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7年4月《美学》真题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4月成人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现代美学中,实用主义美学的代表是A.克罗齐B.桑塔亚那C.杜威D.柏格森2.“爱屋及乌”现象属于A.接近联想B.类似联想C.对比联想D.回忆联想3.把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归结为“共通感”的美学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康德D.黑格尔4.表现说的主要不足在于A.忽视艺术的形式技巧B.无视主体的情感C.回避艺术与现实的联系D.没有突出艺术的政治教化作用5.将艺术品分为符号和意义两个层次的学说是A.解构主义美学B.形式主义美学C.符号学美学D.表现主义美学6.意向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A.理想状态B.基础动力C.超验意境D.形式符号7.表现说兴起于A.18、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思潮B.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德国狂飙突进运动D.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8.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实用性9.“以美启真”指的是A.智育对美育起促进作用B.美育对智育起促进作用C.美育对智育起决定作用D.智育对美育起决定作用10.“习与性成”说明美育A.要注意因势利导B.是修身养性的过程C.是潜移默化的过程D.是率性而为的行为11.率先把西方美育思想引入中国的是A.王国维B.严复C.蔡元培D.陈独秀12.艺术接受的核心是A.意象的物化与传达B.意象的传达与构建C.意象的创造与表现D.意象的生成与重建13.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A.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B.说明艺术的本质C.阐述艺术的特征D.揭示艺术的规律14.艺术天才的形成主要由于A.纯粹的自然禀赋B.纯粹的后天努力C.天助神功D.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15.审美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离不开A.社会文化B.历史发展C.文学艺术D.社会实践16.审美形态是对审美对象的A.形象描述和感性认识B.逻辑归类和理性描述C.具体描述和抽象认识D.概括描述和复杂认识17.“小桥流水”使人产生A.现实感B.优美感C.崇高感D.壮美感18.悲剧的审美特征在于A.通过英雄的毁灭激发悲观的情绪B.通过恶人的毁灭激发恐惧的情绪C.通过肯定性体验展现否定性价值D.通过否定性体验展现肯定性价值19.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的德国美学家是A.鲍姆加登B.黑格尔C.费希纳D.康德20.美学历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A.审美经验B.审美意识C.审美现象D.美学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有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E.记忆22.下列学说中,从艺术本质角度界定艺术的有A.模仿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E.载道说23.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而生成的审美形态是A丑B.荒诞C.优美D.崇高E.悲剧24.对于鉴赏过程中“悟”的正确描述有A.接受者的初步感受和意象重建B.主体的意象终于升华为意境的感悟C.主体意识升华为高度自由的境界D.艺术接受的阶段和理想境界E.主体克服了艺术品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25.审美是一种A.理性活动B.人生实践C.认识活动D.高级的人生境界E.精神享受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历年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A. 艺术作品B. 自然现象C. 社会生活D. 人类心理答案:A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尼采答案:D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
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情感的表达D. 思想的传递答案:B4. 以下哪项不属于审美体验的范畴?()A. 视觉体验B. 听觉体验C. 触觉体验D. 味觉体验5. 现代美学中“美”的定义通常不包括()。
A. 客观存在B. 主观感受C. 社会文化D. 个人偏好答案:A6.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是通过视觉来传达美学价值的?()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电影答案:C7. 以下哪位艺术家不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A. 莫奈B. 梵高C. 高更D. 毕加索答案:D8.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美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共同作用的结果?()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实用主义D. 存在主义答案:C9. 美学中“丑”的概念通常与以下哪项相对立?()B. 真C. 美D. 恶答案:C10. 以下哪种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A. 模仿论B. 表现论C. 形式主义D. 结构主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之父是________。
答案:鲍姆加登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大约是________。
答案:1:1.6184. 艺术作品的“三一律”包括时间、地点和________。
答案:情节5. 现代美学中,________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答案:表现论6.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洞穴寓言”,用以说明________。
答案: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关系7.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自然美B. 艺术美C. 社会美D. 科学美答案:B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内容?()A. 美的本质B. 美的起源C. 美的规律D. 心理分析答案:D3.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加登D. 康德答案:C4. 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A. 哲学分析B. 历史研究C. 社会调查D. 实验操作答案:D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研究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C. 艺术作品的题材D.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答案:B6. 美学中的“审美经验”指的是()A. 艺术创作经验B. 艺术欣赏经验C. 艺术批评经验D. 艺术市场经验答案:B7. 美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艺术水平B. 培养审美能力C. 丰富艺术理论D. 以上都是答案:D8.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的特点是()A. 客观性B. 主观性C. 情感性D. 理性答案:B9.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努斯D. 康德答案:C10. 美学研究中,“审美态度”是指()A. 客观的分析态度B. 主观的感受态度C. 理性的批判态度D. 情感的参与态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领域包括()A. 艺术美学B. 自然美学C. 社会美学D. 技术美学答案:ABCD2. 美学研究中,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A. 形式B. 内容C. 风格D. 作者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审美经验的特点包括()A. 主观性B. 情感性C. 直观性D. 客观性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方法?()A. 比较研究B. 逻辑分析C. 实证研究D. 历史研究答案:ABCD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是审美的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喜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美学自考历年试题答案及解析

美学自考历年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答案:D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形成的,特别是以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为代表。
2. 下列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尼采答案:C解析:美学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在18世纪提出,他将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
3. 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艺术创作技巧B. 审美经验C. 艺术市场价值D. 文化传承答案:B解析: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审美经验,即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情感、认知和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美学研究的范畴?A. 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B. 审美心理学C. 艺术市场经济学D. 文化艺术批评E. 审美价值的哲学探讨答案:A, B, D, E解析: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艺术作品的形式分析、审美心理学、文化艺术批评以及审美价值的哲学探讨。
艺术市场经济学虽然与艺术有关,但不属于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
三、简答题1. 简述黑格尔的审美理念。
答案:黑格尔的审美理念认为艺术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感性的形式表达出理性的内容。
他认为艺术作品的美在于其能够体现出“理念”或“精神”的真理,并且艺术的发展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
四、论述题1. 论述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在艺术欣赏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保持的一定心理和情感上的距离。
这一概念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提出。
在艺术欣赏中,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可以帮助观众客观地评价和欣赏艺术作品,避免个人情感的过度投入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

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
