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几何形位测定

合集下载

第三章-轨道几何形位

第三章-轨道几何形位

第三章轨道几何形位3.1 概述轨道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3.1.1 轨道几何形位的基本要素轨距:在轨道的直线部分,两股钢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水平:两股钢轨的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或保持一定的相对高差方向:轨道中线位置应与它的设计位置一致前后高低:两股钢轨轨顶所在平面(即轨面)在线路纵向应保持平顺轨底坡:为使钢轨顶面与锥形踏面的车轮相配合,两股钢轨均应向内倾斜铺设轨距加宽:在轨道的曲线部分,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根据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的要求,将小半径曲线的轨距略以加宽外轨超高:为抵消机车车辆通过曲线时出现的离心力,应使外轨顶面略高于内轨顶面,形成适当的外轨超高缓和曲线:为使机车车辆平稳地自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进入直线),并为外轨逐渐升高、轨距逐渐加宽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应设置一条曲率和超高渐变的缓和曲线3.1.2 控制轨道几何形位的重要性3.2 机车车辆走行部分构造简介转向架的主要功能是:将车体荷载均匀分配于轮对,保证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并降低轮对振动对车体的影响。

3.2.1 转向架的构造和类型重要概念全轴距:同一机车车辆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固定轴距:同一转向架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车辆定距:车辆前后两转向架上车体支承间的距离3.2.2 轮对对轮对的要求是: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应在强度足够和保证一定使用寿命的前提下,自重最小,并具有一定弹性,以减小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应具备阻力小和耐磨性好的优点,以降低牵引动力损耗并提高使用寿命;应能适应车辆直线运行,同时又能顺利通过曲线,还应具备必要的抵抗脱轨的安全性。

踏面: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轮缘:突出的圆弧部分,是保持车辆沿钢轨运行,防止脱轨的重要部分;车轮内侧面:轮缘内侧面的竖直面;车轮外侧面:与车轮内侧面相对的竖直面;车轮宽度:车轮内外两侧面之间的距离;轮辋:车轮上踏面下最外的一圈;轮毂:轮与轴互相配合的部分;幅板:联接轮辋与轮毂的部分,幅板上有两个圆孔,便于轮对在切削加工时与机床固定并供搬运轮对之用。

轨道几何形位(几何尺寸)

轨道几何形位(几何尺寸)

算例:
容许偏差:弦测法客运专线+-3mm,20m弦 长。 曲线:R=10000m,实设应为:f=5mm; 正常范围:2~8mm. R2=102+(R-f)2 近似:R=50000/f 计算得出: R=25000m~6250m均为正常。 曲线长度及偏角、圆顺性合适即可。
五、轨底坡(列车平稳性来设)
三、前后高低(纵向水平):
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称为前后 高低。 ±4mm/10m弦长(站线:±6mm/10m) 目视平顺。
静态不平顺:
– 新铺或经过大修后的线路,即使其轨面是平顺的,但是经过
一段时间列车运行后,由于路基状态、捣固坚实程度、扣件 松紧、枕木腐朽和钢轨磨耗的不一致性,就会产生不均匀下 沉,造成轨面前后高低不平,即在有些地段(往往在钢轨接 头附近)下沉较多,出现坑洼,这种不平顺,称为静态不平 顺;
曲线上外轨顶面应高于内轨顶面,形成一定超高度,以使车体重 力的向心分力得以抵消其曲线运行的离心力。
– 轨底坡:
轨道两股钢轨底面应设置一定的轨底坡,使钢轨向内倾斜,以保 证锥形踏面车轮荷载作用于钢轨断面的对称轴。
3、从轨道的纵断面上看: 轨道的几何形位包括轨道的前后高低。
– 钢轨顶面在纵向上应保持一定的平顺度,为
原因:
– 如果在延长不足18 m的距离内出现水平差超
过4 mm的三角坑.将使同一转向架的四个车 轮中,只有三个正常压紧钢轨,另一个形成 减载或悬空。 – 如果恰好在这个车轮上出现较大的横向力, 就可能使浮起的车轮只能以它的轮缘贴紧钢 轨,在最不利的情况下甚至可能爬上钢轨, 引起脱轨事故。 – 因此,一旦发现,必须立即消除。
量测方法:
直 线 : ±4mm/10m ( 站 线 及 专 用 线 : ±5mm/10m ) - - 设 计 中 曲 线 应 大 于 20m,取10m整倍数。 曲线:正矢20m弦,矢度查表。(大机作 业用激光来量测),具体量测:先分 点:10m弦一个点。

