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代内阁(1)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七年丁卯(1627年)十一月致仕三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八月加左柱国晋少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太保,辞免。
十一月致仕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加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吏部尚书三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八月晋少师兼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晋左柱国吏部尚书太子太保礼部尚书。
十二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元年戊辰(1628年)三月致仕五月致仕六月致仕十二月降十二月进三月致仕,晋太傅三月致仕,晋太保四月晋太保。
五月致仕四月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傅兼太子傅四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六月致仕,晋少保六月任。
七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二月任。
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罢四月召。
十二月任二年己巳(1629年)三月晋太傅正月致仕十二月罢十一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礼部尚书。
十二月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二月晋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十一月召,以少师兼太子太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出镇山海关。
四年十一月致仕三年庚午(1630年)正月致仕三月致仕九月致仕九月进正月致仕二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三月致仕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九月致仕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一月。
明朝的官制及各级官职之——内阁

明朝的官制及各级官职之——内阁
大明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也曾经是世界文明的最高峰。
本文是大明科普系列文章之一
明朝的中央朝廷机构总图:
内阁:
官职品佚:
•中极殿(华盖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建极殿(谨身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文华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武英殿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文渊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东阁大学士一人正五品
内阁是明太祖时因为宰相专权,故废除宰相,设置内阁,由多人入阁分权。
内阁辅臣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自称阁部,大家一般尊称入阁者为阁佬、小阁佬。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顾问身份。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尊崇。
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悉数谘询大学士杨士奇。
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宰相,可压制六部。
明朝的阁佬一般不掌吏部,但有一人例外——高拱,他是整个大
明朝唯一一个同时掌内阁和吏部的首辅,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的头衔秒杀任何那个时代的官员。
在明朝,实行的是“王与士共天下”的治
理模式,士人有很多特权,比如不纳税,开科
取士等。
在那个时代,士人的最高目标便是生前入阁,死后封王,文谥文正,武谥忠武。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

大明历任内阁首辅序列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 (即建文四年,年号被夺位的朱老四朱棣废除)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大才子,因立太子立场导致朱老四不满,最后被灌醉埋在雪里冻死。
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三杨内阁力保大胖子仁宗登上帝位,他是其中之一,明朝最鼎盛的内阁组合。
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三杨内阁老大。
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三杨内阁之一,他死后,大太监王振彻底失去制约,肆无忌惮、祸国殃民,导致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明朝几乎亡国。
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奸臣,害死挽救了明朝危亡的一代功臣于谦。
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连中三元,明朝完成该项高难度动作仅两人,另一位黄观被朱老四剥夺称号。
科举1000多年,仅有13人连中三元,其中清朝有一位还是因为乾隆皇帝觉得大清没有三元,特地弄出来撑门面的。
商辂曾经亲手消灭了明朝另一位连中三元,他担任主考官时,很多人认为王鳌的文章可以问鼎冠军,商辂这个总裁判长不希望别人分享他的荣耀,一意孤行地将其列在第三,把状元给了别人。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表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1424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1477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1487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1492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1498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1512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1515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26、毛纪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正月晋兼学士入。六月致仕
