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细胞融合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十三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称为融合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开始于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很快,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名类细胞可以全并,种间远缘细胞也能合并,细胞与组织不同,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动物细胞如此。
因此融合细胞的研究成为生物学不论在基础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如目前在核质关系,体细胞的遗传与发育,新品种的培养,免疫作用,疾病的治疗和性状的改良。
潜伏病毒的研究等方面上,有的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的正在探索之中。
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楚概念。
并初步掌握动物细胞合并技术。
二、材料和方法(1)取艾氏腹水瘤细胞。
用注射器剌入接种瘤细胞7—10天的小白鼠腹腔内吸取1或2ml腹水,注放离心管内;加改良的Hank’s液(pH7.4)(缺葡萄糖的Hank’s液,Okaba,1962)以800rpm(转速)离心5分钟,取出上清液,再入改良Hank’s液,搅拌,再同样清洗两次,一次5分钟,一次十分钟,最后再加上适量Hank’s液。
计算每亳升的细胞数量,如与其它细胞合并用,适宜数目一般为107个/ml,即毫升约1000万个细胞。
(2)取鸡血球,在一只公鸡的翼静脉抽取,抽取数量随需要而定,如取5毫升,可用20毫升针筒,先将针与筒用Alsver液润湿,吸入50毫升Alsver 液剌入翼下静脉,吸取5毫升液,注入15毫升Alsver液瓶内,使血液与Alsver 液的比例为1:4。
存入4℃冰箱内务作一星期使用。
作实验时取这种贮备的鸡血球1毫升加入4毫升0。
85%生理盐水以1200—1500rpm离心三次(5分钟、5分钟、10分钟),每次离心后去上清液,加0。
85%生理盐水并搅匀,最末一次离心后,根据沉淀血球量的多少,加入适量0。
85%生理盐水使成1%悬液(0。
1毫升血球加10毫升液体),取1%悬液1毫升加上2毫升或3毫升0。
85%生理盐水或改良Hank’s液,使每一毫升含有血球1500万左右。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方法介绍非整倍体无限细胞系和癌细胞株中,仍然存在不同细胞亚群,它们的功能和生长特点有些差异,其中有些亚群细胞对培养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具有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细胞集落率高。
纯化细胞群来自一个共同的祖细胞,细胞遗传性状、生物学特性相似,利于实验研究。
原代培养细胞和二倍体有限细胞系,细胞集落率很低。
细胞集落化培养之前,应先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以了解细胞在极低密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
集落抑制率=(1-(实验组集落形成率/对照组集落形成率))×100%(一)原理细胞集落形成率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称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个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独立生存能力。
常用方法有平板集落形成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
(二)实验用品1.材料:Hela细胞。
2.器材:(直径60mm )培养皿、细胞记数板、烧杯、吸管、离心机、离心管、废液瓶、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水浴锅。
3.试剂:Giemsa染液、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血清细胞培养液、安尔碘、琼脂。
(三)方法1.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包括培养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
(1)对指数生长期细胞,采用常规消化传代方法,制成细胞悬液。
(2)细胞悬液反复吹打,使细胞充分分散,单个细胞百分率应在95%以上。
细胞记数,并用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待用。
(3)根据细胞增殖能力,将细胞悬液倍比稀释。
一般按照每皿含50、100、200个细胞的浓度分别接种5ml细胞悬液到培养皿(直径60mm )中,以十字方向轻轻晃动培养皿,使细胞分散均匀。
(4)培养皿置37℃、5%CO2中培养2~3周,中间根据培养液pH变化适时更换新鲜培养液。
(5)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克隆时,终止培养,弃去培养液,PBS液小心浸洗2次,空气干燥。
甲醇固定15分钟,弃甲醇后空气干燥。
用Giemsa染液染色10分钟,流水缓慢洗去染液,空气干燥。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服务

机密提醒: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所包含的机密或法律保护信息是只提供给这份文件上所指定的个人或机构。
如果您不是预定接受者,我们提醒您严禁以披露、拷贝、散发或任何形式利用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的内容。
如果您错误的接收到这份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请立即通知我们以便我们可以安排文件及其传真件、复印件返还并不会让您负担任何费用。