轨道几何尺寸

轨道几何尺寸

轨道几何尺寸①起来摆龙门阵电梯直达火车头发表于 2014-2-24 18:29 |只看该作者||轨道几何尺寸直线轨道的几何尺寸轨道的几何形位按照静态与动态两种状况进行管理。

静态几何形位是轨道不行车时的状况,采用道尺等工具测量。

动态几何形位是行车条件下的轨道状况,采用轨道检查车测量。

本书仅介绍轨道几何形位的静态作业验收标准,其余内容可参见《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一、轨距轨距是指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因为钢轨头部外形由不同半径的复曲线所组成,钢轨底面设有轨底坡,钢轨向内倾斜,车轮轮缘与钢轨侧面接触点发生在钢轨顶面下10~16mm之间,我国《技规》规定轨距测量部位在钢轨顶面下16mm处,如图2-4所示,在此处,轨距一般不受钢轨磨耗和肥边底影响,便于轨道维修工作的实施。

目前世界上的铁路轨迹,分为标准轨距、宽轨距和窄轨距三种。

标准轨距尺寸为1435mm。

大于标准轨距的称为宽轨距,如1524mm、1600mm、1670mm等,用于俄罗斯、印度技澳大利亚、蒙古等国。

小于标准轨距底称为窄轨距,如1000mm、1067mm、762mm、610mm等,日本既有线《非高速铁路》采用1067mm轨距。

我国铁路轨距绝大多数为标准轨距,仅在云南省境内尚保留有1000mm轨距。

台湾省铁路采用1067mm轨距。

也有少数地方铁路和工矿企业铁路采用窄轨距。

为使机车车辆能在线路上两股钢轨间顺利通过,机车车辆的轮对宽度应小于轨距。

当轮对的一个车轮轮缘紧贴一股钢轨的作用边时,另一个车轮轮缘与另一股钢轨作用边之间便形成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称为游间,如图2-5所示。

轮距和轮对宽度都规定有容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若轨距最大值为Smax,最小值为Smin,轮对宽度最大值为qmax,最小值为qmin,则游间最大值游间最小值我国机车车辆的轮对宽度q值见表2-1,轮轨游间见表2-2。

车轮名称轮轨游间δ值(mm)最大正常最小机车轮 45 16 11车辆轮 47 14 9轮轨游间δ的大小,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轨道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铁道工程-第六章轨道几何形位之轨道不平顺教学教材

