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世界经济)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世界经济)
国公司研究 盟、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 孔 瑞 级和技术进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等。本方向 重视全球化下国际投资发展趋势的研究,同时将中 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海外市场进入方式、企业战略 与管理等问题列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5 亚太经济研究 本研究方向以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 陈 雯(*) 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主要研究亚太地区的经济改 革和经济发展、亚太地区的贸易与投资、亚太地区 的产业发展等问题,并探讨中国的相应对策。 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现代经济学的分析 方法,强调比较研究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与结合, 既把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又进行不同类型国家的比 较以及特定领域和部门的比较研究。
34
现代财务管理
35
世界经济史
学术讲座或职业规划讲座
其他 培养环节
社会、教学、科研实践活动 开题报告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二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一学年春季学期
3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
Chinese
2nd year,A 3
56
Lecturer Wang Yongjin
Readings of International Trade(Required)
17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nd year,A 3
56
Chinese
王永进 陈爱贞 张少军 郑甘澍 何其帼 黄梅波、熊爱宗

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日本研究所)

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日本研究所)

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日本研究所)(专业代码:020105)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优良的道德品德和学术修养,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交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全面、系统地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经济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研究的能力。

能胜任经济类课程的教学,能胜任实际经济工作。

2.必须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3.注重品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研究方向1.世界经济问题2.日本经济3.国际经济理论与实践4.国际区域经济三、学习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4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36学分。

凡修满最低要求学分的研究生允许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在学校规定的CSSCI或以上检索源刊物上,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独立发表或与导师合作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四、培养方式1.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自主学习及参与科研活动为主要培养方式。

2.对硕士研究生的指导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形式。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组配合导师,充分发挥集体培养优势。

3.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硕士生培养过程中,注意合理安排课程学习、论文工作和实践活动等各个环节。

(1)充分发挥个人学习计划在引导和促进硕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

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5)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世界经济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坚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方面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

2.能够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现代经济研究手段,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3.学位获得者能够从事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领域内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在实际业务部门从事涉外经济的管理及调研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1.国际经济研究2.国别经济研究三、修业年限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最低修业年限为3年。

生源为3年制硕士生的全日制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生源为2年制硕士生的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生基本修业年限为5年。

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的博士生,若以第一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在SSCI检索源刊物上或学校规定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或在CSSCI检索源刊物上发表与博士论文相关的论文3篇以上(含3篇),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教育实践等各个环节,科学研究应贯穿培养的全过程。

1.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关于建立实施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度的规定》,成立本专业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为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设组长一名。

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第一负责人,在博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博士生指导小组全程参与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为博士生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使博士生在博采众长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2.博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领域,制定个人研究与学习计划,并经博士生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博士生应在每学期末向导师汇报学习及研究进展。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是一个旨在培养学生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全面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全面的学习内容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成为掌握数字经济理论和实践,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包括了数字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数字化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数据分析等,同时也注重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针对性强,内容紧跟经济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实习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与实际工作场景相适应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数字经济领域的挑战和变化。

此外,团队合作也是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经济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工作方式。

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通过设置团队项目和团队作业,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团队管理能力。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交流、学习和创新的氛围。

总的来说,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数字经济领域需求的优秀人才。

通过提供全面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以及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

未来,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将继续不断优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数字经济人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说明和分析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

引言部分将提供读者对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整体认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

正文部分将围绕着数字经济硕士培养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2)(学科代码:0201 授经济学学位) (2)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 (5)(学科代码:0202 授经济学学位) (5)西方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8)(学科代码:020104 授经济学学位) (8)数量经济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12)(学科代码:020209 授经济学学位) (12)理论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1 授经济学学位)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研究生院校研【2008】9号文件的要求,理论经济一级学科从2008级开始执行如下新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并有开拓创新能力。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掌握现代数量分析方法。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胜任本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际经济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1. 西方经济学专业:(1)发展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3)宏观经济学;(4)金融经济学;(5)新制度经济学2. 世界经济专业:(1)国际经济学;(2)国际投资;(3)发展中国家经济3.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专业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硕士生实行“以两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008级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从2009级开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3年,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具体见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表:理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应用经济学硕士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 授经济学学位)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研究生院校研【2008】9号文件的要求,应用经济一级学科从2008级开始执行如下新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科研工作,并有开拓创新能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一门理论性强、涵盖面宽的学科。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正经历深刻的变革和转型。