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通《美学》D.黑格尔《美学》3、美感产生于 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5、美感开始于 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017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A)A.《美学新论》B.《美的历程》C.《美学散步》D.《新美学》2.“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说明(B)A.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B.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可分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毫不相干3.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D)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活动4.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B)A.席勒B.达尔文C.康徳D.卢卡奇5.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C)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6.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A)A.审美活动B.审荧经验C.审美关系D.审笑评价7.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D)A.格罗塞B.泰勒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8.康德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B)A.无内容B.无形式C.内容压倒形式D.形式压倒内容9.对荒诞审美范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派别是(B)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结构主义D.实用主义10.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B)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11.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A)A.最高境界B.现实途径C.基本手段D.根本目的12.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者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B)A.非情感性B.非概念性C.非直观性D.非感知性13.西方关学史上提出“本质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C)A.谢林B.马克思C.胡塞尔D.徳里达14.艺术品是(A)A.精神产品B.自然产品C.物质产品D.抽象产品15.下列不属于意向基本特征的是(C)A.情感性B.想象性C.目的性D.虚拟性16.宗白华所说“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指(C)A.意象B.形象C.意境D.情境17.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 C )A.情趣世界B.趣味世界C.意象世界D.意境世界18.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D)A.外观形式中B.内在结构中C.审美构思中D.意象世界中19.意象的产生过程是一种(B)A.由此及彼的过程B.从无到有的过程C.由表及里的过程D.从小到大的过程20.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C)A.艺术的形态B.艺术的形象C.艺术的形式D.艺术的形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关于审美活动作为特殊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CDE)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精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造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E.它满足人的心灵需要22.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有(ACDE)A.亚里士多德B.博克C.黑格尔D.尼采E.马克思23.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其贡献主要在于(ABC)A.解释了美育的目的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C.提出了美育的任务D.说明了美育的复杂性E.分析了美育与徳育的差异24.关于审美经验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有(ABC)A.审美经验是人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B.审美经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C.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D.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E.审美经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带有神秘主义色彩25.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ABCD)A.艺术敏感B.艺术想象力C.艺术技巧D.灵感E.艺术语言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审美趣味:(1)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盖格尔C、汉斯立克D、克罗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A、形式分类形态B、逻辑分类形态C、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A、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美学应当划归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庄周《庄子》B、孔子《论语》C、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的批评类型是()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A、王维B、严羽C、勰D、司空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的是()A、歌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1、“以道制欲”()A、有助于主体情感的任意发泄B、反映了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C、容易造成对情欲的过分压抑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实施E、体现了美育的强制性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2、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开放性D、自律性E、兼容性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5、悲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使人能够()A、以悲为美B、化悲为美C、不以己悲D、以喜为美E、以丑为美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6、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相互关系。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 )A.期待视界B。
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A。
读 B.悟C。
观D。
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
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
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
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 )A。
仿象B。
兴象C。
喻象 D.抽象5。
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
仿象B。
兴象C。
喻象D。
抽象6。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
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9。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
形象性 B.愉悦性C。
独创性 D.逻辑性11。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4月《美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题干】“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
【选项】A.《美学新论》B.《美的历程》C.《美学散步》D.《新美学》【答案】A【解析】在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认为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在他晚年的著作《美学新论》中就提出来了这个观点。
【考点】美学研究的对象(P5)2.【题干】“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说明()。
【选项】A.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B.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可分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毫不相干【答案】B【解析】说明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人格、构建健全美好的心灵,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实践活动都无法达到的,说明了音乐、精神上的享受高于肉体上、物质上的享受。
【考点】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P31),三月不知肉味也同样说明了此观点。
3.【题干】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选项】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活动【答案】D【解析】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审美活动,终其审美的各个方面都是以审美活动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因此美学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
【考点】审美活动论(P48)4.【题干】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
【选项】A.席勒B.达尔文C.康德D.卢卡奇【答案】B【解析】在生物本能说这一派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的观点,达尔文是一位生物学家,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和研究,提出动物也是具有美感能力的。
【考点】审美活动论的审美活动的发生说(P94)5.【题干】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
【选项】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答案】C【解析】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状态中。
【考点】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P71)6.【题干】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
