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模拟报告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全)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2.当PB,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

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

于是有(h、d单位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

流体仿真实验报告

流体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流体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流体仿真软件的操作和功能。

3.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流体力学理论,提高对流体流动现象的认识。

4. 掌握流体仿真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仿真实验主要基于流体力学理论,运用计算机模拟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流动过程。

实验中,需要根据流体流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仿真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流体流动方程,得到流体流动的分布和特性。

三、实验软件及设备1. 软件名称:Fluent2. 设备:计算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四、实验内容1. 仿真实验一:层流和湍流的对比(1)实验目的:验证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特性。

(2)实验步骤:1)建立层流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建立湍流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3)对比层流和湍流的流动特性,分析结果。

(3)实验结果:层流:流体流动平稳,流速分布均匀;湍流:流体流动复杂,流速分布不均匀,存在涡流和湍流脉动。

2. 仿真实验二: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1)实验目的:研究流体在圆管中的流动特性,验证达西-韦斯巴赫公式。

(2)实验步骤:1)建立圆管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对比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3)验证达西-韦斯巴赫公式。

(3)实验结果: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达西-韦斯巴赫公式的准确性。

3. 仿真实验三:流体在弯管中的流动(1)实验目的:研究流体在弯管中的流动特性,分析局部阻力系数。

(2)实验步骤:1)建立弯管模型,设置参数,进行仿真计算;2)对比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分析误差;3)分析局部阻力系数。

(3)实验结果: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局部阻力系数与理论值相符。

五、实验结论1.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流体力学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2. 掌握了Fluent软件的操作和功能,提高了流体仿真的能力。

3. 对流体流动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六、实验体会1. 流体仿真实验是一种有效的科研手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流体力学理论。

cfd仿真分析报告

cfd仿真分析报告

CFD仿真分析报告1. 研究背景和目的本报告旨在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方法对某个特定问题进行仿真分析,并提供详细的模型设置、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

2. 模型设置2.1 几何模型在本次仿真分析中,我们选取了某个具体的几何模型进行研究。

该几何模型包括了各种流体流动的关键部分,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2 边界条件为了模拟真实的流体流动情况,我们设置了合适的边界条件。

这些边界条件包括了流体的入口速度、出口压力、壁面摩擦等。

通过调整这些边界条件,我们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流体流动情况。

2.3 流体属性在仿真过程中,我们需要指定流体的物理属性,如密度、粘度等。

这些属性值对于模拟流体流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3. 计算方法3.1 Navier-Stokes方程在本次仿真分析中,我们采用了Navier-Stokes方程来描述流体流动的行为。

Navier-Stokes方程是基于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推导出来的,可以有效地描述流体流动的各种现象。

3.2 数值方法为了求解Navier-Stokes方程,我们采用了某种数值方法。

在本次仿真分析中,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数值方法,并结合计算资源的可用性进行计算。

3.3 网格划分为了进行计算,我们需要将几何模型划分为离散网格。

这些网格用于存储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并且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更新。

4. 结果分析4.1 流体流动分布通过仿真计算,我们得到了流体流动的分布情况。

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位置的流速、压力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流体在几何模型中的流动情况。

4.2 流体特性分析基于仿真结果,我们可以对流体的特性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特性包括了流体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湍流情况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3 敏感性分析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

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本次流体力学综合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结合,使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实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训,我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流体力学基本实验(1)流体流速分布测量实验通过实验,我学习了流速分布的测量方法,掌握了流速分布曲线的绘制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流速分布曲线呈现出明显的抛物线形状,符合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

(2)流量测量实验在流量测量实验中,我学习了流量计的使用方法,掌握了不同流量计的优缺点。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流量测量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伯努利方程实验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我加深了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学会了如何运用伯努利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伯努利方程在流体力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1)管道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在管道摩擦系数测定实验中,我学习了管道摩擦系数的测量方法,掌握了不同管道的摩擦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管道摩擦系数与管道材料、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2)弯管流量测量实验弯管流量测量实验使我了解了弯管对流体流动的影响,学会了如何测量弯管流量。

实验结果表明,弯管流量与弯管角度、管道直径等因素有关。

(3)流体阻力实验流体阻力实验使我掌握了流体阻力系数的测量方法,了解了流体阻力系数与流体特性、管道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流体阻力系数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实验技能提高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流体力学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实验仪器、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分析实验数据,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理论知识深化在实训过程中,我结合实验现象对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思考,使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对流体力学的基本方法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流体仿真运用实验报告(3篇)

流体仿真运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体仿真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流体仿真模拟可以预测流体在管道、设备等不同环境下的流动特性,为工程设计、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有力支持。

本实验旨在通过流体仿真软件对实际工程中的流体流动问题进行模拟,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吻合程度,提高学生对流体仿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流体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理解流体仿真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3. 培养学生运用仿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的差异,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三、实验内容1. 选择合适的流体仿真软件,如FLUENT、ANSYS CFX等;2. 根据实验要求,建立流体流动模型,包括几何模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等;3. 设置物理模型,如流体性质、湍流模型、求解器等;4. 运行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5. 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选择流体仿真软件,如FLUENT;(2)准备实验所需的流体性质、湍流模型、边界条件等参数;(3)了解实验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验数据。

2. 建立流体流动模型(1)导入实验设备的几何模型;(2)进行网格划分,选择合适的网格类型和密度;(3)设置边界条件,如入口、出口、壁面等。

3. 设置物理模型(1)设置流体性质,如密度、粘度等;(2)选择湍流模型,如k-ε模型、k-ω模型等;(3)设置求解器,如SIMPLE算法、PISO算法等。

4. 运行仿真(1)启动仿真软件,运行仿真;(2)监控仿真过程,确保仿真顺利进行。

5. 分析结果(1)提取仿真结果,如速度、压力、温度等;(2)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3)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对比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发现仿真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流体仿真在工程中的可靠性。