铁道工程-第六章轨道几何形位之轨道不平顺教学教材

01
02
03
04
在轨道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测量和施工方法的限制,可能导致轨道不平顺。
自然条件的变化,如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会直接导致轨道几何形位的改变。
列车通过时对轨道产生的压力和振动,可能导致轨道几何形位的微小变化。
轨道基础设施的长期使用和自然老化,可能导致轨道几何形位的改变。
轨道不平顺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通过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检测,记录轨道的动态变化,包括加速度、速度等参数。
03
02
01
轨道不平顺的检测技术
通过调整轨道的高程、水平、方向等几何尺寸,控制轨道不平顺。
调整轨道几何尺寸
选择合适的轨道材料,提高轨道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不平顺的产生。
更换轨道材料
通过优化列车的运行速度、加速度等参数,减少对轨道的冲击和振动,控制轨道不平顺。
优化列车运行方式
Hale Waihona Puke 轨道不平顺的控制方法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测和维护,保持轨道几何尺寸的稳定。
加强轨道维护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高轨道施工的精度和稳定性。
提高施工精度
通过建立轨道不平顺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轨道不平顺问题。
建立预警系统
轨道不平顺的预防措施
05
CHAPTER
案例分析
某铁路线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轨道不平顺问题,导致列车运行出现晃动和噪音。
轨道几何形位的测量方法包括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
静态测量是在列车停运后进行测量,常用的工具有轨检尺、弦线等。
动态测量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进行测量,常用的工具有轨检车、轨检仪等。
轨道几何形位的测量方法
03
CHAPTER
轨道不平顺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90 加速度 / ( ×g)
01629 4 01069 9 01025 2 01009 8 01006 3 01001 6
100 加速度 / ( ×g)
01777 1 01086 3 01031 1 01012 1 01007 8 01002 0
120 加速度 / ( ×g)
11119 01124 3 01044 8 01017 5 01011 2 01002 8
105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铁道工务 ·
韩清强 ,武 勇 —轨道几何形位静态检查原理及应用
收标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修标准 9 mm 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 。
水平作业验收标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
修标准 10 mm , 120 km / h及以下线路水平作业验收标
准 4 mm ,经常保养标准 6 mm ,临时补修标准 9 mm 均
比理论计算值偏严 ,这主要考虑轨向与水平逆相位复
合不平顺的影响 ,偏于安全 。
114 三角坑 (Δh′)
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是管理轨道几何形位的两种 方式 。静态检查是在轨道不行车时对轨道几何形位状 态的检查 ,检查项目主要有高低 、轨向 、轨距 、水平 、三 角坑 、超高 、变化率等 7 项 ;动态检查是在行车条件下 对轨道几何形位状态的检查 ,检查的项目主要有高低 、 轨向 、轨距 、水平 、三角坑 、垂直加速度 、水平加速度等 7项 。掌握动静态检查原理对做好轨道几何形位的维 护十分重要 ,尤其是随着全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 ,列车 运行速度大幅提高 ,对行车的平稳性 、舒适性要求更 高 ,对轨道几何形位的控制标准要求更严 ,掌握其原理 更有必要 。

城轨线路与站场项目三任务八轨道几何形位

城轨线路与站场项目三任务八轨道几何形位
见学习平台。
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先是左股钢轨高于右股,后是右股高于左股,高差值 超过容许偏差值,而且两个最大水平误差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定值(如不足 18m)。
危害:同一个转向架,4个车轮只有3个压紧钢轨,另一个减载或悬空。如有 较大的横向力,可能爬上钢轨,导致脱轨。
2.4 水平的测量
静态测量:道尺,轨检小车。 动态测量:轨检车
● 曲线外轨超高值的设置是根据行车速度、车辆的性能、轨道结构稳定性和 乘客的舒适度来确定的。
● 外轨最大超高120mm。 ● 可以存在一定的欠超高,一般可允许有不大于61m)水平差 在一段规定的距离内,一股钢轨的顶面始终比另一股高,高差值超过容许偏
差值。 (2)三角坑(扭曲)
三、前后高低
1、不平顺概念: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竖向平顺性。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经过一段时间列车运行后,由于钢轨磨耗、轨枕状态、扣件松紧、道床 捣固坚实程度以及路基状态等不同,会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轨面高低不平
2、高低不平顺的原因
① 路基不均匀沉陷 ② 道床沉陷或密实程度不均匀 ③ 钢轨表面不平顺,不均匀磨耗、焊缝等 ④ 轨道结构和基础及部件的弹性不一致 ⑤ 轨道组成结构之间存在间隙
吊板:轨底与铁垫板或轨枕之间存在间隙超过2mm 暗坑(空板):轨枕底与道砟之间存在空隙超过2mm
静态不平顺 动态不平顺
3.3 高低的测量
静态测量:弦线、轨检小车。要求目视平顺,前后高低偏差用10m弦量测的 最大矢度值不应超过允许值。
动态测量:轨检车。
四、轨向
● 1、概轨念道:方指向轨的道概中心念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 项目三任务八轨道的几何形位
什么是轨道几何形位? 指的是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 要求:应与机车车辆走行部位的基本几何形位密切配合。 意义:①保证机车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铁路轨道几何形位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铁路轨道几何形位轨道上两股钢轨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相互位置。