二月,兼学士入。三月晋。六月下狱,降。寻留为。七月复任
六月,兼入,十二月晋
六月,入。七月调为
九月,少卿兼侍读入。十二月晋学士
该年正月壬午,、等人发动,复皇帝位,内阁大调动。后因徐、石矛盾,、等人获刑离开内阁。
二年戊寅
(1458年)
同年,奏定纂修专选,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形成定制。
四月还任
五年甲戌
(1454年)
六月晋兼
正月抚安山东。七月召还
六年乙亥
(1455年)
正月晋兼,视部事
七年丙子
(1456年)
五月兼
五月兼
五月兼
五月晋
五月兼
八年丁丑
(元年)
(1457年)
正月罢
二月致仕
六月罢
七月罢
七月进
正月充军
正月辞少保少傅。二月致仕
正月弃市被杀
正月削为民
正月削为民
正月,兼学士入。三月封武功伯兼。六月下狱,降广东。七月复下狱,宥死发云南为民
四年己未
(1439年)
同上
五年庚申
(1440年)
二月归省。七月还朝,卒于道
,二月入
侍讲,二月入
六年辛酉
(1441年)
二月归省
七年壬戌
(1442年)
同上
八年癸亥
(1443年)
同上
九年甲子
(1444年)
三月卒
三月卒
正月晋
学士,四月入直
十年乙丑
(1445年)
十月晋
十月晋
十月晋
,十月晋入
,十月晋入
十一年丙寅
八年壬辰
明朝内阁成员变迁列表

(1452年)高谷四月兼太子太傅江渊二月晋吏部左侍郎。
四月兼太子少师。
九月奔丧王一宁四月晋太子少师。
七月卒萧镃二月晋户部右侍郎。
四月晋太子少师商辂四月晋兵部左侍郎兼右春坊大学士王文十月,太子太保左都御史入景泰四年癸酉(1453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正月召至。
二月晋吏部尚书兼学士。
五月丁忧。
九月起复萧镃江渊四月还任商辂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六月晋少保兼东阁大学士萧镃江渊正月抚安山东。
七月召还商辂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陈循陈循高谷王文江渊正月晋太子少师兼工部尚书,视部事萧镃商辂景泰七年丙子(1456年)陈循陈循五月兼华盖殿大学士高谷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王文五月兼谨身殿大学士萧镃五月晋户部尚书商辂五月兼太常寺卿景泰八年丁丑(天顺元年)[25](1457年)陈循正月罢高榖二月致仕徐有贞六月罢许彬七月罢李贤七月进陈循正月充铁岭卫军高谷正月辞少保少傅。
二月致仕王文正月弃市被杀萧镃正月削为民商辂正月削为民韩爌六月晋少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九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十月少师兼太子太师史继偕十月入。
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沈潅七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何宗彦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朱国祚六月入。
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孙如游二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致仕天启二年壬戌(1622年)叶向高叶向高刘一燝三月致仕韩爌史继偕沈潅七月致仕何宗彦朱国祚孙承宗二月晋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兼掌兵部。
八月晋太子太保,出镇山海关朱国祚天启三年癸亥(1623年)叶向高叶向高正月晋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晋左柱国。
十一月晋上柱国。
十二月晋少傅韩爌正月晋少师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七月加特进。
十一月晋左柱国史继偕正月晋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
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寻加少保,致仕何宗彦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
明朝内阁制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因为胡惟庸事件而废去有千多年历史的宰相制度,由皇帝亲自处理全国政策。
不过,由于国事繁重,凭皇帝一人之力,根本不可以完全妥善处理,故此有大学士的出现,帮助皇帝理政。
后来更发展内阁组织,为皇帝的私人秘书,独立于已有的行政架构以外。
内阁制度随着后来的皇帝的重用而不断发展,然而同时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现将内阁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分述如下:首先是明内阁的发展。
在太祖时期(1382年后),皇帝侍从,以备顾问,秩不过五品。
到成祖时(1403-1424年),「内阁」之名正式确立,与皇帝议国家大事,章疏常直达御前,渐受重用。
至宣宗(1426-1435年),为内阁制的第一阶段。
宣宗时以三孤、尚书等官兼任大学士,地位日隆,内阁大学士掌「条旨」(票拟),俨然汉唐宰辅。
英宗(1436-1449年)时,为内阁制的第二阶段。
英宗开「首辅」专权之始,阁权已超过六部。
后来,世宗至神宗初期,为内阁的鼎盛期。
威权已超六部,无宰相之名,却有「相权之实」,不过此时阁臣互相争夺首辅之位,间接形成党争,造成政治的不稳定。
最后,到神宗后期(约1570年后),内阁权力渐衰。
皇帝一面仍以内阁首辅票拟,但同时一面假手宦官居间传递奏章,令宦官渐专权。
自此以后,内阁权力渐被宦官所夺,就算内阁的首辅,也要和宦官合作,才可以较为顺利地处理政策。
如神宗时的张居正便勾结宦官冯保。
之后,皇帝多信用宦官,内阁根本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明代的内阁乃前朝所未有的组织,它只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并非正式的行政机构,与一般的中央政府组织有别。
正因这样,故明代的内阁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变动性。
明代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缺此少彼成为常事,须视皇帝好恶而定,而大学土员额亦多寡不等。
至于内阁权力亦随皇帝宠信的程度而转变,若皇帝或信阁臣,或信宦官,或信奸臣,则内阁权力,便会因而增大或缩小。