为从国别、区域和全球多个层次全面、立体地研究和认识世界经济,对外经贸大学打破部门和学科界限,依托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WTO研究院和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整合优秀的科研和师资力量,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世界经济学科的内涵,培养适应世界经济新形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目标世界经济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战略眼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较高外语技能,具备从事世界经济领域重大理论政策研究、高等院校教学及外交、外经贸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专业方向(详见十)1.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负责)2.WTO与经济全球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研究院负责)3.区域国别经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所负责)四、学制二年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基本规定1、课程设置以学生掌握有关世界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基础知识,提高研究能力和实际技能为原则。

强调学生应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置既重视世界经济专业的经济学基本训练,又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

3、教学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

课程主要集中在前3个学期,并通过各科考试。

第4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4、研究生必须修满43学分,成绩要求达到学校和本专业规定的分数线以上,成绩的判定采取期末考试、平时课业成绩和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5、学位论文是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依据。

学生只有在修满学分和各科成绩达到学校规定要求后方能取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第3学期结束前,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专家组审查通过。

论文答辩采取专家评审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鲜明观点,鼓励学术创新。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020206)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勇于开拓,具有宽广坚实的国际贸易及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学风严谨优良,外语水平高,能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证券等事业单位从事经济、金融、贸易实务与管理以及在高校、研究机构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属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和实务的应用性较强的应用经济学类专业,现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 )国际贸易;(2 )国际投资;( 3 )世贸组织;(4)国际商务三、招生对象已获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三年五、课程设置A 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 学分)马列原著选读( 2 学分)英语( 4 学分)B 类:高级微观经济学( 3 学分)高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高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C 类:国际贸易研究( 2 学分)国际经济学研究(2学分)世界经济研究( 2 学分)应用计量经济学(2学分)D 类:国际商务( 2 学分)东亚经济研究( 2学分)世界经济文献选读( 2 学分)国际投资研究( 2 学分)国际贸易实践研究( 2 学分)国际经济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2 学分)国际货币经济学(2学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 2 学分)现代财务管理( 2 学分)企业组织理论( 2 学分)六、培养方式1 .硕士生入学后经一年先接受学校和本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确定每位硕士生的导师。

2 .培养采取硕士生导师和专业指导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入学一年后根据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按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每位硕士生导师及所在的专业指导小组。

在导师确定后的三个月内制订出每位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在征得硕士生同意后具体实施。

3 .硕士生的教学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每位硕士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提出新观点、新思路,以引起学术讨论和研究。

外交学(国际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交学(国际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外交学(国际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30208)所属学科门类:法学所属一级学科:政治学所属培养单位:国际商学院学科专业简介:依托我校国际政治、国别经济、区域研究的丰富学术资源,发挥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研究交叉融合优势,国际经济研究方向重点关注世界经济理论及发展,考察世界范围内贸易、金融、投资等活动的发展规律、内在机制和推动因素,结合特定世界经济环境变化开展深入的国别经济研究,并侧重研究国家间政策协调、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组织运作、中国与主要大国间经济政治关系等前沿问题。

一、培养目标1、掌握外交学科经典的专业文献、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2、注重将外交学、国际经济学前沿理论与北外的语言文化学科优势相结合;3、具有学术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4、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5、能用外国语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语应用能力。

二、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方向: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功底,又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深入掌握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原理、世界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的基本规则和惯例,并能运用相关理论与知识从事国际贸易、金融、投资以及跨国经营活动,适合在国家机关、跨国企业、金融机构、驻外组织等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实行导师及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既要在科研方法、学术规范、学科前沿等方面对研究生予以引导和指导,也要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给予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国际合作平台提供的双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流、海外实习项目,实现国际化培养目标。

四、学习年限3年。

学习成绩优秀的硕士研究生,如提前修满所规定的全部学分,学位核心课程不低于90分,学位课程平均成绩为85分以上并获得论文撰写资格,可申请提前毕业。

申请提前毕业的研究生须在开题报告通过后,经导师推荐,培养单位书面同意,于拟提前毕业时间前6个月报研究生院审核,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可提前撰写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后,准予提前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

2.系统掌握世界经济理论与中国对外开放理论与相关政策,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熟悉区域集团化理论与多边贸易规则;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政府对外经贸部门、跨国企业以及教学与研究机构从事管理、决策支持和教学研究工作。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二、研究方向1.国际经济一体化2.跨国公司3.国别经济研究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基本年限为3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及考核方式(详见“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数为36学分。

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补修课、实践课程、学术讲座。

其中: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必修课为学位课,为26学分;专业选修课、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为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1学分;学术讲座1学分;补修课不计学分。

1.学位公共课(共计4门,8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和外国语两门课程。

其中政治理论课程(2门,3学分),含1门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占2学分;1门选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占1学分。