在直线段,平面上左右两股钢轨要保持与轨道中线相等距离和一致的方向;在立面上,除了随着线路纵断面的变化保持一致高度外,在每一横断面上左右两轨顶面应保持同一高度。

在曲线段,使外股相对于内股应保持一定的高差,两轨间的距离要比直线加宽。

在不致影响列车安全与正常运行前提下,对上述的标准要求,都允许有一定的误差,并根据线路等级的不同,各国都规定了自己的标准。

轨距为两根钢轨头部内侧间与线路中线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在轨顶面以下规定的部位量取。

由于轨头断面的圆弧及侧面斜度的不同,这个部位在不同的国家规定有不同的数值,如中国为16毫米(图1[轨距测量]),联邦德国为14毫米,法国为15毫米,苏联为10毫米。

轮对上左右两车轮内侧面之间的距离,加上两个轮缘厚度,称为轮对宽度。

轮对宽度应略小于轨距,使轮缘与钢轨内侧保持必要的间隙,以利于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轮对都能顺利通过,而不使轮对楔住在轨道内,也不致引起车辆过度的摆动。

中国规定直线地段的标准轨距为1435毫米,允许误差为+6~-2毫米;轨距变化必须和缓,每米距离内不可有大于2毫米的差异。

随着车速日益提高,世界各国正研究缩小钢轨与轮缘间的间隙,以增加行车的平稳性。

如英国在混凝土枕轨道上已采用1432毫米(木枕轨道仍为1435毫米)的轨距。

苏联自1971年起采用1520毫米(原为1524毫米)。

水平形位直线地段两轨应保持同一高度,使两轨负荷均匀,允许有一定误差。

中国铁路的规定,是按线路种类的不同,分别为不大于4~6毫米。

轨道不允许有三角坑存在,即在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内,不允许左右两轨高差交替变化,以致引起车辆剧烈摇幌。

对于不同线路种类,中国铁路规定,在18米距离内,不许有超过4~6毫米的三角坑存在。

毕业论文:铁路轨道几何形位偏差与检测维修技术

毕业论文:铁路轨道几何形位偏差与检测维修技术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系毕业论文题目:铁路轨道几何形位偏差与检测维修技术年级:2013届学号:20104028姓名:魏晓敏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铁道方向)指导教师:钟彪王向峰论文提交日期:20 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20 年月日论文答辩通过日期:20 年月日20 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3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1)(指导教师用)班级:姓名:学号:45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记录班级:姓名:学号:67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评定表系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组长签名:年月日注: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中,指导教师评分占40%,评阅人评分占20%,答辩评分占40%.9摘要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从2008年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运营以来,到现在中国大陆高铁营业里程已达6894千米。

铁路轨道是列车高速、安全运营的基础设施。

为保证列车安全快速运行,满足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及提高运转效率,轨道线路必须符合水平、轨向、轨距、曲线超高等技术参数的管理标准,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铁路轨道准确的几何尺寸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但在机车车辆的作用下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轨道几何尺寸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规定轨道几何尺寸的容许偏差。

