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标准库 (线路工程)

合集下载

工艺标准库培训记录(标准工艺库所有内容)

工艺标准库培训记录(标准工艺库所有内容)

工程名称晋中天湖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培训形式集中培训人马瑞鹏培训时间2012年04月04日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主题010*******绝缘子串组装培训目的通过学习,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绝缘子串组装标准工艺库,并全面应用。

培训主要内容简述标准工艺:1、绝缘子外观检查、瓷质完好无损,铸钢件完好,无锈蚀。

2、连接金具与所用母线的导线匹配,金具及紧固件光洁,无裂缝、毛刺及凹凸不平。

3、弹簧销应有足够的弹性,销针开口不得小于60°,并不得有折断或裂纹,严禁用线材代替。

4、可调金具的调节螺母紧锁。

施工要点:1、耐压试验合格后进行组装2、悬垂绝缘子在倒运前,依据设计图纸相关说明,了解绝缘子串如何配色,确定各间隔串所需绝缘子数量,确定可调绝缘子串和不可调串在间隔串内放置位置,将每串绝缘子连接拉线金具与绝缘子及金具之间进行试组装查看其是否匹配,与耐涨线夹连接金具是否匹配。

3、检查间隔串内放置绝缘子串地面是否平整,有无易让绝缘子受损的石块、瓦砾等,绝缘子与地面之间采取简易隔离(垫护)措施,防止绝缘子表面产生污迹,尤其是潮湿地面。

4、绝缘子倒运到位后,检查绝缘子外观有无损坏,损坏面积超过厂家要求范围时更换,绝缘子间连接过程统一将碗口朝下,销钉完整穿入,金具串之间组装后螺栓露出丝扣符合设计要求、厂家提供金具样本要求,螺栓端部销针完整销入不会脱落,与绝缘子串连接的球头组装后绝缘子销钉完整穿入。

5、对组装好的可调串及不可调串长度,进行实物测量。

培训结论组织全体人员,熟悉绝缘子串组装工艺标准库,在施工过程中全面应用。

记录人:吴超工程名称晋中天湖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培训形式集中培训人马瑞鹏培训时间2012年04月05日培训地点会议室培训主题010*******支柱绝缘子安装培训目的通过学习,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支柱绝缘子安装标准工艺库,并全面应用。

培训主要内容简述标准工艺:1、支架标高偏差≤5mm,垂直度偏差≤5mm,顶面水平度偏差≤2mm/m.2、绝缘子支柱外观清洁,无裂缝,底座固定牢固可靠,受力均匀。

5.OPGW引下线安装铁塔光缆引下线安装

5.OPGW引下线安装铁塔光缆引下线安装

****工程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线路部分)工艺名称:OPGW引下线安装/铁塔光缆引下线安装工艺编号:020*******编制:时间: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目录1、编制依据 (3)2、标准工艺概述 (3)3、作业前准备工作和条件 (3)3.1 人员准备 (3)3.2机械准备 (4)3.3材料准备 (4)3.4 作业方法和程序交底 (5)3.5 环境条件 (5)4、作业工序和方法 (5)4.1标准工艺工序之间的关系 (5)4.2每道工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 (6)5、控制、补缺和纠偏重点措施 (8)6、质量验收标准 (9)附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1〕148号)光缆引下线工艺要求 01、编制依据1.1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5344-2006)1.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1.3 《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2011版)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1.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2、标准工艺概述2.1、拟应用的标准工艺名称、作业地点和作业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工艺编号020*******,工艺名称是OPGW引下线安装/铁塔光缆引下线安装;本施工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新建OPGW工程及OPGW改建工程。

2.2 工艺特点2.2.1 采用规范施工工艺,使其工艺更加合理,提高了适用性,减少质量通病;严格工艺流程,保证工艺美观。

2.2.2 OPGW引下线固定,接头盒和余缆架的安装方式、安装位置,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

特别是OPGW引下线应与塔材保持足够的距离,不得产生风吹摆动现象,以保证OPGW 不碰触摩擦塔材,造成OPGW损伤。

电缆线路工程标准工艺图库(电气部分)

电缆线路工程标准工艺图库(电气部分)