其次,是附属性。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君主独裁时代,内阁权力常因皇帝委任与否而有轻重之别,且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向各部及地方政下达命令时,必须透过皇帝谕旨,可见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明朝内阁首辅有黄淮、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杨溥等。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
内阁首辅并无明文规定,而是政治实践的产物。
嘉靖、隆庆与万历初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次辅不敢与之抗衡。
明朝内阁首辅一览表黄淮(1367年~1449年)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政治家、任内阁首辅2个月。
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号春雨,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大臣,文学家。
任内阁首辅5年、右春坊大学士。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胡广(1370年~1418年)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县人。
大臣、文学家,南宋名臣胡铨的十二世孙。
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
任内阁首辅11年。
杨荣(1372年~1440年)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政治家、文学家,三杨之一南杨,历仕五朝,任内阁首辅6年。
死后从祀历代帝王庙。
杨士奇(1365年~1444年)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
初年重臣、学者。
三杨之一西杨。
历经五朝,任首辅21年。
杨溥(1372年~1446年)字弘济,号澹庵。
湖广石首(今湖北石首)人。
政治家、诗人,三杨之一东杨,官至少保兼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任内阁首辅2年。
曹鼐(1402年~1449年)字万钟,号恒山。
北直隶宁晋(今河北宁晋)人。
明朝名臣。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之后。
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
任内阁首辅2年。
陈循(1385年~1464年)字德遵,号芳洲,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泰和县人)人。
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8年。
高谷(1391年~1460年)亦称高榖,字世用,今江苏东台人,辅佑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五帝六代。
官至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
徐有贞(1407年~1472年8)字元玉,晚号天全翁,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受封武功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但无宰相之权。
第一部分:内阁初期(此时内阁首辅并未直接指定,而是根据排序推论)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年(即建文四年,年号由已篡位的朱棣废除,下同)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年-1407年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年-1418年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
1418年-1424年第二部分:内阁制度完善时期5、杨士奇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年-1444年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年-1446年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年-1449年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年-1457年高榖天顺元年正月代,二月致仕。
1457年9、徐有贞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年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
1457年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年-1466年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年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
1466年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年-1468年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年-1475年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475年-1477年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年-1487年18、刘吉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
1487年-1492年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
1492年-1498年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年-1506年21、李东阳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
1506年-1512年22、杨廷和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年-1515年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年-1517年24、杨廷和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年-1524年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年26、毛纪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1524年27、费宏嘉靖三年七月进,五年五月降。