外国语课程(2门,5学分),含“英语阅读”(3学分)、“英语听说”(2学分)。

2.学位基础课(共计3门,9学分)包括: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计量经济学(3学分)。

3.学位必修课(共计3门,9学分)包括:世界经济学(3学分)、中级国际经济学(上)(3学分)、中级国际经济学(下)(3学分)。

4.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3门,不少于6学分)详见“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5.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详见“世界经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6.实践课程(1学分)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等。

计1学分。

7.学术讲座(1学分)包括硕士研究生的专题综述、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及讲座等。

共不少于8次,计1学分。

每参加一次学术报告,需填写学术活动情况表,并具体写明报告的主题、内容及本人的认识和体会等,由导师签字认定,审核答辩材料时一并向学院学术考核小组提交,供学院审查及存档。

否则将视为该环节不合格。

8.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生应补修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2门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随本科听课并随堂考试。

补修课程必须考试成绩合格。

(二)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考试(含闭卷、开卷)和考查。

五、中期考核研究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第四学期初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等。

中期考核合格者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六、实践环节1.教学实践硕士研究生应参加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包括授课、指导本科生作业和科研,参加教学方法、内容、改革等教学实践项目及其他教学实践活动。

2.社会实践为加强硕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进行社会调查,到实际部门实习等。

结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有实践经验的经济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作为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增强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应该能够反映出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科研任务进行。

论文应有新见解,完成学位论文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

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特对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阅及答辩等各环节和要求作出如下规定: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地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选题,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论文写作计划。

导师应对所指导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严格把关,论文选题应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相结合,充分发挥导师在该领域的学术优势。

研究生要在第四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需在由本学科导师参与的论证会上,就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进度作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论文写作。

开题报告书等资料经学科、专业负责人审查批准后,交研究生部培养管理科备案。

2.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将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的进度、论文内容、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中期检查应在第五学期初完成。

3.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由研究生部及学院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隐名评阅及组织公开答辩。

八、培养方式-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考核、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等研究生培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应由导师组集体讨论。

导师要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九、本学科、专业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一)主要经典著作[1] 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2] 海闻,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3]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4] 王培志,新编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5] 范爱军,国际贸易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6] 胡永刚,贸易模式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7] 王新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分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 王如忠,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变动中的疑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9] 范爱军,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10] 王普光等,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1999年[11] 刘力,内撑外开: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12] 郑通汉,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13]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年[14] 刘德标、罗凤翔,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15] 薛荣久,国际贸易组织与中国大经贸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9年[16] 吴百福,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第六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7] 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18] 刘易斯,增长与波动,华夏出版社,1987年[19]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20] J.F.Francois,K. A,Reinert. Applied Methods for Trade Policy Analysis:A Hand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21] Dixit, A. and V. Norma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22] Feensta, R. C. ,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 The MIT Press, 2003[23] Bhagwati, J. N. , International Trade: Selected Reading, 2nd edition, The MIT Press ,1987[24] Jones, R. and P. Kene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 I, vol. III, North-Holland, 1984, 1995[25] Wong, K. Y. , I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Mobility, The MIT Press, 1995[26] Richard Caves,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27] UNTAD, (various years) The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United Nations(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文汇、当代亚太、亚太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经济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经济评论、管理世界、经济学家、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贸经济、财经科学、财经问题研究、国际金融研究、改革、外国经济与管理、投资研究、中国农村经济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conometrica; European Economy; The Economist; Economic Theory;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世界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类别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 学分 学期分布 考核方式开课学院1 2 3 学位公共课政治理论课: 54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英语: 90 53英语阅读 54 3 √考试 外国语学院 4 英语听说36 2 √考试 外国语学院 学位基础课 5 中级微观经济学 54 3 √考试 经济学院 6 中级宏观经济学 54 3 √ 考试 经济学院 7 中级计量经济学 54 3 √考试 统计学院 学位必修课8世界经济学54 3 √ 考试 国际经贸学院9 中级国际经济学(上) 54 3 √ 考试 国际经贸学院 10 中级国际经济学(下) 54 3 √考试 国际经贸学院 专业选修课11 世界经济前沿讲座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 12 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 13 东亚经济研究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14 国际市场营销 36 2√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15 中国对外贸易专题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16 WTO 规则与多边贸易体制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 17 国际资本运营 36 2 √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 18 国际服务贸易36 2√ 考查 国际经贸学院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19 国际投资 36 2 √ 考查 金融学院 20 应用统计软件 36 2 √考查 统计学院 21 外汇交易与实务研究362√ 考查 金融学院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社会实践1学分 学术讲座 1学分补修课程 国际经济学 世界经济概论应修满总学分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