第 1 页 共 1 页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服务一、实验介绍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晶莱生物】二、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三、注意事项(a) 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
因此高压灭菌后应进行分装;(b) 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要求有95%以上的分散度,否则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c) 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d) 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细胞在低密度、非贴壁状态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永生细胞系/株克隆形成率可达到10%以上,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系克隆形成率仅为0.5%-5%,甚至无法形成单个克隆。
因此,为了提高克隆形成率,有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克隆形成物质。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 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 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 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37°C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C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X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完整版)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完整版)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
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
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
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
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
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
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
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
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精心整理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
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
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
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
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正常?(a)??(b)?1、10%210mL373、2次。
加4%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
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
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
克隆形成率=(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
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
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
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
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试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轻轻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作活细胞计数,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细胞/L。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作梯度倍数稀释。
?(2)用蒸馏水分别制备出1.2%和0.7%两个浓度的低溶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后,维持在40℃中不会凝固。
?(3)按3mL温箱中备用。
?(4)按0.2mL 置入37(5)不超过将1.21.4ml10000个/ml加1ml CO2的1.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
2.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3.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当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成为集落或克隆;每个克隆含有50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之间;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的独立生存能力;各种理化因素可能导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发生改变;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可以对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进行检测;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而形成克隆的细胞必为贴壁和有增殖活力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反映细胞群体依赖性和增殖能力两个重要性状;由于细胞生物学性状不同,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别也很大:一般初代培养细胞克隆形成率弱,传代细胞系强;二倍体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转化细胞系强;正常细胞克隆形成率弱,肿瘤细胞强;实验方法:平板集落形成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a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和正常培养的细胞b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的各组细胞,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吹打成单个细胞,并把细胞悬浮在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备用;2、将细胞悬液作梯度倍数稀释,每组细胞分别以每皿50、100、200个细胞的梯度密度分别接种含10mL 37℃预温培养液的皿中,并轻轻转动,使细胞分散均匀;置37℃ 5% CO2及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周;3、经常观察,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的克隆时,终止培养;弃去上清液,用PBS小心浸洗2次;加4%多聚甲醛固定细胞5mL固定15分钟;然后去固定液,加适量GIMSA应用染色液染10~30分钟,然后用流水缓慢洗去染色液,空气干燥;4、将平皿倒置并叠加一张带网格的透明胶片,用肉眼直接计数克隆,或在显微镜低倍镜计数大于10个细胞的克隆数;最后计算克隆形成率;克隆形成率 =克隆数/接种细胞数×100%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方法简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适宜底物为玻璃的、塑料瓶皿;试验成功的关键是细胞悬液的制备和接种密度;细胞一定要分散得好,不能有细胞团,接种密度不能过大;软琼脂培养克隆形成试验基本步骤:1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并轻轻吹打,使之成为单细胞,作活细胞计数,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调整细胞密度至1×106细胞/L;然后根据实验要求作梯度倍数稀释;2用蒸馏水分别制备出1.2%和0.7%两个浓度的低溶点琼脂糖液,高压灭菌后,维持在40℃中不会凝固;3按1:1比例使1.2%的琼脂糖和2×DMEM培养基含有2×抗生素和20%的小牛血清混合后,取3mL混合液注入直径6cm平皿中10cm平皿加7~10mL,冷却凝固,可作底层琼脂置CO2温箱中备用;4按1:1比例让0.7%的琼脂糖和2×DMEM培养基在无菌试管中相混以后,再向管中加入0.2mL的细胞悬液,充分混匀,注入铺有1.2%琼脂糖底层平皿中,逐形成双琼脂层;待上层琼脂凝固后,置入37℃ 5%CO2温箱中培养10~14天;5把平皿放置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克隆数;计算形成率; 软琼脂培养法常用检测肿瘤细胞和转化细胞系;试验中琼脂与细胞相混时,琼脂温度不宜超过40℃;接种细胞的密度每平方厘米不超过35个,一般6cm的平皿接种1000个细胞;正常细胞在悬浮状态下不能增殖,不适用于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率实验软琼脂克隆将1.2%低熔点琼脂糖与2×细胞培养基以1:1 的体积比混合制备0.6%的底层琼脂,6 孔板中每个孔1.4ml 温室凝固,取对数期细胞,胰酶消化后吹散成单个细胞悬液,计数,并调细胞浓度为10000 个/ml,将0.6%低熔点琼脂糖与2×细胞培养基以1:1 的体积比混合,制备0.3%的上层琼脂,每孔加1ml 上层琼脂和100ul 单细胞悬液约1000cell/well,混匀,室温凝固;置于37℃,5%CO2 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3 周,计数含50 个细胞以上得克隆,计算细胞集落形成率,SpotII 采集图像;注意事项1.接种时细胞密度适度,不可过高;2.软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则将会烫伤/死细胞;3.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若反复加热,容易降解而产生毒性,且硬度下降;因此高压灭菌后应进行分装;4.细胞在进行克隆形成实验时要求有95%以上的分散度,否则结果的准确度会受到很大影响;5.细胞在低密度、非贴壁状态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永生细胞系/株克隆形成率可达到10%以上,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传代细胞系克隆形成率仅为0.5%-5%,甚至无法形成单个克隆;因此,为了提高克隆形成率,有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克隆形成物质;6.细胞接种存活率只表示接种细胞后贴壁的细胞数,但贴壁后的细胞不一定每个都能增殖和形成克隆;做克隆形成率测定时,接种细胞一定要分散成单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在碟皿中,持续一周,随时检查,到细胞形成克隆时终止培养;。
造血细胞分离、集落培养及表型分析

五、实验结果
脐血的体积
样品
分离出的单个 核细胞液的细