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更要树立“以检为主,检重于修,重检慎修"的理念。

本论文从轨道的几何形位、尺寸偏差以及如何检测并维修等多方面介绍分析了轨道的养护维修.关键词:轨道;几何尺寸;外轨超高;检测维修10目录1 绪论 (13)1。

1 轨道维修的背景及意义 (13)1。

2 国内外轨道维修的概况 (13)1。

2.1 我国线路养护维修简介 (13)1.2.2 国外高速铁路的发展及其养护维修特点 (14)2 轨道几何形位 (15)2.1 轨道几何形位 (16)2。

1。

1 轨距 (16)2。

1。

2 水平 (17)2。

1。

3 前后高低 (1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差值是正值(+),表示在中心线的右侧;如差值是负 值(-),表示在中心线的左侧。
例1.4-6 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检查验收时拟在K36+000~ K37+000的1km检测路段中选择6个测点进行钻孔取样检验压实 度、沥青用量和矿料级配等,钻孔位置怎样确定?
方法如下:
(1)选定的随机数栏为栏号2
(2)栏号3中从上至下小于6的数依次为:05、06、04、 02、03、01
…,50。
(2)从布袋中摸出一块硬纸片,其编号为3,即使用随机数 表的第3栏。
(3)从第3栏A 列中挑出小于20所对应的B 列数值,将B 与 T相乘,四舍五入得到20个编号,并得到20个断面的桩号 。
断面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02
806
K36+806 0.134
1.34
右3.79 左2.43 左0.18 右0.77 左0.98 左3.66
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
一、检测项目与要求
适用于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高程、及中线偏位等几 何尺寸的检测以供道路施工过程、路面交工验收及旧路调查 使用
几何尺寸检测所用的仪器与材料有:钢尺、经纬仪、全 站仪、精密水准仪、塔尺、粉笔等。几种结构层的几何尺寸 检测项目的要参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将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检测结果汇总于表,计算一个评定路 段内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注明不符合规 范要求的断面。
(3)确定取样位置的纵向距离
找出与A 列中相对应的B 列中的数值,以此数乘以检测区间的
总长度,并加上该段的起点桩号,即可得出取样位置距该段起 点的距离或桩号。
(4)确定取样位置的横向距离
找出与A 列中相对应的C 列中的数值,以此数乘以路基路面
的宽度,再减去宽度的一半,即得出取样位置离路中心线的 距离。
(2)连续测定全部测点,并与水准点闭合。各测点的实测 高程Hi与设计高程H0i差为:
ΔH= Hi- H0i
纵断高程检验的关键在于测定高程的位置是否准确
四、路面横坡测定
横坡 对于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
是指路拱两侧直线部分的坡度
对于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面
指路面与中央分隔带交界处及路面边缘与路肩交界处 两点的高程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
(6)路面宽度为10m,计算得6个乘积分别是 8.79m、2.57m、4.82m、5.77m、4.02m、1.34m。
因此,6个取样的横向位置分别是右1.47m、左4.37m、右 4.29m、左4.27m、左3.34m及左0.06m。
钻孔位置取样选点计算表
断面序号 A列
1
05
2
06
3
04
4
02
5
03
测定方法
(1)对设有中央分隔带的路面
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 整平,将塔尺分重别竖立在 路面与中央分隔带分界的路 缘带边缘d1处以及路面与路 肩交界(或外侧路缘石主缘 )的标记d2处, d1和d2测点必须在同一横断面上。测量 d1和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O01m。
(2)对无中央分隔带的路面 将水准仪架设在路面平顺处 整平,将塔尺分别竖在路拱 曲线与直线部分的交界位置 d1 处以及路面与路肩交界位 置d2处, d1和d2测点必必须 在同一横断面上。
二、准备工作
(1)恢复桩号 (2)选定断面位置及里程桩号
按随机取样的方法。 通常将路面宽度、横坡、高程及中线偏位选在同一断面位 置,且宜在整数桩号上。 (3)确定边界位置
确定路基路面各部分的设计宽度的边界位置,在测定位置 上用粉笔作上记号。
(4)确定纵断面位置
(5)确定实际中线位置
根据道路设计的要求,在与中线垂直的横断面上确定 成型后的路面的实际中线位置。
桩号 K36+050 K36+080 K36+140 K36+180 K36+260 K36+300 K36+320 K36+340 K36+360 K36+380 K36+400 K36+460 K36+500 K36+620 K36+700 K36+720 K36+840 K36+900 K36+960 K36+980
B×T 2.60 4.35 6.95 8.75 12.75 15.50 15.80 16.20 17.55 18.55 20.45 22.75 24.70 31.25 34.95 35.10 41.90 45.20 48.70 48.85
断面编号 3 4 7 9 13 16 16 16 18 19 20 23 25 31 35 35 42 45 49 49