【选项】A.审美活动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评价【答案】A【解析】从根本上说,审美的需要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考点】审美活动是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P65)7.【题干】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
【选项】A.格罗塞B.泰勒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答案】D【解析】劳动先于艺术的是审美活动发生论劳动说的主旨内容,普列汉诺夫认为劳动先于艺术。
【考点】审美活动发生的理论历史回顾(P97)8.【题干】康德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
【选项】A.无内容B.无形式C.内容压倒形式D.形式压倒内容【答案】B【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抗拒的。
【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P145)9.【题干】对荒诞审美范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派别是()。
【选项】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结构主义D.实用主义【答案】B【解析】荒诞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不仅因为荒诞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更主要的是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清醒认识,并且艺术家以创造荒诞的艺术形式来反抗荒诞和追求自由以及人所应当具有的人性和激情。
【考点】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P201)10.【题干】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
【选项】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答案】B【解析】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18世纪,以席勒《美育书简》的诞生为标志,席勒的《美育书简》诞生于1795年。
【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P352)11.【题干】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
【选项】A.最高境界B.现实途径C.基本手段D.根本目的【答案】A【解析】孔子将乐与礼并重,将乐的感化放在人的最高境界造就的位置上。
【考点】审美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P363)12.【题干】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卷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
【选项】A.非情感性B.非概念性C.非直观性D.非感知性【答案】B【解析】审美理解具有两方面特点:一是非概念性特点;二是多义性特点。
【考点】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的理解(P245)13.【题干】西方美学史上提出“本质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
【选项】A.谢林B.马克思C.胡塞尔D.德里达【答案】C【解析】现代思想家胡塞尔把审美经验的直观性分为: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
【考点】审美经验的直观性(P222)14.【题干】艺术品是()。
【选项】A.精神产品B.自然产品C.物质产品D.抽象产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其中有一点便是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考点】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P282)15.【题干】下列不属于意象基本特征的是()。
【选项】A.情感性B.想象性C.目的性D.虚拟性【答案】C【解析】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于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
【考点】艺术品就是要创造意象世界(P294)16.【题干】宗白华所说“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指()。
【选项】A.意象B.形象C.意境D.情境【答案】C【解析】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
宗白华先生指出“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考点】什么是意境(P296)17.【题干】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
【选项】A.情趣世界B.趣味世界C.意象世界D.意境世界【答案】C【解析】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
【考点】艺术的形式符号层(P287)18.【题干】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
【选项】A.外观形式中B.内在结构中C.审美构思中D.意象世界中【答案】D【解析】正如水果这一概念只能存在于橘子、香蕉、苹果等具体水果中一样,艺术的定义只能存在于艺术品之中,而艺术品主要通过意象传达作者思想,因此从存在的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意象世界中。
【考点】艺术与艺术品(P281)19.【题干】意象的产生过程是一种()。
【选项】A.由此及彼的过程B.从无到有的过程C.由表及里的过程D.从小到大的过程【答案】B【解析】意象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考点】意象的孕育(P311)20.【题干】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
【选项】A.艺术的形态B.艺术的形象C.艺术的形式D.艺术的形成【答案】C【解析】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
他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化和凝定。
【考点】艺术技巧(P322)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题干】关于审美活动作为特殊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精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造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E.它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答案】CDE【解析】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价值,而是能够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能够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以对人的价值的高扬为宗旨,它所创造的是一个个性丰满、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
【考点】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P63-65)22.【题干】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选项】A.亚里士多德B.博克C.黑格尔D.尼采E.马克思【答案】ACDE【解析】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黑格尔将悲剧归结于永恒争议、尼采人为悲剧与古希腊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精神和酒精神、马克思对前人理论加以总结。
【考点】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P163)23.【题干】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其贡献主要在于()。
【选项】A.解释了美育的目的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C.提出了美育的任务D.说明了美育的复杂性E.分析了美育与德育的差异【答案】ABC【解析】本题考察西方美学思想简述,《美育书简》在美育思想史上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第一,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第二,明确揭示了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第三,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的统一就在于自身。
【考点】考察审美教育论中的西方美育思想简述(P352)24.【题干】关于审美经验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有()。
【选项】A.审美经验是人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B.审美经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C.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D.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E.审美经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的定义,书中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用了大部分篇幅,但实际上审美经验就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下的一个定义: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审美经验尽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经验形式,但对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却一直面临着许多困难。
究其原因,就在于审美经验具有深厚的非理性色彩。
【考点】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P219-220)25.【题干】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
【选项】A.艺术敏感B.艺术想象力C.艺术技巧D.灵感E.艺术语言【答案】ABCD【解析】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
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离(感受力)、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艺术灵感。
【考点】艺术论二中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技巧(P316)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26.【题干】审美趣味【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中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审美趣味呈现明显个性差异,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是影响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
【考点】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P53-54)27.【题干】净化说【答案】是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悲剧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悲剧能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也就是使情感得到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