胞密度 9.8625×107 个
/mL
表 1 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
脐血中单个核 脐血中单个核 脐血中单个核
细胞液体积 细胞液细胞密 细胞液白细胞
度
密度
30mL
3.15×109 个/mL 3.9625×108 个
分离出的单个 核细胞液的白
收率(总细胞)
/mL 收率(白细胞)
细胞密度
5.1×106 个/mL
0.16%
0.064%
分离出的单个 核细胞液的体
积 1.5mL
纯度
12.26%
1、脐血共稀释 10,000 倍,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如下
38 28
27 34
40 30
16 39
(38+28+27+34+40+30+16+39)÷8=31.5 31.5×10000×104=3.15×109 个/mL
以总细胞计:9.8625×107×1.5÷(3.15×109×30)=0.16%
以白细胞计:5.1×106×1.5÷(3.9625×108×30)=0.064%
6、纯度
3.15×109×60=12.26%
5.2 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5.2.1 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图
图 1 C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33 30
25 32
32 24
(47+40+33+30+25+32+32+24)÷8=32.875 32.875×300×104=9.8625×107 个/mL
4、分离裂解后共稀释 30 倍,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方法介绍
非整倍体无限细胞系和癌细胞株中,仍然存在不同细胞亚群,它们的功能和生长特点有些差异,其中有些亚群细胞对培养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和具有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细胞集落率高。
纯化细胞群来自一个共同的祖细胞,细胞遗传性状、生物学特性相似,利于实验研究。
原代培养细胞和二倍体有限细胞系,细胞集落率很低。
细胞集落化培养之前,应先测定细胞集落形成率,以了解细胞在极低密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
集落抑制率=(1-(实验组集落形成率/对照组集落形成率))×100%
(一)原理
细胞集落形成率单个细胞在体外增殖6代以上,其后代所组成的细胞群体,称为集落或克隆。
每个克隆含有50个以上的细胞,大小在0.3-1.0mm 之间。
集落形成率表示细胞独立生存能力。
常用方法有平板集落形成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
(二)实验用品
1.材料:Hela细胞。
2.器材:(直径60mm )培养皿、细胞记数板、烧杯、吸管、离心机、离心管、废液瓶、倒置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水浴锅。
3.试剂:Giemsa染液、0.25%胰蛋白酶消化液、血清细胞培养液、安尔碘、琼脂。
(三)方法
1.平板克隆形成试验
本法适用于贴壁生长的细胞,包括培养的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
(1)对指数生长期细胞,采用常规消化传代方法,制成细胞悬液。
(2)细胞悬液反复吹打,使细胞充分分散,单个细胞百分率应在95%以上。
细胞记数,并用培养基调节细胞浓度,待用。
(3)根据细胞增殖能力,将细胞悬液倍比稀释。
一般按照每皿含50、100、200个细胞的浓度分别接种5ml细胞悬液到培养皿(直径60mm )中,以十字方向轻轻晃动培养皿,使细胞分散均匀。
(4)培养皿置37℃、5%CO2中培养2~3周,中间根据培养液pH变化适时更换新鲜培养液。
(5)当培养皿中出现肉眼可见克隆时,终止培养,弃去培养液,PBS液小心浸洗2次,空气干燥。
甲醇固定15分钟,弃甲醇后空气干燥。
用Giemsa染液染色10分钟,流水缓慢洗去染液,空气干燥。
2.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
本法适用于非锚着依赖性生长的细胞,如骨髓造血干细胞、肿瘤细胞株、转化细胞系。
利用琼脂液无粘着性又可凝固的特性,将肿瘤细胞混入琼脂液中,琼脂液凝固使肿瘤细胞置于一定位置,琼脂中肿瘤细胞可能向周围作全方位的移动,因此可以用来检测肿瘤细胞的主动移动能力。
肿瘤细胞在适宜培养基中又可以增殖,从而可以测定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率。
造血系统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方法相同,主要用于有关细胞分化的研究,但使用培养基不同。
(1)同上(1)~(3)步骤。
(2)调整细胞悬液密度为1×103个/ml细胞。
(3)制备底层琼脂,完全溶化的5%琼脂和37℃左右预温的新鲜完全培养液以1:9比例在40℃均匀混合,加入培养皿(直径60mm )中,每皿含0.5%琼脂培养基2ml,室温下琼脂完全凝固。
(4)制备上层琼脂,取37℃不同密度梯度(按照每皿含50、100、200个)的细胞悬液1.5ml 移入小烧杯中,加入40℃、5%琼脂等体积混匀,即成0.25%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配好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立即加入铺有底层琼脂的培养皿中,室温下琼脂凝固。
37℃、5%CO2静置培养2-3周。
(四)实验结果
1.定期观察细胞培养过程中集落的形成。
2.显微镜下计数大于50个细胞克隆数,然后按下式计算集落形成率:
集落形成率(%)=(集落数/接种细胞数)×100
(五)注意事项
1.琼脂对热和酸不稳定,如果反复加热,容易降解,产生毒性,同时琼脂硬度下降。
故琼脂高压灭菌( 10磅15分钟)后按一次用量进行分装。
2.细胞悬液中,细胞分散度>95%。
3.软琼脂培养时,注意琼脂与细胞混合时温度不要超过40℃,以免烫伤细胞。
4.接种细胞密度不宜过高。
5.细胞在低密度条件下培养,生存率明显下降,无限细胞系和肿瘤细胞株克隆形成率一般在10%以上。
但初代培养细胞和有限细胞系仅为0.5~5%,甚至为零。
为提高集落形成率,必要时在培养基中添加胰岛素、地塞米松等促细胞克隆形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