2. 仿真结果分析(1)分析速度分布,观察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情况;(2)分析压力分布,了解流体在管道中的压力损失;(3)分析温度分布,掌握流体在管道中的热交换情况。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报告引言: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流体力学性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了解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加深对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容器装满了水,并通过一个小孔使水流出。

通过测量水的高度和流量,我们可以了解到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小孔的面积增大时,流出的水流量也随之增加,而当容器的高度增加时,流出的水流量也会增加。

实验二:流体动力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水泵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泵的转速和水管的直径,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泵的转速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也会增加,而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速度会减小。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速度和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水流速度增加时,压力会减小。

实验三:流体粘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粘度计和一种称为甘油的液体。

通过测量液体在粘度计中的流动时间,我们可以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实验结果表明,甘油的粘度较大,流动时间较长,而水的粘度较小,流动时间较短。

这表明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实验四:流体流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流量计和一段水管,通过改变水管的直径和流速,我们可以观察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当水管的直径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而当流速增加时,水流的流量也会增加。

同时,我们还发现,水流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流速增加时,流量也会增加。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流体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我们发现,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并且不同液体的粘度是不同的。

此外,我们还发现,流体的流量和流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工程领域的流体力学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

流体力学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流体力学实验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工程、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为了提高我们对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流体力学实验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加深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本次实训共进行了五个实验,分别为:1. 沿程阻力实验:通过测定流体在不同雷诺数情况下,管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学会体积法测流速及压差计的使用方法。

2. 动量定律实验:测定管嘴喷射水流对挡板所施加的冲击力,测定动量修正系数,分析射流出射角度与动量力的相关性,加深对动量方程的理解。

3. 康达效应实验:观察流体流动,发现某些问题和现象,分析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毛细现象实验:研究毛细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了解毛细现象在工程中的应用。

5. 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能及传质实验:了解填料塔的构造,熟悉吸收与解吸流程,掌握填料塔操作方法,观察气液两相在连续接触式塔设备内的流体力学状况,测定不同液体喷淋量下塔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曲线,并确定一定液体喷淋量下的液泛气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沿程阻力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雷诺数情况下,管流的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

结果表明,随着雷诺数的增加,沿程水头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均有所减小,说明层流和湍流对流体阻力的影响不同。

2. 动量定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管嘴喷射水流对挡板所施加的冲击力与射流出射角度密切相关。

当射流出射角度增大时,冲击力也随之增大,说明动量修正系数在动量方程中的重要性。

3. 康达效应实验:通过观察流体流动,我们发现当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流体会沿着物体表面流动,这种现象称为康达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康达效应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飞机机翼的形状设计等。

流动流体综合实验报告(3篇)

流动流体综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流体力学实验设备,如流量计、压差计等。

3. 通过实验,了解流体流动阻力在工程中的应用,如管道设计、流体输送等。

4.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流体流动阻力理论,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流体流动阻力主要分为直管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直管摩擦阻力是由于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与管道壁面产生摩擦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局部阻力是由于流体在管道中遇到管件、阀门等局部阻力系数较大的部件时,流动方向和速度发生改变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直管摩擦阻力计算公式为:hf = f (l/d) (u^2/2g)式中:hf为直管摩擦阻力损失,f为摩擦系数,l为直管长度,d为管道内径,u 为流体平均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局部阻力计算公式为:hj = K (u^2/2g)式中:hj为局部阻力损失,K为局部阻力系数,u为流体平均流速。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 实验台:包括直管、弯头、三通、阀门等管件。

2. 流量计:涡轮流量计。

3. 压差计:U型管压差计。

4.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

5. 计时器:秒表。

6. 量筒:500mL。

7. 仪器架:实验台。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台,安装直管、弯头、三通、阀门等管件。

2. 连接流量计和压差计,确保仪器正常运行。

3. 在实验台上设置实验管道,调整管道长度和管件布置。

4. 开启实验台水源,调整流量计,使流体稳定流动。

5. 使用压差计测量直管和管件处的压力差,记录数据。

6. 使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温度,记录数据。

7. 计算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8. 重复步骤4-7,改变流量和管件布置,进行多组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 记录实验管道长度、管径、管件布置等信息。

2. 记录不同流量下的压力差、流体温度等数据。

3. 计算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4. 绘制直管摩擦阻力损失与流量关系曲线、局部阻力损失与流量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流体流动阻力理论,即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随流量增加而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力学模拟上机实验报告
班级:石工1504姓名:宋学玲学号:1502010403
实验二二维有障碍通道内流动
一、计算目的
1.初步掌握软件的操作与边界条件设计方法;
2.通过计算了解障碍通道内流体流动的计算。

二、物理问题
设流体在一两维有障碍通道内的流动,左边流入,右边流出,如下图所示:
三、模拟实验
1)在Gambit中建立几何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入口出口,注意出口有两个。

2)用Fluent模拟软件,进行求解之前,设入口速度为1,出口两边界的权重,将材料换成液态水。

3)进行500次迭代,画出速度(见图二)、压力图(见图三)。

图一模板迭代图
图二模板流场速度图
图三模板流场压力图
四、创新实验
1)设计新的障碍几何图,如图四所示。

其中domain的长宽不变,圆的半径为1,矩形长宽分别为4、2。

图四设计障碍几何图
2)设计好几何后,按照模板步骤网格化、设置边界,利用Fluent模拟,画出流场图、压力图如下。

图五新模板流场图
图六新模板压力图
五、实验总结
通过此次学习,学会了利用Gambit做出有障碍通道几何图,并利用Fluent 模拟,实验过程相对顺利,感谢老师的教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