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302000000 0302010000 03020101000302010101直埋电缆沟槽开挖(1)通过收资,了解电缆所经地区的管线或障碍物的情况,并在适当位置进行样沟的开挖,开挖深度应大于电缆埋设深度。

(2)按电缆路径开挖沟槽,应满足以下要求:1)自地面至电缆上面外皮的距离,不小于0.7m,35kv及以上为1m。

2)穿越道路和农村时分别为1m和1.2m。

3)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采取保护措施。

4)在寒冷地区施工,开挖深度还应满足电缆敷设于冻土层之下,或采取穿管等特殊措施。

(1)沟槽开挖前应进行围护工作。

(2)电缆敷设工程必须根据批准的设计文件,在敷设前要挖掘足够数量的样洞,查清沿线地下管线和土质情况,以确定电缆的正确走向。

(3)样沟深度应大于电缆敷设深度。

(4)开挖路面时,应将路面铺设材料和泥土分别堆置,堆置处和沟边应保持不小于300mm通道。

堆土高度不宜高于0.7m。

(5)对开挖出的泥土应采取防止扬尘的措施。

(6)在山坡地带直埋电缆,应挖成蛇形曲线,曲线振幅为1.5m,以减缓电缆的敷设坡度,使其最高点受拉力较小,且不易被洪水冲断。

0302010102直埋电缆敷设(1)直埋于地下的电缆上下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板两层电缆保护板,第二层保护板必要时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然后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加以保护。

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后填满砂或细土,然后盖上槽盒盖。

为识别电缆走向,宜沿电缆敷设路径设置电缆标示。

(2)电缆穿越城市交通道路和铁路路轨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电缆排列整齐,弯度一致,电缆同路径顺行敷设时电缆在转弯处不应出现交叉。

(4)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无机械损伤。

直埋电缆接头盒外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接头盒除外)。

(5)电缆穿波纹管敷设时,应沿波纹管顶全长加盖保护板或浇筑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两侧各50mm。

标准工艺库3

标准工艺库3

强制性条文
图片示例
主要引用标准
0301010202 高强度管的铺设 (混凝土不包封)
(1)应根据管材的具体长度,每间隔 4~6m沿管材方向浇筑500mm混凝土或采 取其他方式对管材进行固定。 (2)管材接头应错开布置。 (3)高强度管上部应采用自然土、黄沙 或其他满足要求的回填料,回填料中不应 含有建筑垃圾或其他对混凝土有破坏或腐 蚀作用的物质。 (4)管材铺设完毕后,应采用管道疏通 器对管道进行检查。 (5)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回填料的夯实 系数一般不宜小于0.94。
0301010200 排管本体工程
0301010201 垫层
(1)垫层材料宜采用混凝土;若采用其他 材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取并满足 强度及工艺的相关要求。 (2)应确保垫层下的地基稳定且已夯实、 (1)垫层下的地基应稳定且应夯实、平整。 平整。 (3)若有地下水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2)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平整。 在垫层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4)垫层混凝土应密实,上表面应平整。 (5)垫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0301010203 保护衬管、垫块 (排管托架)铺设
(1)衬管应满足电缆敷设及施工的相 关要求。 (2)垫块应根据施工图进行预制, 垫块上衬管搁置圆弧的半径误差范围 为-5~+0mm;铺设的垫块应完好,并 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3)每根管材下的垫块间距应根据管 材的实际长度合理布置,一般不大于 1.2m。 (4)管材必须分层铺设,管材的水平 及竖向间距应满足管材铺设、混凝土 振捣等相关要求。根据管材直径的不 同,一般水平间距在230~280mm左 右,竖向间距在240~280mm左右。 (5)管道孔位之间的允许偏差为:同 排孔间距≤5mm;排距≤20mm。 (6)垫块与管材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小 于300mm。 (7)管材铺设完毕后,应采用管道疏 通器对管道进行检查。 (8)若采用排管托架,排管托架的强 度及结构形式应满足相关强度及工艺 要求。

电气配管配线安装项目工程工艺标准及质量规范标准

电气配管配线安装项目工程工艺标准及质量规范标准

1.0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物配管及穿线安装工程。

2.0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120:20073.0 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硬质PVC塑料管采用重型管(管壁厚度见下表)并经检测合格,壁厚偏差不超过 -5% ,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PVC管的各种配件必须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