1524年-1526年28、杨一清嘉靖五年五月进,七月降。
1526年29、费宏嘉靖五年七月进,六年二月致仕。
1526年-1527年30、杨一清嘉靖六年二月进,八年九月致仕。
1527年-1529年31、张璁嘉靖八年九月进,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
1529年-1531年32、翟銮嘉靖十年七月进,十月降。
1531年33、张孚敬嘉靖十年十月复,十一年八月致仕。
1531年-1532年34、方献夫嘉靖十一年八月进,十二年四月降。
1532年-1533年35、张孚敬嘉靖十二年四月复,十四年四月致仕。
1533年-1535年36、李时嘉靖十四年四月进,十七年十二月卒。
1535年-1538年第三部分内阁鼎盛时期37、夏言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进,十八年五月致仕。
1538年-1539年顾鼎臣嘉靖十八年五月代,本月降。
1539年38、夏言嘉靖十八年五月复,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
1539年-1541年39、翟銮嘉靖二十年八月进,十月降。
1541年40、夏言嘉靖二十年十月复,二十一年七月罢。
1541年-1542年41、翟銮嘉靖二十一年七月进,二十三年八月罢。
1542年-1544年42、严嵩嘉靖二十三年八月进,二十四年十二月降。
1544年-1545年43、夏言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复,二十七年正月致仕。
1545年-1548年44、严嵩嘉靖二十七年正月进,四十一年五月罢。
1548年-1562年45、徐阶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隆庆二年七月致仕。
1562年-1568年46、李春芳隆庆二年七月进,五年五月致仕。
1568年-1571年47、高拱隆庆五年五月进,六年六月罢。
1571年-1572年48、张居正隆庆六年六月进,万历十年六月卒。
1572年-1582年49、张四维万历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丁忧。
1582年-1583年50、申时行万历十一年四月进,十九年九月致仕。
1583年-1591年第四部分:内阁动荡时期51、王家屏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
1591年-1592年52、赵志皋万历二十年三月进,二十一年正月降。
1592年-1593年53、王锡爵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十二年五月致仕。
1593年-1594年54、赵志皋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二十九年九月卒。
1594年-1601年55、沈一贯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
1601年-1606年56、朱赓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
1606年-1608年57、李廷机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
1608年-1612年58、叶向高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十二年八月致仕。
1612年-1614年59、方从哲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
1614年-1620年60、刘一燝泰昌元年十二月进,天启元年十月降。
1620年-1621年61、叶向高天启元年十月复,四年七月致仕。
1621年-1624年62、韩爌天启四年七月进,十一月致仕。
1624年63、朱国祯天启四年十一月进,十二月致仕。
1624年63、顾秉谦天启四年十二月进,六年九月致仕。
1624年-1626年64、黄立极天启六年九月进,七年十一月致仕。
1626年-1627年65、施鳯来天启七年十一月进,崇祯元年三月致仕。
1627年-1628年66、李国崇祯元年三月进,五月致仕。
1628年67、来宗道崇祯元年五月进,六月致仕。
1628年68、周道登崇祯元年六月进,十二月降。
1628年69、韩爌崇祯元年十二月进,三年正月致仕。
1628年-1630年70、李标崇祯三年正月进,三月致仕。
1630年71、成基命崇祯三年三月进,九月致仕。
1630年72、周延儒崇祯三年九月进,六年六月罢。
1630年-1633年73、温体仁崇祯六年六月进,十年六月致仕。
1633年-1637年74、张至发崇祯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罢。
1637年-1638年75、孔贞远崇祯十一年四月进,六月罢。
1638年76、刘宇亮崇祯十一年六月进,十二年二月罢。
1638年-1639年77、薛国观崇祯十二年二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
1639年-1640年78、范复粹崇祯十三年六月进,十四年五月罢。
1640年-1641年张四知崇祯十四年五月代,九月降。
1641年79、周延儒崇祯十四年九月进,十六年五月罢。
1641年-1643年80、陈演崇祯十六年五月进,十七年二月罢。
1643年-1644年蒋德璟崇祯十七年二月代,三月罢。
1644年81、魏藻德崇祯十七年三月进,本月卒。
1644年第五部分:南明王朝内阁弘光(朱由崧)时期李建泰崇祯十七年三月代,五月罢。
1644年82、史可法崇祯十七年五月进,八月出。
1644年83、高弘图崇祯十七年八月进,十月罢。
1644年84、马士英崇祯十七年十月进,弘光元年闰六月罢。
1644年-1645年隆武(朱聿键)时期聿,读音yu,第四声(去声)。
朱聿键是朱元璋第23子唐王朱柽第八世孙。
崇祯五年(1632)年袭封唐王85、黄道周弘光元年闰六月进,隆武元年七月出。
1645年86、路振飞隆武元年七月进,二年十月降。
1645年-1646年87、丁魁楚隆武二年十月进,永历元年正月畔。
1646年-1647年永历(朱由榔)时期瞿式耜永历元年正月代,二月降。
1647年88、吴炳永历元年二月进,八月卒。
1647瞿式耜永历元年八月代,九月降。
164789、严起恒永历元年九月进,三年正月降。
1647年-1649年90、黄士俊永历三年正月进,四年正月罢。
1649年-1650年91、严起恒永历四年正月进,四月罢。
1650年92、文安之永历四年四月进,五年二月出。
1650年-1651年93、吴贞毓永历五年二月进,八年三月卒。
1651年-1654年94、丁继善永历八年四月进,十四年罢。
1654年-1660年95、马吉翔永历十四年进,十五年七月卒。
1660年-1661年张煌言永历十五年七月代,永历十八年九月卒。
1661年-1664年监国鲁(朱以海)时期监国鲁朱以海时期是和朱聿键、朱由榔并列的时期,朱以海是明太祖九世孙,1644年受封鲁王。
为了和朱聿键争夺正统地位而不断战争,致使清兵势如破竹,退至海上抗争数年。
方逢年弘光元年闰六月进,监国鲁元年六月畔。
1645年-1646年熊汝霖监国鲁二年十月进,三年正月卒。
1647年-1648年马思理监国鲁三年正月进,十月卒。
1648年张肯堂监国鲁四年十月进,六年九月卒。
1649年-1651年沈宸荃监国鲁六年九月代,七年正月卒。
1651年-1652年。