道路与铁路工程检测技术 备课课件
轨道几何形位测定
轨道几何形位测定
1 现场测试随机选点
2
轨道几何形位测定
现场测试随机选点
试验检测项目
路基工程试验检测:土工试验、路基现场检测等 路面工程试验检测:沥青(基质、改性、乳化)、集料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油石比、稳定度、流值、动稳定度 、残留 稳定度等
隧道工程试验检测:水泥、集料、钢材、水质等原材料试验, 砂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等试验,衬砌尺寸及变形观测等 检测。
测量d1和d2处的高程,记录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O01m。
(3)用钢尺测量两测点的水平距离Bi,以m计。对于高速公路 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 005m;对于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 0.01m。
各测点断面的横坡度,按下式计算:
ii ii i0i
i1
hd1 hd 2 Bi
100%
计算实测横坡ii与设计横坡i0i之差Δi。
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确定测定区间、测定断面、测定位置
材料: 钢尺、皮尺、硬纸片、骰子、毛刷、粉笔
1、确定测定段断面或测定区间
步骤:
(1)检测路段确定,根据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质量评定方法 等有关规范决定需检测的路段。
作业段、一天完成的路段、路线全程
(2)确定检测路段断面数。
将确定的测试路段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区间或按桩号间距(一
3栏A列 10 18 07 01 14 06 11 13 12 20 08 16 03 17 02 19 04 15 09 05
B列 0.052 0.087 0.139 0.175 0.255 0.310 0.316 0.324 0.351 0.371 0.409 0.455 0.494 0.625 0.699 0.702 0.838 0.904 0.974 0.977
(6)确定曲线直线交界位置、路面路肩交界位置 作为横坡检验的标准。 当有路缘石或中央分隔带时,以两侧路缘石边缘为横坡 测定的基准点,用粉笔作记号。
三、纵断面高程测定
(1)将水准仪架设在路上平顺处整平,以路线附近的水准
点高程为基准,依次将塔尺竖立在中线的测定位置上,测记
测定点的高程读数,以m计,准确至0.O01m。
五、路基路面宽度及中线偏差测定
路基宽度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
路面宽度包括 行车道、路缘带、变 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紧急停 车带的宽度,以m计。
测定方法 用钢尺沿中心线垂直方向水平量取路基路面各部分的宽度, 以m计。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准确至0.005m;对于其 他公路间数或断面数T 相乘,四舍五入成整 数,即得到n 个断面的编号。
例 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拟从K36+000~K37+000的1km检测路 段中选择20个断面测定路面宽度、高程、横坡等外形尺寸, 怎样选择断面?
方法如下:
(1)1km总长的断面数T=1000/20=50个,编号1,2,
(3)随机数表栏号3的B列中与这6个数相应的数为0.048 、0.105、0.188、0.208、0.214、及0.806。
(4)取样路段长度1000m,计算得出6个乘积分别为 48m、105m、188m、208m、214m、806m。
(5)随机数表栏号3的C列中与A列数值相应的数为: 0.879、0.257、0.482、0.577、0.402及0.134
般为20m)划分若干个断面,并按1、2、…、T 进行编号,其 中T 为总的区间数或断面数。
(3)选择栏号。
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块硬纸片,硬纸片上的号数即为随机数 表中的栏号
(4)确定取样数。
按照测定区间数、断面数的频度要求,(根据P30表3-1)
找出与A 列中01、02、…、n 对应的B 列中的值,共n 对 对应的A、B 值。
6
01
B列 距测点距离m 桩号
C列 距边缘距离m 距中线距离m
0.048 0.105 0.188 0.208 0.214 0.806
48
K36+048 0.879
8.79
105
K36+105 0.257
2.57
188
K36+188 0.482
4.82
208
K36+208 0.577
5.77
214
K36+214 0.402
测量时量尺应保持水平,不得将尺紧贴路面量取,也不得使 用皮尺。各测定断面的实测度Bi与设计宽度Boi之差为ΔBi为:
Bi Bi B0i
实际路基、路面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的距离为中心偏差ΔCL 表示,以cm计。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准确至0.5cm;对于 其他等级公路,准确至1cm。
五、检测路段数据整理
检路 测面 断宽 面度 随、 机高 选程 点、 计横 算坡

2、确定测定位置 (1)选择栏号。
从布袋中任意取出一块硬纸片,纸片上的号数即为随机数表 中的栏号。从1-28栏中选出该栏号的一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