3.1.2钢管(JDG管)必须是国标管(管壁厚度见下表,允许偏差为±0.15mm),并经检测合格,无挂刺,无凹扁砂眼现象,有合格证,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3.1.3钢管(SC管)必须是国标(GB/T3091-2008)焊接钢管,并经检测合格。

厚度满足下表要求,无挂刺,无凹扁砂眼现象,有合格证,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壁厚允许偏差为+12%,-15%。

3.2主要施工机具PVC管剪刀、PVC管弹簧、铁丝、电钻、手锤。

煨管器,电动弯管机,锉刀,手电钻,钢锯,切割机,电焊机。

3.3作业条件3.3.1底层钢筋绑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根据模板刚支起时弹线敷设。

墙体钢筋绑扎时就配合配管。

3.3.2墙体砌筑完成,土建在墙面打灰饼确定装修完成面后。

3.3.3穿线工程条件土建建筑结构和土建施工作业已完成3.4工艺流程PVC钢管(JDG管、SC管)3.5基本要求3.5.1管子的弯曲半径大于10D,弯扁度小于0.1D。

3.5.2管路太长必须加转线盒,否则穿线会较困难。

加转线盒原则如下:◆超过30米无弯曲时◆超过20米有1个弯时◆超过15米有2个弯时◆超过8米有3个弯时转线盒用白面板封盖,其安装位置需排列美观、整齐一致。

3.5.3线盒、灯头盒在预埋之前要用废纸、泡沫等填充严密,并用包装胶带严密封实,防止水泥沙浆渗漏进去,堵塞管子。

3.5.4管路的排列不能紧靠在一起,至少间隙不小于2cm以上,而且做到规范、整齐、美观。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试题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试题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送电线路工程部分)填空题:1. 基础施工时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2.基础施工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 .3. 基础施工当细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 。

4. 基础施工外加剂、掺和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5. 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6.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 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1.6‰,高塔±0.6‰.7.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 整基基础中心位移:顺线路方向 24mm ,横线路方向24mm.8. 基础施工允许偏差, 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 , -5mm.9. 基础施工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允许偏差 8mm 。

10.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成孔尺寸不应小于设计值,且底部应保证设计锥度和高度。

12. 岩石锚杆基础施工,护面浇筑必须与基础浇筑同步实施。

如有护面,厚度不得小于100mm13.冻土地质装配式基础施工,施工中保持冻土稳定免受扰动。

14.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15.钢筋焊接应符合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16.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应采取防止离析措施。

17.基础混凝土应根据季节和气候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措施。

18.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孔底沉渣端承桩不大于50mm,摩擦桩不大于 100mm 。

19.岩石锚杆基础施工,对锚孔内的混凝土或砂浆应采取措施减少收缩量。

20.基础施工振捣时,振捣棒与水平面倾斜角30°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插棒间距以300mm~500mm 为宜,防止漏振。

21.基坑回填土应留有 300mm~500mm 的防沉层,防沉层的上部边宽不得小于坑口边宽。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陈伟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陈伟

工艺编号项目/工艺名称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图片示例020******* 基础工程020******* 开挖式基础020******* 阶梯基础施工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混量≤5%;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2%。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当混凝土强度≥C30且≤C55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60时,含泥量≤%。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或池塘水。

不得使用海水。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6、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浇筑C15及以上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最小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筑,否则应在基础浇筑前预留200Mm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质,待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要求,钢筋绑扎牢固、均匀。

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截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50%。

020*******-T1阶梯基础支模020******* 阶梯基础施工7.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9.允许偏差:1)基础埋深:10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座断面尺寸:%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xxxⅡ线π入xxxx变220kV线路工程“标准工艺”实施监理实施细则(DOC)

xxxⅡ线π入xxxx变220kV线路工程“标准工艺”实施监理实施细则(DOC)

