也有休闲娱乐的,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入口能到中庭去休闲、消费等。

来福士的公共空间非常亲近成都市民的休闲习惯。

露天餐饮,阳光映射在建筑群落中,喝咖啡,或打麻将,成都式的休闲生活都被考虑到在内。

当然还有一些过于牵强附会的东西,比如:所描述的三个水池在广场上高低错落,分为三层,分别代表年、月、日。

西陵峡水景代表一年12个月。

巫峡水池中,365块石材方砖和铸模玻璃方砖象征了一年中的365天。

每七个方砖的排列稍稍错位,象征周。

较大错位的方砖象征农历二十四节气。

试想也是,作为外国人的霍尔怎么会就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城市给理解了呢,不过他却抓住了城市的灵魂,更让人佩服的是把成都的本土生活方式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

三:设计方法与细节
1.“切开的泡沫块”,霍尔以此来描述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建筑形态。

所有建筑的立面角度并不是随便放置。

来福士广场的空间切割是完全按照地块上太阳起落的角度而设计,甚至还考虑到经纬度、阳光风向的因素。

为了让综合体本身及周边的住宅能够享受到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日照,霍尔十分精确地根据成都来福士广场所在地块的经度和纬度,依照自然光照的角度切割五栋塔楼。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个稍显奇特的造型跟设计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2.室内设计,设计师会把来福士的商场空间分为五个部分:龙门、大峡谷、巫峡、西陵峡、瞿塘峡,设计也跟着不同峡谷的自然风光个性在走,这样就会给气氛浓厚的商业氛围多了一层理念和精神上的别样体验。

3.环保绿色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对当下我国建筑行业自身的一个促动。

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成都来福士项目中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用、屋顶与裙楼绿化、就地取材、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
用等节能环保措施。

同时成都来福士广场由468 个地热井供热和制冷,广场中巨大的池塘可回收雨水,天然草地和睡莲带来了天然的冷却效果。

这种有效的对资源高效的利用和回收无疑是当前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一个小的缩影4.整个建筑采用了大体量的清水混凝土,据知成都来福士是我们全国最大体量的一个清水混凝土综合体,而且是结构清水混凝土,一般做清水混凝土只是一个建筑的装饰,脱离了建筑的建构基础和概念,成都来福士是结构清水混凝土,还原了建筑本身具有的结构美。

但是同时带来的问题,造价随着剧增,从另一个方面是对部分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当然这一直是个矛盾。

因此对于这种高层外立面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建的必要性,需要设计师和开放商共同协调。

四:结论
总体来说,成都来福士这个项目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五栋高层建筑巍然耸立,但是每天数以万计的人们在里面办公,购物,生活。

周边的人群早上晚上在广场上晨练,休息。

这正是建筑师“微型都市生活体”理念的深刻体现。

现在这个建筑自身的洋气质充分融入到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对于在我国各地大量在建或者规划的类似高层商业综合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