JZLX 标准工艺监理实施细则xxxⅡ线π入xxx变220kV线路工程标准工艺监理实施细则(线路部分)xxxxx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xxxxxx220kV输变电工程监理项目部2014年06月1批准: 年月日审核: 年月日编写: 年月日2目录1、工程概况 (3)2、编制目的 (4)3、编制依据 (5)4、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目标 (6)4.1、质量控制目标 (6)4.2、安全控制目标 (6)4.3、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控制目标 (7)4.4、工期控制目标 (7)4.5、造价管理目标 (7)4.6、工程档案管理目标 (7)5、监理资源配置及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组织 (7)5.1、监理资源配置 (7)5.1.2、办公设施、设备等配置 (8)6、监理“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组织 (9)6.1、成立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监理工作小组 (9)6.2、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监理管理体系……………………………………………….106.3、组织岗位培训,强化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监理意识107、监理标准工艺示范工地建设措施107.1、综合管理措施107.2、质量控制措施127.3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147.4 、进度控制措施157.5 、造价控制措施157.6 、工程档案管理措施158、本工程标准工艺清单 (16)9、国家电网公司输电工程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及图片示例 (17)3一、工程概况1、xxxⅡ线π入xxx变220kV线路工程,起自220kVxxxⅡ线xxxx杆小号侧xxx 米处和#23杆,终止于xxx220kV变电站220kV构架。

线路路径主要经过xxx县的xx 镇、xxx乡、xxx镇;xxx县的xxx镇。

共有基础xxx基,其中耐张转角塔xx基,直线塔xxx基。

地质和地貌条件:本标段线路沿线地层分为粉质粘土、强风化含砾砂岩、卵石;其中丘陵 60%、水田35%、河网5%,海拔高程在70~165m 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标准库 (线路工程)
专业工艺
编码
项目/工
艺名称
工艺标准施工要点实施效果
线路1
阶梯基础
施工1、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
制作工艺良好。

2、混
凝土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一次成型。

3、允许偏差。

1)基础埋深:+80mm,0mm;
2)立柱及各底座断面尺寸:%;
3)钢筋保护层厚度:-5mm;
4)基础根开及对角线:±‰;
5)基础顶面高差:5mm;
6)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7)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10mm,-5mm
(1)基坑开挖根据土层地质条件确定放坡系
数。

地下水位较高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
流沙坑宜采取井点排水。

基础浇筑时应保证无水施工。

(2)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浇制,否则应留
200mm 以上的土层不开挖以保证坑底原状土
质,基础浇筑前开挖。

湿陷性黄土、泥水坑等情况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垫层处理,垫层强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钢
筋绑扎和模板支设。

(3)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
密,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

(4)钢筋焊接符合JGJ18 要求,钢筋绑扎牢
固、均匀,在同一截面的焊接头错开布置,同
1
2
3
4
5
6
7
8
10
11
13
15
16
17
18
19
20
线路1
余缆架安
装1、余缆紧密缠绕在余缆架上。

2、余缆架用专用夹具固定在铁塔内侧的适当位置。

(1)余缆要按线的自然弯盘入余缆架,将余
缆固定在余缆架上,固定点不少于4处,余
缆长度总量放至地面后应有不少于5m 的裕
度。

(2)在合适的位置将余缆架固定好,余缆架
以外的引线用引下线夹固定好,不要产生风吹
摆动现象
线路1
接地引下
线安装1、接地引下线材料、规格及连接方式要符合规定,
要进行热镀锌处理。

2、接地引下线连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接
地引下线应平敷于基础及保护帽表面。

3、接地引下线引出方位与杆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

接地引下线应平直、美观。

4、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便于断开测量接地
电阻。

接地螺栓宜采用可拆卸的防盗螺栓。

(1)铁塔审图时注意接地孔位置,确保接地
引下线安装顺利。

(2)接地体使用规格与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铁塔接地引下线要紧贴塔材和基础及保
护帽表面引下,引下线煨弯宜采用煨弯工具。

(4)接地板与塔材应接触紧密
线路2
接地体制
作1、接地体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浮锈,接地体
间连接必须可靠。

2、水平接地体敷设宜满足下列规定:
(1)接地体的规格、埋深不应小于设计规定。

(2)接地体应采用搭接施焊,圆钢搭接长度应
不小于直径的6倍并双面施焊;
21
22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